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墩平底釜”的工艺特点及影响

2021-03-24 07:09
江苏陶瓷 2021年1期
关键词:宜兴骆驼遗址

方 欣

(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宜兴214221)

0 引 言

骆驼墩遗位于江苏省宜兴市新街镇塘南村,东距宜兴市10 公里,西距溧阳市25 公里。 该遗址地处宜溧山地和平原地区的交汇地带, 分为南部和北部两个区域, 两个区域相距约0.5 公里, 分布面积约250 000 平方米。 南部地区即“骆驼墩”所在,是一个地处丘陵地带的土岗,面积约50 000 平方米,该土岗环境已基本被破坏, 遗址剩余面积仅存约10 000 平方米;北部地区三面环河一面平地,地下有文化层堆积,地表目前为稻田。

2001 至2002 年,南京考古研究所和宜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发掘骆驼墩遗址,取得了重大成果。考古人员发现了马家浜时期的大型聚落遗址, 并发现了长江下游首次发现的瓮棺葬。 另有崧泽时期、良渚时期的墓葬及广富林时期的文化堆积等。 该遗址先后出土约400 件陶制、石制、骨制、玉制等器物及约2 000 件各种动物骨骼的标本,出土的陶器主要以夹蚌陶为主,陶炊具有釜和灶,其中主要为平底釜,绝不见圜底釜。

现提出其中独具研究价值的陶器 “平底腰檐釜”, 根据发掘地所在区域的地理范围和文化面貌,依托长江中下游同类型陶系的空间分布及跨时代代表器皿特征,比较其工艺特征和相对年代跨度,试从“平底腰檐釜”出发,追溯宜兴陶瓷历史文化的根脉和精髓所在,探究其对陶都7 300 年陶文化发展历史的影响。 为宜兴窑系的博大内涵所表现的重大意义和对现时代当地文化旅游及国民经济等方面产生绵延不断的影响作背书。

1 “平底釜”概念及“平底腰檐釜”造型特征

骆驼墩遗址中出土陶釜均为平底, 不见马家浜时期的圜底釜。 平底釜的器型种类丰富多样,分为直筒形、罐形和尊形,并各有不同的演变轨迹。

罐形釜可带四鋬、二鋬或无鋬。 腰檐大多素面呈窄脊式,可与陶灶配合使用,匹配可见灶口径与釜腹径大小相合,为辅助罐形釜使用,灶外侧堆贴泥条用以加固,内侧口沿切出不规则泥突。

筒形釜通常配有发达的鋬和厚而宽的腰檐,为加固腰檐,外侧多堆贴泥条。 釜鋬呈方形,大部分素面,少量以圈纹、戳印纹或网格纹作装饰,不仅有美观装饰的作用,而且可以起到防滑的实用效果。 平底釜和圜底釜的一个主要区别是热能转换上的差别,一方面可知骆驼墩平底釜更费燃料, 另一方面可见骆驼墩地区薪柴充沛、自然资源丰富、无燃料短缺的危险, 如此才能延续相当一段时间内支持平底釜的燃料需求。

以现藏于宜兴陶瓷博物馆的一件平底釜为例,其出土于宜兴新街镇,调拨自宜兴市文管会。 与其品名平底腰檐釜相对应的是, 这件平底釜腰檐特别发达,宽大而肥厚,用途巧妙,向下可以防止釜内液体溢出扑灭明火; 向下可以防止火焰上窜污染口沿及釜内食物;对内可以作为承重支撑,托住放入火灶口的重釜及釜内食物;对外可以分隔开釜和灶,堆贴泥突架空留出的间隙可用于空气流通、增加供氧,从而起到调节火焰的作用。 另外,筒形腰檐釜上半部还有四个对称的板形耳,使得实际使用中方便从陶灶上取用,而且在平地上搁置、挪动不需要固定放置在同一个位置,也不需要依赖支座或捏制鼎足等配件(见图1), 比同期圜底釜适用性更广泛。分析这种筒形平底腰檐釜的成形技法,多为手制,大件釜类分段套接而成。

图1 平底釜与陶灶搭配使用

2 环太湖地区骆驼墩遗址和其它史前文明遗存平底釜的关系

2.1 环太湖地区的地理概念、考古学文化概念

所谓环太湖地区,从地理范围讲,指以太湖为中心的各水系组成的一个区域,该区域北至长江、南达钱塘江、东至东海、西至天目山余脉,面积约三四万平方公里。 就考古文化的分布而言,这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 对于进一步研究长江下游的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和长江下游的古代文明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骆驼墩遗址的发现以及“骆驼墩文化”的命名,可以证实在7 300~6 000 年的时间框架内,在环太湖地区和宁绍平原周围地区,主要有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和骆驼墩文化三支考古学文化的存在。

