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脱贫攻坚视角下大学生思想贫困探微

2021-03-25 03:58郭明净
关键词:贫困学生贫困生资助

郭明净

(龙岩学院学生工作处,福建 龙岩 364012)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大背景下,全力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是教育系统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是以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2020年是一个具有转折性、标志性意义的不平凡的一年。在此“收官”之年,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要聚焦困难学生群体,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中对教育脱贫攻坚作出的深刻阐释,是我们做好新时代高校教育脱贫攻坚的根本要求,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我们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破解教育发展难题,持续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

一、大学生思想贫困的表现及特点

1.大学生思想贫困的表现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党中央花大力气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为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全面脱贫的宏伟目标而持续努力奋斗。然后,解决一些困难群众一时经济上的贫困并不能从长远和根本上解决他们身上深层次的思想贫困问题。在扶贫工作中,部分困难群众想的是等靠要,说的是风凉话,比的是慰问金……凡此种种,都是思想贫困的表现。[1]每个贫困大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贫困的家庭。不可避免,思想贫困不仅在普通群众中存在,同样也存在于高校贫困大学生群体。

对高校大学生而言,所谓的思想贫困并不是指因经济基础差导致的物质短缺,如缺衣少食交不起学费上不起学等。而是指那些在思想上对贫困与反贫困等缺乏科学合理认知,或者明知自身经济上贫困,但缺乏摆脱贫困的思想和意识,主观上甘于贫困、破罐子破摔,在内心愿意或安于接受贫困现状,并对来自外部的贫困帮扶不排斥甚至乐于接受,客观上表现为好吃懒惰怕吃苦不愿付出,最终发展为等、靠、要的思想。此外,思想贫困还表现为收到资助后没有对获得的帮助怀有感激之心。我国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有礼尚往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优良传统。不知感恩,不懂得如何感恩实际上也是一种思想贫困的表现。

2.大学生思想贫困的特点

(1)思想贫困往往与物质贫困相伴相生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来看,物质贫困往往是一时的外在的,是导致“贫困”的外因,思想贫困则是主观的内在的,是导致“贫困”的内因。外因通过内因发生作用,客观上只要贫困学生在思想上不想“贫困”,不甘于贫困,充分激发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就一定能够在经济上摆脱贫困。因此,在对贫困生的资助工作中,要坚持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的统一,即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现实生活中之所以存在“越扶越贫”“等靠要”等思想,甚至脱贫后又返贫的现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扶志、扶智工作没有跟上。

贫困分两个层次,一是经济层面的物质贫困,二是精神层面的思想贫困。只有同时实现物质脱贫和思想脱贫才是真脱贫。教育脱贫攻坚的号角已经吹响。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一要靠政策,二要靠机制,三要看落实,重中之重要看落实。高校在开展资助育人工作时,一定要对受资助的贫困学生进行反贫困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增强未来发展信心和反贫困的内生动力,坚定理想信念,奋发图强,从思想上甩掉“穷根子”,真正实现物质上和思想上双脱贫。

(2)思想贫困较物质贫困更加隐匿且更不易转化

社会标签理论认为,弱势群体的“问题”不是他们自身固有的,而是权威者给他们贴标签的结果。[2]按照这一理论,贫困生一旦被贴上“贫困”的标签,他们就会在自然或不自然的状态受到标签的影响,进而逐渐改变原有认识和观念,引发自我概念和行为方式的消极转变,最终走向思想贫困。生活中的标签是无形的,所谓的贫困生一旦被贴上“贫困”的标签,他们身边的重要他人(朋友、同学、老师等)不排除有的人会对他们产生刻板印象,如认为他们因为贫困可能会内向、敏感、小气、极端等。而刻板印象一旦形成,便会对贫困生本人产生一定的偏见,进而影响他们与贫困生正常的人际交往。事实上,贫困生多半对人际比较敏感,当公众的标签影响到贫困生人际时,便会对贫困生产生心理压力和人际的困扰。一旦公众对贫困生的标签转化为贫困生的自我标签时,物质贫困也就发展为思想贫困。由此可见,思想贫困是隐藏在贫困生思想深处内在的、不易察觉的,对贫困及反贫困的思想认识以及表现出的价值观念。与物质贫困重要区别在于,思想贫困一旦形成便不容易转化。为此,资助工作者要在经济资助的同时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疏导,弱化消极标签,强化积极标签,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帮助贫困生走出思想困境。

