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新晓 陈殿兵
[摘 要]工作性质的变革将如何以及以何种程度影响高等教育?世界银行《2019年世界发展报告:工作性质的变革》对该问题进行了广泛与深刻的探究。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工作性质变化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三大影响,即工作性质的变革增加了社会对高级、多元化认知技能需求,对终身学习的需求,以及对创新平台的需求,增加了高等教育的吸引力。在分析其影响的同时,指出高等教育变革要顺应工作性质的变革,反思学生未来工作所需要的素养与能力,理顺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路径的关系,打造健康的创新生态系统。此外,鉴于技术所带来的对劳动者根据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重塑技能的“适应性”能力的要求,高等教育要审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在人才培养目标、学科设计等方面做出改革,以顺应工作性质的变革要求。
[关键词]工作性质变革;世界银行;高等教育变革;可持續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1)01-0001-07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1.01.001
一、研究背景
以数字化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给人类社会与生活带来了革命性乃至颠覆性的影响。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各行各业当中,并持续冲击着相应的工作方式和行为,进而带来工作性质的变革。同样,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工作性质的变革引起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反思:高等教育何去何从,是否会面临“学校消失”“教师失业”的窘境?在未来工作性质变革和不确定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应当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怎样的能力与素养,以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获得成功?高等教育究竟秉持怎样的教育宗旨来引领自身的改善,以厘清工作性质变革所带来的机遇与问题?
对于上述问题,不同国家的学者、国家组织都从不同的立场和属性进行过解读和关注。世界银行(World Bank)《2019年世界发展报告:工作性质的变革(The Changing Nature of Work》也对相应问题进行了广泛与深刻的探究[1]。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银行(World Bank)作为重要的世界组织,在全球治理和治理全球教育问题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协调与援助作用。该机构对于教育理解与思考,对于信息技术发展和工作性质变革给高等教育带来怎样的挑战,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很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政策、价值导向和实践模式。故此,本文对该报告中有关教育,尤其是涉及到高等教育的核心关切点与主张进行了解读和评述,反思了中国高等教育应当如何应对工作性质变革所带来的挑战。
二、《工作性质的变革》报告中关于高等教育的核心关切与主张
(一)工作性质变革会导致高等院校的消亡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更替带来了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从而引起当下和未来工作性质的持续变化。马克思(Marx)在关于“机器与工人竞争”的担忧论断以及凯恩斯(Keynes)发出的“技术进步将造成普遍失业”的警告在触发社会领域内就业恐慌情绪同时,也引起了教育界的一定恐慌:技术发展和工作性质的变革在给传统教育带来冲击的同时是否会导致大学的消亡和大学教师的失业?对于这个问题,在二元论思想主导下,学校消亡论的声音时有出现。美国著名的批评学家、教育思想家伊万·伊利基于对传统学校教育“标准化、统一化、趋同化”人才培育模式弊端的批判和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弹性化、灵活化”为特征的网络教育的精准化教育趋势,提出了“去学校”的呼声[2][3]。
世界银行《工作性质的变革》报告首先回应了这个问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报告认为,工作性质的变革的确给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教育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但是技术发展及其带来的工作性质的变革对就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威胁被夸大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工作性质的变革提升了高等教育的吸引力。
首先,信息技术的一体化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增加了社会对高阶认知(技术)能力和社会行为技能的社会需求。而社会对这些高阶技能,例如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或可转移技能需求量的持续增加,在持续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工资溢价的同时,也降低了社会对受教育程度较低的雇员的需求量。因此,接受高等教育在当下和未来的工作中将成为一种必备的经历。
其次,学校学习和工作场所的学习是学生接受教育和技能培训的两大场所,相互补充。学习并不止步于学校教育,工作场所是学生个体离开学校后继续进行学习、实践技能的重要场所,但是工作场所的教育仅仅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并不能取代学校教育。全球学校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的差异性是造成可见收入差异重要原因。
(二)工作性质的变革背景下学生应具备怎样的能力
在明确工作性质变化增加高等教育吸引力,和确定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对未来工作及学生就业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的前提下,世界银行《工作性质的变革》报告要求高等教育反思学生未来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其实,对于高等教育应该帮助学生具备怎样的技能问题,学界一直在进行不同的探究。例如,普利斯顿大学的在研究和改革中提出了12项本科能力培养目标(见表1),而欧盟在其战略目标中也提出欧盟核心能力素养框架(见表2)。
