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胜欣 王国华
摘 要:个人知识的持续共享是集体智慧不断生成的重要途径,研究混合式学习环境中知识持续共享对于提升混合式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依据期望确认模型及自我决定理论构建了假设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对研究假设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期望确认、满意度、归属需求、感知有用性、自主性需求是影响学生进行知识持续共享的因素,其中满意度是知识持续共享机制的核心变量,对其他变量起到中介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直接和间接两条作用路径。在上述研究结论基础上,提出提升学习满意度、制定合理激励机制、培育良好的集体氛围、关注学生的自主性需求、建立信息筛选与管控机制等提升学生持续共享知识意愿的策略。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知识持续共享;影响因素;机制
一、问题的由来
在教育活动中,研究学生群体的知识共享行为,能够培育其主动进行知识共享的意识,使其内在隐性知识外显化,加深其认知的发展,因为“个人所知道的比他自己能清晰地表达出来的要多得多”[1]。更重要的是,知识共享能够实现知识价值最大化,提升学习者群体的知识总量,形成具有共同文化心理的社会共同体[2]。
梳理相关文献可发现,相关研究都是基于单一的网络虚拟环境或现实物理环境开展的。融合现实学习环境和虚拟学习环境的混合式学习,有其自身独特的学习活动开展形式和学习共同体的组织形式,是一种新型的学习形态,原有的研究结论对差异化环境下学生学习行为的解释力度不免让人产生怀疑。事实上,本研究团队已经对相关内容进行过探索,明晰了混合式学习环境中学生进行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作用路径等[3]。但是需要说明的是,知识共享和知识持续共享是不同的概念,知识共享强调学生对知识共享的“初次采纳”,而知识持续共享强调学生对知识共享的“持续应用”。学生的知识持续共享行为是学习共同体及集体智慧持续成长与发展的核心要素,而核心问题是学生为什么会持续地共享个人的知识。因此,本研究力图通过理论构建及量化分析对上述问题进行解构。
二、理论基础及研究假设
(一)知识共享理论
关于知识共享行为的界定,可分为两种:第一,针对个人的知识共享,例如对于他人遇到的问题,应用自身经验及知识给予帮助、解答,或者与某个对象进行交流讨论等;第二,针对群体的知识共享,例如能够将自己的经验及资源向集体进行共享,既包括个人意见、观点,也包括所占有的知识资源等。无论哪种知识共享行为,其本质都是个人贡献经验、知识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按照知识共享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划分,可划分为知识的共享者和知识的接受者,虽然二者是知识共享活动开展的必备要素,但是知识共享者才是团体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问题解决的根本,所以研究知识共享者进行知识共享的动力才是相关研究的核心内容。
(二)期望确认理论
期望确认理论产生于营销学领域,其最初用来说明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度,以预测消费者是否会再次购买该产品。期望确认理论包括满意度、感知有用性、期望确认以及持续使用的意愿。该理论认为感知有用性以及满意度是影响个人持续使用意愿的变量,满意度是其他变量产生作用的中介变量,而持续使用意愿直接决定个人的持续使用行为。
(三)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聚焦于研究个体行为的产生在多大程度上是自我决定和自愿的。该理论认为个体是具有积极向上发展需求及倾向的有机体,认为人的动机不是天然形成的,人的动机受到归属需求、自主性需求以及能力需求3种基本心理需求所左右。发展心理学认为,在基础物质层面得到满足之后,个人的心理需求是个体行为持续发生的主要因素,满足个体归属、自主、能力3种内在需求的社会情境能够为个体的行为提供强有力的动机基础,促使个体保持长久的积极心理状态,产生更加积极的行为结果[4]。因此,引入自我决定理论能够帮助我们从心理层面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在混合式学习环境中的知识持续共享行为。
(四)研究模型及假设
任何单一的理论都难以全面解释个人的行为。因此,本研究依据期望确认模型及自我决定理论,从外在预期效益的确认及个人心理发展需求两个维度构建了混合式学习环境中知识持续共享的影响因素及机制假设模型。模型结构如图1所示。
1.期望确认
