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自然中的植物吸引着3~6岁幼儿的注意,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结果都让他们充满兴趣。生态种植活动是一种幼儿教学中常见的主题活动形式,是幼儿和植物、水、土、肥料和工具间互相作用的过程,围绕植物生长进行深入、持续的观察、管理、记录、收获和分享,进而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结合我园依托生态种植开展幼儿园主题活动,分享几点实践认识。
关键词:生态种植;幼儿园主题活动;实践研究
人类源于自然,每一个幼儿都对大自然充满探究欲和好奇心,大自然中的植物吸引着3~6岁幼儿的注意,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结果都让他们充满兴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教师应重视组织幼儿参加各种户外活动、参观考察、种植和饲养活动,从而有效感知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并且引导幼儿深入体验生物验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过程。生态种植活动是一种幼儿教学中常见的主题活动形式,是幼儿和植物、水、土、肥料和工具间互相作用的过程,围绕植物生长进行深入、持续的观察、管理、记录、收获和分享,进而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结合我园依托生态种植开展幼儿园主题活动,分享几点实践认识。
一、 创设生态种植环境
在开展生态种植主题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相应的“种植区”,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创设适合幼儿种植、交往和探究的良好环境,使幼儿乐于主动去观察和发现植物生长的秘密。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第一,教师应认真梳理园区,着手对班级自然角、幼儿园围墙、长廊边角处等闲置场地进行合理规划,从而为幼儿提供适合的生态种植区域。第二,教师应引领幼儿对种植区域进行科学规划,可以通过搭建架子、铺设台子等方式以突出立体化,还可以让幼儿收集各种废旧瓶子季节性植物,并把这些材料装饰成可爱的卡通造型,既利用和拓展了种植面积,又点缀了幼儿园环境,从而使幼儿随时随地感受到植物的无限生机和活力。
二、 自主选择植物样本
在传统生态种植活动中,植物样本通常是由教师选定好之后,再带领幼儿共同种植的。虽然幼儿内心是喜欢参与这样的生态种植活动,但由于显然是被参与,并没有完全激发其内在兴趣,自然会影响到探究效果。因此,教师在选择选择植物样本这个环节应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以便更好地吸引幼儿的探究兴趣。开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生态种植大讨论,一起讨论要选择什么植物样本进行种植。一下子激发孩子们的兴趣,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不应马上做出评定,而是将一张种植计划卡分发给孩子们,要求他们回家和父母进行商议,看看这个季节适合种植什么,然后在种植计划卡上进行勾选。第二天,幼儿带回了种植计划卡,教师再组织通过表决统计的方法,最终决定要种植哪些,从而使幼儿激发探索兴趣。
三、 准备生态种植工具
种植工具是开展幼儿生态种植活动的必需用品,以往都是由教师为其准备工具,孩子们则根据种植需求去领取相应的工具。但是,由于学校提供的工具相对有限,难以做到人手一份,进而导致在种植過程中只能轮流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幼儿的参与兴趣。对此,我们可以改变工具由教师准备的形式,以幼儿主动收集、自主携带的方式准备生态种植工具。例如,在生态种植活动的测量环节,需要运用工具对植物进行测量。对此,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商量:“宝宝已经开始慢慢长大了,我们可以用什么工具进行测量?大家可以在家里寻找工具,下次都带到开心农庄里来。”第二天小朋友们会从家里自发带来各式各样能够测量的工具,如卷尺、直尺、麻绳、小棒等,从而有利于激发他们的种植兴趣。再者,例如在“有趣的种子”这一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在探究中知道“种子”的定义:种在土里能够生长发育的才叫种子。于是为了判断收集来的东西是不是种子,首先幼儿需要寻找适合的种植容器来种“种子”。由于教学楼硬件条件的限制,空间不足以置放这些种植容器,于是需要将种植容器垂挂在走廊栏杆上,既节省空间、方便观察,又有阳光、空气的自然条件。“选择什么样的容器并且如何将种植容器成功垂挂在栏杆上?”是孩子们提出并且需要探索尝试解决的探究问题。教师在这过程中不急于包办代替,帮助幼儿将种植容器垂挂起来,反而是提供各种各样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在反复操作尝试中获得新经验:有的利用纸杯、矿泉水瓶、塑料瓶、牛奶盒、酸奶盒等作为种植容器,并用捆扎、穿洞悬挂、双面胶粘、绳子打结等方法将种植容器垂挂起来。整个过程中,幼儿不断在尝试操作,失败后再尝试再操作,不断层层深入探究。即使幼儿在探究过程中出现失败的情况导致种植容器中的泥土洒落满地板时,教师也没针对幼儿因探究而弄脏、弄乱行为批评孩子,反而是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探究,引导他们做好探究后的收拾工作就可以。因此,在这自由、轻松、开放的氛围中,并为幼儿准备丰富适宜的探究材料,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去观察和学习,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幼儿的探究能力。
四、 制订种植活动规则
