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涵宇 肖广岭
摘 要:研发资源及其相关制度是研究型大学特别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必要条件。同国外一流大学的普遍情况相比较,可以明确国内研究型大学在相关条件上存在的问题与可改善之处。通过对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国内研究型大学一线科研人员的半结构化访谈,运用编码分析方法提出和阐释了当前中国研究型大学研发资源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研发制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研发基础性经费占比较低,科研项目资源分配存在不公平现象,管理体制落后影响对人才的吸引力,科研管理队伍与制度建设存在不足,科研评价与管理体系不够完善。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与国外先进研究型大学的比较,提出了解决和改善相关问题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研发活动;研发资源条件;研发制度条件;编码分析;清华大学
一、引言
研究型大学研发活动一般指大学中拥有知识和技术的科研人员,在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开展的一系列具有系统性、目的性和计划性的创新活动的组合。科研人员在開展这类活动的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大学内外各种社会条件的影响与制约。在各类条件中,涉及科研资金的资源类条件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制度类条件是重要的影响条件,二者既有所不同又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并影响着研究型大学的研发活动。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正式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并确定“双一流”建设目标。清华大学作为中国研究型大学和“双一流”建设的代表性高校,应努力对标国外先进研究型大学,进一步提升自身实力,同时国外先进研究型大学所具有的资源条件与制度条件也有很好的学习借鉴意义。
虽然关于“什么样的条件是有利于研究型大学研发活动发展的?”并没有固定的答案,但各国先进高校都结合自身国情,已经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其中有许多可借鉴之处。通过对比清华大学与各国先进高校所处的不同条件,可以得出清华大学在资源条件及密切相关的制度条件上的可改善之处,这对于中国研究型大学特别是有志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高校来说,有很强的参考意义。
国外对大学研发活动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早,研究内容也较为宽泛。国外学者在研究大学研发活动时,大多数是分析科研效率、探究大学研发和区域发展的关系,并倾向于从微观层面来展开具体研究。[1-5]国内随着近年来创新型国家建设、区域创新系统构建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政府层面越发重视高校这一重要创新主体,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大学研发活动开展研究。国内学术界对研究型大学研发活动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有关大学研发活动投入产出总量的研究;(2)有关大学研发活动效率的研究;(3)有关大学投入产出的相关性研究;(4)有关大学研发活动评价方法的研究。[6-11]
二、研究方法与设计
(一)数据收集与获取
本研究在数据收集与获取上主要采用半结构化访谈(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方法,该方法主要是指按照一个事前通过深度文献调研等设计而成的访谈提纲而进行的访谈。该方法对访谈对象的条件、所要访谈的问题等一般只有一个框架性的基本要求,在实际访谈中视访谈对象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本研究均采用单独采访每一位受访人的模式进行,每人受访时间在一小时左右,同时对访谈全部内容进行笔录和录音笔录音。这种访谈方法适合于缺乏理论解释或者是理论解释不足的质性研究。鉴于目前关于研究型大学研发活动所涉及的各种问题的研究理论薄弱的特点,同时各个不同背景、不同年龄层次乃至不同院系专业的受访人,对于同一问题的回答也必然不尽相同,这种半结构化访谈方法在掌握整体研究框架的基础上兼具一定的灵活性,可以让受访人结合各自情况,反映各自的诉求与问题,同时严格保护受访人隐私。
(二)逐层带入式的半结构化访谈层次及题目设计
