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友节, 曹 宁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工业园区分院, 江苏 苏州 215000)
职业院校作为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在国家制造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需要主动顺应时代潮流, 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职业教育现阶段应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从简单的模仿转向主动的创造,从依赖式学习转为创造式学习, 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项目教学法即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实践为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体系构建的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广泛实施,并经过实践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因其教学模式非常适合于职业教育,受到我国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因此,项目教学法作为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研究方向,可以从教学理念、应用实践等方面对热点问题进行综述与分析,以期能够为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实践及研究开启更广阔、更理性的视野。
为了解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项目教学及其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笔者以“职业教育”与“项目教学”为主题,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 时间范围设定于2004-2019 年, 论文数量总计761条。从图1 中可以看出,2005 年前,我国职业教学领域对项目教学关注度不高,表明项目教学研究至今只有15 年时间;从2006 年始,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开始进行项目教学相关研究,并且关注度持续走高; 在2010 年达到峰值后略有回落;在2016 年后,关注度下降走势。
图1 以“职业教育”与“项目教学”为关键词的研究趋势
基于对文献检索结果的分析,2006 年始,“项目教学法”在职教领域受到专家学者及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在研究范围及领域上不断扩展,形成庞大的研究网络。 研究点及研究走势如图2 所示,该图直观地说明了与“项目教学”高度相关的研究观点及研究走势。 其中,“高职院校”、“项目教学”、“教学改革” 等研究主题被关注较多。
图2 与“职业院校”和“项目教学”高度相关研究点及研究走势
关于项目教学的研究主题众多,经过大量文献调查与整理,发现讨论集中于理念探究、应用实践、问题总结等主题,如图3 所示。 厘清职业院校项目教学研究各个主题,以此为线索对职业院校项目教学现状进行脉络分析与观点整合。
图3 职业院校项目教学研究的主题
可以看出, 职业院校项目教学研究涉及课程、学生、教师、教学等各方面。 对所涉及的关键要素进行分析后发现,“项目教学实践研究”贯穿于职业院校项目教学研究的始末,是职业院校项目教学的最核心部分。
基于此, 本文以项目教学理论研究为基础,以项目教学实践研究为核心,以成效分析、问题探究为关键,全面分析当前职业教育项目教学现状,以此为前提对职业教育项目教学研究提出建议和指出发展方向。
厘清项目教学理论依据是对其研究的根基与前提,为定义项目教学概念提供理论支撑。 项目教学理念依托于建构主义理论发展而来[1-3]。 建构主义倡导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构建自我知识架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须的资源材料, 对原有知识经验进行调整和改造,通过自主意识构建获得的。 而项目教学则“具现化”建构主义理论,以学生为主体,在所设置的任务情境下,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索及解决问题。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同样对项目教学理念有指导意义。 实用主义认为,教学应以“学生”“经验”“活动”为中心,强调“学中做,做中学”,知识与技能需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获得。 该理论对我国职业教育具有深远影响。 项目教学亦是充分肯定实践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强调以项目为中心,而非传统理论传授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 “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要掌握新知识的前提是需要建立起新旧知识的联系,将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中,以扩建自我知识结构。 该理论还提倡学生通过考察实例与解决问题获取知识。 这些为项目教学法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及教学方法都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撑。