期望确认是指个人对行为发生所带来回报的确认程度,个人的期望是否得到确认是个人行为是否持续发生的关键因素。混合式学习环境中学生的期望确认是指其在进行知识共享过程中,心理预期及实际收益是否得到满足。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是理性的,人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获得回报,包括地位、爱、信息、物、服务、金钱等。只有这些期望得到满足之后,才会有下一步的规划。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H1a:学生的期望确认作用于学生满意度。
假设H1b:学生的期望确认作用于学生的感知有用性。
假设H1c:学生的期望确认通过中介变量满意度作用于知识持续共享的意愿。
假设H1d:学生的期望确认通过中介变量感知有用性作用于知识持续共享的意愿。
2.感知有用性
感知有用性是个人对某些行为或内容能够给自己带来价值的感受程度。知识共享者通过期望确认感知到在集体中的知识共享能够带来声誉、知识、成绩等的提升,可能会对其行为意愿的持续性产生影响。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H2a:学生的感知有用性作用于知識持续共享的意愿。
假设H2b:学生的感知有用性作用于满意度。
假设H2c:学生的感知有用性通过满意度作用于知识持续共享的意愿。
3.满意度
满意度是一种主观感受,指对个人意愿得到满足程度的感知,其受到期望确认和感知有用性的影响。满意度是影响个人持续某项行为的核心要素,并且是其他要素发挥作用的中介变量。混合式学习环境中学生知识的持续共享也受到满意度的影响。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H3:知识共享者的满意度直接影响其进行知识持续共享的意愿。
4.能力需求
能力需求是指自身对完成活动所需能力的信念强弱,与班杜拉所提出的自我效能感具有相同的意义,能力需求是自我决定理论的重要要素。一般认为,能力需求(自我效能)越高,个人参与活动的动机也就越强,活动完成的质量也就越高。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H4:能力需求作用于学习者知识持续共享的意愿。
5.自主性需求
自主性需求是指个人对自身行为及选择自由度的感知。本研究中,自主性需求体现在个人知识共享过程中对内容、时机以及方法途径的掌控程度。刘建设通过对不同组织成员的调查发现,自主性较高的组织成员知识共享的意愿远远高于自主性较低的组织成员,并且在知识持续性共享过程中差距会继续扩大[5]。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H5:自主性需求作用于学习者知识持续共享的意愿。
6.归属需求
对温暖、亲密人际及社会关系的渴望是人的本性,因此,归属需求也是个体行为发生的基本动力。然而,归属需求是否会影响学生的持续性知识共享尚不得知。因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H6:混合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归属需求直接影响其进行知识持续共享的意愿。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工具设计
本研究使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数据收集。为了保证研究的信度及效度,问题的设计借鉴已有的成熟量表。同时,本研究在进行量表设计之前对6名来自不同学科的学生进行了远程访谈,以确定问题的表述方式。问卷除了个人信息,其余部分采用李克特7点量表进行测量,通过检验剔除因子载荷较低题项,最终确定本研究所需的22个题项。
(二)研究样本选取
研究选取的样本为陕西、湖北、甘肃、湖南4省的高校中具有混合式学习经历的学生。本研究所指的混合式学习为高校所开展的混合教学,这种范围界定既涵盖了混合式学习的主要实践形式和基本特征,又能够清晰地区分混合式学习中的在线成分与大规模开放式的在线课程。
(三)问卷发放及收集
通过“问卷星”对问卷进行发放,问卷回收312份,剔除无效问卷,共得到有效问卷269份,其中女生192份、男生77份。研究样本分布于新闻传播、法律、教育、历史等7大专业。
四、模型检验
使用SPSS及AMOS对量表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通过检验发现,本研究6个前因变量对结果变量具有很高的解释度(R2=81.4%)。
(一)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通过Harman单因素检验,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共7个,第一主成分解释了31.02%的变异量,低于40%的临界值,没有产生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现象。
(二)测量模型信度检验
