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慧 唐静
摘要:课程思政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课程观念,在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下,课程思政理念应运而生,我们的根本问题是高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以及如何培养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办学之基。本文将探索高校专业课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路径对策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不是特定的一门或一类具体教学科目或某一教育活动,课程是泛化的概念,即学校育人的所有教学科目和教育活动,都渗透和贯穿着思政教育,其特点是课程为载体,思政教育是灵魂,课程的育人功能和价值取向鲜明,而传统的课程边际淡化。”有的学者认为,所谓课程思政,是一种新型的科学理念,以专业课程为主体,思政课程为贯穿,做到知识与情感相融,理论与情怀并行,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是一种前沿的价值引领,不同专业具有不同的学科特色,课程思政主要起到核心价值的引领作用,使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更可以通过价值引领将自己所学服务他人与社会;是一种良性的有机融合,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是两条平行线各不干涉,而课程思政是将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结合起来,这不仅不会影响专业课程的学习,反而会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对“课程思政”概念的理解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尽管有不同,但学者们都一致认同:“课程思政”其实质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简单来说,“课程思政”可以分为“课程”与“思政”两个词语,课程指普通高校开设的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在内的所有课程;“思政”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就是要挖掘普通高校所有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
二、专业课融入思政元素存在的问题
陈宝生部长提出:“2018年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显示,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的第一因素是专业课教师。加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十分重要,要提升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层面来认识。我们要旗帜鲜明,在持续提升思政课质量的基础上,推动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校要明确所有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推动每一位专业课教师制定开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能否更好地挖掘并运用专业课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政资源,专业课教师在其中发挥着核心的作用。专业教师利用专业课开展思政教育具有很大的优势。一是思政教育通过专业知识找到有效载体,能够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教学过程中,增强了思政教育的亲和力。二是相比于“形势与政策”等思政大课,专业课一般以中班或小班教学为主,专业教师更能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思想状态,能够更好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及时解决学生的知识和思想困惑。三是专业课具有很强的专业和行业背景,学生将来的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息息相关,专业课程思政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和职业伦理,对于人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长远的正向引导作用。当专业课能够真正实现隐性思政教育的时候,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等显性思政教育方式就能够相得益彰,协同并进,为学生提供点面结合、深入而又广博的思政营养,或者学生对于一些思政熱点问题的误区或者理解偏差;创亮点就是画龙点睛,将专业知识点和课程思政点融为一体,让学生明白知识点背后的思政逻辑和价值判断,从而让他们真正学懂弄通,以后可以活学活用。但现阶段课程思政在高校实施的效果并不显著,课程思政理论难以落实到实际,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专业课融入思政理念又存在诸多现实性问题。
1、专业课课程资源挖掘不够
当前专业课教学仅仅是对教材的内容的讲解与复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的是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情况,或者只是生硬的将一些和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传授给学生,一方面教师的教学设计太死板生硬,还是遵循着老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课前对课程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挖掘不够,仅仅是做表面工作,无法从根本上让学生体会到专业课程中深厚的文化底蕴,激发他们内心的价值认同感。我们的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都是我们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丰厚资源,需要我们社会、学校、教育工作者等协同合作共同挖掘并整合,建构我们丰富多彩的专业课程资源网以及课程资源共享平台。高校各学科都可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把国家语言、历史文化、革命传统、时代精神作为重点内容,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 课程内容包括什么,专业课的课程内容的选择,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这个资源的挖掘要体现适切性。
2、教师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不足
高校部分学科任课教师育人的内在动力不足。部分学科任课教师缺乏足够的思想修养、职业素养、道德素质等,高校思政课程边缘化、孤岛化现象较为明显,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脱节,专业课程注重专业知识的教授而轻视德育发展情况严重;更重要的是需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要用自己的德去培育合格的学生。部分学科任课教师只看到了自身对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内容地教书职能,认为只要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丰富学生的知识技能即可,而没有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在教学队伍上,部分教师在课程改革手段与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方面欠缺,或是一味的强制灌输,忽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引起反感;在教学方法上,不同专业背景下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比较单一,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忽视学生情感体验和能力培养,导致教育效果事倍功半。
3、重智轻德考核评价制度
自从“课程思政”提出以来,党中央和高校虽然积极倡导“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推进,强调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但是二者结合的实效还是差强人意。目前党中央教育部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更多的停留在高校文件和各大小相关教育会议上,还没有落实到具体措施上,更没有强制硬性要求和考核制度。这导致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还是更多地侧重知识传授和技能传授而相对忽视价值引领的要求,影响了“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推行。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高校激励措施不够,考核制度不合理所致。当前高校没有系统的关于课程思政这一块的硬性的教育规范,缺少可操作性的课程思政教育计划、课程评价以及教学大纲,如果专业课教学计划中没有关于专业思政评价的规定,缺少了评价的指挥棒作用,“课程思政”实践的方向在哪里?要实现怎么样的目标,完成怎样的任务?都是模糊的、零散的、不成结构系统的。“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践行成果也没有被明确列入考核评估制度,历来高校制定的培养方案侧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对各类学科推进思政教育鲜有提及,在实践考核层面更是没有实际可操作、可复制的方案,往往盖以宏观、抽象的大帽子,比较空洞课程评价包括对学生学业的评价和对课程本身的评价。
三、高校专业课融入课程思政的对策
1、提升教师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
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是典型的传统教育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已进入新时代,国家与社会不再需要仅仅有知识和技能的人,我们的教育要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健全人格的人,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五育并举德育为先,但当前高校思政课程边缘化、孤岛化现象较为明显,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脱节,专业课程注重专业知识的教授而轻视德育发展情况严重;建设一支具有自觉育人意识和较强育人能力的教师队伍,是确保所有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人才资源保障。高校应加强专业课教师的培训,首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根据课程特点设置课程思政目标,并将其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育人功能。其次,要通过要学会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转变单一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教学、慕课教学、微课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等实现专业课教学方法和过程的创新。最后,对学生的评价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思政目标方面,而不仅仅是评价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或仅凭分数来论高下。
2、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思政资源
在专业课课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 育内容融入到教学要求,根据学生专业学习的阶梯式成长特征,以及 学生遇到社会问题的复杂度,系统设计德育递进教学路径,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高校各学科都可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把国家语言、历史文化、革命传统、时代精神作为重点内容,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 课程内容包括什么,专业课的课程内容的选择,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
3、构建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评价模式
课程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课程评价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第四代评价模式,不仅仅是测量给学生打个分数,或者第二代评价的描述以及第三代评价的判断,高校专业课课程评价仅仅以学生的学科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形式,评价形式的单一造成对学生品德方面的忽视,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我们高校的课程评价模式必须转换,强调对学生整体全面发展的评价,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而不仅仅是强调结果。现在的课程评价强调的是各个利益方的共同建构与协商,即多元评价模式,但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评价,而是着眼于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人才培养,推动课程与思政的结合,课程思政与协同的结合,从而推动教书与育人的结合,这样的评价才能真正促进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4]59号.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
[3]董洪亮,赵婀娜.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建校120周年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8-5-4.
[4]张玲娜.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立足三个着眼点[N],光明日报,2020-10-21.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6]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1).
[7]刘承功.高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8(06).
[8]邱伟光.课程思政的價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07).
[9]赵鸣歧.高校专业类课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原则、任务与标准[J].
[10]胡洪彬.课程思政:从理论基础到制度构建[J].重庆高教研究.Vol(07)2019(01).
[11]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03).
[12]李旭芝.高校“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
作者简介:高建慧(1996.11--),女,山东济宁,汉族,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