(3)思想贫困的背后是对贫困与反贫困的认知偏差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一切事物无时无刻都处于发展变化之中。无论是物质贫困还是思想贫困在本质上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之所以出现物质贫困导致思想贫困的发生,从根本上说是贫困生对贫困与反贫困出现认知偏差。社会心理学认为,贫困生群体作为认知主体和认知对象存在,在面临认知偏差的同时也面临被认知偏差。和非贫困生相比,贫困生在摆脱物质困境努力上进的同时背负着比常人更大的压力,面临更大的困难。一方面他们起点较低,知识面较狭窄,穿着打扮相对寒酸;他们要用别人学习或休息的时间努力兼职只为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另一方面,他们渴望成功,但因生活所迫又急于求成;他们压抑情感,不善于主动表达,遇到困难经常感到求助无门。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高校贫困生还要面临来自学业、就业、生活、情感上的压抑等种种压力,他们很容易变得困惑、迷茫、急于求成、敏感、自卑。在重重压力和外界的刺激之下,很容易导致贫困生出现心理问题,久而久之对成功、失败、贫困与反贫困产生认知偏差,进而引发思想贫困。

二、脱贫攻坚视角下做好大学生思想脱贫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02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展望2020年教育系统必须牢牢树立起“收官”的强烈意识,在此基础上收好局、开新局,聚焦困难学生等困难群体,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在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就已作了关于“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要取得决定性进展”的工作部署。会议指出,教育脱贫攻坚已进入最为关键的阶段,必须取得决定性进展。要牢牢兜住贫困大学生的底线,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兜住底线是基本职责,兜不住底线就是工作失误,就是失职的责任意识。在贫困学生资助工作中要聚焦精准,做到精准式认定,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读不起大学、完成不了学业。[3]教育部在2019年工作要点中也对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做了具体部署,充分体现了教育系统对教育脱贫攻坚的高度重视。

1.国家资助设立的初衷要求贫困生在物质与思想上实现双重脱贫

一直以来,高校资助工作注重资助的结果,即关注资助经费是否合法合规合理发放到学生手中,却忽视了经济资助所起到的思想教育效果。对贫困学生进行经济资助是必要的基础的,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才能保证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但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受资助的贫困学生应该明白,国家的资助投入不是白给的,它需要贫困学子的成长成才作为回报。通过经济资助,让受助的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掌握一技之长,将来走向社会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并在能够养活自己的同时带动一个家庭摆脱贫困,这正是教育脱贫攻坚的深刻内涵。高校资助工作者肩负着脱贫攻坚的时代重任,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做好资助育人工作,特别要在思想上加强对受资助困难学生的教育引导,助力他们走出思想贫困,自觉回报祖国和人民。

2.实现思想脱贫是取得教育脱贫攻坚决定性胜利的题中之义

何谓“决定性”,意思是对产生某种结果起决定作用的性质。教育脱贫攻坚的决定性胜利就是要实现彻底的脱贫,既要物质上脱贫,更要实现思想上脱贫。为了进一步做好教育脱贫工作,2019年3月教育部与国务院扶贫办还对常态化数据比对共享机制达成一致意见,共享建档立卡学生信息,为精准资助提供数据支撑,并进一步完善了政策设计,解决政策举措有效性不足等问题。当前,我国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基本完善,实现了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所有学段全覆盖,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的“三个全覆盖”,从制度层面保证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4]高校要严格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教育部关于《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的具体要求,在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中做好资助育人工作。要精确瞄准贫困大学生群体,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把学生资助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实抓好,充分发挥学生资助在教育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在做好物质帮扶的同时,靶向发力做好贫困学生的思想工作,实现物质与思想双脱贫,取得教育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性胜利。

3.思想脱贫是比物质脱贫更重要更紧迫的工作

当前,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经济上的困难通过一定的物质帮扶和经济补助或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等自力更生的手段尚容易摆脱暂时的物质贫困。真正给资助育人带来困难和挑战的反而是那些思想上“贫困”的学生。他们把享受国家、地方、企业团体、个人等和学校的资助当做是理所当然应该享受的政策,在思想和行动上没有改变当前经济贫困的思想和意识。有的享受到资助后不仅不思进取,反而变得更加慵懒,破罐子破摔。更多的经济困难大学生由于长期在困难的环境中长大,在内心深处给自己无形中贴上贫困的标签,缺乏自信,自卑孤僻,羞于在他人面前展现个人的真实经济面貌,长此以往,导致精神不振,自我发展能力较弱,思想变得“贫困”。