本研究以中国代表性研究型大学清华大学为典型案例,进一步探讨影响中国研究型大学研发活动的社会条件及问题。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围绕“高等学校科技创新的社会条件”方面的问题,笔者对清华大学校内14个主要院系的25位科研人员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①(人员分布如图1所示)。在受访人的选择上,考虑到国内外高校比较的问题,所选择受访人都曾在国外知名研究型大学担任过教职或从事科研工作,对于国内与国外大学的现状问题有较为清晰的掌握,同时做到了兼顾校内现有的全部院系专业。受访人海外背景院校主要包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密歇根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爵硕大学、西北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爱荷华州立大学、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南安普顿大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汉堡工业大学、马克斯普朗克信息学研究所、于利希研究中心、法国巴黎中央理工学院、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荷兰莱顿大学、瑞士巴塞尔大学、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东京工业大学、东北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外知名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等。
关于受访人的履历主要通过其在各院系官网中的介绍、已发表学术成果、相关同行推荐等多种方式进行了解。访谈前通过相关文献调研,根据已有研究和本项研究的需要,拟定了访谈提纲,并提前发给受访人,同时说明此提纲仅供参考,受访人认为凡是影响中国研究型大学研发活动的社会条件的相关问题都可以谈。
为确保研究的信度,在实施调研访谈前制定了充分的调研访谈计划,设计了半结构化访谈提纲并构建了案例研究资料库;为提升研究的效度,本研究采用多种数据来源,包括前期文献资料调研、中期访谈资料收集、后期资料编码归纳分析,全方位地考察研究问题,并通过将不同访谈对象提供的素材相互验证,形成完善的能够互相验证补充的证据链条。
本研究的半结构化访谈提纲为:(1)受访人的国内外背景简介,即在国外和国内从事主要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2)目前科研经费主要来源与构成情况(国家级、省部级、学校院系等方面经费构成情况、其中来自学校的基础性经费与项目课题制经费的比例)。(3)研究获得的资源类条件的支持情况与总体评价(科研经费支持、科研硬件条件、科研信息获取等方面); 不同类型项目(资助)对于自身研究的影响程度,是否可以促使研究活动不断深入;研究环境方面包括学术交流(国内国际)、学生培养等方面情况。(4)同国外大学相比,目前您所在专业在资源条件、制度条件、科研文化条件等方面的最主要区别或差距是哪些方面?(5)在研究生培养方面,中国高校与国外研究型大学相比存在哪些显著差异?优势与劣势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6)在科研活动管理体制方面,中国大学与国外大学相比存在哪些显著差异?优势与劣势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您认为可供中国研究型大学借鉴的经验有哪些?(7)目前在科研活动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最亟待改善与解决的是哪方面的条件?您认为在研究型大学从事科研活动的理想环境条件应包括哪些典型要素?
本研究在访谈题目设计上采用逐层带入式设计,问题(1)(2)为第一层情景带入,引导受访者了解访谈的问题背景,从而希望提高获取资料核心问题的针对性;问题(3)(4)(5)(6)为第二层核心访谈,使受访者进一步了解访谈目的,在不局限他们思维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对当前研究型大学研发活动所涉及的各类社会条件问题进行深层次说明,并比较中外大学在此间的异同;问题(7)为第三层深度与开放性描述,引导受访者总结并提炼前述观点,并提出他认为的在大学从事科研活动的理想环境条件,进而提出中国研究型大学还应在哪些条件上进行改善与提升。
(三)数据分析
本研究采用编码方法对访谈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在展开调研访谈之前,通过文献调研将本研究的核心问题范畴转化为“中国研究型大学研发活动社会条件相关问题”,明确了调研访谈的核心目的即探究当前中国研究型大学研发活动社会条件中最突出与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同国外先进高校相比的差距与不足。我们经过对访谈获取数据资料的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及相关分析,得出11个涉及中国研究型大学研发活动社会条件问题的主范畴(詳见表1),以及范畴间因果关系及其逻辑顺序,并通过进一步的提炼总结以及删除相关性较弱的主范畴,从7个高度相关的主范畴概念(表1中加粗显示的主范畴)中进一步概括出核心相关的两大类问题类别(详见表2)。