在选择好生态种植样本、工具之后,幼儿还需要面对施肥、除草、除虫等一系列的种植管理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领幼儿共同做好种植活动规则的制订工作,深入了解和尊重幼儿的建议,从而为幼儿自主参与生态种植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在开始种植前应组织幼儿就分工合作、工具使用、浇水时间、松土施肥等问题的规则进行商议,并且在具体种植活动中边试行、边调整,不断完善种植活动规则,并将规则画出来贴在种植区提醒大家,这些由师生共同制订的规则有效地保证了生态植物种植活动的有序开展。教师赋予幼儿制订规则的话语权,凸显了教师尊重幼儿、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增强幼儿的主人翁和规则意识。
五、 亲身参与种植活动
亲身体验最可能满足小朋友们的探究欲和好奇心,而且还有助于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老师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幼儿亲身参与种植活动中来,亲身去看、去种植、去施肥、去浇水、去采摘、去记录,进而在亲身经历生态种植过程中获得更丰富、多样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例如,在春播开始时,中二班幼儿在参观完草莓种植基地后,开始在生态种植园种植草莓。一个月之后,幼儿种植的草莓却悄悄地“死了”,小孩子们都感到十分伤心。此时,教师应主动介入草莓种植活动,草莓需要充足的阳光,建议幼儿将草莓搬到室外种植。但是,小孩子们都认为草莓必须种在自己身边,并不愿意搬到室外种植。最后,经过师生讨论协商,在尊重幼儿意愿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在有阳光时则将草莓搬到室外晒太阳,没有阳光则搬回室内和幼儿在一起。虽然草莓的生长状况一般,但小孩子们观察草莓的兴趣更强烈了。
六、 观察记录种植活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要求幼儿教师应积极鼓励幼儿采取多种办法来记录观察和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而帮助幼儿丰富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在生态种植过程中应重视引导幼儿开展身临其境的观察,促使幼儿将实践过程中获得的关于植物的零碎知识进行回顾、比较、梳理,逐步实现科学知识的概念化和系统化。具体而言,可以组织幼儿进行以下几种形式的观察记录:(一)绘画式记录。图象作为幼儿较为喜欢且相对简单的沟通工具,教师可以鼓励幼儿用绘画的方式来记录植物发芽、长虫、开花、结果等变化,形象而生动,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此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幼儿以猜想的方式进行记录,引领幼儿就植物的生长变化展开联想猜测,以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然后再与实际情况进行比对,从而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二)照片式记录。根据幼儿的心理认知,教师可以引领幼儿以照片形式记录植物生长状况,得以直观地观察和记录生长的具体过程。(三)个人、小组和集体相结合记录。在生态植物观察记录过程中,应根据内容灵活运用个人记录、小组记录和集体记录,或者将三者结合使用。
七、 创设交流分享活动,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协作”是学习环境中四大要素之一,同伴间的交流和分享有利于促进幼儿形成科学认知,更好地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生态植物种植过程中,必须注重鼓励和引导幼儿进行交流与分享,分享探究乐趣,内化科学知识,体验收获喜悦。例如,在收获种植成功的果实之后,可以组织幼儿开展《农家乐》主题活动,将收获的果实投放到生活区,然后小孩子们一起采摘、洗、切、煮,然后共同品尝,使幼儿共同感受成功的喜悦。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收获的果实设计各种有趣的亲子活动。例如,可以组织进行一场“售卖亲子活动”,先组织幼儿将成熟的果实进行采摘,将果实按照颜色、大小进行分类包装,再贴上价格标签,然后再邀请幼儿家长一起参加买番茄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通过交流分享活动,分享探究的乐趣,从而帮助幼儿获得情感、知识、技能的全面发展,进而促进孩子們的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幼儿生态种植活动作为一种典型的、有特色的幼儿自然游戏,可以将大自然带进幼儿的生活,给幼儿更多亲近自然、认识世界的机会。教师应通过创设生态种植环境、自主选择植物样本、准备生态种植工具、制订种植活动规则、亲身参与种植活动、观察记录种植活动、创设交流分享活动以顺利开展生态种植活动,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文香.通过种植实践培养幼儿观察力[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8):48.
[2]朱佳薇.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种植活动初探[J].华夏教师,2018(4):73-74.
[3]张仁萍.游戏精神引领下的幼儿种植活动探究[J].教育观察,2019(2):64-65.
[4]林梦璐.以种植番茄为例,浅议幼儿在种植活动中的自主学习[J].科学大众,2019(29):104.
[5]钟润桃.让幼儿在种植活动中享有自主“五特权”[J].幼儿教育研究,2019(6):39-40.
作者简介:吴颖璨,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市同安区兴国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