在做好经济困难学生经济帮扶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困难学生实现思想上“脱贫”。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在对受助学生开展好思想教育工作最终目的是帮助困难学生提升个人自我发展能力,通过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从根本上帮助困难学生及其家庭摆脱贫困。从整体上看,教育脱贫攻坚是一项全局性工作,既要实现当下经济脱贫,还要防止思想贫困和新的贫困现象发生。从根本上说,贫困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都较正常学生弱,这是影响他们能否彻底摆脱贫困的深层次原因。从长远角度看,通过在经济上帮助经济困难家庭子女顺利接受教育,保证了他们接受科技文化素质提升的机会,通过学习提升他们就业创业的能力,从而掌握立足社会的一技之长。对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教育,则通过引导困难学生树立自强独立意识,鼓励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奋斗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从这个角度来说,经济资助只是开端是基础,真正发挥资助政策的作用还需依靠思想教育。通过思想教育,困难学生有了对贫困与反贫困的充分认识,才能调动主观能动性,通过努力奋斗顺利完成学业并实现高质量就业,才能带动整个家庭稳定脱贫及高质量脱贫。

三、用好精准方略积极探索贫困生思想脱贫策略

经济扶贫和精神扶志结合的必要性要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就必须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5]国家设立助学金的初衷是要通过对贫困学生的经济资助,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为国家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进而带动整个家庭摆脱贫困,从这一意义上说这也是国家层面的一种隐形的思想政治教育。

1.要充分认识打赢教育脱贫攻坚需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脱贫攻坚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底线要求,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是当前教育系统一项重要政治任务。高校要严格按照教育部的部署要求,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和韧劲,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贯彻精准方略,在资助育人工作中以思想教育为突破,精准发力助力大学生思想脱贫。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作为推进工作的总遵循、总方针。要进一步认真学习领会习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6]二是要厚植造血能力,建立健全脱贫长效机制,加强大学生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增强脱贫的可持续内生动力,实现思想上的根本脱贫。三是要完善以抓党建促脱贫,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教育脱贫攻坚始终,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确保工作务实有效。[7]

2.贯彻精准思维,构建全员参与下的“扶贫”“扶志”“扶智”全方位帮扶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扶贫要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的深刻内涵。这给我们开展资助育人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通过全员参与构建“扶贫”“扶志”“扶智”全方位帮扶机制,助力贫困学生成长成才。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思想启迪我们,学生资助工作的根本追求应是保障贫困学生同样享有平等的人生出彩机会,共同享有与祖国和新时代共成长进步的机会。高校要进一步强化资助育人理念,从学校全局的角度构建资助育人质量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全员参与、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教育教学各环节统筹协调的资助育人机制。建立对贫困大学生的帮扶机制,健全对他们的道德品质教育、身心健康发展、学业与就业等方面的关怀帮助,助力他们全面发展进步,成长成才。

3.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资助育人队伍思想教育水平

教育部长陈宝生在做好学生资助工作中强调指出,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资助队伍的执行力。做好受助学生的思想教育是资助队伍执行力的重要能力,这也是决定资助成效的决定性关键所在。帮助学生不仅从经济上脱贫,进而实现思想上脱贫,是全面打赢教育脱贫攻坚的内在要求。要实现学生资助工作的“提档升级”,就要发挥思想教育的作用,让受助贫困学生摆脱思想贫困,以一带十,发挥示范作用。由此,资助育人队伍必须是一支讲政治、有担当、能力强的队伍,必须“尽锐出战”。

当前,教育脱贫攻坚已进入关键期,传统粗放型“输血式”扶贫已经无法满足扶贫工作要求。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精准扶贫方略,这就要求我们的资助育人工作在做好“输血”的同时,更加关注“造血式”的思想扶贫。要进一步提升资助育人队伍的思想水平,做好困难学生思想教育,解决好贫困学生的思想问题,引导他们树立独立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增强他们从思想上脱贫的内生动力,助力他们思想脱贫。

4.深度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探索资助育人实践机制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说的是家庭成长环境对孩子成长成才的正向激励作用。2017 年,教育部党组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要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8]。高校在做资助育人工作中同样也需要通过挖掘地方特色文化中关于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不甘落后、拼搏创新等方面的精神元素,融入对贫困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大力营造资助育人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提升贫困生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学习是解决“思想贫困”的有力武器。通过精选有针对性的地方特色文化元素进课堂、进校园,组织学生围绕相关地方特色文化元素开展社会实践等方式搭建地方特色文化与校园文化相互融通的资助育人实践机制,对困难学生进行道德浸润,激励他们不甘贫困,奋发图强,在思想上提升改变贫困的内生动力。

猜你喜欢
贫困学生贫困生资助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军旅书法家李洪海捐助兰考县贫困学生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
克力朩倾心捐助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