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教育越来越得到大众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文艺课程也逐步进入学校课程,管乐队便是一项十分具有创新意义的课程。管乐队的意义不仅在于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也为有兴趣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日后学生能够成为国家需要的音乐人才提供了可能性。立足现实情况,本文旨在初步分析管乐队的组织管理及训练方法。
关键词:高中学生管乐队 组织 管理 训练
艺术类课程是学校教育融入美育的有效途径,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积极作用,对学生的情操陶冶有着潜移默化的功效,艺术课程的新颖性和实用性是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而管乐队课程的开设又是艺术类教育的一大创新尝试,其多样的形式对学校的多元化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高中学生管乐队课程开设面临的现实问题
以宜宾市第四中学为例,作为当地首个尝试开设管乐队课程的高中,由于缺乏成功的案例指导,课程的实施并不顺利,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乐队考核制度存在漏洞,学生积极性容易受挫;师资力量不够雄厚;相关乐器设备、专业教室等硬件不足且利用率偏低;课程没有得到学生家长的广泛支持;宣传力度欠缺,艺术氛围不够浓厚;教师团队积极性不高等。
(一)学生积极性没有得到调动,上课效率低下
缺乏严格的考勤管理制度,平时出勤率在学生成绩中的比重太低,导致学生纪律上的懈怠,迟到、缺勤、早退问题不断。管乐队是一个集体,不是个人秀,如果学生没有集体荣誉感,不想主动融入这个集体,连基本的按时加入集体进行训练都做不到,这是高超的演奏技术弥补不了的。因此,考勤力度必须狠抓,学生组织纪律意识必须得到强化,这不仅影响着管乐队的训练效果,也影响其日常学习和生活。
(二)教学硬件设施不够完备
宜宾四中虽然具备管乐队需要的专业音乐设备,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教学经验,目前学校的教学条件依旧不容乐观。符合标准的专业音乐教室仍没有得到落实,部分乐器会因为长期存储在潮湿的地下室而损坏,缩短了使用寿命。
(三)乐队教学方式有待创新
根据笔者先前的一些实地考察和记录,发现宜宾四中的管乐队教学存在以下不足:
1.忽视基础。气息训练对管乐器的演奏是十分重要的,就连专业的管乐器演奏家都格外重视自己的气息训练,而对刚起步的学生,学校并没有给予足够的气息训练强度,这会使得学生基本功不扎实,难以驾驭管乐器,无法在日后的长期训练中得心应手,自己的发挥空间也受到了限制。没有气息训练的管乐演奏,就是没有灵魂的演奏,这是必须引起学校重视的。
2.基础乐理知识教学欠缺。虽然掌握相关的乐理知识不会直接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但是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乐感、演奏时的感情投入,以及日后演奏的效果。但是目前学校并没有重视这一点,要么是学生自学,要么是自己课后提问,有些学生会因为不好意思而不去问老师,搞不懂乐谱,卡不准节奏,摸不清节拍,搞不懂乐器发音原理就去训练,这无疑会影响训练的效果。
3.训练场地狭小,导致整体演奏水平低下。由于场地不够,所有的管乐队成员都在一间舞蹈地下室进行训练,木管组、铜管组、打击乐组同时训练,声音混在一起,给学生的专注训练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噪音的此起彼伏破坏着不同乐器间的联系,不能先做好单独乐器的合奏而直接进行集体大合奏无疑是揠苗助长,本末倒置。
二、高中学生管乐队管理日常注意事项
(一)制订乐器管理制度
一般的管乐队不管是演出还是训练,都会牵扯到多种乐器的使用,这些乐器一般自身结构复杂,重量不小,制作工艺也很精良,所以价格都很昂贵,对这些乐器的保管必须十分谨慎,任何一样乐器的损坏都有可能影响一个团队的演奏进度。教师有义务制订一个适用于本班的乐器管理制度,以保证每次乐器使用后都得到保养,不妨碍下一次的使用。教师可以选择一到两名责任心强且人际关系比较融洽的学生作为管乐队的队长,然后由队长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和流程细分责任到个人,进行日常的乐器管理。
(二)加强师资建设
一个优秀的管乐队,不仅需要严格的管理制度和优良的乐器条件,一个实力强劲的师资团队也是必不可缺的。师资的好坏直接决定一个乐队的实力强弱。因此,学校不应该吝啬对师资团队的建设,可以聘用一些专业性强的教师来充实师资团队。同时,教师不应该满足现有的教学模式,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不断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做出合适的调整,提高教学质量。
(三)严格筛选乐队成员,保证过程公开透明
