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帅杰
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位于北京城市中轴线的北延长线上,镇域面积约75平方公里,下辖21个行政村,住宅多為平房聚居型。全镇常住人口约9851户,共3.3万人,有部分外来人口。自2016年起,该镇辛庄村与环保志愿者共同发起“净塑环保——垃圾不落地”活动,探索形成了一套接地气、可操作、易推广的乡村垃圾分类“辛庄模式”。以辛庄村为起点,通过以点带面,兴寿镇在全镇20个村有效推广该模式,实现了垃圾分类全覆盖。目前全镇村民垃圾分类参与率、知晓率达到95%,正确投放率达到80%以上。2020年,全镇其他垃圾总量同比减少9126.31吨,厨余垃圾总量同比增加1471.54吨,厨余垃圾分出率达到28.08%。全镇村容村貌焕新颜,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村民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一、坚持党建引领,凝聚社会合力
(一)组织领导坚强有力
兴寿镇党委政府严格落实垃圾分类的主体责任,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的工作机制。
在镇一级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台账,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日常绩效考核。并组建检查组每日督导检查垃圾分类落实情况,对效果较差单位及时约谈、督促整改。
建立村级称重计量制度,保洁员每日称重记录数据,并定期分析分类减量效果。还有部分村目前将村“两委”干部包户责任制、环卫工作流程、垃圾细分规范、村民奖惩机制等纳入《村民自治章程》,使垃圾分类更有规可依。
(二)党员干部身体力行
“村看村,户看户,工作行不行就看村干部。”
垃圾分类启动前,兴寿镇下属各村积极组织召开村“两委”会、党员会和村民代表会,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并组织党员、村民代表、保洁员率先学习垃圾分类知识,掌握垃圾分类工作流程和收运体系,在家先行做好垃圾分类。
工作启动后,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志愿者入户指导两周,面对面向村民讲政策、讲分类方法,手把手指导村民如何分类。工作人员还将垃圾分类知识编成顺口溜宣传,以利于村民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在有力领导的基础上,兴寿镇在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时,还特别注重发挥社会各方的积极性,通过合理的责任分配机制,激发多方参与者的动力,增强彼此之间的协作,形成合力,促进相关工作科学有效地开展。
在专业层面,兴寿镇积极委托科学研究机构开展垃圾分类技术指导。
在大众参与层面,当地组建了不同层次的多支志愿者队伍,在宣传教育、入户指导等各方面协助各村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已组建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21支共400余人,其中包括一支以50~60岁村民为主体的15人巾帼志愿者镇级环保志愿者队伍。
这样,在党组织、清运企业、社会组织和本地志愿者的共同推动下,当地以行动带动行动,依靠群众指导群众,形成了多元共治的农村垃圾治理新格局,对相关工作的具体落地和深入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分类宣传入脑入心
为了使宣传达到有效告之、改变观念和促进行动的效果,兴寿镇采用了多种类、多形式的宣传活动。
首先,通过利用村庄广播喇叭,发放一封信,发放分类垃圾桶、环保书包、宣传页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达到广泛告之的目标,使村民从思想上建立起垃圾分类的意识。
其次,分类工作启动前,由专业的社会组织对村“两委”干部、村民、村保洁员分批分次进行专项培训,强化垃圾分类业务水平,使得宣传工作具有更强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
同时,当地在进行垃圾分类时,特别强调面对面的宣传指导。工作启动后,镇级志愿者入村,与村“两委”干部、保洁员、本村志愿者一起,面对面对村民家庭垃圾分类进行宣传指导。面对年龄大、不怎么用手机的老人,工作人员将垃圾分类知识编成村民容易理解的话语进行传播。例如,“能卖拿去卖,厨余分出来,有害单独放,剩下没多少”“能腐烂堆肥就是厨余垃圾,能卖钱是可回收垃圾,药品、电池有毒有害,剩下不要的就是其他垃圾”等。通过这些坚持不懈的宣传教育,逐渐转变了村民的垃圾投放习惯,提升了村民的环保意识,营造了良好的环保文化氛围,不仅净化了环境,更净化了人心。
二、坚持多管齐下,确保分类实效
(一)全面“净塑”,实现源头减量
全镇倡导村民拒绝使用和减少购买一次性物品,鼓励重复使用已有物品,出门自带水杯、筷子、饭盒、手绢、环保袋“五宝”。联系北京二商集团,推动散装酱油、散装醋等低包装商品售卖,从源头上加强引导,实现垃圾减量。建立村庄二手交换线上线下社群,开办环保市集,推动旧物交换使用和旧物改造利用。
(二)撤桶建站,实现垃圾不落地
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后,兴寿镇取消了原有的120余处村级垃圾房和垃圾箱,建设了20个村级垃圾分类站,主要用于四类垃圾的暂时存放和可回收物的二次分拣。撤桶建站让全村的垃圾不再落地,引导村民由原来的向外倾倒垃圾变为在家做好垃圾分类,改变了过去“污水横流、臭气熏天、蚊蝇乱飞”的状况,整个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村民们实实在在看到了垃圾分类带来的好处。
