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芬,胡 霞,王玉安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林果花卉研究所,兰州 730070)
杏风味浓郁、营养丰富,既可鲜食,又宜加工,是人们喜爱的“时令、功能营养型”水果。常食鲜杏、杏仁等,具有润肺止咳、延缓衰老、防癌治癌等积极疗效。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部,干旱少雨,光照充足,是我国杏主产省份之一。目前,甘肃省鲜食杏栽培总面积3.05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陇东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庆阳、平凉的浅山丘陵区,兼有“生态、经济”功能,在地方生态建设及产业扶贫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绿色、优质果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如何生产出“好吃、好看、营养、安全”的优质果品,产地是关键,病虫害绿色防控是重点。2015年以来,笔者所在团队持续开展杏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针对甘肃省杏疔病、细菌性穿孔病和疮痂病3种主要病害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了其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示范园3种主要病害防控率在90%以上,优质果率、商品果率分别在85%、90%以上,平均亩增收820元。现将甘肃省杏园主要病害绿色综合防控关键技术总结如下,供果农及同行参考应用。
2018—2020年,笔者所在团队持续调查了甘肃省杏园主要病害种类,结果显示主要病害为杏疔病、细菌性穿孔病和疮痂病,危害率为72.6%~92.6%,详见表1。3种主要病害造成树势衰弱,商品果率大幅下降(管理粗放的杏园不足10%),果农收入较低,种植积极性不高,进而影响了甘肃省杏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表1 甘肃省杏园主要病害发生情况
注:调查时间分别为2018—2020年的5—7月。
(1)症状识别。杏疔病又称杏黄病、红肿病,属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新梢和叶片,也为害花和果实。新梢染病后,造成节间缩短,其上叶片变黄、变厚;叶片染病,初期为暗红色,明显增厚,后期逐渐变成黄绿色,叶柄短粗,与正常叶片区别明显。落叶前后变成黑褐色,质脆易碎,干缩在枝条上,不易脱落。
(2)发生规律。病原菌为杏疔座霉,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该病以子囊壳在病叶内越冬,春季从子囊壳中弹射出子囊孢子,随气流传播到幼芽上,条件适宜时萌发侵入,随新叶生长在组织中蔓延,造成危害。
(3)绿色防控。人工及时摘除病叶,是防治杏疔病的关键,也是绿色防控的核心。冬季修剪时,剪除所有病枝、病叶,集中深埋、焚烧或外运;萌芽前,全园喷1次5波美度石硫合剂,喷药时务必做到树上树下均匀周到;生长期发现病叶,及时清除。通过1~2年人工连续摘除,配合萌芽前喷石硫合剂,主产区示范园杏疔病平均防控率达到92.5%。
(1)症状识别。杏细菌性穿孔病为细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叶片染病,初期在叶片背面产生淡褐色水渍状小斑点,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紫褐色或黑褐色病斑,病部周围具黄绿色晕圈,后期病斑干枯,边缘产生裂纹或脱落,形成带孔病叶,当穿孔量大时,严重影响叶片光合作用,造成病叶提早脱落。
(2)发生规律。病原菌为黄单胞杆菌。病叶细菌在枝条皮层组织内越冬,第2年春天随着气温回升和杏组织内糖分的增加,潜伏的细菌开始活动,形成春季溃疡病斑,成为主要初侵染源。杏树开花后,病菌从病组织中溢出,借风雨和昆虫传播,病菌经叶片的气孔和枝条及果实的芽痕或皮孔侵入。树势弱、通透性差的杏园该病发生较重。
(3)绿色防控。增施有机肥,合理负载,增强树势;在冬季修剪的基础上,注重夏季修剪,及时抹芽,提高杏园通透性;选用防治细菌性的农药,如50%氯溴异氰尿酸等,在坐果后进行喷雾防治;萌芽前,全园喷1次5波美度石硫合剂,喷药时务必做到树上树下均匀周到;冬季修剪时,将病叶、病枝、病果等全部清除。通过综合技术应用,示范园杏细菌性穿孔病防控率平均达到90.8%。
(1)症状识别。杏疮痂病又称为果实斑点病、黑星病,为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果实,也为害枝条和叶片。该病初期多在果实肩部发生,果面出现暗绿色圆形小斑点。随着果实膨大,病斑逐渐扩大、颜色加深,变为红褐色或紫黑色。当果面变黄,果实接近成熟时,病斑上出现紫黑色或红黑霉状斑点。严重时数个病斑连成一片,果面粗糙,形成龟裂。
(2)发生规律。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芽枝霉属果疮痂芽枝霉。病菌以菌丝体在枝梢的病部越冬,第2年4—5月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侵染果实。病菌在果实上潜伏期较长,常在近成熟期发病。当年生的枝条被侵染后,夏末才显现症状,到秋季才产生孢子,是第2年春季初次侵染的主要来源。
(3)绿色防控。萌芽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喷药时务必做到树上树下均匀周到;农艺方面,一要做到合理修剪,防止果园郁闭,二要加强水肥管理、合理负载,提高树体抗性;花后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果实膨大期喷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进行化学防治。通过综合技术应用,示范园疮痂病防控率平均达到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