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翰营
摘要:随着当今汽车使用数量的迅速增加,交通拥堵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因此交通项目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构建智慧交通管理系统势在必行, 从这个角度,本文简要讨论了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设计、应用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智慧交通;管理系统;设计;应用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1.宏观决策系统
采取全面优化数据的采集方式,加强数据网络整合,促进相关信息有效交流的标准。基于此,要形成三级数据中心,各关键系统功能齐全且分工明确。同时还要深度挖掘和分析数据资源,运行监控进行精准预警,方便应急指挥调度。随着当前交通运行状况的有效执行,交通管理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也得到了提高。
同时随着现有技术的发展,智慧交通宏观决策系统充分利用了大数据,并根据交通量的变化趋势和波动来确定未来某一时期的交通变化曲线,并对交通进行管理。
2.综合管理系统
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动态的监控力度,更好地服务、管理和维护路网,从而促进融合实现。同时还要推进管理和跨区域便利化、跨省路网管理、公共服务联合开发、应急处置和维护维修等,来提升国家应急保障水平和实现网络化服务。积极推广电子导航和电子巡航系统在船舶停船调度、溢油处理、海上应急、航道作业等方面的应用。水运、内河和沿海地区方面要完善电子认证机制,增加交通相关从业人员和企业信用,推进全国一体化服务和认证达到。要做好海上、水路、公路运输方面管理的协调处理,从而提高系统协调效率。
3.交通执法系统
为了实现全国交通、交通执法信息网络化,实现全国各省市行政执法,要促进行政执法与行政许可联防联控和工作协调,提高整体行政执法能力,全面提高行政许可的有效性。可以在条件好、区域成熟的地方,改变传统交通执法方式,结合先进技术提升异地执法效能。加强跨区域联合执法,做好交通执法监督工作,实时发送详细执法情况。
4.智能交通系统
提升智能交通系统来助力中小企业进入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将实现供应、路线、运输能力的整体整合,促进复杂信息服务的多种实现,从而可以促进水路、铁路、公路的复杂服务。要积极建设发展基于公交城市,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交通正在发展。
5.信息服务系统
要立足当前交通发展,形成统一的交通市场和交通建设信息服务体系,从而推动相关信用信息和信用等级评价的全面共享。同时政府应推动各类交通信息资源共享和全面开放,使交通信息服务稳定发展,鼓励社会资本充分利用云计算、互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发展各类智能技术电子支付、在线系统售票。还可以推进民航、铁路、公路交通一体化。推动城际地铁、城市地铁、公共交通等支付服务全面融合,从而促进电子支付局域网建设。
6.网络与信息安全系统
在智慧交通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加快电子商务技术和敏感数据保护技术,致力于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权限管理、身份认证和权责问题,从而为提升全面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奠定基础。鉴于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智慧交通的稳定运行对数据的安全传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立适应智慧交通发展要求、现有行业管理要求和业务依赖的网络和信息安全体系。在系统上,需要进行全行业的网络和信息安全评估和安全风险评估等。同时在智慧交通系统中,要注重基础信息网络建设,需要不断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智慧交通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引发的社会变革将更加突出,相关变革也将推动交通运输业转型发展,整合各种先进技术,进一步提高应变能力、主动控制和控制能力。因此要认清运输业能力、改变提供服务和生产组织运输的方式。从整体上分析,未来智慧交通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可以真正控制交通运行、生产工况时间和精准智能交通管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加强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相关技术系统的融合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和国家技术的统一一体化制度的发展。
三、指挥交通管理系统的智能停车设计
智能停车设计是一个有机整体,需要统一规划和科学管理,所以停车服务必须或多或少是完整的。智能停车是提供可靠的保障和快速到达的服务,可以帮助客户找到车位。在保障停车服务社会化经营目的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停车服务智能化、速度等多种因素,来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减少浪费不必要的时间停车。错误的停车位选择将对当地经济、交通和道路状况、环境维护产生负面影响,并对停车服务产生负面影响,存在这种原因是致命的。所以在設计智能停车功能时,应综合考虑以上各方面因素,同时还要遵循以下原则:
适应性原则
由于开发规模和停车位数量因地区而异,设计停车服务时必须充分考虑交通条件、人口条件和停车规模,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日常数据制定停车服务设计。 2.协调性原则
协调性是所有系统必须遵循的,整体智能停车服务的设计应适应每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每个地区的区域发展经济水平,确保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
3.力学原理
智慧停车的设计要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空间相关性主要与城市道路信息和城市基础信息密切相关。因此要通过预测和全面考虑情况,要从不断变化和渐进的角度看待问题。
结束语
根据交通管理的特点,以交通管理城市基础信息、道路状况信息、停车位服务管理为研究对象。具备路况分析、智慧停车等功能可有效解决城市交通难问题,从而可以提高城市道路利用率满足用户需求,可以有效的降低交通管理强度,从而解决停车困难的问题。总之,“重建设轻规划、重政治绩效、轻实用性、重绩效、轻运维”的建设思想是提高效率的实际出发点,要从信息化建设向数字化智能化建设转型。
参考文献
[1]胡小林.智慧交通引导下的交通拥堵管理策略探索[J].工业技术论坛, 2019, 18(22):232-233.
[2]鲁宁.建设城市智能交通与城市建设联动发展措施探讨[J]2019(11):154-155.
[3]王素伟.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大城市交通发展战略[J]. 综合交通, 2019, 41(10): 12-15+81.
[4]王晓霞,吴惠民.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城市建设措施[J].房地产,2019(19):32+69.
[5]张春菊,李关东.互联网+城市智慧停车模式研究[1]测绘通报2017(11):58-63.
[6]袁玉坤,张宇,魏坦勇.智慧交通关键技术与应用[J]电子技术201541(8):9-12.
[7]孙颖,张新昌,张伟.基于数字城市建设的“一张图”应用模式研究[J]测绘通报2013(10):34-36.
[8]陈乐瑞,潘秋平,孔金生.基于边缘删除和扩容策略的城市交通网络优化[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625(8):145-148.
[9]付琳, 梁松. 试论新时期智慧交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数字化用户, 2018, 024(05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