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网络信息安全法治的困境与对策

2021-03-24 09:55孟正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困境与对策信息安全网络

摘要:从立法和行政层面入手做好顶层的设计,完善对网络和信息安全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分析和查找信息安全执法过程中各环节突出的问题,构建健全科学合理的信息安全执法管理体制和其运行机制;司法部门加强对网络和信息安全的法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和全民的对网络和信息安全的法治保障意识。

关键词:网络;信息安全;法治;困境与对策

分类号D922.16

法治时代的互联网络和信息安全既对于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将构建更加科学的社会主义网络和信息安全的法治保障体系建设提上了日程。网络化发展对我国国民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使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更加的便捷高效,另一方面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木马、网银诈骗等不法行为威胁到和谐社会稳定发展,也威胁到公民个人的信息安全。如何保障网络信息安全,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利用网络公民的合法权益,也是我们每一个网络安全系警校生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重视网络信息安全法律建设的原因分析

信息化的快速推进迅猛发展必然也必定会给影响我国的互联网络和电子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发展带来诸多隐患,找到了这些造成这种影响的主要原因因素所在,才能更好地保护有利于有效维护和妥善保障我国社会主体公民或者其他有互相关联的社会公共组织的安全和其他合法权益。

1、网络系统漏洞存在的危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于网络和信息系统的依赖严重程度势必越来越高,且同时,网络系统的更新频率也必然越来越快,这就导致网络系统漏洞的更新速度加快,使不法分子有更多的可称之机;虽然安全的专家们正极力研究如何对付日新月异的的网络信息系统漏洞和它们产生的威胁,但是随着网络系统的更新,旧的漏洞刚补丁刚研发好,新的漏洞又重新出现,网络不法分子总是利用新的漏洞,哪怕其实用的不是有更为先进的工具和更为的尖端技术,有的网络不法分子甚至希望他们能够真正做到安全地逃避尖端的防卫技术系统的监视和安全检测,从而利用漏洞修改,甚至是盗窃公民的个人信息,银行账户等等;从对公民网络个人信息保护和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和管理的角度出发来看,网络信息和系统安全的形势正日趋严峻。

2、网络信息安全法制建设滞后的风险

网络信息安全相关法律制定的滞后,导致执法不严现象的频繁发生。案如何有效保护我国网络的信息安全,是广大法律研究工作者必须从国家法律的层面上认真思索的重要一个法律问题。案例例如,对于搜索引擎广告服务提供商“竞价排名”或者“关键词广告”,由此导致竞价排名案件虽然导致了网络商标排名侵权、不正当竞争以及欺诈案件等法律纠纷的频发,但是审判结果的差异精彩纷呈,导致了电商服务企业的无所适从。

二、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法制建设

如何在当今的网络化、信息化等技术发展迅速的信息时代和社会潮流中更好地占有一席之地,加强对网络的信息安全管理和法制建设是一项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

1、克服网络系统漏洞危害,营造良好的网络信息环境

恶意帮助攻击公布或售卖网络漏洞的帮助行为属于构成黑客攻击帮助的违法犯罪行为和恶意帮助攻击行为,必须对构成帮助行为的受害人按照构成黑客犯罪的从犯进行了定罪和量刑。但在其实践的过程中,由于恶意帮助攻击从犯的故意仅限于直接故意,如恶公布或售卖漏洞的帮助行为作为属于后续实行犯的恶意帮助攻击行为,则很难被司法认定该帮助行为是共犯,因为该行为人的公布虽然帮助行为是恶意的,但对于其后续的帮助行为往往只是一种比较具有盖然性的认知;对于非直接恶意的网络漏洞挖掘和恶意公布的行为,如白帽子等黑客通过发掘网络漏洞并通过告知开发厂商换取相应的报酬或者通过乌云等黑客进行网络信息安全漏洞挖掘和发布的平台予以公开的网络漏洞行为,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目前尚无能够有针对性的明确界定。这种情况一方面有待相关国家尽快的出台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更好的保护和打击利用网络漏洞以及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漏洞的行为。对于任何个人和其他组织来说,经常性的挖掘和扫描网络漏洞,通过一些杀毒软件予以清除网络漏洞行为是其必备的上网安全手段。

2、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法律的制定及其动态化的实施信息安全是一种对国家的决策,充分又有效的保障网络信息安全是国家进行科学决策的一个基本前提和理论基础,可以说,信息安全会直接的影响关系到信息安全法律的最终制定及其质量和影响到法律的效果。在我国法律的制定和其形成中,静态的信息观最重要且具有危害的性质,故我国法律需通过收集大量动态而非静态化的法律和信息观来进行法律动态化的制定和立法,这需进行各种法律制度的安排以切实的保障我国法律在制定和形成的过程中能充分吸收有效的法律和信息。由于我国法律在网络和信息安全法律制定上不够健全,所以也我国法律需要能够紧跟现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甚至我们应有超强的意识制定和推出更加的适应网络信息时代快速发展要求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这种法律动态化的信息安全法律制定方式才能更加科学的保护和满足现代人们的信息安全需要,也才能更灵活有效的促进和保障我国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领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总结

在互联网络和信息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当下,应在不断地提高我国互联网的信息安全技术和互联网络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的必要同时,通过健全和进一步完善对我国的互联网络和信息安全立法,构建一套符合于我国经济发展国情的信息安全执法管理体制和其运行机制,明确在互联网络和信息安全监管中各方的角色定位及各自承担合法权利义务的范围,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社会和全民的互联网络和信息安全的法治保障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障互联网络和信息安全,维护一个国家、社会和其公民的合法正当权益不受非法侵害。

参考文献:

[1]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法治技术模式探析[J].李栗燕.学术界. 2018(08)

[2]加强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法治化建设[J].于卓扬,李敏.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9(06)

[3]美国网络信息安全治理机制及其对我国之启示[J].尹建国.法商研究. 2019(02)

[4]我国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法律规制[J].刘德良.信息安全與通信保密. 2018(06)

[5]网络信息安全法治研究[J].高国金,程志军.法制博览, 2015, 000(035):237.

作者简介:孟正,男,汉族,1999年8月,单位:河南警察学院,单位邮编:450046,专业:网络安全与执法

河南警察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猜你喜欢
困境与对策信息安全网络
信息安全不止单纯的技术问题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探究中等体育运动学校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困境与对策浅析
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困境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