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小微企业融资特征、问题及对策

2021-03-24 10:01陈伯军
时代金融 2021年4期
关键词:融资问题小微企业对策研究

陈伯军

摘要:近年来,尤其在2020年疫情期间,我国出台了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一系列政策,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得到较大程度改善。本文通过抽样调查方式研究小微企业信贷融资问题,调查显示:目前,小微企业经营成本上升,投资意愿降低,信贷需求萎缩。由于融资渠道单一,信贷需求满足度并不高,彻底解决信贷融资难还任重道远。同时,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较大、风险补偿机制不完善、信贷管理机制建設滞后、融资综合成本仍显偏高等问题仍然存在。因此,应当加强小微企业政策扶持、制度保障和激励约束机制建设,提升其融资可得性,夯实小微企业内控管理,加强信用信息体系建设等。

关键词:疫情  小微企业  融资问题  对策研究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金融服务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系列政策,小微企业信贷增长得到很大改善,信贷成本逐步有所下降。但是从总体来看,当前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没有得到根本性缓解。为什么在供给端信贷投放量持续增多情况下,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没有得到根本上、改善。本文通过抽样调查方式分析小微企业信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试图在新形势下,从现实层面剖析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现状和问题,进一步探索有效的政策措施。

一、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本次调查直接向样本企业(每个县域12户,市区20户)发放问卷,其中有效样本98户。从被调查样本企业的行业分布看,本次调查的104户企业共涉及9大类企业,其中燃气、电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户,房地产业5户,制造业29户,批发和零售业21户,交通运输、邮政和仓储2户,软件业1户,餐饮住宿3户,服务业15户,其他20户,在样本企业中占比分别为1.90%、4.90%、29.40%、21.50%、1.90%、0.90%、2.90%、14.70%,其余行业在样本企业中占比合计达19.60%。

(一)从融资需求主体角度来看

1.小微企业经营成本上升,信贷融资需求萎缩。一是小微企业经营成本上涨制约其生存发展。调查显示,有65.30%、52.04%和44.89%的样本企业感觉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和企业营销成本的上升制约着企业生存和发展,只有19.38%的样本企业认为银行利息高对企业的生存影响较大。二是小微企业投资意愿普遍不高,维持生产周转成为首要目标。80.61%的样本企业的信贷融资主要用途为流动资金周转,40.81%的样本企业的融资用途为购买原材料,固定资产投资及其他投资只占样本企业的22.44%。在经济下行状况下,维持生产周转成为多数小微企业经营首要目标,投资融资需求萎缩。

2.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单一,银行是主要资金来源。一是融资渠道单一。调查显示,56.90%的样本企业仅通过一种融资渠道融到过资金,占比超过一半,其中仅通过银行融资的样本企业占34.69%。33.00%的样本企业使用过二种融资渠道,使用过三种以上融资渠道的只占8.00%。长尾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仍很单一。二是银行是小微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占比72.45%;亲戚朋友借钱、内部员工集资和企业自筹融资方式占企业融资的比重依次为32.65%、16.33%和15.31%;包括网络融资等其他方式的融资占比为15.31%;集合票据和短期融资券、小额贷款公司和其他企业借钱是小微企业融资的有效补充,占比分别为4.08%、3.06%和1.02%。市场化融资占比偏低,截至2020年3月末,通过发行股票方式筹集资金的样本企业仅1家,占比1.02%。风险投资为零。三是农商行仍是小微企业服务提供主体,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村镇银行发挥着重要作用。样本企业信贷供给主体中,农商行占比46.94%,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村镇银行占比分别为31.63%、30.61%和14.28%。优质企业同时可以在几家银行获得信贷资源。