基于以上理论,该领域专家学者均针对项目教学进行定义。 美国巴克教育研究所认为[1]:项目教学是一套系统的教学方法,也是精心设计项目作品、规划和实施项目任务的程序。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经过自主探究、小组协作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而组织的教学活动。 国内学者观点相对一致地认为[2],项目教学是实践教学的高级形式,以项目引领团队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将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进行综合应用[3]。 课程设计思路则是以项目的形式实现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3)对于双重管桩,其浆液的压力与比重分别为20~40MPa、1.30~1.50,在喷浆时所用喷嘴的直径按2~3mm控制,每分钟浆液的流量控制在80~100L范围内,当采用压缩空气时,应将压力控制在0.7~0.8MPa范围内。
可看出,项目教学内涵为一种“教学活动”。活动中,教师的教学目标不再局限于把自身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不再要求学生按部就班地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寻找答案。 学习的重点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利用这个过程锻炼学生能力,提升学生学习能动性。
为提升职业教学水准与成效,很多职业院校都在各自特色专业中尝试使用项目教学法,在实践中探索其实践方式与成效研究相关经验。
1. 项目教学实践方式
项目教学实践是项目教学研究的主题,贯穿项目教学研究的始末,各职业院校根据自身情况对项目教学实践方式进行尝试与探究,以求获得最佳的教学效能。
文献[12]是以“计算机专业”的相关课程为例进行项目教学,将项目教学分为“项目选择、项目实施、成果评价及总结提高”四个阶段。 其中,项目来源于教师企业课题,以学生学情为基础进行改造;项目实施中,教师将具体要求告知学生,并在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帮助与指导;评价成果包含阶段性成果、最终成果和最终总结。 文献[13]在“影视专业与制作”相关课程中开展项目教学。 该文献认为,传统的教学方法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分离,学生无法掌握及运用知识,因此文献[13]将课本中的知识点重新整合成几个模块,根据模块细化为多个子项目;以此为基础进行项目教学尝试,其实施过程与文献[12]类似。 文献[11]中论述项目教学法在“室内设计”专业中的应用,文中提及的项目课程分为“先导项目、主导项目、提高项目及综合项目”四个阶段,分别对应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竞赛及企业实习四个阶段进行项目教学,各阶段层次分明,逐层递进,将项目教学贯穿学生职业教育学习生涯,使学生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
学校结合自身情况对项目教学进行探索实践,均选择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作为“项目教学”试点。 以项目任务为教学起点,老师作为引导者在实施过程中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各教学主体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的实施方式不尽相同,有些则是针对某一门实践性强的专业课程进行项目教学(如文献[12]),有些实践将项目教学贯穿到整个职业教学生涯(如文献[13])。 不同方式有其各自利弊,若仅仅对某门课程进行项目教学则投入资源较少, 项目选择和教学方式更加灵活,但学生从传统课堂到项目教学的转换需要适应过程,难以确保所有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能动性提升; 如若项目教学贯穿于学生学业生涯,实施周期长,须重新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涉及多数专业课程,师资和物资投入较大、不够灵活,相应地,学生对“项目”理解更为深刻、参与度更高,自主学习能力及构建知识体系能力突出。 故建议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在项目教学周期和投入之间找到平衡点,在自身优势专业试点,针对专业课程群整合资源,设计教学项目,规划教学周期,兼顾学生对项目教学的适应性和学校对项目教学的资源投入。
2. 关于项目教学成效探究
文献[10]采用对照法把普通班级学生的学习成果与参与项目教学的实验班级学生学习成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学生自学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都有显著提高。 文献[11]表明,经过项目教学的实践后,多数学生能够自己主动上网查找所需资源,且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自信心都有了显著提高。 文献[13]表示,多数学生能够自己主动上网查找所需资源,自我效能感提升显著。
我国职业教育由于自身特性,学生群体的信心和学习动力普遍较弱,对传统课堂教学兴趣和专注力难以保证,致使教学效果不佳。 经过项目教学训练后,学生自学能力、学习能动性、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且对项目教学认同感普遍较高。 由此可见,项目教学在我国职教领域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前景,加大对项目教学投入力度,学生会成为最终受益者。
项目教学法源于欧洲,由于成效有目共睹而引入我国。 在其本土化过程中,虽然经实践取得了些许成效, 但同时暴露的问题与困境不容忽视。 笔者将问题归类为:课程体系薄弱、师资素养不足、评价体系不佳。