2.2 平底釜在环太湖地区各遗存间的联系、差异性及影响分析

从地理条件看,长江下游的环太湖地区各考古学遗存有着地理选择的相似性。骆驼墩遗址的发掘地宜兴处于太湖正西部,太湖西部依山面水, 被丘陵、平原及湖泊河流等水系环绕,具有多种地形和独特的气候条件, 骆驼墩正处于这种环境之中 (见图2); 吴家埠遗址位于浙西山区的东部边缘, 地处山区、 平原交界处, 与骆驼墩的地理环境几乎完全一致;邱城遗址处于背山位置,同样面对平原。 综合多年考古材料我们可以看到, 江浙地区多处遗址的发现都极为巧合地处于山区至平原的过渡地带。

图2 宜兴骆驼墩遗址地理位置图

从考古发现的历史来看, 虽然在各遗址均先后出土平底釜,但其造型特征又存在明显差异性,并因所处时期及发掘顺序的不同, 对考古学界定义产生了逐步填补至相对健全的影响。 平底釜先后在1957年的浙江吴兴邱城遗址、1979 年的桐乡罗家角遗址、1981 年的余杭吴家埠遗址、2000 年的江阴祁头山遗址、2002 年的宜兴骆驼墩遗址等处被陆续发现。与吴家埠、 邱城和祁头山等这几处同是以平底釜为特征的遗存相比,骆驼墩遗址出土的平底釜年代更早、文化面貌更加纯粹,不见马家浜时期的圜底釜,甚至不见任何圜底器。

吴家埠遗址出土以平底器为主,无圜底器。 平底釜分为两种:筒形釜、罐形釜。 邱城遗址的文化层堆积可见其受东部草鞋山和马家浜遗址的影响较大,平底釜具有口沿多角的特征,沿面装饰以线条刻划,呈太阳晕状。 祁头山遗址具有多样性的文化面貌,出土的平底釜造型相对较夸张,另有圜底釜等。 在骆驼墩遗存被发掘以前, 一般根据时间顺序把吴家埠和邱城遗存归为马家浜文化类型, 两处遗存文化面貌缺乏单纯性,平底釜形态特征要晚于骆驼墩。 江阴祁头山遗址出土的陶系,多以平底器为主,另有圈足器和少量三足器, 出土了大量直筒四鋬腰檐特征的平底釜。 2002 年发掘自宜兴骆驼墩遗址的陶系陶质以夹蚌陶为主,器皿上表面和边缘多施黑衣或红衣,并加以打磨抛光, 器皿的下表面和内部一般为灰色裸胎,较为粗糙。

骆驼墩遗址的发掘和骆驼墩文化遗存的发现,是首次确立的独立分布于太湖西部具有考古学文化意义的平底釜遗存。 以平底釜为代表的骆驼墩遗址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典型遗存的确立, 自此令考古学界认识到在太湖西部有另一种有别于马家浜文化的遗存存在。

3 骆驼墩“平底腰檐釜”的工艺特征和宜兴本土陶瓷工艺的联系

江苏宜兴地处长三角中心位置, 是世界著名的陶都。距今7 000 多年的新石器中期宜兴的先民就开始制作夹砂灰陶等原始陶器, 春秋战国时期烧制原始瓷器和印纹硬陶, 秦汉时期当地大量烧造各类日用釉陶。 两晋到隋唐时期,宜兴已是南方越窑青瓷的一个重要生产地。 宋代以后由于战争因素引起社会动荡,人员迁徙、陶业转移以及新产区的兴起,宜兴陶瓷的生产经历重大产业调整(弃瓷兴陶);加之明代朱元璋的“废团茶,改散茶”的茶制改革,至明清于丁蜀地区形成了以生产均釉陶和紫砂陶的全国制陶中心。 数千年从未中断的制陶史,日益精湛的制作技艺,誉享海内外的精美陶器,最终成就了中国陶瓷史上的第九大窑系——宜兴窑系,宜兴被称为“陶都”。

3.1 原料

根据地层特点、地貌现象分析可知,骆驼墩遗址位于太湖西岸,地势低洼,西北连接宁镇丘陵,西南与宜溧山地相依。 因此,在公元前7 500~5 400 年的高温、高湿时期,宁镇丘陵和宜溧山地所在区域具备了适宜植被生长的淡水环境。 根据该地软体动物化石的碳14 测定研究,我们可以得知其主要发现是淡水蚌壳类等河湖水产。

在骆驼墩和西溪遗址中均发现大规模大体量的蚌壳和螺蛳壳堆积, 当食用螺蛳和蚬蚌等被大量消耗时,它们的壳也被压碎并混入原料中烧制成陶器,人们甚至将它们堆到住宅建筑物的底部或铺在房址周围,以达到防水、防潮、防湿的效果。

