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爱情!

2021-03-24 11:13康宁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比萨爱情观异性

康宁

〔关键词〕人际交往;爱情观;高中

【活动理念】

人际交往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高中年级要正确对待和异性同伴的交往,知道友谊和爱情的界限。

高中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异性间相互吸引,喜欢与异性接触与交往。教师应引导高中生深化人际间的情感体验,引导高中生正确对待异性关系,采用恰当的人际交往方式。

【学情分析】

1.当前高中生谈恋爱的现象较为普遍,有调查发现,比例达到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2.现实情况是,大多数高中生不能准确理解爱情的含义;

3.大多数高中生的爱情观具有盲目性与偏激性的特点;

4.高中生谈恋爱的动机复杂,据统计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易把异性之间的相互吸引、好感等同于爱情(占42.08%);

(2)为缓解青春期焦虑,减少心理压力,寻找安全感(占37.53%);

(3)由于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受挫而选择恋爱(占17.14%)。

【活动目标】

1.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结合心理学实验,理解“心动”与“爱情”的不同;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初步理解爱情的内涵;

3.学生通过观念交流碰撞、自我反思,不断整合、完善自己的爱情观。

【活动重难点】

理解爱情的内涵,整合、完善自己的爱情观。

学生自由表达、分享对爱情的态度与理解。

这是由高中生情绪发展的特点——文饰性决定的,主要表现为情绪的表里不一,让人捉摸不透内心的真实情感。

【活动方法】

游戏体验法、提问互动法、讲授法、头脑风暴法

【活动时间】

45分钟

【活动年级】

高中

【活动准备】

两色便笺纸、彩笔、爱情比萨DIY第1轮和第2轮活动用纸、“手绘我心”活动用纸等。

【活动过程】

一、课程导入

教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个略带神秘而又重要的主题——异性交往,在这节课上,我们将共同努力,一起揭开爱情的神秘面纱。

我们先来看一个關于高中生的爱情故事,看看你可以从中找到哪些爱情的关键词。

播放视频:剪辑版电影《青春派》

3分20秒的短片讲述了一个高中生的爱情故事:即将毕业的高中生居然在拍毕业合影时向暗恋了三年的同班同学黄晶晶表白,在同学们一片起哄声中,黄晶晶接受了居然的追求。高考后,居然落榜,黄晶晶顺利升入大学。国庆假期,黄晶晶提出与居然分手,说对他仅仅是喜欢,而不是爱情,他们之间不合适。居然失恋,一脸茫然,痛苦万分。

教师:从男女主角那里,我们找到了哪些爱情的关键词?

师生互动,请学生们分享观赏视频的感受。

教师:短片里既有高考前勇敢地向“女神”表白的情节,还有落榜后“早恋害人”情非得已的表态,也有对冲动的执着、真心、不后悔,更有仅仅是喜欢然后选择再见的痛苦表白。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呈现高中生的爱情故事,将学生抽象的爱情定义与现实生活相连接,引发学生对爱情的思考,创设探究情境,直入主题。

二、心动与爱情

(一)亲密接触

教师:爱情让人憧憬,却又让人捉摸不透,接下来让我们从手中的数字开始,一起来寻找爱情的密码!

在学生进入教室的同时,男女生分别发一张写有数字的便笺纸,对应数字的男女生两人一组,双眼对视,握手,互相说“你好,很高兴与你一起探讨爱情”!

师生互动,邀请2~3组同学分享“亲密接触”的感受。

教师:刚才有同学谈到了紧张、尴尬,心跳得有那么一点点快,也有同学表示很淡定,没有感觉。而且在体验过程中,有的同学大大方方地握手,有的同学则始终很不自然,就等着老师说停下来。同学们这些看起来有些矛盾的感受与行为很正常,因为在我们这个年龄,两性之间有一种自然的吸引,既渴望去接近异性,却也有意无意地表现出回避或无动于衷。

设计意图:在学情分析中,我们了解到因“把异性间相互吸引等同于爱情”而恋爱的占到了42%,因此设计了一个随机安排的男女生两两握手的环节,让每一位学生亲身体验与异性近距离接触时的紧张心跳,以自身的情绪体验创设探究氛围。

(二)吊桥效应

教师:当我们在跟异性近距离接触时,会有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反应:心跳加速、脸红、手心出汗、呼吸变得急促等。这种心跳加速的感觉是不是爱情?