3.小微企业自身特性决定其融资处于弱势地位。一是没有明显技术优势的企业在银行融资中明显处于不利地位。调查显示,有32家样本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其中有28家获得了银行信贷支持,占比为87.50%,而不具有技术优势的66家企业中只有43家企业得到银行信贷支持,占比65.15%,后者占比较前者低了12.35个百分点。二是产业链末端企业一般技术、资金力量不强,市场竞争剧烈。调查显示,98户样本企业中的24户企业处于产业链下游,其中只有14户企业在银行获得融资,占比为58.33%,获得银行融资的比例比处于产业链上、中游的小微企业低18.69个百分点,说明处于产业链上、中游的企业在市场上议价能力和竞争能力更强,因而更容易获得银行融资;三是企业规模对融资具有一定影响,规模越大抗风险能力越强,融资能力也强。调查显示,小型企业获得银行资金支持的占比为78.05%,比微型企业高10.13个百分点;四是疫情对小微企业生产经营产生影响,使小微企业的融资更加不利。调查显示,42家样本企业今年以来新承接的订单金额比2019年同期下降20%以内,有的企业甚至20%-50%不等的下降。47户样本企业今年以来的销售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在这些企业中认为今年从银行融资比往年更困难的占比为34.04%,而销售不受影响甚至有一定程度增长的企业占比只有17.64%。说明虽然国家出台了许多逆周期调节措施,但因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影响,导致银行放贷更加谨慎,慎贷、惧贷心理可能更强。

4.缺乏有效抵押担保是融资最大障碍,大多数企业信贷需求集中在长尾端。调查显示,67.35%的样本企业认为企业缺乏有效的抵押或担保是融资的最大障碍,29.59%的样本企业认为融资成本高企制约企业融资,28.57%的样本企业认为自身财务状况欠佳影响企业融资,26.53%的样本企业认为银行针对小微企业的放贷条件高对企业融资造成不利影响。还有14.28%的被调查企业认为企业与银行、投资者间信息不对称、沟通不畅造成企业融资渠道不畅。但是从总体来看,小微企业融资缺口规模并不大。调查显示,今年的融资缺口在100万以下和100-500万的企业占样本企业的比例分别为30.60%和28.50%,大多数企业资金缺口规模并不大,融资需求集中在长尾端,而且这些企业在2019年只有3家企业出现亏损,大多数企业经营情况正常平稳,这些企业只需银行努力扶持一把就可度过难关。然而,调查显示,小微企业总体融资需求满足程度并不高,满足度达(融资需求满足程度=企业实际融资金额/企业融资需求×100%)76%以上的样本企业数只占总样本数的35.71%。

5.小微企业对信贷融资环境预期乐观。调查显示,27.20%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融资环境有明显改善,60.60%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融资环境有一定改善;89.80%的企业对银行提供的服务感到满意或很满意。85.80%的企业对现有融资情况基本满意。说明国家出台的许多针对性扶持政策对企业的融资预期产生了一定正面影响,小微企业对融资的期望值有所提高。但是许多信贷相关制度建设滞后,如45.91%的企业认为金融机构严厉的责任追究制度使基层金融机构信贷人员产生“慎贷”“惧贷”的思想,39.79%的企业认为金融创新产品少,30.61%的企业认为贷款审核时间长、效率低,21.42%的企业认为企业融资过程中评估、登记、审计、保险等中介服务程序繁杂,规费标准较高,18.36%的企业认为地方金融机构的权限不足,无法根据企业实际实施放款,12.24%的企业认为缺少“无还本续贷、提前续贷审批、设立循环贷款、实行年度审核制度”等信贷管理措施,加重了企业的过桥融资成本。甚至有企业认为“双担保”“抵押与担保同时使用”等贷款方式,加重了企业融资成本。以上这些问题的解决仍然任重道远,还需要各方力量协调配合。

(二)从融资供给主体角度来看

1.央行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引导资金向小微企业倾斜。近年来,尤其是2020年疫情期间,央行充分发挥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等逆周期货币政策作用,增强对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及时落实准备金率下调及定向降准政策,增强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投放能力;发挥“窗口”指导作用,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积极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将信贷资源向普惠金融领域倾斜。如人民银行衡阳市中支根据市政府《关于应对疫情支持实体经济稳健发展的政策意见》精神,针对企业防疫复工的信贷资金需求,出台了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时期企业复工复产信贷服务的文件,打好货币信贷政策服务“组合拳”,发放再贷款10亿元,再贴现10亿元,开设绿色通道、搭建对接平台,建立主联系行制度、实行首问责任制,通过重点企业名单制、分类施策办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支持实体经济,促进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从2020年1月20日以来,全市金融机构已累计支持40户疫情防控领域企业,累计投放贷款9.7645亿元,减免企业各类费用达500万元以上。