骆驼墩遗址出土陶器多为夹蚌陶, 陶器主要由以蚌类细末陶组成为主,表面以陶衣装饰,陶器胎质相对疏松、烧结度较低。

3.2 “夹砂”肌理效果

(1)对比夹砂与加掺合料。 黑皮陶罐的制作方法是在原料里加入羼和料, 也就是把一些稻谷壳和植物茎叶等所烧成的灰掺到陶土里, 形成这种夹炭黑陶,目的是加强胎体的耐冷热激变性,防止炸裂。 对比平底釜的夹蚌夹砂,在其中掺入蚌末细沙,同样增加了成型和烧成的成功率。

(2)对比“夹砂”与“调砂”。 “龙嘴辫钮鼓形壶”(见图3)属早期紫砂造型的代表作品,整器的壶嘴和壶钮让人印象深刻,绕曲质感似乎一条盘旋的苍龙。 泥质粗而不糙,反映出紫砂的特有肌理。 明末清初的紫砂器皿造型通常显得浑朴大度,在调砂上形成的肌理质感与整体形制达成协调的气韵,至今仍堪称完美。

图3 龙嘴辫钮鼓形壶

(3)对比“夹砂”与“铺砂”。 “飞雪迎春盆”是汪寅仙大师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创作的作品(见图4),作品主体为花盆,以遒劲的梅枝缠绕花盆底部作足,再贴塑绿梅朵朵, 铺砂工艺则形象地表现出漫天的飞雪,仿佛是一幅动态的绿梅傲雪图。 此处“铺砂”工艺主要见装饰作用。

图4 飞雪迎春盆

3.3 平底釜“施黑衣并磨光”

(1)以“黑衣回纹瓶”对比施黑衣与“粉浆”。 所谓粉浆, 即是使用区别与坯体本色胎土的化妆土在表面叠加粉饰,传统器皿应用多见于清代、 民国宜兴窑器,常常与彩绘、陶刻配合使用, 而用于粉浆的本山绿、段泥、红泥产量相对小,且不易成型或成大器。 粉浆的器皿泥料原色一般较浅, 粉浆后创造了写字画画的条件。“黑衣回纹瓶”(见图5)以紫泥为胎,以黑泥粉浆装饰器身,全身以2 310 个“回”字纹精心装饰,粉浆和回字纹形成对比色效果,装饰工艺独具一格。

图5 黑衣回纹瓶

(2)以“竹鼠壶”对比施黑衣与“焐灰”。 紫砂泥料焐灰烧成后多呈淡灰色, 焐灰过程主要是烧制出铁质紫砂器,改变原料中氧化铁的存在形式。 在还原气氛中,赤铁矿还原为磁铁矿。 水磨抛光是清末民国时期盛行的一种紫砂器装饰加工方式, 在工艺上进行水磨抛光,使之产生一种类似于珠宝的观感,丰富了紫砂装饰艺术。这件清代徐耀珍“竹鼠壶”(见图6),使用了焐灰工艺, 还采用了抛光手法,两种工艺手法叠加使壶身呈现如墨玉一般质感。

图6 竹鼠壶

(3)以“刻竹文具”对比施黑衣与“粉浆”。 刻竹文具是由徐汉棠、汪寅仙、徐秀棠等多位大师合作而成(见图7)。整套作品有六件文具组成,取竹为造型,采用贴花、粉浆、陶刻等多种装饰手法,材质珍贵、技法高超。 外表用石黄料作粉浆,起装饰作用。 整套文具呈红黑色泽对比,产生艳而醒目的视觉效果,气质高雅,上面的竹子陶刻秀丽而文静,与器具造型融为一体、互为渲染。

图7 刻竹文具

4 工 艺

骆驼墩遗址出土平底釜成型方式为手制, 釜类大件分段套接而成。 装饰手法以“口腹部装有鋬手,四鋬或二鋬”,“鋬手部分外侧面装饰圈点、 斜点、短竖线戳印纹和斜网格文”,“腰檐之下有泥突,或贴附泥条”为特征。 此处从成型工艺、装饰工艺两方面选取具有相似性及延续性的本地陶瓷制器作为对比参照。

4.1 以宜兴均陶成型工艺“大件及特大件套接、筑泥条”对比平底釜成型工艺

均陶成型工艺中“竖泥条”步骤(见图8),“将泥条围至小底口上,做好接头。 用双手,左手在里、右手在外,人朝前行走,用两手手掌或手心把泥条接口处与泥条的整个面筑一下,也就是齐整一下,这是竖泥条后的第一步整形,里外手要协调,如果不够协调容易变形,会出现倒塌,这个动作要求高,需要反复练习至熟练。 ”

图8 方卫明均陶“竖泥条”

