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方法论意义

2021-03-25 08:24刘嘉敏
关键词:文明绿色生态

刘嘉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248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短板”,成为关系群众人心向背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建设美丽中国,关乎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作为顺应时代发展而提出的重要理论思想。严格意义上讲,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是某种系统的哲学思想或哲学理论的阐释,但其中却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智慧,为新时代我们从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支持。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自然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实在性的自然基础。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关系,只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积极优化和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并多次强调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指“在世界演化的过程中,以劳动为基础和中介,人与自然之间形成了一种共生、共存、共控、共荣的关系”[1]。它科学地阐释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自然界是人的栖身之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我们绝不能以征服者、占有者的姿态“虐待”自然。另一方面,人们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可以合理利用和改造自然。“为了生存,人类自身必须通过实践,有目的地从自然界中获取生存资料,直接地把它作为自身从事感性实践的天然‘活动场’和‘活动圈’,并受制于自然发展变化的内在之‘道’或‘逻各斯’。”[2]“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决不是将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相对立,也决不是鼓励人们退回到农业文明,去过田园般的乌托邦式的生活。它既克服了人类中心主义“一切应当以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的片面性,也超越了生态中心主义“削弱人的能动作用”的局限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人们应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合理地利用和改造自然。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自然观,一方面要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对大自然的依存关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人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既不在自然之上,也不在自然之外。我们当前进行的一切实践活动,以及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都是以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为基础条件。我们必须呵护和爱戴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尊重大自然存在和发展的权力。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科学把握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依然是我国的根本任务,同时也要看到我国正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我们要勇于实践,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协同发展的客观规律,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随着人类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不断深入,我们已经认识到过去粗放经营的实践活动造成生态系统不断恶化,或者说已经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只有合理调整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合理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才能逐渐扭转目前人与自然对立的不利局面,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

二、把握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生产力理论的集中体现。

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将生产力定义为“人们同自然界作斗争以及利用自然界来生产物质资料”[3]。受此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一直把生产力理论概括为“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客观物质力量”。这种“征服论”突出强调人对大自然的征服、控制、改造和利用,割裂了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关系,忽视了自然条件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基础作用。

新时代,习近平非常重视“生态环境”这一生产力要素,提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4]171,“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4]165等论断,在继承马克思“自然生产力”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形成了“环境生产力”这一理论。环境生产力“把整个自然生态环境都纳入到生产力系统中,作为生产力的内生变量,强调自然生态生产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5]。

环境生产力论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时代内涵,为缓解我国资源环境压力、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开辟了新的路径。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经济发展创造出新的增长点,习近平曾指出,如果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6]。

习近平的环境生产力论赋予了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等生态经济新的时代内涵。首先,发展生态农业,就是以尊重自然环境和保护农业资源为前提,以利用现代农业科技为依托,以保障农产品质量为立足点,科学合理地开发农业种养实践,以统筹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目标。习近平创造性提出的“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等发展思路,为发展生态农业做了有力诠释。其次,发展生态工业主要是指通过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增长动力源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建立“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7],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再次,发展生态旅游业要以“两山论”为指导,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要科学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既要严守生态底线,创造出给人民带来更多幸福感的优质生态旅游资源;也要积极探索和实践,将当地的生态优势转变为产业转型升级和群众脱贫致富的发展优势,不断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新时代我们要做到:一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农业是与自然结合最为紧密的生态产业,绿色是农业的本色,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导向。针对我国目前耕地退化、水资源紧缺、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等发展瓶颈,农业发展要坚持合理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和能源,通过发展立体农业、循环农业等绿色生产方式,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二是大力发展生态工业。要摒弃过去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积极推进工业设计、生产、物流、消费等全产业链绿色转型,使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促进环境与经济之间达到相互协调的最高境界。三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依赖当地原生、和谐的生态系统,使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协调发展。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文化复兴、助力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8]新时代我们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特色经济,将生态环境作为经济发展增长的重要生产力要素,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三、运用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方法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在世界的普遍联系中,事物不仅是矛盾的存在物,同时是系统的存在物,客观世界不是彼此孤立和一成不变的事物的简单堆积,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过程的统一体。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态势下,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进程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将普遍联系的系统性原则作为其基本立场,这是在实践中自觉运用系统思维的生动体现。

首先,从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来看,习近平提出生态系统本身就是“生命共同体”。习近平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7]。“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形象地阐明了自然生态各要素是一个有机系统,以及它们之间彼此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内在规律。

其次,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角度来看,“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9]。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是关键。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追求和人民的幸福指数,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从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的层面对我国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了科学部署,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普遍联系的系统性思维的运用和把握。