世界银行在解读工作性质变革对人力资本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将未来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分为重复性、非重复性和复合性三大类型。同时,该报告还强调指出,由于工作性质在快速发生变化,未来学生将会竞争的工作岗位目前还尚未存在。因此,虽然不是所有的高等教育体系都能有效地塑造学生所要学的技能,但是高等教育要帮助学生尽可能地发展未来工作需要的复合认知、行为技能(见表3)。例如,高等教育体系应当确保学生具备掌握可迁移认知技能所需要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沟通的能力。再如,高等教育体系要帮助学生树立终生学习和终身教育的理念,以形成包括获取新知识在内的学习技能,以及包括协作、团队合作,管理、领导能力与应变和解决冲突的技能。这些技能是世界银行行长金镛所说的“无论未来做什么工作都需要的技能”,更是帮助学生应对未来工作不确定性的最佳预防方式。
(三)工作性质的变革背景下如何处理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如何处理通识教育于职业教育(培训)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是困扰学界和大学管理层的问题。通识教育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决定了大学教育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而学术GDP导向和大学国内外排名中评价指标的缺失又使得通识教育在现实的大学教育实践中举步维艰[6][7]。
世界银行《工作性质的变革》报告中,从人力资本投入与回报的视角来解读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认为虽然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相对回报的方式和缘由还处于难以量化和预策的阶段,但是大多数经济体的发展对这两种教育的需求都不可或缺。报告建议,高等教育体系应当在通识教育路径和职业技术教育路径之间,实现灵活性以适应工作性质变革的要求。这样做可以降低学生教育投入的风险,减轻大学体系的压力。
首先,未来工作性质的持续变革决定了学生技能的获得不可能通过有限的、不可更改的路径,如短期培训或学校教育快速习得,而是日益成为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而传统的甚至某些当下大学教育体系中,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时候就必须在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培训)中做出的非此即彼的单一选择。高等教育要增加学生选择的灵活性,为学生提供通识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两种学习路径,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因为选择不当而付出的高昂的代价。
其次,报告也指出,未来工作要求学生在工作前和工作期间掌握一般性技能(具体工种的技能)和高阶技能((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学习能力与团队领导力等),并能实现两种技能之间的转移。而不同国家的教育实践表明,在高等教育中纳入更多的通识教育可以促进学生高阶技能与可转移社会技能,从而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实现从教育到就业过渡的同时,为学生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能力源泉。而学生就业率的提升和职业生涯的满意度越高;意味着大学体系的整体压力就会越少。
(四)工作性质的变革使高等教育体系成为社会创新的引领中心
在分析高等教育的地位、对培养学生何种能力,以及如何培养相关能力的基础上,世界银行《工作性质的变革》报告进一步指出,从世界范围来看,不同的经济体都将高等教育体系视为创新中心并高度重视其发展。高等教育,特别是大学,正日益发展成为创新创业的平台,从而在工作性质变革的过程中越发显示出其吸引力。例如,截至2005年,美国2000多所高校中,大约有1600所大学开设了2200多门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其中许多大学还成立了创新教育中心、创新教育研究会等,形成了斯坦福大学、加州伯克利分校(硅谷)和哈佛、麻省理工(波士顿128号公路)等中心,以及百森商学院(Babson College)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欧盟在“欧洲2020战略”明确了创新的重要性,并提出教育先行,设定高等教育的改革议程,支持青年一代的创新发展;在新加坡也出现了如南洋理工大学(NTU)等创新创业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校;在中国,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也纷纷开发创新课程,形成自己的创新集体;在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金三角)等研究创新基地。
同时,报告还进一步指出,促进健康创新教育生态系统发展的两大重要因素:优先为合适的行业选择适合的大学,以及为健康创新生态的形成创造有利环境。因此,对于希望通过创新来驱动本国经济发展,通过高等教育来培养未来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创新人才的政府来说,要担负起创造有利创新生态环境建立的职责。在这种环境中,政府通过提供必要的地方基础设施、增加研发支出、将大学与高质量研究人员和私营部门创新联系起来,以及放宽严格的劳动力市场监管等一系列举措,来实现其在高校创新发展过程中的服务角色。
三、《工作性质的变革》报告的评述
(一)借鉴之处
1.反思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塑造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一个变化着的世界中,基于当前又面向未来反思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等教育实现优质、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诉求。世界银行《工作性质的变革》报告出台的大背景是人类社会经历从信息时代到智能时代的过渡,信息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从而带来了工作性质及劳动力市场的变革。新兴技术的变革取代了重复性的“可编码”的工作,新型岗位和就业机会的出现,要求作为未来人才和工人培养主阵地的高等教育深入反思大学人才培养的未来趋势,重新审视大学的培养目标(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因此,从该报告的核心内容来看,高等教育需要具有“未来智慧”来审视自身的培养目标,将塑造学生的可持續发展能力视为其核心关切。从目前国际组织和国内外的学者相关研究成果来看,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本含义,可以理解为促进学生个体长远发展所必须的能力,即学生通过积极、广泛、有远见、负责任地学习,形成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思考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从而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自我反思、自我调整、自我约束,从而实现个性与潜能的发展,并为其后续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8][9]。