4.2 以战国“印纹硬陶”上的印纹对比平底釜装饰工艺。

商周、春秋、战国时期宜兴已经开始大量的生产印纹硬陶, 印纹硬陶作为当时纺织和制陶工艺相结合的产物,反映了器物背后的历史背景、先民生活场景和工作场景。印纹硬陶上的纹饰(见图9)是有意而为之,当时的先民已经开始纺织,也发明了织布,有了布做陶时就有了一种范,叫陶范,陶范实际上就是一种模子,先在上面垫一层麻布,等到陶在里面成型过后,拎着麻布,把它从范里面取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不经意间麻布上面的纹饰就印在了器物表面成为一种装饰,后人把这种现象加以利用,成就了这个时期的大量的印纹硬陶。

图9 战国印纹硬陶

(1)以汉代“双唇红泥陶罐” 网格纹对比“平底釜”鋬手装饰工艺。 “双唇红泥陶罐”(见图10)1989年宜兴西渚出土, 属汉代器物,周身拍印网格纹,可起防滑作用, 既有装饰性又有实用性。

图10 汉代双唇红泥陶罐

(2)以汉代“双唇陶罐”双唇唇口对比“平底釜”腰檐隔离作用。双唇陶罐(见图11) 用于储存食物, 外唇为敞口,里唇为直口,里唇比外唇稍高,罐内放入食物,在双唇间注入水, 用一碗状盖反扣在里唇口上,将空气与食物隔开,能对食物起到保鲜作用,防止腐变。

图11 汉代双唇陶罐

(3)以均陶成型技法偎泥“千斤泥”对比“平底釜”腰檐泥突的承重作用。 现代均陶大缸成型工艺中的“千斤泥”指在80 厘米以上的大件底片和墙片连接处贴附泥条(见图12),因此处吃力大、喂泥多、厚度大、含水率大、干燥收缩大。 把底的雏形拍成你所需的尺寸,上口用直拍子把上口泥条拍平整,然后在墙绑与连接处偎上偎泥(千斤泥),这样做既增加了墙绑与底片连接处的牢度,也增加了缸体局部的力量,还增加了视觉的美观。 对比 “平底釜腰檐之下有泥突,或贴附泥条”所起的承重作用具有相似性。

图12 方卫明均陶成型技法偎泥“千斤泥”

(4)以隋唐“印纹灰陶罐”、清代“水铫”穿心铫、当代“汽锅”底部留孔对比“平底釜”腰檐泥突的通风作用。隋唐印纹灰陶罐(见图13)底部见圆形小孔,器身下半部见火痕, 在实际应用中相当于一个蒸煮食物的器具,即可看作蒸屉,也可看作炉灶,起到加热食物的作用;水铫(见图14)也叫穿心铫,底部有孔,设一中通的陶管烟道, 在器身内部形成了气流的贯穿,使放于泥炉上使用时遵循物理热能转化规律,增加受热面,受热更均匀、燃烧更充分,烧水的速度也相应加快了。 此器与泥炉搭配,正如诗中所描述“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物”的意境。 汽锅(见图15)是制作某类菜品的特殊烹饪器具,外形与砂锅相似,不同的是内部有一根空柱,烹饪时通过蒸汽蒸熟食物。

图13 隋唐印纹灰陶罐

图14 水铫

图15 汽锅

5 总 结

陶瓷工艺在历史变迁中多种相似之处并非偶然,尤其是当代宜兴陶瓷业继承发展的取向有实用、装饰等多方面。 陶瓷工艺在历史变迁中不断发展变化,其中不同时期、地区的产品却呈现了可贵的相似表现,本文以宜兴本地陶瓷特色为例,从发展脉络中捡取了以往为人所忽略的相似之处进行举例对比。从宜兴骆驼墩遗址出土的“平底腰檐釜”原料、工艺等方面出发,将其与后来者放置一处讨论,找出后代宜兴陶瓷人对先代陶瓷工艺从实用性及装饰性等角度有意识地继承及再创新, 尝试从这些令人惊叹的慕古维新之处, 阐述宜兴七千年陶都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即宜兴陶瓷产业从史前文明一路而来的传承与影响,以及后代陶都人的不断创新和发扬。 七千年前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开天辟地, 历经世世代代陶人毕智穷工,辗转春去秋来不断更迭重生,最终成就宜兴窑系在中国陶瓷史乃至世界陶瓷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猜你喜欢
宜兴骆驼遗址
淮安市加强对泗州城遗址的建设引导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宜兴陶瓷博物馆举办“知识慧侨·宜兴非遗体验基地”揭牌仪式
大河村遗址仰韶文化房基保护加固修复
元上都遗址出土石刻的保护与研究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大骆驼
骆驼
邹蕴芳
圆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