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报道中的概念隐喻认知

2021-03-24 00:04李冰伦李慧李科王朱舒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9期
关键词:中国日报语料隐喻

李冰伦 李慧 李科 王朱舒

摘要:“一带一路”在2013年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是一个意义极其深远的倡议,引起了国内外的热烈讨论。本文选取了《纽约时报》,《中国日报》和《华盛顿邮报》等中外知名报刊中的相关报道作为语料,基于 Lakoff 的概念隐喻理论,对语料中的概念隐喻进行了粗略研究。通过细读语料,将字面意义与语境发生冲突、且产生与语境相符的新理解的词确认为隐喻关键词,可以窥探到中西方语境里由于利益与意识形态等的冲突,对“一带一路”倡议所持有的不同态度及语言选择上的不同。

关键词:一带一路;新闻报道;概念隐喻

一.概念隐喻的类别以及應用

认知语言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概念隐喻,[1]Lakoff和Johnson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被视为其出发点。他们介绍了日常生活如何与隐喻表达交织在一起,[2]“隐喻实际上是理解语言的基础。” “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物或现象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或现象。”通过使用从源域提取的隐喻表达式,可以更好地理解目标域,这两个域之间的对应关系也称为映射。Lakoff和Johnson根据认知角色将概念隐喻分为三大类: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s)、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s)和实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s)。

(一)结构隐喻。结构隐喻根据一个结构清晰,界限分明的概念去构建另一个较为模糊,抽象的概念,可以说是最容易被人们感知到的一类隐喻。例如,“love is a journey”。在这个句子里,将爱与旅程之间的相似性联系起来,把抽象的,难以捉摸的爱具象化为一场旅程,说明爱是一个过程,伴侣是这个过程中互相搀扶的旅伴。这类隐喻可以帮助人们在遇到类似境遇时,更好地理解爱,并自然而然地将爱与旅程联系起来。另一个十分典型且常见的例子就是“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将金钱的部分属性赋予了时间,例如珍贵等,继而衍生出来“挥霍时间”等惯用表达。时间是一个抽象的事物,是一个概念,怎么可以被“挥霍”呢?而金钱是可以被挥霍的,而这句话正是将时间具体化了,赋予了时间以金钱的属性,使人更容易理解。

(二)方位隐喻。此类隐喻以空间为始发域,通过将空间结构投射到非空间概念上,赋予该非空间概念一个空间位置。换句话说,就是将情绪,生理状况,数量和社会地位等概念投射到空间概念上。在英语里有很多类似的例子,left wing and right wing,central countries and peripheral countries.

(三)实体隐喻。实体隐喻帮助我们将抽象的事件,活动,情感和观念等看作有形的实体和物质。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实体隐喻是容器隐喻。容器隐喻里,目标域是可以容纳事物的容器。例如:他的脑袋里充满了疯狂的想法。在这句话中,人的头脑被比喻成一个可以容纳疯狂想法的容器。此外,我们所熟悉的拟人也是一种典型的实体隐喻。拟人指的是一种事物或生物被比作人,赋予其与人相同的某些行为或情感,便于读者理解和想象。

二.一带一路报道中的概念隐喻实例

以下内容选取了《中国日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等报刊里的若干例子作为语料,分析了中外视角下的一带一路倡议,并对国内外媒体对于一带一路的态度进行了归纳总结概括。

(一)国内媒体对于一带一路的报道

1.中国外运以搭建“通道+枢纽+网络”运营体系为目标,持续打造境内外枢纽,覆盖多个区域、多个通道,努力实现境内外一盘棋、全国一盘棋,这也是中国外运与其他班列运营方最大的区别。(中国日报,2021/11/12)

此处用“一盘棋”来隐喻货运网络,此隐喻意在展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的货运网的新突破。下棋是需要协调,有战略的,每一步都需小心谨慎,每一步都关乎大局,体现了中国希望通过一带一路与各国建立良好关系的愿景。

2.为了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倡议,2013年,苏州稻香村开始实施“出海”战略,截至目前,产品已出口到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欧美发达国家为主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日报,2021/11/12)

“出海”的基本意义是渔民驶往海上作业,这里隐喻,表示把中国饮食文化,中国味道传播到海外,真正做到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中国企业走出去”。

3.提升高度是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强磁场”的必选题,而抓牢招大引强“主线路”则是赣州经开区给出的答案。(中国商务新闻网,2021/11/11)

“磁场”原指物理概念中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而报道中“磁场”用了概念隐喻,突出了中国在增强招商引资能力,提高自身国际贸易地位和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的主动性。

4.They will seek new cooperation focuses,including commercial nuclear,new and clean energies.(China Daily,2013/9/8)

在这个句子中,focus意思与它的原意不同,它的意思是最需要注意的事情。所以说这里的“焦点”负载了隐喻性,具有隐喻意义。

5.“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s not a 21st-century Marshall Plan,” said Charles Onunaiju,director of the Centre for China Studies in Nigeria,referring to the United States’ post-World War Ⅱeconomic support for rebuilding Western Europe.(China Daily,2016/9/27)