在上述11个主范畴概念中,考虑到本研究的研究范围限定于高校研发活动的资源条件及其相关制度条件问题,在对主轴编码概念进行进一步的选择性编码时,删除了与研究主体范围相关性较弱的第3、9、10、11项主范畴概念,并在作者充分对访谈材料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了涉及高校资源条件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制度条件的两大问题类别(详见表2)。
研究型大学研发活动的制度条件问题,主要包括科研项目资源分配存在不公平现象、科研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落后、科研管理队伍与制度建设存在不足、科研评价与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管理体制落后影响对人才吸引力等方面。
本研究的25位受访人均在同一访谈提纲的框架下,就相同的问题各自进行阐述。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可以就同一问题对比分析不同受访者之间的异同,保证了受访者提供的证据资料间的相互验证,也在此过程中剔除了部分相关度较弱的、共性程度较低的个性化开放性编码概念,最终形成的7个主轴编码概念具有高度综合性、概括性与系统性,可以概括本研究所要反映的当前中国研究型大学研发活动社会条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问题。同时,笔者也对产生的编码结果采取反复集中研讨的方式,结合各自观点进行了补充与完善,通过对主范畴概念地不断质疑与补充,一方面加强了对于资料信息的认知,另一方面减少了由于个人主观性导致的结论的片面性。
三、案例描述与分析——基于一线科研人员受访数据
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收集到共25位受访人的访谈资料。其中文字记录摘要25篇约2万字;访谈录音25件,MP3格式共计2GB、27小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编码分析方法对每一位受访人提出的问题与意见建议进行了归纳总结。每位受访人依据访谈提纲及访谈现场讨论,提出了许多中国高校在研发活动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与不足之处,并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将每位受访人访谈资料作为一个小的案例,并通过对25个案例的整理归纳,提炼出高校科研人员所面临的主要社会条件问题。依据选择性编码分析结果,将中国研究型大学研发活动的社会条件问题归纳为科研资源条件类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科研制度条件类。而在此二类条件外围,还包含更广泛的科研文化与科研生态条件。其整体的逻辑作用顺序为:外部社会的科研文化与科研生态条件影响科研制度条件与科研人才培养条件,科研制度条件又会影响高校的科研资源条件,反之亦有反作用存在(详见图2)。受访谈资料以及研究范围的限制,本研究重点探讨处于科研文化与科研生态条件影响下的科研资源条件与科研制度条件,其他相关程度较弱的资源与制度条件问题以及科研人才培养条件问题将在后续研究中予以关注。以下分别分析各类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其内在逻辑关联。
(一)科研资源条件问题
根据调研访谈及编码分析结果,大学研发活动的资源条件问题主要涉及科研经费相关问题,具体包括:科研资金存在较大压力、研发基础性经费占比较低。
1.科研资金存在较大压力
在对受访人进行的半结构化访谈中,多数受访人表示在大学研发活动的资源类条件中,目前学校所提供的条件可以基本满足科研需求,但同时也均希望校内经费能够加大支持力度,特别是其中不需特别申请的研发基础性经费,对于维持科研活动的稳定与持续推进有重要作用,与国外高校相比国内高校在这方面的支持力度很小。
以下以几位受访人案例为例,简要分析国内研究型大学在科研资金方面的具体问题。从国外高校归国5年以内的教师,一般均可获得学校提供的科研启动类经费,以学校的“双一流”经费为例,一般每人每年30余万元,属于较机动的基础性经费,但其中不包括劳务费。这类青年研究者还会申请一些面上项目/横向经费来充当劳务费,申请及获得的经费可以支持目前研究,两三年内也可以持续支持。而进校时间在5-15年左右的中青年科研人员,则反映目前的科研资金有较大压力。其中一位受访人介绍,其被学校引进时获得了15万元科研启动经费,支持力度较小,他呼吁学校对于进校5-6年以上人群的经费支持力度应有所加强。同时对于从事技术转化类研究的群体而言,应用转化方面主要依靠与企业合作,前端研究依然比较缺乏经费,学校方面应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促进知识成果转化应用。此外,有受访人介绍目前其研究组内共9人,包括研究生和技术员,而尚无博士后研究人员。国内经费只能申请面上项目,经费压力较大,而日常开销中仅办公空间每年就需要20余万元的费用。
