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修课”课程建设探索与思考

2021-03-24 09:30周围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校

周围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修课”,在高校五门思政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该课程从大学生求知需求出发,遵循教学规律,立足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优势,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其他有利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一切积极有效的德育内容融入到课程教学中,系统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成为思政教育的有效阵地。

关键词:高校“思修课”;课程思政,有效真谛

引言:课程思政是德育与智育的有机融合,教师在教学中影响和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把理論知识的认知转化为信念和信仰追求,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堂教授的专业知识,有利于其在实践过程中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高校“思修课”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中加人了中国元素和课程思政,注重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并放眼全球,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1.丰富学习资源

教师将高校“思修课”相关教材进行对比筛选后,选出适合不同层次学生阅读的教材,扫描成电子版供学生课后参考,同时要求学生读教材和案例,以通俗的事例、故事、新闻、政策介绍分析深奥的教学原理,使学生读起来感觉轻松和愉快。与其他同类教科书相比,“思修课”教材具有简明性、通俗性和趣味性的特色。这些特点都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兴趣,并激发学生学习高校“思修课”理论的热情。同时为学生提供线上学习资源,开通智慧树、中国大学慕课等线上翻转课堂,供同学们多种形式学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能力培养,引入最新的教学案例,鼓励学生灵活运用法律的基本原理分析简单的法制现象。

2.改革教学方法

在教学模式上,以教师讲解与小组讨论、学生研讨与交流发言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以问题为导向,采用研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多种方法,将高校“思修课”的理论和知识讲活讲精,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充分互动和沟通交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自发思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激励学生积极动脑思考问题,避免学生成为“沉默的大多数”和“消极的旁观者”,以行之有效的课程思政教育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重视阶段性考核

将学生学习效果考核评价从单一的专业维度,向人文素质、社会责任感、团队协作力等多维度延伸,建立能体现学生专业水平和思政素养的评价体系,该体系由过程性、阶段性考核评价与期末总结性考核评价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评价学生对高校“思修课”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

3.1过程性考核评价

依据学生在课上的发言表现和团队作业完成质量打分,既考查学生对高校“思修课”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也考虑学生对思政教育相关内容的领会程度。过程性考核评价得分占总成绩15%。

3.2阶段性考核评价

阶段性考核评价是在一个学期中,安排两次月考和一次期中考试,检验学生对高校“思修课”课程学习的阶段性效果。考试题形式与课后作业试卷类似,月考中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一周内再次安排考试,直到达标为止。做到段段清。让学生对学习真正负起责任,培养学生未来对工作对社会的责任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阶段性考核评价得分占总成绩的比重为15%。

3.3期末总结性考核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的评分依据是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目的主要在于考查学生对高校“思修课”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尤其是应用学科原理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存在问题的能力。试卷内容以主观题为主,以客观题为辅,同时主观题的题目设计侧重引入最新的案例。总结性评价得分占总成绩的比重为70%。

4.创新点及典型经验

4.1课上与课外相结合

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紧密结合,通过坐班答疑和每周2学时的晚自习辅导,确保教师和学生之间在课堂内外都能够进行充分沟通和交流,加强教师对学生学习规划以及个人发展等方面的引导。教师注重教与学的过程管理,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状况,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优化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和知识水平体系的完善,助力学生养成积极、乐观、踏实、自信的心态,在成长成才过程中不断发挥正能量。

4.2强化作业功效

作业分为三个部分:预习作业、课后练习试卷与小组团队研讨作业。预习作业是对下一章节内容的提前学习,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在三大期刊网上收集关于相关学习内容的15篇文章,供课堂研讨使用,从一年级开始就锻炼学生查阅和搜集学术资料的习惯;课后练习试卷是每节课后作业题,涵盖填空、选择、判断、简答、画图识图、案例分析、论述、计算题等,每节课后题量在50题左右,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效果。题目中在原有习题基础上,加入课程思政类问题,促使同学们查找资料和后续课程讨论,加强学生第二课堂学习。

4.3实施教考分离

除了阶段性考核与总结性考核相结合外,在期末总结性考核上实施教考分离课程,即授课教师与期末考试卷出题教师不是同一人,教务处邀请外校这一学科领域专家进行期末试卷的组卷,这就对教师日常授课和学生学习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教师课前备课、课上讲解并组织讨论、课后答疑指导都需投入大量精力,梳理适合于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学生需要汲取更广泛的经济学和课程思政知识,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不断提升和成长的过程。

4.小结

课程思政是德育与智育的有机融合,教师在教学中影响和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把理论知识的认知转化为信念和信仰追求,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堂教授的专业知识,有利于其在实践过程中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在高校“思修课”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把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通盘设计有机融合,结合学科的独特性,挖掘 “思修课”通识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教学理论,真正并且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有利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卢正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探究[J];知识文库;2019年16期

2郑珠仙;童谨;大学生喜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年08期

3张洁;高专法律基础课程实用性教学方法探究[J];法制博览;2018年36期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高校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