2.不断完善小微融资方式,信贷成本逐渐回归合理。一是通过调整贷款使用方式,实现可循环使用,减少小微企业的财务费用支出。如常宁珠江村镇银行推出“线上循环贷”产品,客户在规定的贷款额度和有效期内,通过在线渠道自助提款和还款,随借随还。截至2020年6月末,累计发放贷款达2726.98万元;二是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提供续贷支持,通过无还本续贷、展期续期、借新还旧等方式进行续贷,减轻企业资金负担。特别是疫情发生以来,在央行政策指引下,各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实行应延尽延,极大地缓解了企业的资金紧张局面;三是“尽职免责”制度逐渐得到落实,银行小微服务积极性提高。如建行在落实小微信贷业务尽职免责过程中,只要没有证据证明员工在业务操作中有过错就可以尽职免责,有效保护了基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减轻了经办人员的工作强度及追责压力。四是银行主动承担或降低了小微企业抵押登记费、评估费等系列费用,精简各类收费项目,真正让利于小微企业。从银行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分布区间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大多处于4.5%-8.0%利率区间,而且从纵向来看,2019年LPR利率实施以来小微企业融资利率逐渐下行,融资成本逐渐回归合理区间。工商银行、华融湘江银行两家银行运用央行再贷款资金对南岳生物、衡缘物流、角山米业、力达康医疗、广盛源医疗等5家全国和全省重点名单内企业发放2.235亿元国家专项贷款,享受3.15%低利率,并实行财政50%贴息,确保财政贴息后企业实际融资成本低于1.6%。

3.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小微企业信贷融资可得性有所提升。一是丰富金融产品,拓宽服务方式。各银行机构针对小微企业初创及成长期固定资产少、无抵押的状况,不断探索和丰富多样化创新性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如农行针对民营小微企业长期存在的缺少有效抵押物等难题创新产品,2020年6月末,税银通、湘汇贷、采云贷等544家民营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5.54亿元。二是大力推广基于大数据基础的线上信用产品。如建行推出“小微快贷”纯信用无抵押全线上专属产品,市场反响十分热烈,投放当年便新增贷款户400户,贷款余额达16058万元。随后陆续推出了“云税贷”“抵押快贷”“结算云贷”子产品。截至2020年6月末,华融湘江银行纯线上信用类信贷产品贷出款项3433.91万元,比年初增长5.26倍。三是创新担保方式,助力企业解困。为解决企业融资担保难题,衡阳市融资担保集团创新担保服务方式,将股权、专利权及技术设备纳入抵押品范围,开设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等抵质押贷款业务,并下調担保费0.5%。如以专利权质押的方式为耒阳市焱鑫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提供流动资金贷款担保500万元,为湖南皕成科技有限公司、衡阳市邦友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流动资金贷款担保各1000万元,有效助力企业走出困境。