最后,从全球发展的视野来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共创和谐地球的整体观。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我们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工业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对环境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世界上无一国家能幸免。全球性生态环境治理需要各个国家通力合作,共同应对严峻挑战,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家园,携手共建全球生态文明。习近平从全球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来倡导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应对世界性环境危机,越来越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开始走向世界,为其他国家应对类似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挑战提供了经验借鉴。

新时代我们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应仅局限于“种草种树”“末端治理”等就环境问题而解决环境问题,而应在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上根本转变。这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程,是一场系统性、全方位的绿色变革,需要大家携手共同参与,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首先要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探索“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实现途径,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其次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鼓励人们自觉将勤俭节约、低碳环保、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贯穿于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倡导科学、低碳、环保、循环的健康生活;再次要加强环境道德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的教育和培养,把绿色发展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人人崇尚绿色发展的社会新风尚;最后要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制度的规范和约束功能,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更多普惠的生态福祉。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普遍联系的系统思维要求我们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树立全球生态观。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承担起大国责任,积极为治理全球生态问题出自己的贡献,与各国一起携手推进全球绿色发展、建设清洁美丽世界。

四、发挥政治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

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恩格斯晚年在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中,系统阐述了上层建筑诸因素对经济发展所具有的巨大能动作用,先进的、具有存在合理性的政治上层建筑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与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密切相关,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往往与党员干部认识不充分、不作为或乱作为有关。一些党员干部只关注经济发展成果,而没有认识到生态环境的严峻形势;有的领导则把生态文明建设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形式上,而不是付诸行动;有的党员干部方法不得当,把生态文明建设当成局部的、单向的工作,而不是作为全局性、系统性的要事大事来抓;更有甚者,一些干部为了一己之利,官商勾结,置生态环境于不顾。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刚刚起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地方的干部仍然秉持错误发展观和“唯GDP论英雄”的错误政绩观,环境法治意识淡薄。在环境执法的过程中,存在执法不到位、行政权力干涉执法、环境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使得生态环境问题等恶性事件频发。

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要风清气正。习近平多次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4]168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政党和一系列国家政治制度是政治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组织纪律建设水平,以及政治制度的完备、执行程度与经济基础的发展密切相关,对生态文明建设也产生重大影响。

充分发挥政治法律制度等上层建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作用,坚持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首先,要积极构建和完善生态文明法制体系。立法是依法治理环境的基本前提,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一系列相关的制度和法律文件相继出台,这也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逐步被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其次,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监管制度。生态环境监管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护神”,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的监管轨道,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开展。2018年3月,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设立了自然资源部和生态环境部,这突出了生态环境保护监管的系统性和综合性,有效克服了以往“九龙治水”、多头监管的问题。再次,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生态保护补偿利于形成“以保护促发展,以发展优生态”的良性循环。新时代我们要按照权责统一、合理补偿,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兼顾、转型发展,试点先行、稳步实施的原则,着力落实生态保护补偿任务。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尤其是需要党员干部的带头领导作用。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首先,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要建设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与之相适应、相匹配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注重选拔在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都有建树的人做领导干部,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其次,建立以绿色GDP为导向的生态文明考核机制,优化干部考核标准。要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建立绿色GDP考核机制,更多关注社会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国家立法机构和行政机关应尽快研究制定以绿色GDP核算体系配套的环境法律体系、环境政策体系,注重考核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完整性、可操作性。再次,要纠正领导干部政绩观偏差,不能简单地以GDP论英雄。在现实工作中,有些领导干部盲目上项目,争大项目,一味追求GDP增长,由此造成生态破坏、资源透支的恶果。领导干部要树立科学的政绩观,经济发展要限制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追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最后,要完善和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4]167对损害生态环境的领导干部必须严肃追责且终身追责,从诫勉谈话、党内警告,到免职撤职、开除党籍,甚至移送司法机关。对这些失职者进行严肃查处和严厉问责,使制度不会成为“纸老虎”和“稻草人”。

五、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

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决定着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就要牢牢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自觉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贯穿于治国理政的全部实践活动中。

一方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顺应了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在人们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也不断提升,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本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要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比其他任何公共产品都重要。新时代明确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就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创造和培育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

另一方面,人民群众也是生态文明的实践主体。进入新时代,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到方方面面的行动上。从转变生产方式到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从低碳生产到绿色消费;从落实“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到开展中央环保督查;从大到长江经济带建设,以及在消除极端贫困等重大工程中严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小到旧物循环利用,以及推广“光盘行动”、倡导垃圾分类等,这一系列的绿色实践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生态文明是我们大家一起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关系到绿色发展的践行程度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各级政府应肩负起主导责任,企业家应主动采取绿色生产方式,广大人民群众应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只有亿万人民共同努力,才能形成共建共享的绿色风尚,才能迈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中国梦,不仅是富强中国梦,也是美丽中国梦。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引向深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奋斗!

猜你喜欢
文明绿色生态
绿色低碳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