1. 课程体系薄弱
现阶段所谓的“项目教学改革”,多数是针对学科课程的“项目教学设计与改革”。 即是,对一门专业学科课程进行独立的项目课程开发,而未形成专业课程群的项目教学体系。 这些“项目课程”之间相互独立,对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效果也是零散的,甚至是没有关联或者冲突的[14]。多数学校并未针对项目教学课程体系规划与设计,各门课程自成一体,项目间知识的关联性与连贯性欠佳,致使学生被动接受局部的知识,难以构建知识框架,职业能力提升效果不理想。 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基础,因此在项目教学体系设计之初,须考虑项目间相关性与连续性,根据学生学情逐层提升项目难度,以此逐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专业水平,获得良好教学效果[15]。教师须以学生学情、课程体系及专业所需职业技能等方面为依据,打破专业课间的壁垒,进行必要的课程融合,由浅入深设计教学项目,提升项目间关联性,直至形成专业课程群的项目教学体系,帮助学生全方位提高职业能力。
2. 教师素养不足
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给予学生必要的资源及辅助,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然而,部分教师缺乏对项目教学法的本质理解与深度研究,致使项目教学课堂流于形式模仿,容易回归学科课程的知识体系完整的思路上去, 即以知识讲授代替学生在“项目活动”的情境中探索知识,如此失去项目教学的意义。 其二,项目教学中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辅助学生完成项目,因此对授课教师的知识深度、广度及综合能力等要求较高,部分教师短期内难以胜任。 针对项目教学的教师调查结果表明, 其中,66.7%的教师对自己专业理论知识满意,而只有22.3%的教师对自己理实一体化能力满意, 多数教师认为最大的困难是自身能力不足,实施项目课程难度较大。 其三,教师对于项目教学课程设计存在困难与疑惑。 目前项目来源主要由企业实际项目、教师课题研究项目及竞赛赛题等组成,但多数教师并未三者兼顾,只能根据自身经验结合现有资源,以课本知识为基础设计验证性教学项目。 故项目间相对独立,关联性不足,且与一线生产技术脱节,难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因此,学校需结合自身情况建立长效教师培养机制,持续不断选派骨干教师到企业参加实际生产, 以提高教师工程素养和实践能力;同时,邀请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共同研发教学项目,提升教学质量。
3. 评价体系不完善
传统课堂评价体系制约教师对项目教学的实施,更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故改变项目教学课程评价体系刻不容缓。 以往课程考查方式基本以平时作业和期末笔试为主,而项目教学评价体系则要更加突出综合能力的考查。 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知识重构能力、团队合作等等方面,都是考查重点。 故项目教学适宜采用多元评价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评估,包括过程评价、终结性评价及成果评价。 如何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过程性和结果性考察, 需要继续在实践中探索答案。除此之外, 虽然职业院校一直倡导项目教学,但其评价方式仍沿用传统终结性评价体系,导致学生无法转变学习方式。 且教研人员对课堂评价仍以教师为评价对象,忽略课堂主体学生,导致项目教学并未产生预期效果。 因此,改变教师对学生一锤定音的评价方式,增加学生自评和组内互评的方式, 鼓励学生对自身学习成果的反思,是项目教学课程评价体系的转变方向。
综上所述,我国项目教学的研究正由理论分析逐步走向实践探究,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若干问题也随之而来。 笔者根据对项目教学的研究与分析,提出如下建议:
1. 实践成果理论化
目前项目教学课程实践成果颇丰,很多职业院校都尝试以项目教学手段为基础进行教学改革。 但改革的成果仅仅局限于实践层面成果,缺少将实践成果上升为理论成果并反馈于实践应用的环节。 实际上,透过实践层面的表象对其进行归纳和提炼,挖掘其背后原因,提升到理论层面高度,既可以更深层次地分析实践问题,也可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普适性。
2. 项目课程共享化
当下项目教学课程均以学校为单位设计,此方式兼顾学校资源、师资差异、设备环境等外在条件,但资源共享性不强,导致资源浪费的现状。故可尝试同区域的兄弟院校挖掘共性、统一课程内容标准、项目设计标准等,共同开发项目教学课程,共享教学资源。
3. 评价体系系统化
评价结果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进行综合性评价的信息呈现,使学生了解到自身的优势及不足,评价体系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最终学习效果。 上文已总结出现阶段项目教学评价体系的问题与不足,如何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选用适当的量表进行测量评价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
事实上,关于项目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应用的研究与探索远不止上述内容。 其研究成果也从最初的报道、随笔、感想及译文转向专业学术性问题的探讨。 研究范围与领域也不断拓展,研究视角不断丰富。 随着探索与实践的不断深入, 项目教学在我国职业教育的应用越来越成熟,会有越来越多丰富而深刻的成果产生,更多的职校学生将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