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正亭
(江苏苏州215004)
(一)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地区千百年来累积下的精粹,它包括了水土、风物、民俗、建筑、工艺、生活等等。文化具有地域性,它是由一方水土孕育而成,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育一方物”。文化是精神,精神源自物质,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江南文化源自江南水土。江南,自古便是鱼米之乡。江南文化之水土、之风物,最核心的是一条鱼、一颗稻谷、一片水。
三千多年前,泰伯、仲雍告别“周”(陕西、宝鸡、岐山),奔吴而来。这个“吴”,在吴方言中,读作“en”,与一条鱼的“鱼”是同音,江南人把鱼也称作“en”。其实,与其说泰伯奔吴而来,不如说“奔水而来”,有水的地区才适合人居。江南有太湖、阳澄湖等众多湖泊,是水网地区。泰伯“断发文身”,深深爱上江南,他把他生活的地方称作“吴地”,建勾吴。泰伯是吴地始祖,是吴地文化的创始人之一。
在江南,人们不仅把“吴”与“鱼”读成一个音,而且在吴人的心目中,吴就是鱼。一个“吴”字,江南人把“口”视作鱼头,把中间两横视作鱼骨,把个“人”字视作鱼尾。从象形文字来看,吴就是鱼。古代吴国可以称鱼国,所谓吴文化,可以视作鱼文化。鱼离不开水,吴文化自然便是水文化。
江南之鱼,我们作以上解释。那么米呢?米在哪里?
苏州有个唯亭镇,那里有座草鞋山(形如草鞋的土墩),那里发现了六千年前人工栽培的水稻。在这之前,日本发现了四千年前的水稻,似乎日本是世界“水稻之父”了 。苏州草鞋山遗址一共挖掘了四次,后两次,我们邀请日本专家参与了,日本专家在中国草鞋山遗址出土的水稻种子(碳化物)面前,全体跪倒,说:真正的世界“水稻之父”是中国。
苏州草鞋山遗址发掘到的文化土层共11 米,展示距今6500 年至4200 年各时期的文化特质,包含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在六千年前文化土层中,寻觅到了江南人人工栽培水稻的沟渠、工具、碗罐和种子。
至此,在江南,我们找到了“鱼米之乡”的关键性风物,就是一条鱼、一颗稻。鱼和稻都离不开水,因此,江南文化之根是水。说江南文化是吴文化,吴文化是鱼文化,是稻作文化,更是水文化。
沧浪亭演出昆曲《浮生六记》
江南之水是智慧之水、灵动之水。灵动之水孕育了一座座灵动的城,一个个灵动的镇,养育出一代又一代灵动的人,灵动的江南人。
(二)
苏州园林狮子林水假山
江南文化是一条鱼、一颗稻、一片水,这么说似乎有点玄,如果将其内容进一步具象化的话,可从声化、硬化、艺化、软化四个方面概括为四句话。
江南文化,声化成昆曲、评弹。
江南文化是一口丹田之气,它唱出来的便是昆曲、评弹。昆曲,六百年历史,中国的“百戏之祖”,她发源于昆山,源头叫作“水磨腔”,顾名思义,她是水里磨出来的。昆曲,是中国列入世界“非遗”名录的第一批种子。评弹,有“中国最美声音”之称,她唱出的是江南的甜糯,琵琶声声,大珠小珠落玉盘,仿佛把听众带进了雨巷,天下着蒙蒙雨,弹石路上湿漉漉的,粉墙黛瓦下有个姑娘,打着把油纸伞,在雨巷里驻足,她抬头看伸出院墙的丁香花,她侧耳细听,花园里传出仙乐般的评弹……
江南文化,硬化成园林、建筑。
主接线在配电系统中的分布范围广,设备规格较大,再加上系统和设备的复杂性,主接线在供电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主接线出现故障,整个低压配电系统将处于瘫痪状态。因此,在电气设计时,应当根据不同用途选择合适的低压配电系统形式,比如可以将二级配电系统设置为放射式与树干式结合起来的混合式,这样可以将不同性质的用电负荷按供电等级和供电要求合理选择供电方式。
国人梦中的江南,是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私家花园、观音兜风火墙。这是灵动的江南人的硬化了的文化作品。太湖水孕育出了“香山帮”,以蒯祥为代表的江南工匠把作品写在了国都——紫禁城、天安门。香山帮匠人在自己家乡则留下了最具东方美学意境的一把珍珠:一座座私家园林、叠山理水、亭台楼阁、花木盆景;一条条小巷、一座座小桥、一家家民居……苏州园林,江南民居是江南劳动人民文化的物化、硬化。
江南文化艺化成苏作、苏工。
