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布局消费金融研究

2021-03-24 10:01邹丽雪王丽丽张茜
时代金融 2021年6期
关键词:消费金融金融科技商业银行

邹丽雪 王丽丽 张茜

摘要:消费金融厚植于消费理念的升级和消费模式的创新,商业银行发展消费金融对于提高消费者生活水平、支持经济增长等方向发挥着积极推动作用。

关键词:商业银行 消费金融 金融科技

消费金融①是金融机构为满足个人消费需求提供的信贷产品。我国目前提供消费金融服务的机构有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平台等,其中商业银行在这一业务领域经历了从探索、试点到快速发展的成熟阶段,在未来消费金融市场创新发展中潜力无限。

一、消费金融发展正当其时

(一)消费金融厚植于消费理念的升级和消费模式的创新

近10年,我国经济发展在经历了飞速增长后进入平稳期,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速逐步趋缓,但消费升级带来的消费结构改善效果日渐突显。城镇家庭恩格尔系数由2010年的35.7%下降到2019年的27.6%,而以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为代表的享受型和改善型的家庭消费支出明显增加,其占家庭消费分别由2013年的12.81%和8.36%增至2019年的15.11%和11.44%。即使在食品、衣着等必需品消费中,也可以看到消费者更加追求品质型消费,对高端品牌的追求和对兴趣消费的支付能力不断提升。产品定制化、各类小众商品频繁“出圈”、甚至是众筹模式的兴起,都重新定义了消费的模式。新消费主义的兴起也表现出巨大的消费贷款需求。

从消费群体来看,90后和00后成为消费市场的“后浪”,成为新消费主义的定义者和践行者。从群体规模看,90后、00后人口超过3亿人,成长为消费市场转型升级的主力。从消费习惯看,新崛起的年轻群体更加偏爱线上购物,同时,发达的社交网络能够将消费意见领袖带来的潮流迅速扩散,产生“分享-购买”多向传递的裂变效应。年青一代追求个性化和体验性的消费需求,进一步激发了消费市场个性化、定制化的浪潮,特别是各类节日、休闲娱乐等线上、线下联动体验式消费,能够吸引年轻群体深度消费。

(二)互联网科技的迭代更新推动消费金融创新发展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着消费金融的革新。伴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兴起,消费金融以互联网技术为手段,提升了交易效率,改革升级了传统的消费金融方式,实现了交易环节的网络化和信息化。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前沿技术赋能消费金融,从潜在获客、产品研发、风险控制和运营管理等方面,支撑消费金融的发展,使其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在风险风控方面,互联网科技充分发挥其规模化处理、智能化识别、机器学习快速迭代等优势,为海量消费金融数据利用和客户服务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并推动消费金融创新发展。

(三)相关政策的日益完善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

消费金融市场的兴起与快速成长离不开政策的支持。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提“在全国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此后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把释放消费潜力、鼓励消费提升作为重要内容。自2009年《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颁布,首批消费金融公司成立以来,国家和各级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励消费金融发展。特别是2018年三季度银保监会、国务院多次发文,指出要“积极发展消费金融,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适应多样化多层次消费需求,提供和改进差异化金融产品与服务。支持发展消费信贷,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进一步提升金融对促进消费的支持作用,鼓励消费金融创新,规范发展消费信贷,把握好保持居民合理杠杆水平与消费信贷合理增长的关系”。

消费金融发展势如破竹,相关监管政策也逐步完善。2017年开始,多部委就消费金融业务颁布了多项规范管理通知,分别针对校园贷、网络小贷、“现金贷”提出了严格的清理整顿措施,对市场进行肃清。2019年11月9日,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下发《关于做好配合打击惩治“套路贷”加大消费金融业务创新的通知》,从严防信贷资金流向“助贷平台”、加大消费金融创新力度等方面对下一阶段商业银行信贷工作提出要求。2020年5月9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进一步规范了行业发展。长期来看,政策对行业乱象的及时清理整顿,能够取缔风险过高的产品,关闭无业务资质的公司,为行业长期发展提供良好规范的市场环境。