通过上述调研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其科研经费状况有所差异。入校5年以内的群体往往可以获得科研启动类(人才引进类)资金的支持,其经费条件相对较好,不需要为寻找经费花费过多精力;而入校时间在5年以上,特别是5-15年的群体,则普遍有较大的科研资金压力,这一方面是由于其不再受科研启动类经费的支持,而学校又没有提供稳定的基础性经费支持,另一方面是由于随着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各类资金需求也不断增大,如办公房租费用、学生资助费用等。
2.研发基础性经费占比较低
通过访谈得知,目前国内研究型大学提供给科研人员的研发基础性经费十分有限,除去对刚进校的人员提供的科研启动类(人才引进类)经费外,没有持续且稳定的研发基础性经费,而研发基础性经费在全部科研经费中的占比也是非常小的——根据受访人反馈,基本在10%以下甚至不存在。
目前研发基础性经费在科研经费中占比较大的一般是进校5年以内的青年科研人员,他们由于有科研启动经费支持,基本可以维持研究持续推进,但这部分受访人也都表示,研发基础性经费的占比不会超过总经费的50%,且是逐年降低的,在用完这类经费之后,肯定是要以项目制的竞争性经费为主,来维持并推进研究活动。有受访人介绍,目前其总经费的90%为国家级项目,其他为学校提供的经费。学校自主科研计划50万元/年,基本经费有所保证,希望在已有基础上做一些自由探索工作,并获取经费支持。另有青年研究者表示,其目前主要依靠学校人才引进经费及所在学院对老师的支持,青年千人经费还未到位(3年共300万)。
当然,更多的案例情况是,受访人表示目前基本没有来自学校的研发基础性经费,这部分人员多是已经进校5年以上,不再受科研启动类或各种人才引进类经费支持的科研人员。比如有受访人反映:“目前经费主要是竞争性项目制经费,进校最初5年有基础性经费,此外主要是来自科技部、中组部等部委经费,在校内有合作项目但也是竞争性经费,约20万左右。而日常学校管理费(管理费+物业费)是无法从纵向项目支付的,目前名下共有12名研究生及本科生SRT项目,每年需要筹集经费200萬元左右,经费压力较大,也会占据较多时间(自我估计在30-40%)。”
而国外研究型大学中,美国高校科研人员同样主要以项目制经费为主[12],而欧洲和日本高校则存在一定比例的研发基础性经费,并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3-15]。在欧洲,人才型基础性经费数量不是很多,但来自单位的基础性经费较多,其中也有来自欧盟的项目。从总体上看,欧洲高校的青年科研人员受到的资助力度更大,经费来源较为广泛,但申请中签率和国内相比差距不大。日本国立大学长期存在研发基础性经费,并可以让研究人员基本维持实验室的运行,其研发基础性经费占比普遍超过总经费的30%。同时由于日本导师也不必支付学生的培养经费,故日本高校教师的科研经费压力要更小一些,多数研究人员经费可以满足自身发展需求。
(二)资源相关制度条件问题
研究型大学研发活动的制度条件问题是受访者反映最为集中的一个方面,也是目前国内高校亟待解决与完善的一个方面。其中,在受访人反映的各类制度性条件问题中,与前述科研资源条件密切相关的问题主要包括科研项目资源分配存在不公平现象、管理体制落后影响对人才吸引力、科研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落后、科研管理队伍与制度建设存在不足、科研评价与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等五方面的具体问题。
1.科研项目资源分配存在不公平现象
有许多对国内外科研项目运行机制有深入了解的受访人表示,当前中国基础科研较多关注并强调应用性前景导向,而大型课题研发不尊重、不注重研究人员已有的科研积累,容易导致重复性浪费性研究。在进行重大专项项目评审时,还是更应注重科研人员的已有成果积累。总体上看,国内科研经费较集中于资深人士(50岁以上),而美国更看重研究本身的价值。这种制度层面问题,会使科研领域的马太效应愈发明显,而类似于重大科研专项等倡导的大团队模式,也不利于海归群体融入科研团队。在国内25-40岁的青年科研人员较难拿到重大项目资助,而由资深人士牵头的大团队往往具有较成熟的研究路径,也更有可能在研究中有所进展,而美国在此方面给予青年研究者的机会则相对较多。在制度层面如何很好地平衡二者的矛盾是科研资源分配中的重要问题。
同时,国内高校在科研项目获取及资源分配上存在较多人情关系因素,因而受访人普遍希望学校方面能够提供更大的支持,特别是提供可基本维持研究推进的研发基础性经费。同时,国内经费申请存在着空白或灰色区域,对于年龄高于青年的中级职称人员,其经费申请往往受到年龄规定的限制,该群体也希望学校及国家的相关政策能够有所调整。
此外,国外基金委评审人员流动性较强,而国内则相对固化,这也难以保证其评审的公平性。应在制度层面促进评审人员保持较强的流动性,同时加强对其监督。
2.管理体制落后影响对人才吸引力