教育通过赋权和增强学生的能力可以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因此,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可以而且必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生成与发展,帮助学生成为具有创造力的人,使其具有不断学习、保持进取的发展理念。高等教育要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要引导学生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在学习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将自己发展成为学习型人才[10]。
首先,虽然说学习并不止于学校教育,但是高等教育提升了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增加了社会对终身学习的需求。工作性质的变化决定了社会对不同技能类型组合需求及工作回报率的持续增加。而且由于未来工作界限的模糊性的特点,决定了未来的从业者一生中从事多元化、多种工作的机率大大提升。这就要求未来的工作者要具备灵活性,用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进行学习和自我调整,促进个体学习的持续性和长久性,从而能适应不同技术能力的组合。高等教育以其种类繁多的课程设置(如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和灵活的授课模式(如混合学习和开放大学)可以满足持续增加的学习需求。
其次,高等教育要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使之成为学习型人才,学会自我发展。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到中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都将学会学习和学习型社会作为现代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和人才素质发展的必然要求[11]。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使整个人类社会向学习型社会向纵深发展,学会学习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学习已经成为任何个人、组织和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大学教育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在线学习平台与学习方式(协作式学习、项目式及基于问题解决等),引导学生形成学会学习所需要的反思力、创新力、多元认知能力、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成为自我发展进步的主人和新知识及技能的创造者,提升个体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高等院校摒弃学术GDP导向和提升国际排名的发展目标,将资源和精力聚焦于教育和基础研究,关注本科教育质量,而不是研究经费的金额和发表论文的数量。高等院校教育和发展目标的异化,使得功利化思想已经渗透到高校管理和学生学习动机之中。例如,学生在选择学习内容和选修课程上关注的不是与职业和技能长久相关的基础性学习,而是寻求与就业有关的技巧或者相关的证书考试,这样就导致了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未来的职业目标与职业规划发展严重不匹配。同时,以论文和研究经费为核心的对于高校教职员工的考核机制所形成的氛围,使得教师不愿意或者不得不削减教学时间,或者长期在“我为科研工作还是为教学工作”之间踌躇徘徊,严重削弱了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改善本科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的一项首先任务。高等教育不仅要提供更多的教育选择性,还要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将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放在学校发展的重要位置,切实加强学风建设,理顺教科研的关系,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发问,激励积极推动教学创新、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从而增强有效教育教学的辐射力,提升师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关注基础素养与核心素养,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工作性质的变化从本质上说是新兴技术发展进入智能时代的必然趋势和必然产物。工作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的变化。对于高等教育体系来说要思考的问题就是在这个信息技术、知识能力不断升级发展的时代,未来的大学生究竟要具备怎样的能力与素养才能应对智能时代的挑战?针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都纷纷进行调研、探究,描绘未来人才的素养能力框架及培养目标。总体而言,高等教育既要关注学生的基础素养又要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精准的教育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形成工作性质持续发生变化所需要的复合型能力素养,成为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代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首先,高等教育要关注未来学生以知识、技能、和情感为框架的基础素养和核心素养,而不是仅仅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基础素养是核心素养赖以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基础素养就没有核心素养。故此,基础素养如满足日常生活、工作需要的读写和利用计算机进行查阅、筛选信息等知识和能力也应该引起关注,从而确保学生在同一平台上发展核心素养;同时,高等教育在夯实学生基本素养之后,要引导学生澄清从基础素养到核心素养过渡过程中所产生的错误认知,帮助学生完善包括职业技术素养(专业技能)和可转移的技能素养(高阶技能)在内的核心素养。例如,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给学生带来快速查阅记忆性知识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一种假象或误区,即很多学生认为知识的学习不再重要。因此,大学教育要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素养。要认识到知识素养不仅仅指向知识的识记,更重要的是理解知识间的路基与关联,以及以富有创造性和负责任的态度在更广、更深的角度来分析、解读、实验和创造新的知识。