二、商业银行应布局消费金融发展

(一)商业银行发展消费金融是业务转型的客观要求

在全球利率下行趋势和我国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双重作用下,商业银行对公贷款业务的议价能力明显下降,与此同时,零售贷款业务“利润稳定器”的作用日渐凸显,让其成为商业银行转型发展顺势而为的突破口。零售贷款业务具有增加客户粘性、提高资产收益率、稳定资产质量等优点,消费金融作为除住房按揭贷款、汽车金融之外最重要的零售贷款业务,也是商业银行零售转型的重要着力点。特别是在国家房住不炒的调控政策引导下,银行按揭贷款的增长受限,而消费市场的持续火热使消费金融成为商业银行应对利率下行趋势的不二之选。

商业银行在零售领域开展消费金融业务,不但能够提高收入,还能为精准营销积累更加丰富的客户数据。消费金融依赖真实消费需求和特定消费场景,都是重要的客户画像数据维度。商业银行在开展消费金融服务的同时,能够在自身拥有的客户信息基础上,获取更具时效性、真实性的多维数据,从而为银行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客户偏好和需求、深度风险管理和控制、精准客户营销提供数据基础。特别是在下沉市场未被传统信贷业务覆盖的长尾客户,他们是消费金融市场的蓝海,而他们的信用风险信息相对匮乏,通过消费金融获取客户的有效信息成为市场开拓的重要抓手。

(二)商业银行自身有发展消费金融的优势

商业银行庞大的客户基础是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的天然优势。商业银行掌握的储蓄卡和信用卡等賬户体系是消费金融最底层的客户资源,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借记卡在用发卡数量76.73亿张,同比增长11.02%;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7.46亿张,同比增长8.78%,这是商业银行开展消费金融的客户规模优势。此外,银行还有丰富的对公客户资源,特别是与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商贸客户,他们的业务可以为消费金融提供场景和业务支持,与商业银行合作可以实现双方客户资源共享的双赢。

商业银行低成本的资金是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的行业优势。商业银行不但可以在资金市场通过发行消费金融ABS、同业间拆借融资,自身更是可以通过吸收存款获得大量低成本的资金,这是相对于互联网平台、小贷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的突出优势。杠杆被监管严格控制的情况下,特别是持有小贷牌照的消费金融公司资金杠杆通常只有1-3倍,非银行消费金融业务主体募集资金的规模相对受限,方式上普遍依赖同业借款和发行债券。虽然当前资本市场对消费金融ABS普遍看好,债券发行趋于常态化且融资成本逐步降低,但相比于商業银行低成本、低风险、高稳定性的资金来源,债券市场融资成本仍然相对较高且更容易受到多方风险的冲击。即使同为债券市场资金募集,商业银行由于在股东背景、资金实力方面的优势,也能充分降低融资成本。尤其是在市场资金成本波动时,商业银行的资金优势会格外被放大。

商业银行成熟完善的风控体系是发展消费金融的专业优势。商业银行在消费贷款、信用卡业务领域具备多年的实践经验,已经建立了经过市场考验的零售业务风控措施。此外银行业具有天然的资本约束和风控优势,在业务实践中沉淀了大量的客户账户信息、交易信息、理财信息等高价值数据,可以有效把握客户的资产和资金流动情况,为进一步风险识别和预警提供了多维信息,在风险防控中占据信息优势。

三、商业银行在消费金融的多重发力

(一)拥抱金融科技

商业银行应强化自身科技实力。金融科技重塑了消费金融业务各环节,改变了消费金融服务和管理的方式和工具,在消费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商业银行应通过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整合集团内部资源,赋能消费金融,加强在消费金融市场的布局与突破。目前,无论是股份制银行还是国有大行都在通过成立科技子公司、招募高端科技人才等方式强化自身科技实力,未来会有更多商业银行增加科技资源投入,助力消费金融发展。

商业银行应与金融科技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商业银行布局科技战略,在过渡阶段可优先选择与成熟的金融科技公司形成战略合作,实现数字化转型,促进消费金融的稳定快速发展,在获客、场景、数据和风控等方面与金融科技公司加强合作,实现战略双方的共赢。

