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肉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2021-03-24 14:24:34
山东畜牧兽医 2021年3期
关键词:荚膜坏死性梭菌

李 红

(山东省济南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山东 济南 271100)

鸡坏死性肠炎是由产气荚膜梭菌(又称魏氏梭菌)引起的肠道感染的急性传染病,又称肠毒血症和烂肠症。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在鸡群发生应激、饲养管理水平较差、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营养缺乏或抵抗力降低时即可诱发本病。临床上以发病急和死亡快为特征,主要表现为患病鸡排出混有血液、黑色或黑褐色煤焦油样稀粪,剖检小肠黏膜出血、溃疡和坏死。近年来,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和现代化肉鸡养殖水平的不断提升,鸡群一旦发生坏死性肠炎会对养殖场(户)造成极其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严重阻碍养鸡业的健康发展。该病在养鸡生产中时常发生,但由于养鸡户和兽医人员的生产经验不足及诊断技能的不足,加之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早期诊断常与球虫病和非特异性肠炎等混淆,往往造成误诊,耽误治疗时机,从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笔者就本单位实验室于2020年8月接诊的一起肉鸡感染坏死性肠炎的病例,通过鸡场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等方面进行诊断,并对该病的防控措施进行阐述,以期为生产实践中该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与理论参考。

1 发病情况

2020年8月上旬,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口镇某肉鸡养殖户饲养AA+白羽肉鸡3 800只,18日龄鸡群出现异常,初期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采食和饮水下降,个别鸡排红褐色或黑褐色的水样稀粪。该养殖户给鸡群连续投喂抗球虫药物3 d,鸡群症状并未消失,精神状态和腹泻情况更加严重,每天的死亡数量逐渐增多。

2 临床症状

鸡群采食量和饮水量出现明显下降,病鸡表现为精神萎靡、眼睛闭合、不愿走动、羽毛蓬乱、翅膀下垂和怕冷扎堆等症状;部分鸡排红褐色或黑褐色焦油样稀粪,粪便中带有明显未消化的饲料或有脱落的白色肠黏膜;还有部分鸡只病程急促,未表现任何症状即发生死亡。

3 剖检病变

对病死鸡进行病理剖检,可见病变主要集中在肠道,特别是小肠的中后段。小肠腔内因存在大量气体而呈现明显膨胀,小肠浆膜面呈紫红色或紫黑色,有的肠壁因黏膜脱落而变薄,内容物为血样、黑红色或褐色泥状,黏膜面出现淤血或弥漫性出血点;有的肿胀变粗,内容物为白色、灰白色或黄白色渗出物,肝脏充血肿大;胆囊肿胀;脾肿大、出血、坏死。

4 实验室检查

1.1 涂片镜检 取新鲜病死鸡刮取肠黏膜涂片或肝脏触片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大量革兰氏阳性、染色均匀、有荚膜、两端钝圆和短粗的大杆菌。

1.2 细菌的分离培养 无菌刮取肠黏膜接种于血液琼脂固体培养平板中,经37 ℃ 厌氧培养24 h后,可见到一种灰白色、凸起半透明、表面光滑、边缘整齐和直径为3 mm左右的圆形菌落,菌落周围有双层溶血环,内层呈清晰透明完全溶血,外层呈淡绿色的不完全溶血。将该菌落在进行涂片染色镜检,可见着色均匀和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阳性杆菌。

1.3 确诊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判定该鸡群感染了坏死性肠炎。

1.4 药敏试验 用分离到的细菌划线接种于血琼脂平板,采用纸片扩散法对青霉素、庆大霉素、强力霉素、阿莫西林、恩诺沙星、杆菌肽和硫酸卡那霉素等进行药敏试验,37 ℃ 厌氧培养24 h后观察抑菌圈大小并记录结果。如表1所示,分离菌株对硫酸卡那霉素高敏,对阿莫西林和庆大霉素中敏,对青霉素类、强力霉素、恩诺沙星和杆菌肽不敏感。

表1 药敏试验结果

5 防治措施

5.1 加强饲养管理 强化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加大通风换气量防止舍内潮湿。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提高鸡群本身的抵抗力。

5.2 定期消毒 对鸡舍立即进行清扫,彻底消毒,1次/2 d用百毒杀带鸡消毒,无害化处理病死鸡及排泄物。

5.3 药物治疗 每天饮水中加入10 % 硫酸卡那霉素500 g,1次/d,连用5 d。同时在全群饮中加入电解多维,1次/d,连用3 d。用药后第3天,死亡率降低,采食量明显回升,粪便状态也有所改善,用药第5 d鸡群基本痊愈。

6 讨论与小结

(1)产气荚膜梭菌在自然环境中普遍存在,主要存在于宿主肠道、粪便、土壤、灰尘、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等环境中,当鸡群遭受应激或抵抗力下降时容易诱发本病。因此,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加强饲养管理,搞好鸡舍环境卫生,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注意通风换气,保持鸡舍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加强环境消毒和定期带鸡消毒,健全和完善防疫制度。(2)该病在自然条件下均可发生,但在炎热和潮湿的夏季多发。该鸡群发病正值雨季,舍内潮湿,而且饲养密度较大,机体抵抗力下降,引起发病。由于诊断、治疗比较及时,没有大面积暴发,也没有继发感染其它疾病,因此没有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饲养管不良、气候突变等应激条件均能促使该病的发生,因此,养殖过程中要提前关注天气和气候变化,加强饲养管理,做到早预防、早发现和早治疗。(3)在临床诊断中尤其应注意该病与溃疡性肠炎和球虫病的区别。溃疡性肠炎由肠梭菌引起,主要集中在小肠后段和盲肠及肝脏;坏死性肠炎病变主要集中于小肠的中后段,肠管因充气而膨胀变粗,其他肠段或组织器官病变较少。小肠球虫病的病变主要在中段,肠壁明显增厚,剖检后常出现外翻。由于人们的生产经验缺乏和疾病诊断的经验不足,临床上应特别加以注意,以免贻误病情。(4)随着临床生产中病原菌耐药性问题的不断频发,在治疗时应首先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培养,然后结合药敏试验的结果选用高敏药物进行针对性的治疗。(5)随着食品安全的要求逐渐升高,鸡肉作为食用肉类尤其值得注意。在饲养过程中用药要充分考虑到药残的问题,因此,临床上防治该病要首先考虑休药期的规定,并选择合理的药物进行防治,确保无药物残留的产品进入市场,以保障食品安全。

猜你喜欢
荚膜坏死性梭菌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中国饲料(2021年17期)2021-11-02 08:15:10
禽坏死性肠炎和冠状病毒性肠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儿童坏死性肺炎46例临床分析
羊毒素型产气荚膜梭菌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兽医导刊(2021年15期)2021-01-10 06:13:47
肺炎链球菌荚膜教学标本的制作方法研究
肉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50
猪肉毒梭菌中毒症的发生和诊疗方法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33
陕西省部分地区鸡源A型产气荚膜梭菌分离株的药敏试验
西藏牦牛肉毒梭菌中毒病的防治
西藏科技(2015年10期)2015-09-26 12:10:24
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