其次,高等教育要致力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虽然未来工作所需要的岗位具有不确定性,但是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工作将需要大批善于处理大数据资源、能够操作AI技术的具有跨领域乃至多领域素养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不断实现相关领域的创新发展。教师在人才培养中所扮演的核心因素要求高等教育的教师要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以实现上述人才培养的目标。例如,教师可以基于大数据资源分析来设计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案,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提供精准的教育教学辅导,为学生设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和任务,并通过有效的教学反馈与评价来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12]。再如,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措施与策略,引导学生形成和发展深度学习的能力,帮助其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跨情境、跨文化的理解与应用,从而实现学习上的高效度转移[13]。
3.理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重拾高等教育的卓越灵魂。科學技术的发展和工作性质的变革需要大量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工作者,而如何培养和引导学生具备变革中工作岗位所要求的知识、能力、态度必然带来大学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不同层面的持续改革和发展。当下教育领域以及社会领域对于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关系的大讨论乃至争鸣,都是人们对于当下和未来高等教育的时代使命,即高等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这样的人的反思。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育人理念,主张通过非职业性教育的方式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责任感、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因此,通识教育是以提升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品性、能力和责任为目的教育。
专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从事某一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功利主义、经济动机与政治动机的影响,专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碎片化、孤立化的倾向:高等教育为了追求学术领域的卓越而忘却了学生责任感和品性的培育,从而过度强调了竞争性、工具性与经济性,忽视了是“育人”而非“制器”,是以“文”化人而非以“识”造物,从而忘记了教育宗旨,使高等教育失去了灵魂的卓越[14]。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作为高等教育的管理者与施教者不应人为地撕裂甚至对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理念与实践,片面强调通识教育或者专业教育,而应意识到是两种教育在学校教育与职后终身教育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方面,要坚定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统一,致力于培养“成人”(manhood),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会做事,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15]。
(二)值得商榷之处
世界银行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在认同民主、善治、人权的同时,以经济、贸易发展为导向,将自由市场和资本置于政策的首位,因而,其研究报告往往聚焦于人本的提升和技能为本的学校教育,侧重强调经济动机,而忽略了人文主义的教育传统、高等教育的育人功能,以及忽略了高等教育在文化传承与交流过程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1.世界银行报告中更多地关注教育的经济功能,将教育从投资的视角进行分析和解读,将教育视为社会财富和地位再分配的手段和方法。从这个视角出发,基于教育发展的周期性和教育效果呈现的多元性,不同国家在评估有关教育投资的政策和举措,从而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的政治意愿是非常匮乏的。因为仅仅从教育的货币性价值,即教育投资对个体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预期经济效益,或者人力资本的溢价效益衡量的仅仅是教育投入的有形或显性货币价值,而无法精准衡量教育隐性的非货币价值[16]。基于此,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更多地关注人文主义的传统,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积极探究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学科发展、评价模式的改革,而不是仅仅迎合是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得到充分而卓越的发展。