经过信度检验,本研究所构建假设模型的标准化Cronbach's alpha综合信度达到0.928,除了持续共享意向稍低于0.8,各个变量的信度基本都在0.8以上。综合而言,本研究的假设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三)效度检验
1.模型的收敛效度
题项因子载荷高于0.5,变量组合信度高于0.6,平均方差抽取数值高于0.5时可被接受。本研究所有数值皆在临界值之上,收敛效度良好。
2.模型的区分效度
如表1(见下页)所示,对角线上为不同变量的平均方差抽取值,所有数值都高于相关性系数的平方,区分效度良好。
(四)模型拟合度检验
模型拟合度是用来检验假设模型与实际结果之间吻合度的方法,模型拟合度主要指标X2/df=2.060,NFI=0.998,GFI=0.999,CFI=0.997,RMSEA=0.068,RMR=0.030,可见假设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
(五)假设检验
1.路径检验
使用AMOS进行假设路径的检验,各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如表2所示。
2.中介效应检验
温忠麟等人认为在结构方程模型只有一个中介变量时,总效应量=直接效应+间接效应,间接效应即为中介效应;当具有多个中介变量时,中介变量=路径系数a×路径系数b[6]。由于感知有用性对持续共享意愿直接效应不显著,所以假设H1d不成立。通过检验,假设H1c(β=0.198,p<0.05)、H2c(β=0.222,p<0.01)成立。
(六)模型修订
根据表2可知,除了假设路径所涉及的变量关系,归属需求对满意度具有影响(β=0.207,p<0.01),自主性需求对满意度具有影响(β=0.112,p<0.05),满意度作为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分别为0.123和0.067。其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与此同时,对模型进行精简,精简过后的模型拟合度依然良好,模型修正合理。修正模型如图2所示。
五、研究结论及讨论
(一)知识持续共享影响因素
第一,期望确认对学生进行知识持续共享具有积极影响。个人会对自身行为产生某种心理预期,待到行为发生之后会形成认知评估,并将该评估结果与预期结果进行比较,产生确认、负向确认及正向不确认三种结果,当结果为确认时才会有更为积极的下一步行为。本研究的结果亦说明该理论对混合式学习环境中知识持续共享具有解釋力。
第二,感知有用性对学生知识的持续共享产生正向作用,说明学生对知识共享的价值感知能够提升其进行知识共享的意愿,这种感知有用性可能是实用价值(金钱、成绩、使用权)、情感价值(愉悦、高兴)、社会价值(社群关系、荣誉、地位、形象认可)、利他价值(道德、义务)等。而在国外消费行为学的研究中,感知有用性是预测消费者忠诚度的重要前置变量。本研究通过对混合式学习环境中的知识持续共享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感知有用性对学生持续性行为意向的预测作用。
第三,学习满意度正向作用于知识持续共享。在期望确认模型中,满意度也是重要的中介变量,是其他要素发挥作用的中介变量。混合式学习环境中学生的实际体验及心理感受,成为影响其是否进行知识持续共享的核心因素,而这种感受来自学生的期望确认和对知识共享的有用性感知程度。
第四,自主性需求正向作用于知识持续共享。较高的自主性感知会增强个体的内在动机,因为此时的个体行为完全是由个人的兴趣、爱好等驱动的,而兴趣及爱好驱动的动机更加容易保持。因此较高的自主性会提升个人的持续性行为,本研究也对该理论在混合式学习环境中知识共享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第五,归属需求对知识持续共享具有积极影响,说明集体的氛围及和谐程度是促进学生进行知识持续共享的重要方面。由于混合式学习环境中的个体具有彼此的现实联系,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学习者之间相互信任的基础,容易形成强关系网络。伴随归属感而来的是对集体的荣誉及融洽的氛围的追求,而团体动力学认为团体氛围、关系及荣誉感是推动个人参与行动并达成团队目标的基础,而在此环境中,学生也会更加倾向于持续贡献自己的知识。
(二)知识持续共享的机制
从作用路径来看,存在直接和间接两条路径。满意度、自主性需求和归属需求直接作用于知识持续共享的意愿,间接作用路径是期望确认→满意度→持续共享意愿,感知有用性→满意度→持续共享意愿,归属需求→满意度→持续共享意愿。
期望确认理论的前提假设是人作为理性行为主体,所做的决定都受到理性思维的支配,其在进行持续性知识共享中的行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期望确认模型4个变量中,期望确认是知识持续共享的首要条件,期望确认作用于感知有用性以及满意度,感知有用性正向作用于学生的满意度,满意度是上述要素产生作用的中介变量。除上述作用机制之外,本研究还发现,感知有用性并不能直接影响知识持续共享的意愿,这是对期望确认理论在该领域应用有效性的修正。