在访谈中多位受访者均表示,清华对于国际优秀学者的吸引力还不够,其中特别是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在各个专业都极为缺乏。这既有语言环境建设不够完善的问题,也体现了国内研究型大学相关管理体制有所滞后的问题。国内大学对于博士后名额及经费支出方式有限制,一般不能从导师的纵向经费中支出,而国外大学对博士后名额没有限制。另外博士后的待遇缺乏竞争力,也导致国内大学招不到优秀博士后。国内规定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时间只有两年,与国外相比时限较短,同时也导致博士后的延期积压问题较为严重。部分院系受访者提出:“可以加大对于俄、印及其他第三世界国家优秀科研人员的吸引力度。在相关制度设计上也存在一定改进空间,如可提前为其安排住所、提供相关生活保障等。”
目前国内研究型大学的许多学科都处在上升阶段,需要各高校在整体学术能力及软件配套方面能力的提升。与国外大学相比,学校层面对教师支持力度相差很大,如日本高校会根据教师提出的需求清单提供相关实验设备设施,为教师科研活动的顺利推进提供适宜的环境。同时,清华研究系列教师待遇较低,教师没有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名额,没有博导资格,平均每位教师每3年可获得1个硕士生名额,导致科研力量缺乏。而在一些院系中研究系列教师的占比还是比较高的,如某中心共有20位教师,其中研究系列教师有5位,占总数的1/4。这样的体制设计既影响科研人员的个人发展,也会对该学科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3.科研管理队伍与制度建设存在不足
国内研究型大学以清华大学为例,有教师3485人,职工人数(10035人)则是教师人数近三倍,但涉及科研的相关工作流程规范仍较为繁琐,专业人员服务与国际先进高校相比不够专业细致。这其中既有部分服务人员的编制问题,也体现了高校在财务报销、报账制度较繁琐等方面问题。有受访人表示,高校的管理人员充当着管理者角色而非服务者角色,同时也缺乏教师对其评价监督,相关人员缺乏对其职位的正确认识。在这方面,国外高校的职员轮值制度很值得借鉴学习。
同时,学校物理空间会限制各院系发展,场地管理费用较高。管理费用支出会受一定限制,迫使教师更多争取横向经费。而国外高校虽然管理费占比也较高,但也会借此提供相应的服务,与国内不同的是国外高校的科研场地一般不收取租赁费,而人工费用较国内更高,一般可占科研项目全部支出的70-80%。
受访人普遍认为,在科研项目管理方面需要投入的时间较多,会挤压真正科研的时间,影响科研效率与产出。虽然美国也存在项目申请过度竞争问题,但各机构给予人员的支持较为完善,如国外科研项目报账等过程较为简单便捷,研究人员在科研管理上基本不用花费过多精力。通过观察目前青年研究人员的职业意向,可以看到许多国内高校都需提升自身的科研管理能力,以便在高校激烈竞争中吸引更优秀的人才。同时,国内高校较为缺乏具有专业性质的科研服务团队;国外高校有相关咨询团队,帮助科研人员解决申请项目问题等,科技研发服务业较为发达。
4.科研评价与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科研评价体系方面,有部分工科专业的评价标准使科研人员转向更容易发文的基础性研究,而不太关注技术的实际落地转化情况。在科研资源分配中较为注重各类人才“帽子”,也会导致如化工等学科研究人员转向基础研究而忽视技术的实际应用。中高级职称教师主要精力在竞争评奖,也会导致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存在割裂,科研导向评价体系过度偏向于头衔“帽子”的竞争,与国外高校相比科研评价体系缺乏多元性。
国外大学的情况则是,美国国内由于注重平等,研究组内人员平等相待,学术交流、学术会议也会充分体现科研人员的平等交流。此外美国为避免年龄歧视,一般不会规定强制退休年龄。英国高校同样不强制科研人员退休,其可能带来的一个好处是,年龄较大而相对压力较小的研究人员更可能开展探索性或开放性较强的研究。英国高校的教师一般为终身制,教师间收入差距不大。收入差距过大会导致科研上的功利主义导向,不利于长远发展。由于英国高校长期实行的职位排队制度,使科研人员也不必为此急功近利。在国内科研项目立项一般需要单位领导批准,国内奖项评定需要科研人员所在单位推荐批准等,在日本则不存在上述现象,也没有过多奖项评选。
同时,国内高校中的青年教师群体更需要类似教研室/课题组的机构对其教学与科研进行规划引导,选择、制定教材等,在中国科研体系下教师间的“传帮带”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国内高校目前在这方面是有所缺失的。还有受访人反映国内大型科研项目多为集体申请,且一般为应用性较强的研究;而美国如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主导的项目中,鼓励自由探索的原创性研究始终占据较大比例。
5.科研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落后
相比国外先进大学,国内研究型大学在科研管理上有较大差距,其中还有一个表现就是在科研仪器设备管理上的差距。这主要体现在高校整体工程师,包括设备管理人员素质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公共平台实验效率尚有差距,校内公共仪器设备服务也有差距,往往不如校外机构;部分国内高校设备条件较好甚至超过国外,尤以近几年发展较快,但不如国外高校对实验设备的利用充分,存在仪器设备闲置浪费等情况。