在中国文化史、工艺史上,有很多很多作品姓“苏”(江苏的“苏”),姓“吴”(吴地、吴文化发源地之“吴”),它们分别是苏作、苏工、苏绣、苏灯、苏裱、苏扇、苏罗等;吴门画派、吴门印派、吴门书派、吴门医派等。我曾整理写成57 篇文章,在报纸上开过一个专栏,最后出版了一本《苏州风物》。中国的玉石雕刻最高水准称“苏作”,以陆子冈为代表的苏作工匠将文人字画在一件玉雕件上表现了,称作“子冈牌”,成为中国玉雕的巅峰之作。陆子冈也成为中国玉雕艺人的祖师爷。中国的硬木家具,最高峰便是明代苏作家具,史称“苏工”。中国的木家具分为三大流派,苏工(江南)、京工(北京)、广工(广东),追根溯源,应该说是苏工带出了京工和广工。有道是“苏州样,广东造”,江南出的作品,外帮人仿制。江南制作的明代硬木家具也是世界家具史上的顶峰之作。究其原因,文人参与。和园林、玉雕等艺术品一样,有了文人的参与,有思想的文化人与当地能工巧匠的结合,才形成了江南文化作品的“精、细、雅、净、韵”。
江南文化,软化成四季风俗。
江南文化不是空对空,不是高大上,江南文化就化在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年有四季,四季有六节,加起来便是一年中的24 个节气。每一个节气都有一些日积月累而堆积起来的风俗,比如“立夏见三鲜”“端午食五黄”,比如“春来香雪海”“谷雨三朝赏牡丹”“牡丹纷谢看殿春”等。又比如,轧神仙、腊八粥、冬酿酒。每一项节气活动,累加起来叫民俗,清代文人顾禄写过一本《清嘉录》,可以称是一本实录,记录的就是一年之中的江南风俗,这些活动每一项都有文化内涵。比如江南人说“冬至大如年”,冬至夜,苏州人一定要喝冬酿酒。都说江南美食最大特点是“不时不食”,即吃讲时令,而有一样美食,它的时令仅一天,那就是冬酿酒,过了冬至夜,人们再也不喝冬酿酒了,这是为什么?2019年,我为冬酿酒写过一句广告词,“一杯冬酿酒,江南人喝了三千年”。三千年前,泰伯奔吴,泰伯来自陕西之“周”,他们那里用的历法与江南不同,他们把冬至作为一年起始,冬至夜即大年夜。江南人尊重吴地始祖,冬至夜,吴人就像春节一般隆重,要敬老、要团圆、要喝酒。这难道不就是文化吗?
(三)
习近平总书记教导我们,对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转化、发展”。江南文化,在新时代,要考虑传承与创新,要守住江南文化之魂,但必须要“艺随时代”,所谓“针随时代”“刀随时代”“器随时代”。创新,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的不懈动力。
苏作红木家具——千拼宝座
十余年前,苏州要建新博物馆,选址选在了拙政园旁。当时曾掀起一阵轩然大波,担心拙政园风貌被破坏。这个项目,苏州请到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贝老是苏州人,他精心建造了苏博,其基本特点是六个字,“中而新,苏而新”。中,是中国风格、中国特色、中国建筑;新,则是全新创意、全新作品。所谓“苏而新”,苏,是苏州元素、苏州符号、苏州色彩。而这个“新”,则是全新演绎、全新创作。贝聿铭建造的新苏博,可以称是苏州文化传承、创新的一面旗帜。他的理念,影响和带动了整个江南文化的转化与发展。
新时代的苏州文化人与苏州工匠们没有在明朝人的肩膀上沾沾自喜、睡大觉,他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做得更好。
“苏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姚建萍,作品四次荣获“山花奖”,十余次获国际大奖,作品多次作为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时的国礼,被《光明日报》称作“国绣手”。她的两位女儿从海外学成归来,将其苏绣艺术品牌升华为“姚绣”,走向世界。将姚建萍获奖的苏绣精品截取局部,深度开发,衍生产品,与国际大牌合作,开发出苏绣精品手表、饰品、苏绣精品沙发等,受到年轻人的欢迎。
“苏作”红木家具江苏省大师宋卫东将明式家具做到极致,又开发出新明式系列红木家具,他守住了明代苏作家具的魂,又运用现代美学、现代人体学等,将多重艺术融合,让苏作明式家具融入了新时代。
明代的苏州人创作了“核舟”,一颗橄榄核雕刻成一艘船,船有八扇窗,船有四个人。今天的核雕,可以在一艘核舟上雕刻出56 个民族人、56 套民族服。核雕艺术家陆小琴还将橄榄核剖开了雕,打开了核、引进了光,拓展了核雕方寸天地,让传统工艺焕发出创新的魅力。
“苏扇”国家大师邢伟中创作了“一扇百工”。
“苏作”工艺的创新,江南“非遗”的活化,便是江南文化在新时代传承、转化、发展的具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