2.从高等教育的功能来看,高等教育不仅具有科研、教学、服务社会的功能,还应承担起文化传承与交流的功能。良好的教育不仅是使人变得更聪明,而且要引导学生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大学对于学术、学生和国家的责任感与大学教师要承担的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角色,决定了大学教育与大学教师在学生面前呈现的不仅仅是专业素养,还有包含道德、责任在内的全部的学校文化与育人人格。这就意味着高等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更要在引导学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层面发挥作用,帮助其树立当前及未来产业升级,建立创新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品性、能力和价值观。这就要求未来大学人才培养要遵循以下4个基本的趋势。
一是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的培养将被摆在突出位置。互联网时代的多元价值取向以及世界范围内,大学片面追求学术GDP、学术排名的趋势,使大学慢慢淡化甚至忽略了学生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培养。这种舍本逐末的培养方式已经带来了严重的后果。高等教育将反思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真谛,突出对学生的社会与公民素养的培养。
二是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将成为一种常态。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课程设置要坚持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态度,积极推进“以本土文化为基础,积极借鉴国际经验”的改革发展模式,从深度上和广度上提升学生的通识知识、综合知识和跨学科知识[17]。
三是学习方法和学习模式的多元性、实用性。即审视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支撑下的多元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发现、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是文化回应与生活化。即当下和未来的学生将工作和生活于一个多文化交融的大環境,学会如何生存、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尊重异域文化的尊严和价值尤为重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素养,使学生在发展国际理解的同时形成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自信。
综上所述,通过对《世界银行2019年发展报告—工作性质的变革》的分析探究,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工作性质的变革对未来高等教育变革发展的影响下,高等教育对象对未来工作的素养,以及多元化认知技能的需求将显得越来越重要,这就为高等教育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目标的实施,提出了更为系统的变革之理论问题和实践要求,以便让我们更好地展望未来。
参考文献:
[1]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changing nature of work [R].World Bank, Washington DC:2019.
[2]傅蝶.人工智能时代学校教育何去何从[J].现代教育管理,2019(05):52-57.
[3]项贤明.作为建构之前提和基础的批判——20世纪中叶美国“学校消亡论”的当代思想价值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2019(07):3-12.
[4]EnGauge.21st century skills: Literacy in the digital age [R].California: North Central Regional Laboratory and Metitri Group, 2003
[5]黄四林,左璜,莫雷,等.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的国际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6(06):8-14.
[6]陈明,王骥.大学通识课程体系范式变革:从学科逻辑向生活实践逻辑的转换[J].江苏高教,2019(07):24-31.
[7]冯惠敏,熊淦.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09):3-5.
[8]Weiss,M. Barth,M. Global research landscape of sustainability curricula implement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2019(4).:570-589.
[9]黄容霞,雷纳特·维坎德.大学教育如何为未来培养人才?——基于瑞典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可持续发展教育模式的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6(02):14-19.
[10]UNESCO, Rethinking Education: Towards a global common good? [R].Paris: UNESCO,2015: 30-40.
[11]UNESCO.Learning: the treasure within [R].UNESCO, London:1996:7-9.
[12]牟智佳.“人工智能+”时代的个性化学习理论重思与开解[J].远程教育杂志,2017(03):22-30.
[13]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Education for Life and Work: Developing transferable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the 21st century [M].Washington, D C: National Academies, 2013:5-6.
[14]哈瑞·刘易斯.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M].侯定凯等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13.
[15]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丽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5.
[16]魏晓宇,苏娜.论教育的非货币性价值[J].当代教育科学,2018(12):3-9.
[17]孙晓园,崔伟.大学人才培养的未来趋势探讨[J].北京教育(高教),2018(11):8-12.
(责任编辑:劳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