(二)建设消费场景

商业银行应该依托客户消费场景,提升客户体验。在经历了银行传统消费金融、互联网消费金融阶段后,以场景为特征的智慧消费金融服务悄然兴起,打破了以往单一的线下和线上模式,形成了“线上+线下”结合的场景化模式。消费场景以人为核心,包含金融与非金融消费场景,如医疗场景、居住场景等。商业银行应凭借自身较强的金融属性和线下优势,同时加强服务功能,借助互联网渠道对接更多服务场景,提升客户体验,增强客户粘性。

商业银行应基于多元消费场景,构建金融生态圈。大型商业银行可以发挥多牌照、多业务优势,并通过自身业务拓展、利用资源与外部战略合作伙伴协同共建金融生态定位与布局,构建自身完善的金融生态圈。中小银行可以灵活发挥自身地域、业务优势,寻求外部的合作,融入生态圈并占据自身不可替代的位置。

(三)深化与助贷机构合作

商业银行可以与助贷机构在多个业务环节开展合作。助贷机构通常包含小贷公司、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众多非持牌机构,他们在客户流量、场景获客、科技技术、贷后管理方面的优势,可以为商业银行营销获客、风险控制、贷后催收等提供智能化服务。助贷机构的专业化服务降低了商业银行消费金融的运营成本,可以较好的实现双方优势互补。

商业银行与助贷机构的合作要在《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规范的框架下展开。管理办法放松了合作机构准入与收费要求,为商业银行与助贷机构深入合作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有助于商业银行吸收新的技术和先进经验,推动消费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兼顾变革创新与安全合规。但商业银行消费金融的核心风控环节要进行独立自主管理,与助贷机构的合作模式和内容要通过书面协议明确,合作各方要做好信息披露。

(四)加强监管及市场风险管控

商业银行发展消费金融要严守监管底线。2020年5月9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对商业银行消费金融贷款业务的授信额度、期限、地域等方面做出详细的规范,并对商业银行与助贷机构合作给出清晰的指导。随着消费金融深入发展,监管机构或将针对商业银行参与消费金融市场给出更多规范性经营指导意见。严格按照监管规则开展消费金融业务是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基础。

商业银行要通过更加灵活、全面的信息数据管理,提高消费金融风险控制的能力和水平。商业银行可以利用传统信贷风险管理的有益经验,利用内部精准、多维度的客户数据,结合外部合作平台高频、高效的数据,针对消费金融客群构建更加全面的客户画像模型和风险管理模型,提高贷前风险识别和计量的精准度,弥补当前个人信用报告的不足。充分利用金融科技在智能化、自动化审批、资金流监控等环节的作用,提高风控信息的时效性,保证贷后风险预警及时准确。

注释:

①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8)》所示,消费金融包括广义与狭义两种定义方式。广义消费金融包括传统商业银行向消费者发放的住房按揭贷款、汽车贷款、信用卡和其他贷款,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向消费者提供的家装贷、购物分期,以及新兴的基于网上购物等消费场景为消费者提供购物分期服务的互联网消费金融。狭义消费金融是从广义消费金融范畴中扣除传统商业银行车房贷款的部分。本文仅研究狭义消费金融范畴,即以消费为目的,贷款周期不超过24个月,金额不超过20万元,小额分散的信用贷款。本文仅讨论狭义消费金融。

参考文献:

[1]巴曙松,赵伟.构建消费金融的互联网应用场景[J].中国国情国力,2020(06):18-21.

[2]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度小满金融.中国消费金融年度报告 2019[R].北京:北大光华管理学院,2019.

[3]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经济结构升级中的消费金融 2019中国消费金融发展报告——创新与规范[R].北京: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2019.9.

[4]伍典.金融科技助力消费金融大放异彩 36Kr-消费金融行业研究报告[R].北京:36氪,2019.

作者单位:邮政科学研究规划院金融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消费金融金融科技商业银行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百度金融成立国内首家“金融科技”学院
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的法律风险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宁夏平罗县城乡居民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的关系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