二、小微企业信贷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小微信贷风险较大,风险补偿机制不完善

一是小微企业不良贷款攀升。截至2020年5月末,衡阳市域内小型企业损失类贷款6158.20万元,同比大幅上升476.85%。另一方面,小微企业关注类贷款比年初大幅上升,小型和微型企业分别上升22.09和112.08个百分点,在疫情和经济下行周期影响下,关注类贷款向下迁移的可能性大幅上升;二是小微企业不良资产处置困难。小微企业形成不良贷款后,银行的清收过程非常复杂,效果不很理想,大量的不良贷款靠自身核销冲抵。截至2019年末,中国银行全部小微不良贷款余额7049.94万元,核销不良资产5658.89万元,占比为80.26%。其中起诉追偿不良贷款301万元,但是仅追回不良资产1.17万元。祁东农商行起诉追偿不良贷款1090万元,仅追回不良资产150万元,起诉追偿过程复杂、时间长、成本高,即使胜诉了不良资产回收效果也很不理想,存在赢了官司输了钱的无奈现象。三是担保体系不健全,风险补偿机制不完善。衡阳市担保行业经历过曲折的发展历程,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4家担保公司,即衡阳市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耒阳市广宏、互惠投融资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湖南常宁裕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4家公司注册资本共计7亿元,总体担保实力不强。据调查,目前衡阳市建立了中小微企业信用风险补偿管理办法,但是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发生时要取得补偿有很多条件,如须入驻衡阳市金融信用信息服务中心、纯信用类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含)以下,按本金净损失的10%-50%进行补偿,且单笔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等。贷款风险仍主要由银行承担,致使银行因畏惧风险,无法满足贷款需求。

(二)信贷管理机制建设滞后,严重制约小微企业融资

一是激励机制滞后,小微企业金融业务考核权重较小。据银行反映,小微企业金融业务开展的专项考核一般在其综合绩效考核权重的10%以下。小微企业业务考核权重小,其贷款增长的考核权重更小,难以调动经营机构的积极性。二是贷款管理机制有待完善。按照《贷款风险分类指引》(银监发[2007]54号)和《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企业无还本续贷类或借新还旧贷款有可能划入关注类,这在很大程度给一些财务状况正常的小微企业融资造成了一定障碍,这也成为众多小微企业诟病的一项政策。另外,银行反映,办理抵押贷款借新还旧时,个别登记部门要求银行先出具旧贷款结清证明才能办理新贷款抵押登记,若银行按此办理则丧失了旧贷款抵押权,在新证出具之前的期间,如果企业涉及经济纠纷被其他债权人查封抵押物,银行将无法办理新贷款抵押登记。三是信贷手续繁琐,“过桥贷”成本高昂。企业的一个贷款周期结束后,若要续贷需“先还旧、再借新”需要“过桥”资金。特别是小微企业贷款到期后,若需续贷,一般要先还本付息,然后由银行根据企业经营情况、负债率、企业主信用等,继续放贷,在此过程中,企业资产要再次办理抵押登记等一系列手续,费时费力费钱,而且存在时间差,有时企业不得不借助成本昂贵的“过桥贷”。如常宁市财政设立了企业过桥基金,成本是100万元每天60元,但是总额只有2000万元,面对僧多粥少的局面,大多数小微企业只能望贷兴叹,只能求助于民间过桥资金,承受昂贵的资金成本。四是小微企业信贷抵押资产确权颁证难。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存在很多制约因素,最大的一个因素就是土地和房产的确权颁证过程复杂,涉及部门和利益纠纷众多。如衡阳某汽贸公司土地资产按市场评估价为1.3亿元,但是10年过去了产权证也没办下来,对企业的融资和后续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类似问题还存在于许多企业中,土地或房产产权办理困难制约融资。

(三)小微企业融资综合成本仍显偏高,地方法人机构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纵向比较,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有所下降。但横向比较,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仍居高位:以银行贷款为例,2020年5月末,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上浮比例比大型和中型企业分别高55.48、5.63个百分点,上浮比例为96.99%。同时,问卷调查显示,获得银行或其他融资的综合成本年息6%-10%的样本企业占全部样本企业的67.30%,11.20%的样本企业年息区间为10%-15%。综合成本中利息成本占比为50%以下的样本企业有25.50%,占比为61%-70%的企业有11.20%,占比为90%以上的企业仅为28.50%。说明融资综合成本中非利息成本占比仍然较高。而且由于地方法人机构资金成本、可贷规模、产品竞争力、人员数量和网点数等方面的原因,其信贷成本也远比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高,在信贷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其贷款利率远远高于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调查数据显示,农商行和村镇银行的利率一般高2-3个百分点。从人民银行货币信贷利率报表看,今年5月份,农商行贷款平均利率为年息7.28%,比国有商业银行高2.56个百分点,但是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61个百分点。

