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伟大中国精神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21-03-24 10:54董玉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抗疫中华民族价值观

摘要: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伟大的中国精神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源泉。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对伟大抗战精神、伟大抗疫精神、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进行了深刻阐释,三种伟大中国精神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养分。我们要深刻领会三种伟大中国精神的内涵,从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中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三种伟大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精神实质上就是指中华民族的精神,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每个阶段都有其生动具体的体现。伟大抗战精神、抗疫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其丰富的內涵。

(一)伟大抗战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

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来的,其基本内涵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全中华儿女同仇敌忾、生死与共,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支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第一次取得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离不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离不开中华民族全民族的共同奋战,离不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及正义人士的并肩作战。在这其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我们取得抗战胜利的根源,正是由于中华民族共同凝聚的爱国力量,中华儿女民族意识的空前高涨,才使得中华民族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伟大抗战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华儿女民族意识空前凝聚的直观反映。

(二)伟大抗疫精神是集体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考验下,我们取得了卓有成效的防疫成果,在同同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抗疫精神的形成来源于中国人民面对困难险阻始终顽强斗争的精神品格;来源于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来源于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同甘共苦的团结力量。在疫情肆虐的危机关头,中国共产党以非凡的勇气和魄力,在短时间内遏制住疫情蔓延的趋势;中国人民以患难与共的民族情怀,配合党中央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抗疫成果的取得充分展现了我国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核心的政党优势、充分展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充分展现了中华儿女团结一心的民族伟力、充分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充分展现了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是中华民族集体主义精神的集中展现。

(三)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革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

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证明中国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腿肚子不会抖,腰杆子不会弯;证明“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证明中国军人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令敌人胆寒,让天地动容;证明无论面对何种风险挑战,中国人民总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总能展现大智大勇、锐意开拓进取,“杀出一条血路”。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人民革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将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二、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精神从本质和内涵上都具有同一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中国精神的核心要义,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源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中国精神的核心要义

中国精神既是一种国家精神,也是一种社会精神,同样也是一种公民精神。伟大抗战精神、抗疫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都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同向同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结和凝练了时代精神的精华,吸收了世界先进文明成果,在此基础上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升华了当代中国精神,使当代中国精神更具有时代性、先进性、世界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辟了当代中国精神的时代境界、创新境界、世界境界,将当代中国精神转化为激励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针对的是要培养什么样的国家精神;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则是对培养什么样的社会精神最好的回答;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对公民精神最具体的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培养什么样的中国精神做出了具体生动的指引,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要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最集中的体现。

(二)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源泉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血脉。血脉活则民族强,血脉弱则民族弱。在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我们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中国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提供精神上的动力,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以红船精神作为自己的指引,在革命斗争中充分发挥长征精神、老区精神、遵义会议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伟大中国精神,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发展等一系列伟大历史成就,彰显了中国精神的磅礴力量。在当代,以伟大抗战精神、抗疫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为代表的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生不息文化品格的具体体现,传承和发展了当代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生动诠释了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核心的中国精神。伟大的中国精神是不同时期中华民族精神追求的集中体现,代表着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是中华儿女繁衍生息的精神源泉,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厚的精神土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和发展提供养分。

三、用伟大中国精神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习近平.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从中国精神中汲取力量。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抗战和抗美援朝的胜利、抗疫成果的取得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我们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才能够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方向,从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方面,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提供组织上的保障。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道路问题直接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能否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儿女历经千辛万苦取得的宝贵成果,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实践,引领中华民族不断走向繁荣昌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显著优势,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意识形态上来看,就明确属于社会主义范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具体来说就是必须从思想根源上坚定“四个自信”,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的自信;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制度优势的自信;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在全社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价值认同。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败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进行一切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人民服务。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就提出社会主义文化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方针,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这一方针,将为人民大众服务作为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要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民大众共同遵循维护的行为准则,就必须始终坚持人民性这一根本属性,在培育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着重围绕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来进行阐释。只有让人民从思想上、行动上自觉维护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根本目的,进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撑。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一卷[M].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4.

[2]鲁力.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中国精神的弘扬[J].桂海论丛,2020(5)。

董玉,1987年11月出生,籍贯:河北省,汉族,硕士研究生学历,职称: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所在单位: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義学院,联系地址:天津市北辰区双青新家园荣翠园12号楼,邮编300401,联系电话:15620957725

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134

猜你喜欢
抗疫中华民族价值观
“画”说抗疫
我的价值观
团结抗疫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抗疫中的“中国制造”
抗疫作品展
做人美德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季札挂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