在这个句子中,“西欧”被视为一个建筑,而不是指一个区域,所以它具有隐喻意义,我们将它视作一个隐喻性的词。

6.The ambassador noted that Johannesburg is championing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 economic zones,and has encouraged Chinese companies to invest more in South Africa.(China Daily,2018/12/11)

在这句话中,champion的意思是引导,与它最初的意思不同,是热情地争取某物。因此,本词具有隐喻意义。

(二)國外媒体对于一带一路的报道

1.A multi-billion-dollar plan launched in 2013 by the leader,Xi Jinping,to develop sea and land transport corridors through which China can export its goods to the world,particularly to Europe. (The New York Times, 2016/10/11)

这个例子中,“export”被定义为隐喻关键字,意思是“向另一个国家销售和发送货物”。《纽约时报》用这个隐喻把中国人比作一个商人,认为中国为了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贸易,特别是与欧洲,只是把“一带一路”作为做生意的通道。

2. China has been steadily gaining in the global economic system. (The New York Times, 2016/11/23)

这句话里隐喻关键词是“gaining”,意思是“从某事或做某事中获得优势或受益”。因此,根据这句话可以得出隐喻的本体是中国,隐喻的载体是受益者。《纽约时报》认为,中国是全球经济体系的受益者。

3.Under Mr.Xi ,China has flexed its maritime strength in the waters surrounding it,challenging some American allies,including Japan and the Philippines. (The New York Times,2013/11/10)

这句话中有两个隐喻关键词:“flexed”和“challenging”。“Flex”的意思是“弯曲,伸展你的手臂,腿,或肌肉,尤其是在准备体育活动时”。“Challenge”指的是“当你认为某人可能不愿意做某事时,邀请他参加一场比赛或其他事情”。显然,在这句话中,中国被人格化为一个有攻击性的人物形象。

4.China has several ways to retaliate. (The New York Times,2016/11/23)

“Retaliate”是这里的隐喻关键词,意思是“以一种攻击或袭击来回报一种类似的攻击”。《纽约时报》把中国比作美国的敌人,在贸易战中有很多反击报复的方法。

5.The dynamic between the U.S. and China in recent years created a healthy competition on clean energy and climate change. (The New York Times,2017/6/5)

这里要分析的隐喻关键词是“create”,意思是“使某事发生或存在”。《纽约时报》将中国比作一个在清洁能源和气候变化方面构建健康竞争的创造者。

6.“But the real goal is to introduce the Arab world to us and get them comfortable with the idea of building up their relations and investment in China. And energy is not the only reason behind it,but it is a big one.(Washington Post,2012/12/27)

“building”原来的意思是指建造起一个建筑物,这里的意思是构建起中国与阿拉伯之间的关系,将抽象的关系具体化了,是隐喻关键词。

三.结语

“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全方位改革开放的新战略,自提出以来,就获得了国内知名报刊的大批量报道,理解中媒以及外媒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真实评价变得尤为重要。而分析各类报道中的隐喻恰恰是透过文字理解其深层含义的一个有效手段。概念隐喻被深化成一种认知工具来引导抽象概念的形成,新闻凭借对概念隐喻的使用成为了各国政府反映国家意识形态、表达政治意图、引导舆论走向的重要媒介。通过对比和总结,我们可以看出西方国家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评价褒贬不一,也不乏保持观望态度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给予了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极大的关注,态度经历了一系列转变,既有赞许,也有质疑和强烈批评。

通过分析以上例证可以初步得出结论:中国在外交上始终坚持友好的态度,所以大多数隐喻都是积极的。社会、文化、政治和经济因素都促成了隐喻的特征与差异。中国是更倾向于呼吁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将一带一路视为与沿线国家沟通交流,互惠互利的工具。此外,中国文化还更倾向于谈论积极的事情,所以《中国日报》的隐喻主要是积极的态度。美国是一个关心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力的国家,所以对中国不断增长的实力以及影响力感到焦虑。因此,《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的隐喻大部分时间都是贬义的。但对于一带一路这项明显能为相关国家带来好处的倡议,国外报道也表示出了一定程度上的赞赏。

参考文献:

[1]Lakoff,G.,Johnson,M.Living in Metaphor[M].Heidelberg:Carl- Auer System,2004.

[2]Kövecses,Z.Metaphor: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猜你喜欢
中国日报语料隐喻
漫画
爱的隐喻
可比语料库构建与可比度计算研究综述
论隐喻理论构建的参照维度及连续统
概念隐喻新类型中的认知机制探讨:共现性还是相似性
中古汉语分期研究所涉及的语料问题
基于隐喻相似性研究[血]的惯用句
如何使用第二外语学习者语料
《中国日报》:中国成第一大“电子竞技”市场
《中国日报》欧洲版荣获英国“最佳国际报纸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