同时,在仪器共享与管理方面,国内高校的相关管理制度比较落后。有受访人表示:“国内高校仪器设备与美国高校相比基本没有差别,有些超大型仪器附近方圆5公里内也是有的,但各机构分享使用仪器的文化传统不同,通常只能在很小范围内共享。而如美国哈佛大学等高校则可以做到更高的共享程度,基本是面向全球开放,并制定了详细的使用费规定等制度,预约相关工程师还可解答使用中的一系列问题,只是面向校内与校外有不同的收费标准。而国内高校实验室的工程师往往在对待学生和领导、老师等不同群体的使用者时态度不一。”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研究通过对比国内外先进研究型大学的相关做法,探究了有利于研究型大学研发活动发展的资源条件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制度条件,其中国外许多做法对大学研发活动的顺利开展具有普适性。通过上述访谈调研可以看出,清华大学在研发资源条件及与其相关的制度设计层面尚存在诸多可以完善之处。这些问题主要包括:研发基础性经费占比较低、科研项目资源分配存在不公平现象、管理体制落后影响对人才吸引力、科研管理队伍与制度建设存在不足、科研评价与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等。而作为中国建设“双一流”大学的代表性高校,清华大学科研工作者所反映的现状和问题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于致力于向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迈进的中国研究型大学来说,研发活动中出现的上述具体问题,需要提出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这里依照本研究所涉及资源条件及相关制度条件的七个主要方面的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第一,应继续增加对研究型大学的研发投入,特别是增加研发基础性经费。在科研资金方面政府与大学都应继续加大投入,特别是对于科研人员中的不同群体,应该有的放矢地出台相应政策,针对不同类群体面临的科研资金问题,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同国外研究型大学相比,中国大学在研发基础性经费上明显不足[16],科研经费最为充足的清华大学研发基础性经费在总经费中占比也低于10%,而欧洲以及日本的研究型大学研发基础性经费占比一般在30%以上。因此中国高校应进一步提升此种性质的科研经费比例,至少应将其在全部科研经费中的占比逐步提升至20%以上,以使科研人员的基本研究能够持续地推进。现阶段已有的“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一方面總体规模较小,应不断加大;另一方面所采取的校内项目竞争申请的分配方式也需要改变,使其真正起到支撑基本科研业务的作用。
第二,改革研发经费分配方式,促使研发经费分配更加公平合理。目前中国大学科研经费分配存在两种主要模式,即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项目制分配模式和基于重点团队、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为主的分配模式。参考欧美先进研究型大学发展经验,中国应平衡好这两种分配模式。重大项目应适当向25-40岁的中青年科研人员以及重点科研攻关团队倾斜,为其维持研发的持续性提供更全面的保障。对于科研项目资源分配存在不公平现象,需要在顶层设计上予以改善,项目评审人员应保持较强的流动性,同时加强对其监督,防止人员固化造成的违规腐败操作。此外,各部委牵头的项目不应设置过于详细的项目申请指南,而只需要规定大致方向即可,甚至可以像日本科学研究费补助金一样,主要根据研究者自身想法申请相关经费,应该在重视应用前景的基础上兼顾基于研究人员自身兴趣的研究。
第三,改进科研管理和评价体系,促使研究型大学中的研发资源更有效发挥作用。建设专业素质过硬、有良好服务意识的科研管理和服务团队,可以营造高校良好的科研氛围,同时减轻科研人员在非科研工作上不必要的精力投入,使其更好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同时,高校需更深入思考对科研人员的分级管理体制,充分考虑到不同系列人员间巨大的差别问题。在参考先进国家的基础上完善并不断细化同行评议制度体系,构建较为健全的科研信用体系与科研伦理体系。对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高校可适当放宽导师招聘名额限制,增加资助来源渠道,允许博士后延长在站工作时间等,不断改善软硬件条件以增强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中国研究型大学需要考察出国人员在各国所享受到的相关社会条件,以此来对照改善自身条件,并不断提升国际化水平。同时,高校需要对自身各个学科有长远发展规划,并尽早做好资源条件与相关制度条件的布局匹配。