能力需求、归属需求、自主性需求在个人行为发生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虽然不少研究已经说明较强的能力需求对个人行为具有影响,但是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能力需求对知识持续共享的意愿没有影响。本研究还发现,归属需求也可通过影响满意度而间接影响学生持续进行知识共享的意愿,也说明满意度是本研究的核心变量。
(三)知识持续共享的提升策略
1.优化混合式学习的学习体验
如上所述,满意度是所有影响知识持续共享意愿的前置变量中效应量最高的,并且是重要的中介变量,所以提升学生的满意度是提升学生知识持续共享的重要方法。混合式学习环境中的满意度提升可以从课程设计的易用性、线上及线下课程的衔接与融合、教师对学生学习支持、平台交互设计便捷性等几方面进行[7]。
2.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个人知识共享动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激励机制。激励机制的建立需要从两方面来考虑:首先,需要建立知识共享激励的规则,即共享什么样的知识能够得到奖励,又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奖励,可以从物质及精神层面开展;其次,执行激励机制,本研究结果显示期望确认是知识持续共享的重要影响因素,如果说激励机制对学生首次知识共享具有促进作用,那么其对奖励是否到位的感知则会影响到知识持续共享。
3.培育良好的集体氛围
歸属需求是人的本能,是驱使个人与他人或集体建立联结关系的内部驱动力,而集体的氛围则直接影响了个人的内驱力。本研究发现,学生的归属需求对其进行知识持续共享的意愿也具有显著影响。因此,通过培育良好的集体氛围来提升学生融入集体的内驱力,是提升其进行知识持续共享意愿的可行方法。
4.关注学生的自主性需求
认知评价理论认为能够增强个人自我决策感的事情可以激发个人的行为动机,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较强的自主性需求能够显著增强学生持续共享知识的意愿,因此,创建自主性支撑环境也是提升知识持续共享意愿的重要方法。有学者认为该环境应当具备如下特征:首先,降低外部环境的控制力度;其次,给予个体进行自由选择的机会,削弱学生的压迫感;最后,体谅并理解个人所产生的负面情绪[8]。
5.建立信息筛选与管控机制
信息资源的冗余度直接关系到有用性资源获取的难易程度。建立信息筛选与管控机制作用有两个:其一,信息资源的冗余对学生学习效果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建立信息筛选机制可以降低信息资源过多造成的认知负荷问题。其二,过多且繁杂的信息会影响学生对知识价值的感知。因此,建立信息资源筛选及管控机制可以提升知识池的纯净度,提升学生持续共享知识的意愿。
[1]姜道奎.团队知识共享机制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2]胡凡刚,鹿秀娥. 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 电化教育研究, 2009(12):20-25.
[3]王国华.混合式学习环境中知识共享的提升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9):24-28.
[4]刘丽虹,张积家. 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及其应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53-59.
[5]刘建设.组织知识共享行为及其激励机制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0.
[6]温忠麟,张雷,侯杰泰,等.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 2004,36(5):614-620.
[7]赵国栋,原帅.混合式学习的学生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大学教学网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10(6):32-38.
[8]CHEN K C,JANG S J.Motivation in Online Learning:Testing a Model of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0, 26(4):741-752.
(责任编辑 孙兴丽 孙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