三、对策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策扶持、制度保障和激励约束机制作用

一是建立“政府引导、银行支持、担保配合”的政银担合作模式,完善担保资本金扩充机制,降低担保费率,实现市、县地方政府融资性担保体系全覆盖。建立和完善以财政资金为主导的不以赢利为目的的过桥基金。鼓励创办民营担保机构及联保、互保性质的担保机构,形成政府性、商业性和企业互助性相结合的多层次信用担保体系,共同解决担保难问题。清理规范不合理的违规融资收费,从严问责处罚各种违规搭售、转嫁成本、存贷挂钩等现象,切实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继续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建设,降低风险认定标准,提高风险补偿比例,做到应补尽补。二是依托衡阳市金融信用信息服务中心,彻底改变机构间信用信息割据状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对全市小微企业信用档案应建尽建,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跨部门获取信息难等问题。三是建立健全金融债权的维权机制,企业主管部门、工商、税务等部门要加强信用企业名单的沟通,建立小微企业违约信息通报机制,实施“黑名单”制度,对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进行联合制裁,司法部门要加大对不良贷款的惩治力度,维护银行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四是人民银行要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和支持作用,积极发放支小再贷款,优先办理小微企业商业汇票再贴现业务,深入开展小微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工作,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入。积极推广利用应收账款服务平台,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监管部门要扩大不良容忍区间,灵活对待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业务贷款等级评定,采取多种措施支持小微企业稳生产、保就业。五是协调土地、房产、住建、工商等部门,在现有政策框架下,最大限度地支持企业取得合法手续,解除银行后顾之忧。落实财税政策优惠措施,加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税收优惠和奖补力度,力争做到应享尽享,加强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保障。

(二)有效提升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

一是各商业银行要成立小微中心、小企业金融部、小微企业普惠金融特色支行等机构,统一管理,单独核算。制订小微业务业绩考评办法,加大小微企业绩效奖惩力度,坚持和把握“做专”“做小”的方向。二是大型商业银行要下沉机构,下放审批权限,缩短审批流程。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不断改进和优化贷款审批程序,尽可能缩短贷款审批时间,适应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三是丰富金融产品,拓宽服务方式。各银行机构利用网络金融服务平台,开发大数据信贷产品,有效地拓宽融资渠道。要探索扩展抵押和担保品范围,推动动产、知识产权、股权等质押贷款业务,发展供应链融资等金融产品。要创新符合小微企业需求特点的保险产品,发展信用保险和短期抵押贷款保证保险等新型保险产品。四是在银行内、外部考核中适当提高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呆坏账核销额度等。完善贷款责任追究与正向激励相匹配的考核制度,加快落实尽职免责制度,提高信贷人员放贷积极性。五是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支持作用。引导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发行中小微企业集合债或集合票据。加快产品规范创新,提升中小微企业使用商业汇票融资。支持优质中小微企业在主板、科创板、中小板、创业板或新三板上市或挂牌融资,改革和完善定向或增发融资限制。引导和鼓励创业投资企业和天使投资投资中小微创新创造企业、私募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投早投小。推进改革区域性股權市场试验。

(三)着力夯实小微企业内控管理,加强信用信息体系建设,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力

一是提高诚信意识,优化信用环境。企业要严格按照贷款用途使用资金,不挪用、不套利,争取银行持续信贷支持。扩大诚信兴商宣传力度,健全企业准入退出机制,以多部门联席会等模式定期对辖内逃废债行为进行认定和制裁,严厉打击失信行为。二是着力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全面提高内部管理水平。规范财务管理,主动接受中介机构审计,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财务报表。三是积极对接好衡阳市金融信用信息服务中心这一信息平台,彻底改变小微企业信息不真实、不规范的面貌,做到规范经营,诚实守信,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四是积极加入工业互联网或电商平台,利用互联网平台获得各种市场信息和宣传企业产品,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对接,推动企业实现云销售和云服务线上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衡阳市中心支行

猜你喜欢
融资问题小微企业对策研究
淮安市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营改增”对小微企业的影响分析
小微企业中员工激励制度及流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