此外,作为一项基于调研访谈的探索性研究,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采用的基于半结构化访谈与数据编码的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并且在得出的问题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还有待后续研究验证与补充;对于问题的归纳与提炼可能还有不完善之处,需要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综合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归纳提炼不同类社会条件问题间的关联性,以补充质性研究分析方面的不足。
注释:
①详见:“中国高校科技创新的社会条件与内在机制研究”项目访谈记录,清华大学,2019-2020。
参考文献:
[1]MADDEN G,SAVAGE S,KEMP S.Measuring Public Sector Efficiency:A Study of Economics Departments at Australian Universities[J].Education Economics,1997,5(2):153-168.
[2]FOLTZ J,BARHAM B,KIM K.Universities and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Patent Production[J].Agribusiness,2000,16(1):82-95.
[3]RUGGIERO J.Comment on Estimating School Efficiency[J].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2003,22(6):631-634.
[4]CHERCHYE L,ABEELE P V.On Research Efficiency:A micro-analysis of Dutch University Research in Economics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J].Research Policy,2005,34(4):495-516.
[5]POURIS A.Estimating R&D Expenditures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Sector[J].Minerva,2007,45(1):3-16.
[6]樊華.基于DEA的高校实验室效率评价[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3):154-157.
[7]吴杨,何光荣,何晋秋,等.高校科研投入与产出的相关性分析:1991-2008[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2(4):104-112.
[8]姜鑫,罗佳.R&D资源投入绩效评估:基于高校数据的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24):37-41.
[9]杨妮娜.我国高校R&D资源配置状况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
[10]吴丹丹.中国高校研发活动的知识溢出机制和效应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
[11]肖广岭.从研发经费及其制度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基于中美大学的比较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20(2):183-188.
[12]National Science Board.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 2018[R].Arlington,VA: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2018:1,459-460.
[13]OECD.Ma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icators[EB /OL].[2020-09-01].http://stats.oecd.org/
[14]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技术·学术政策研究所2019年版《科学技术指标》[R].文部科学省 科学技术·学术政策研究所,2019:8.
[15]肖广岭.从研发资源看中国怎样才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8,34(9):39-44.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司,编.2018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G].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14-15,230-233.
(责任编辑 陈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