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泽涛
大单元主题教学是实现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相比于零散的单节点教学或教材设定单元教学,大单元主题教学围绕某一特定主题整合技能和方法,使学生对主题进行深入探究、迁移提升、类比总结,从而获得整体性的学习体验。从本质上讲,大单元主题教学实际上是把方法与技巧相通的单元进行整合的“超级单元”。
基于深度学习的大单元主题教学的新探索将是未来小学数学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向。如何使这种新探索科学落地,如何让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发生,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实际,有机整合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和四年级上册的《三位数乘两位数》两个单元为主题大单元,旨在为深度学习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主题教学提供新的视角,再以大单元主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本文从目标定位、阶段实现、情境分化和学习评价四个维度,论述深度学习下小学数学大单元主题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一、整体把握,重构单元
深度学习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主题教学,首先要求教师深入理解教材编排体系,深度分析教材自然单元知识模块与学生认知水平之间的本质关联,建构知识网络的完整版图,依靠教材又强调超越教材,对现成教材中已有的章节,按照知识逻辑性、系统性、连贯性进行整编,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跨越课时局限、突破年级限制,引领学生始终在同一主题范疇之内经历数学认知的完整过程,以整体视角进行探究和学习,拓展学生深度学习的视野和空间。
例如,“运算能力”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核心概念之一。人教版教材分别在三年级下册安排了《两位数乘两位数》、在四年级上册安排了《三位数乘两位数》两个教学单元,从计算能力的习得程度来看是稳步递进、螺旋上升的,都是把新问题转化为旧知识来解决。从这个角度出发,将两个教学单元进行整合确实可行且有思考价值,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实现认知跃升和技能锤炼的协调训练,又能完成多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和算理的自主建构与内化,达到多层递进、立体建构的深度学习效果。
针对这两部分存在内部紧密相连的单元这一事实,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可以进行跨册统编,帮助学生体会知识的整体性,感受知识的本质共性,减少相应的课时量,突出大单元的重点主题,培养学生举一反三、以点带面的迁移能力。(见图1)
二、寻找原点,分段突破
深度学习下的大单元主题除了将教学内容重构整编、确定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主题目标外,还需要将大主题细化,通过寻找主题原点联结教学内容,才能实现理解与批判、联系与构建、迁移与应用的深度学习目的。因此大单元主题的教学着陆点自然就成了修改主题的每一个基本要素——主题原点。
主题原点是对数学及生活的抽象和概括,是某一知识领域展开和生长的支点,是在该数学知识体系中学生学习的关键点,是学生的经验与旧知识对接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连接点。准确找到大单元中每一个主题原点必然是分阶段达成主体目标的途径,达成深度学习的整体性、完整性、系统性的总目标都依赖于这些分阶段实现的子目标。
两位数或三位数乘两位数,抑或是其他多位数乘两位数,其算法和算理是相通的,这也是实现该部分内容进行大单元主题教学的可行基础。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体会知识的共性,促进计算方法的有效迁移,进而培养学生迁移知识和完善知识的深度学习能力。
“两位数乘两位数”主题原点:借助点子图理解算理,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理解位值的含义。本单元由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估算以及因数末尾有 0的乘法四个部分构成。其核心教学要义是,借助点子图的具体操作,把抽象的算理和外显的算法逐一沟通,在“画一画”“看一看”和“说一说”的操作过程中,将晦涩难懂的抽象算理演化成为直观形象的个性化表征,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提升计算能力,实现“理清法明”的教学设想。
“三位数乘两位数”主题原点:借助以往学习经验理解算理,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本单元由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常见数量关系、积的变化规律以及因数中间或者末尾有 0的乘法四个部分构成。从数学知识的逻辑结构以及学生数学经验来看,上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可以直接迁移到该部分的学习上来,换言之,学生对于具体怎么进行竖式计算已经不存在认知和操作上的障碍。其核心教学要义是,引导学生充分调动过往经验,在对比和分析中,自主经历探索计算的全过程,并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逐步完成对多位数乘两位数算理和算法的完整构建。
两个主题原点的不同维度的教学要求和策略,都指向共同的深度学习的目标:学生整体感知多位数乘两位数紧密关系,体验到知识和方法的共性,在逐步实现目标的同时,深明算理,掌握算法,也为后续其他乘法计算的深度学习做好准备。
三、融合情境,逐步推进
主题情境的整体创设是逐步推进大单元主题教学的催化剂,教师始终围绕同一或者高度相似的情境引导并推进教学流程,学生始终感受相同氛围的主题,体会主题情境的整体协调性,在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升华的全过程中,原有经验和知识被不断调用和修正,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习潜能向深层次发展。
因此,主题情境的创设要求教师能够站在小学数学学科结构和大单元知识结构的高度,用结构化的观点视角剖析教材,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经验,创设生活化、问题化和驱动性强的数学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内驱力,使他们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
新整合的《多位数乘两位数》大单元主题,从内容上看密切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由于教师创设的主题情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涵盖大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对学生而言具备一定的挑战性。只有在学生感兴趣和最近发展区内开展情境教学,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抓住精心预设和有效生成的契机,感受探索学习方法过程的协调统一。在实践尝试中,教师可围绕“我们春游啦”等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展开,从策划游玩路线(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怎么买票更划算(多位数乘法的口算)、在园区主题商店购买纪念品(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园区队列比赛(多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笔算)等充满探索和挑战的驱动任务,促使学生围绕大单元主题将旧知识不断调整重组,在解决新问题中,促使深度学习的真正发生。
四、注重评价,适时把控
评价贯穿于大单元主题教学始终,一般而言对于深度学习下的小学数学主题教学分为整体评价和追踪评价。追踪评价是整体评价的基本要求,整体评价依赖于追踪评价的不断演变,两者都是学生大单元主题深度学习的辅助手段。
在大单元主题教学开展的不同阶段,追踪评价强调在各个主题原点的教学阶段进行适时反馈,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手法、引导学生反思现阶段的学习情况,寻找下一步继续改进的切实可行措施,为尽可能多的学生获得良好的评价做好准备。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借助软件APP等新技术手段,形成个性化的追踪成长档案,促使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关注,抓住学生在某一主题原点学习时出现的问题,如对作业错题、课堂表现、同伴互助等进行横向对比和纵向分析。另外,班级微信公众号上的学生之间互动留言和“我的课堂我来讲”等活动不失为学生之间同伴互动评价的新模式。在不同的阶段,教师的监督和指导都是帮助学生审视自我阶段学习情况的教学手段,更是对学生追踪评价的必要方式。(见图2)
大单元主题教学的追踪评价侧重关注学生对不同阶段学习内容的掌握和理解,整体评价更加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整体评价是大单元教学结束之后,依据教学资源和素材,结合学生的追踪评价发展而成。其取向有二:一是帮助教师洞悉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整体掌握程度,并为后续的其他大单元的规划奠定基础;二是帮助学生审视对该大单元学习的整体掌握情况,促进学生增强整体意识,促使深度学习的落地。
本文倡导深度学习下的大单元主题教学,并没有否定之前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而是为了适应时代新变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探索新的教学视角,丰富现有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体系。
责任编辑 罗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