一个乐队的主要成员并不是随意挑选的,必须有极强的责任心和集体意识,选取成员的标准必须严格,也可以将入选成员的一些建议作为选拔标准。
(四)合理使用乐器
任何乐器做工再精良、价格再昂贵也有它的使用寿命,如不妥善使用必会缩短使用年限。第一,乐器要保存在干燥的独立教室中,且地点要固定,不能随意更换;第二,谨防发霉变色问题,做到必要的打蜡等措施;第三,保证存放乐器房间自身的干净整洁,分类存放,井然有序,且尽量让乐器平稳摆放,防止意外发生;第四,每次使用完乐器要擦干乐器的号嘴和号管,做好调音工作后再将乐器安置好;第五,管乐器的按键与拉管一般在1到2个月时间就需要用专业保养液进行保养;第六,一些需要拆卸的大型乐器都必须按规定拆卸好后再进行存放,不可直接将乐器放入箱子保管,且拆卸过程要谨慎防止零件的掉落。
三、高中学生管乐队课程开设注意事项
(一)夯实基础。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想做到表演时的得心应手和生动形象,日常大量枯燥的基础性训练诸如呼吸训练、发音训练、口型训练、音阶训练、神态训练等是必不可少的。这些日常的训练虽然简单枯燥,学生很容易觉得自己掌握得非常好而产生厌烦心理,但是没有这些基础性训练是无法养成学生敏锐的音感和随机应变能力的,只有在日复一日的基础训练支撑下,学生的技术才能产生质的改变。除了对乐器使用的训练,对乐器构造以及发音原理的认识也是学生应该了解的,只有兼顾技艺和乐理知识才能促进学生能力的稳步提升,使表演更加富有感染力,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二)加强对学生乐谱复述能力和视奏能力的锻炼。按以往的方式,管乐队要想排练新的节目,需要进行几次集体的共同排练来让成员对乐曲形成初步的认识和自己在这次演出中扮演的大概角色,然后才是独立的演奏训练。因此,一定的背谱能力和视奏能力是必要的。满足日常演奏和课程要求的背谱和视奏能力可以通过简单的即兴表演和看着乐谱盲摁琴弦来演奏的小游戏来进行培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借鉴这一方式。这些只是日常的常规训练,要想完成演奏,严格的专业化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让学生分声部、分曲段去细化训练,慢功才能出细活,切忌图快赶进度,为了缩短演奏的准备时间就减少学生的训练次数,要想牢记乐谱形成肌肉记忆只能靠时间的积累。
(三)加大对学生音准和节奏感把控能力训练的力度。音准和节奏感是任何音乐类表演不可或缺的,尤其是管乐队这样专业性十分强的集体性演奏,任何一个人的疏忽造成的走调都会影响其他人的状态甚至直接带偏团队的节奏。所以,对每个成员的音准训练和节奏感培养是教师课程安排中必须考虑的因素,并且次数要有保证,以便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改正,再进行一些复习性训练,以防问题再次出现。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例如同度齐奏和八度齐奏以及音阶旋律合奏等。
(四)严格制订管理制度。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管乐队作为一个集体更需要制度的约束,只有在严格的管理制度下,一个集体才能形成凝聚力并且达到高效的训练状态,笔者认为宜宾市第四中学管乐队应按以下管理条例执行:
1.保证训练场地的干净整洁,进入场地时不能喧哗,严格按照规定找到自己的位子,做到有序、稳健,然后开始训练;
2.在上课过程中手机放置在关机或静音状态,不影响到别人;
3.禁止带食物和饮料进入场地,离开时带走随身物品,拒绝留下任何垃圾;
4.自觉维持训练时的严肃性,不能嬉笑打闹,禁止高声喧哗,自觉维持会场秩序;
5.保证出勤率,每次训练不能迟到、早退,不能无故缺席,有突发情况无法正常参加排练需要向教师说明情况并请假(无故缺席超过三次以上者,取消训练资格);
6.鼓励不会的学生主动询问老师,做到高效训练,学有所得,训练任务要保质保量;
7.培养足够的责任心,爱惜自己的乐器,如有任何损坏都需要學生自己承担(照价赔偿或者承担维修费);
8.训练结束后做好收尾工作,对乐器做好相关的清洁护理再保存好,自己使用的桌椅、谱架、乐器箱放回原位,保持环境舒适方可离开;
9.如有外出演出,禁止私自活动,一切行动听从教师安排,任何突发情况都以保证人身安全为首要处理准则。
四、结语
高中学生管乐队课程的开设不仅丰富了学生紧张的高中学习生活,提升了自身修养,更让学生掌握了一门乐器,给予了他们往后更多的选择,也为广大学生有机会参与乐队演奏和大学社团活动提供了基础。因此,学校浓厚的艺术学习氛围和乐队建制的完善非常重要。除了课程的完成度和学生的过关率,演出任务的分担也可以成为管乐队课程开设的一项追求目标,让管乐队成为学校社团活动的引领者,对轻松活力的校风建设和艺术氛围浓厚的学校特色塑造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长利.中学管乐队建设之路探究[J].广西教育,2020(25):152-153.
[2]曲亮亮.中学管乐队的教学现状及解决方法[J].北方音乐,2019,39(06):192-193.
(作者简介:胡长清,男,本科,山西晋中榆次晋华中学,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音乐教育、音乐鉴赏)
(责任编辑 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