(三)推行“两桶两箱”分类法,实现垃圾简便分类
各村为村民发放两个垃圾桶,村民自己准备两个纸箱,村民在家中自行将厨余垃圾和其他生活垃圾各放一桶,有毒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品分置两箱。
村级环卫车每天放着音乐,在固定时间沿着固定路线,按照“桶对桶、箱对箱”方式入户上门分类收集。其中厨余和其他垃圾每日回收,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定期回收。收集好的垃圾运输至村级垃圾分类站进行暂存,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定期交由专业组织或企业处理,部分厨余垃圾用作堆肥酵素,剩下的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再由镇环卫中心用车辆分类清运至阿苏卫生活垃圾处理厂。
经过层层分工,兴寿镇最终形成了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区消纳的垃圾分类处理模式。当地的环卫工人在日常工作中明显感受到“相比以往,现在垃圾清运的种类减少了、重量减轻了、工作效率也更高了”。
(四)精准发力,严格考核奖惩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实施以来,全镇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奖励和强制处罚措施,并通过严格的考核,保证其得到良好执行。
一方面,为了提高村民对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兴寿镇实行了各种奖励措施。例如,为了提高厨余垃圾分出率与纯净度,对所辖各村进行厨余垃圾考核奖励,每分出一桶(240升)纯净厨余垃圾,奖励10元。自考核实施以来,全镇厨余垃圾日均产生量8.37吨,提升了107%。同时,还针对村民分拣出的玻璃、泡沫、废旧衣物、有毒有害垃圾实行分出奖励。每分出一桶玻璃瓶,奖励15元;每分出一桶旧衣服,奖励5元;每分出一桶有害垃圾,奖励30元。自实施以来,全镇共回收240升桶装的玻璃瓶487桶、衣物459桶、纸张107桶和有害垃圾24桶。2020年9月,兴寿镇其他垃圾日均产生量23.22吨,环比8月降低了21.07%,有效遏制了其他垃圾的增长趋势,提升了可回收水平。
另一方面,兴寿镇于2020年5月率先实施“不分类、不收运”强制措施。镇域内所有企事业单位建立微信群,每日拍摄分类照片,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同时职能部门加强执法检查、处罚力度,共出动执法人员280人次,检查责任单位485家,现场整改问题121处,立案查处87起。“不分类、不收运”措施的实施,使第二季度厨余垃圾分出量环比第一季度增加93.33吨,增长了24%,同比2019年第二季度增加397.76吨,增长498%。
三、坚持循环利用,推动绿色发展
兴寿镇是农业大镇,镇域内有大量如草莓秧、树枝、秸秆等农业废弃物需要处理。通过多番探索,当地最终开创出了一种资源利用和绿色发展的新模式,即将厨余垃圾和粉碎农业废弃物配比中药渣、矿物质和自制菌种,经露天有氧高温发酵形成堆肥,然后分发给村民使用,有效替代农药化肥。2019年,全镇共利用300吨厨余垃圾、3300吨农业废弃物制作成堆肥还田使用,不仅使农业废弃物得到了有效再利用,还进一步改良了土壤,带动了农业绿色发展。
各种直接受益机制和灵活多样的参与形式,促使在垃圾分类这一关系到每个人日常生活习惯改变的艰巨工作中,当地村民由“要我分”变为“我要分”。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在兴寿镇的贯彻实施,不仅从根本上破解了当地农村“垃圾围村”的难题,还大大降低了清运处理的成本,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环境,更改变了村民们的生活观念与生活习惯。村民的文明素质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提升,乱丢乱扔垃圾明显减少,自觉分类的习惯逐渐养成。垃圾分类分出了好环境、分出了好效益、分出了好风气,进一步改善了村民的精神风貌,为助推美丽乡村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兴寿镇的垃圾分类精细化计划
实施垃圾分类四年来,兴寿镇的垃圾分类工作已经初见成效,村民已初步养成垃圾分类习惯。下一步,兴寿镇将推行垃圾分类精细化计划,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已有的工作成效。全镇将持续开展多维度、多层次的宣传,让村民对垃圾分类知识从知晓到熟知,实际操作由简单分到细致分,让垃圾分类、绿色生活深入人心,强化“我要分”的行动自觉。协同乡村振兴政策实施,进一步加强对村庄垃圾分类设置和入户桶的规范统一。健全垃圾分类的各项管理制度,做到考核奖励政策到户到人。持续与再生资源回收公司协同,对镇域产生的可回收物建立收运体系,重点研究可回收低值物的收运和消纳优化运行模式。继续开展农林废弃物和厨余垃圾就地处理的探索和实施落地,优化推广“前端产生—收集运输—处理—消纳”的全链条农林废弃物和厨余垃圾的资源化模式等。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责任编辑:荣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