呈现心理学家阿瑟·阿伦的吊桥实验:

将参加实验的男大学生分成三组,分别前往三个不同的地点——安静的公园、坚固而低矮的石桥、危险的吊桥,接受同一漂亮女研究员同样的调查:首先由男大学生完成一份简单的问卷,然后根据一张图片编一个小故事。在进行完简短的调查之后,漂亮的女助手把自己的名字和电话号码都告诉了每一位参加调查的男大学生,说有什么问题,可以给她打电话。

教师:大学生们会编出什么样的故事,谁会在调查后给漂亮的女助手打电话?大家觉得哪一组的男大学生打电话的人数最多?

师生互动,邀请2~3名同学分享。

教师:实验结果有趣的发现是:与其他两组相比,在危险的吊桥上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给女助手打电话的人数最多,同时他们也编出了更多浪漫的爱情故事。为什么吊桥组的男生更主动地拨打了电话,更多的人对漂亮的女助手产生心动呢?

师生互动,邀请2~3名同学分享。

教师:吊桥实验告诉我们:心动不一定就是爱情,不要把与异性相处时的紧张心跳等同于爱情,不要把异性间的相互吸引、好感等同于爱情。

设计意图:引用心理学上的经典实验而非简单说教,用实验结果告诉学生:心动不等于爱情。这契合了高中生思维更具有逻辑性、思辨性、不盲从的特点。本环节的设计,紧扣教学目标中“理解心动与爱情的不同”部分。

三、爱情DIY

教师:听到这,可能有同学要失望了,原来那种令你怦然心动的感觉不是爱情。如果心动不是爱情,那什么才是爱情呢?歌词里这样说:这就是爱,说也说不清楚;这就是爱,糊里又糊涂。我们不要糊涂地爱,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动手,DIY一份我们自己的爱情“比萨”。

(一)DIY我们 的爱情“比萨”

1. 爱情比萨DIY第一轮

教师:要做爱情比萨,需要先确定比萨的原料。你认为爱情里应该包含哪些成分呢?老师这里有很多成分被认为是爱情的“原料”。(下发第1轮活动用纸、水彩笔)

教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活动用纸上写下你心目中的爱情比萨所需的原料,写下小组选择的爱情原料后并赋予每种原料颜色。你有4分钟的时间,既可以从以上原料中选择,也可以加入自己独特的爱情原料。每个小组推出一名代表进行交流。

小组创作。(4分钟)

教师:或许你还沉浸在刚才的讨论中,没关系,先停下来,让我们倾听一下其他小组的观点,或许会对你有新的启发。

组间交流。(5分钟)

教师:经过刚才的分享,同学们把爱情比萨装点得五彩斑斓,每个小组都赋予爱情很多成分;即使选择了同样的成分,赋予的色彩也不同。

2.爱情比萨DIY第二轮

教师:如果仅仅让你保留三种原料,你会保留哪三种?

这将是个艰难的过程,因为小组内每位成员都会面临自己钟情的“原料”被舍弃的艰难抉择;这也是个逐渐深入的过程,因为在取舍之间,我们会把大家认同的、更有价值的“原料”保留下来。(下发第2轮活动用纸)

(1)每个小组将有6分钟的时间,最终确定三种原料,并说明理由,赋予它色彩;

(2)在右侧创作小组专属的爱情比萨,创作时只能使用最终选择的三种原料;

(3)注意与亲情、友情相区分;

(4)结束后,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展示作品。

小组创作。(6分钟)

教师:各小组基本都已完成,接下来我们一起倾听各组对爱情比萨原料的最后选择,静静地欣赏一下各组的创意作品。每个小组有1分钟的时间!

组间交流展示。(5分钟)最后将作品张贴在黑板上。

教师:我们收获了五份精彩纷呈的爱情比萨,各小组的作品中既有大家共同认可的,比如亲密不可或缺、信任是基础等,也有不同的观点,都引导着我们对爱情的思考走向深入。

设计意图:根据高中生喜欢自主探索事物根本原因的认知特点,采用DIY的形式,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在第一轮的DIY中,每位学生充分交流表达自己对爱情的理解,让不同的观点与思想交流碰撞;第二轮DIY的取舍过程,则将讨论引向深入,深入思考爱情内涵。两轮爱情DIY呈现层层递进的关系,激发了学生的抽象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更关注认知观点的生成性。

(二)大师的“礼物”

教师: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同样对爱情密码非常着迷,他也做了份爱情“比萨”。我们一起来品味一下大师的作品:在他的爱情“比萨”里有三种原料——激情、亲密、承诺,构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形。

呈现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原色理论。

教师:对比一下小组的选择与心理学家观点的异同,接下来我们来听一下斯腾伯格的理由:

激情是一种情绪上的着迷,是两性间的相互吸引,包括外在美、气质美和性感等方面。着迷、吸引、美貌、性感、一见钟情等,都属于激情的内容。激情可以看作爱情的发动机,我们赋予它热情的红色。我想,高中时代的爱情里永远都不缺乏激情。

亲密是爱情关系中的温暖体验,包括对爱人的无私付出和心灵的深层沟通等,像我们前面提到的浪漫、尊重、独立、温暖、信任、分享、理解等。亲密可以比作爱情的加油站,我们赋予它温暖的黄色。高中时代的爱情,太过亲密了就会失去自我,矛盾丛生,一旦疏远就会担心感情降温,把握好真的很难。

承诺是维持亲密关系的决定或担保,包括忠诚、责任等,是爱情中最理性的成分。我们赋予它冷静的蓝色。轰轰烈烈的开始,令人窒息的亲密,无疾而终的分手,这是大多数高中爱情的节奏。我们信誓旦旦地承诺,却有时连自己都照顾不好,爱或者不爱,我们该如何选择?

设计意图:赋予爱情原料不同颜色的环节加深了学生感官的记忆。通过呈现有影响力的爱情三原色理论,将心理学家的视角与学生自主生成的认知观点对比,引导学生思考高中阶段的爱情,与学生所处的现实生活相连接,加深对爱情含义的理解。这也是对本课教学重点的落实与深化。

四、手绘我心

教师:爱情依然那么美好,我们对爱情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想法,或许我们需要点时间来沉淀今天的探索、分享与思考,逐渐内化为自己的爱情观。请静静地回味今天这节课的收获,在卡片上记录下你对爱情新的理解。

设计意图:高中生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与反思能力,在经历了与同辈群体和心理学家的观点撞击后,需要一个整合、内化的过程。活动形式上,从小组回到个人,让每一位学生有一个沉淀的过程,促进新观念的生成与内化。这也是一个开放的环节,学生需要将对爱情的思考向课下延伸,向生活延伸。

五、课堂小结

教师:大家还沉浸在对爱情的思考中,却已到了说再见的时间,请保存好这张卡片,随时记录下我們对爱情新的理解。在同学们的感染下,老师对爱情也有些感悟,跟大家分享:

爱情是美好的,那个令你怦然心动的TA,或许保持距离欣赏就足够了,这其实更是一种尊重。请尊重我们纯真的情感,尊重我们身边的每一位同窗,尊重我们肩上的责任……

爱情是一生的功课,这堂课也仅仅是我们探索爱情过程中的一个驿站。让我们不断学习,使自己有能力去爱,与时间共同成长!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本课全过程,重新串联起各个环节,让同学们的思维与情绪有一个稍微沉淀的过程,更有利于学生课后的反思与观念的内化。

【活动反思】

1.紧扣活动主线和理论支撑,层层递进

本节课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为指导,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与积极心理学为主要理论依据,在准确把握高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基础上,根据高中生爱情观的学情特点,以活动为主,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反思。紧密围绕“爱情含义”这一重点,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结合高中生喜欢质疑与争论的认知特点,设置了层层递进的探究点,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做到难点突破,力求真正落实教学目标。

2.挑战与关注

异性交往话题神秘而敏感,加上高中生“文饰性”的情感表达特点,在公众场合,能否自由地表达、分享真实的感受与观点,始终是本节课的一大挑战。同时主题的敏感性,带来了学生参与活动时的兴奋感,因此教师需要对课堂环节的组织加以关注。

3.困惑与观念

对于高中生异性交往与爱情这样重要而敏感的话题,我们会有“不痒的地方不要主动去挠它”的观念,与是否会打开“潘多拉魔盒”的困惑与担心。

积极青少年发展观提示我们“没有心理问题并不等同于心理健康或发展良好”,当恋爱逐渐成为学生成长的需要时,就不能再用“不合时宜”等观点来看待它。不逃避,不被动等待,相信青少年具有积极成长与发展的潜力,教师与学校教育应担当起青少年积极发展的关键“承载系统”。

注:本文系2019年山东省教育厅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玲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高中分册)[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2.

[2]金国婷.高中生的爱情观与爱情教育探讨[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0.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托马斯实验学校,济南,250101)

编辑/张国宪 终校/卫 虹

猜你喜欢
比萨爱情观异性
从《寡妇春怨》与《孤雁儿》对比中看中西爱情观
平分比萨
开心比萨
瓦楞纸比萨
吃太多会胖
异性齿轮大赏
Analysis of Shakespeare’s Sonnet 116
张生与柳梦梅爱情观之比较
你有让异性心动的本领吗
外教新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