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生成资源的运用分析

2021-03-24 14:59孙喆
考试周刊 2021年16期
关键词:生成资源运用分析语文课堂

摘 要:语文作为基础性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十分重要,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关注课堂上随时可能出现的生成资源,并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文章基于上述背景,对小学语文课堂生成资源的运用进行分析,帮助教师认识到生成性资源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分析

一、 引言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理念也进行了相应的革新,教师也越来越关注课堂生成资源的运用。语文学科作为语言类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过程,而在这其中,就会生成一定的资源,对于这些资源的运用和分析,可以激发出学生的潜能,启发学生的智力,扩大教学资源,赋予小学语文课堂全新的生命力。为此,教师要善于把握这些资源,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大幅度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文章就此展开论述。

二、 小学语文课堂生成资源内涵分析

(一)课堂生成理念分析

新课程倡导课程生成教学理念,课堂上教师面对一个个极具个性化的头脑,教学过程就是思维的碰撞过程,高效课堂应该是灵动的,富有机智与充满变数。课堂生成过程中会出现不曾想到的精彩,成为课堂的亮点。课堂上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只要不是故意的调皮捣蛋,一般都有生成的价值(在特定情况,甚至调皮捣蛋也是教育资源),老师可以而且应该调整预设,及时关注并有效利用生成资源。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不放,而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即时引领,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

(二)课堂生产资源分析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它强调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固定不变、按部就班、机械僵化的教学模式,主张课堂教学必须构建生成性的探究性活动。所以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教学目标必须潜在和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但是,目前小学教师由于其自身知识结构、经验等不足,对于生成资源的把握性不够,资源流失现象严重。针对此现象,教师应该提升自身水平,积累教学经验,对课堂生成资源进行分析和有效利用。

三、 小学语文课堂生成资源的特征分析

(一)人文特征

语文作为沟通和交流中最为重要的学科,其本身就具有丰富的人文特性。对于小学生来说,人文素养的培养是语文学科培养目标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特别是人文情感方面。小学语文课堂中,生产资源有着显著的人文特征,教师应该把握细节,培养学生人文情感,增强人文熏陶。

(二)开放特征

语文教学中,受制于文化、认知等方面的影响,课堂呈现较为开放的特征。对于同一篇课文,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维度都会得到不同的理解和认知。而且,语文课堂本身也是开放的,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提升课堂体验。所以说,小学语文课堂生产资源中,附带着开放、多元、自由的特征,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特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发展学生综合素养。

(三)生活特征

有一句名言说得好:“语文的外延同生活相等。”的确,语文学科是最贴近生活的一门学科之一,日常生活中的处处细节中都有语文知识的体现。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资源的生成也具有显著的生活特征。生活处处有语文,人们无时无刻都在使用语文,所以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特性,将语文课堂生产资源运用于学生的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去。

(四)审美特征

语文课堂教学本质是对于美的认知和鉴赏的过程,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也提出对学生在语用情境中语言能力及品质的培养,这也是学生审美认知的重要表现。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资源的生成具有丰富的审美功能,从表现的形式上来说,也是具有多样性的,教师应该优化教学形式,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四、 小学语文课堂生成资源的运用策略

(一)结合文章内容,合理运用生成资源

在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师需要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引起高度重视,

利用一切现有条件为学生开展各类创造性活动,帮助学生能在各种场合养成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途径地帮助学生提高自身语文素养。面对如此标准和目标,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心态,将学生从“敌人”的角度转换过来,对其进行重新定位。教师还要转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结合文章内容,合理运用生成资源。

如在学习部编版《少年闰土》一文时,教学的重点就是通过对“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描述,感受作者情感的变化。课文中详细地描写了“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的情景。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问题“初次见面闰土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形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让学生自己说出对“我”的印象。学生通过文中可以找出“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的银项圈”等等描述。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那初次见到‘我大家觉得他是什么性格的人呢?”有的学生会回答“健康”,有的学生会回答“朴实”,有的学生会回答“天真”。这些都是通过课堂生成的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熟知课文,感知“少年闰土”的形象。

(二)课堂随文练笔,合理利用教材内容

部分语文课堂上,教师为了包括听说读写各个环节,会在结尾时布置随文练笔,但前期讲解时间过长,造成后期练笔时间不足。学生通常只有不到10min的思考与写作时间,部分学生处于应付心理随便编写几句,教师也会选择1、2名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使得随文练笔停留在表面,使得学生缺少思考时间。语文课堂上练笔时间有限,使得练笔呈现出浅化泛化,无法表达出学生真情实感。

语文教师设置随文练笔题目时,要提高题目的趣味性,激发高年级学生的写作兴趣。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开国大典》这篇课文时,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感受大典的盛大场面,学习课文的叙述方法。教师可以布置随笔问题“想一想文中写了开国大典哪幾个激动人心的画面,哪一个是你感触最深的?”利用问题激发学生兴趣,他们经过讨论后马上动笔写起来,写完后学生也会争先恐后地诵读,将自己内心深处强烈的爱国情感抒发出来,仿佛自身也处在开国大典的现场一般。

此外,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课堂是最重要的活动场所,更是资源生成的主要“阵地”。教师在课上除了对教材内容的充分利用外,也要注重对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根据文章主题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情境。在课上,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反应速度和学习状态都是课堂资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应转换身份,承担教学的组织者与引导者的角色,充分利用情境创设所生成的教学资源,以此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借助信息技术,增加课堂趣味性

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影响和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于日常教学来说,借助信息技术能够增加课堂趣味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为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合理利用学生共性,整体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同时根据学生特性,开展不同形式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根据阅读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活泼、有趣,容易产生共鸣的阅读氛围,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快速进入作品。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阅读开始前,可以为学生播放通过现代技术复原的圆明园的小视频或者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帮学生营造出一种真实画面感,强化阅读体验和阅读效果。同时,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和意愿,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让学生知道侵略者的残忍,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此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引导时,还要注意对语文教学课本的合理利用,语文课本中加入了大量的插图,在阅读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根据插图内容想象文章中所描述的场景和内容,帮助激发和培养学生想象力,也可以加大难度要求学生通过图片展示对文章内容进行想象和表达,以此激发学生阅读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

四、 结语

总之,语文教学实践是一个双向互动过程。教师教学时全身心投入,倾听学生的反馈,并在第一时间捕捉、搜集与判断这些生成资源,提升语文课堂的趣味性,使得语文课堂更为精彩。而且,教师在构建互动课堂中,要明确生成资源的重要性,结合教学内容,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流程,关心和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和需求,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洁英.利用小学语文课堂生成资源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J].科教文汇,2018(1):108-109.

[2]孙琼芳.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成资源与兴趣激发[J].华夏教师,2014(7):38.

[3]张曙贤.小学语文课堂动态生成资源利用的策略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學,2014.

作者简介:孙喆,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开发区晨曦小学。

猜你喜欢
生成资源运用分析语文课堂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论教师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捕捉利用生成,形成创新阅读感悟
正能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