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琅上口,入耳入心

2021-03-24 02:04楼芬芬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47期
关键词:儿歌行为习惯

楼芬芬

【摘 要】一年级的新生,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一个转折点,很多的习惯要改变,很多的内容要学习。课堂的常规,一些行为习惯、学校的组织纪律都要尽快熟悉并适应。很多时候需要老师反复多次的重复,孩子们才能明白,怎么样才能让孩子们听得明白,记得牢呢?老师反复的说教,会让孩子觉得啰嗦,甚至产生厌恶或畏惧心理,破坏他们对小学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未来学习的兴趣。

儿歌对一年级小朋友特别有吸引力。让儿歌进入一年级课堂对孩子们进行各方面的教育,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课堂上,老师要充分利用儿歌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趣味教育,利用儿歌激发学生对学习兴趣和学校生活的热爱。

【关键词】   儿歌   课堂常规  行为习惯  教学重难点

一、 利用儿歌进行课堂常规教育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的目标和任务都更加明确,孩子们需要建立一套更完善的规则意识来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而讓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课堂常规抓起。课堂常规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是学生遵守教学秩序的行为依据,也是组织有效教学的有力手段。

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是,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能力差。如何才能让他们遵守课堂常规,让他们乐学、好学,因此,课堂需要老师们艺术的调控。在多年的低段教学中,我发现课堂调控儿歌化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简洁清晰,节奏明快的儿歌是孩子们特别喜闻乐见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收集和改编了一些儿歌。

上课前要做好课前准备,上课了认真听讲,想发言要先举手,发言时要起立,大声回答。课前念一念儿歌对孩子们做好课前指导,上课中有针对的提醒。

专心听讲是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的基础,一年级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只有15――20分钟。当发现有些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了,坐姿也不对的时候,怎么样的提醒更有效呢?

小学生特点是好动,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说。能不能认真倾听,能不能欣赏鼓励他人?能对同学的回答做补充吗?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鼓掌的习惯,答题的意识。

只几秒的功夫孩子们马上安静下来,坐如铜钟。

“摆书、喝水、上厕所。”下课合理安排课余时间,用最好的状态准备下一堂课。

中国教育鼻祖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一二年级又是最佳期。制定课堂规则,来规范课堂行为,从细节抓起,从低段做起,扎实有效地进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二、利用儿歌进行行为习惯教育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利用儿歌对学生进行习惯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儿歌琅琅上口、简单易记。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

有些同学在学校喜欢奔跑打闹。一下课,横冲直撞的现象屡见不鲜,同学也时常发生碰撞,造成一些安全的隐患。安全无小事,课间的行走也需要指导。

教室里,轻轻走.,

走廊上,慢慢走,

转弯口,减速走,

上下楼梯靠右走。

一年级的小孩子都比较贪玩,还没有正确的作业观,不是拖拖拉拉磨洋工,就是马马虎虎完成任务即可,检查的习惯基本没有。

这些儿歌从各个方面对学生的行为起了一个指导、规范、激励的作用,学生在儿歌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利用儿歌突破教学重难点

1.规范书写

一年级是写字的起步阶段,规范的书写对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尤为重要。写字时,同学们有的把头压得很低,凳子歪歪扭扭而且离桌子很远,笔又抓得很高,这样的握笔和坐姿会影响孩子的视力和身体的发育。要写好字从正确的握笔姿势做起。

老师边念边讲解示范“一尺、一拳、一寸”记住3个一。孩子们每次写字前先念一念儿歌,自我检查一下姿势,再开始书写。书写过程中,有的学生头又低了,腰又不自觉弯了,儿歌一起他们就能马上改正。久而久之,良好的书写姿势慢慢形成。

2.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有四个声调,二声和三声在发音上很难区分,二声和四声在书写上也容易混淆,为了能更准确高效的把握四声调的发音特点和书写规则,我让孩子们眼看声调, 手划声调,口念声调歌。ü上两点的省略规则,是拼音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时常常出错的难点,学习完儿歌,还要能熟读成诵。以后孩子们只要见到有j、q、x、大y的音节,便会马上想起这首儿歌,快速、准确地认读已不再是难事。

通过儿歌,学生不仅可以记住拼音字母的音和形,拼音的拼读和拼写技巧,而且还创设了一种充满韵律的课堂节奏。

3.识字写字

一年级学生就需要识记大量的汉字,既有要求会写的又有要求会认的字,在识记汉字的过程中,孩子们很容易觉得枯燥。在教学中,我引导孩子们尽量找出识记这些字的方法,和孩子们一起根据这些字的字形特点,编创出琅琅上口的儿歌,帮助孩子们加强对形近字字音的区分和识记。如:

宝盖下面是个啥?

原来是个猪娃娃。

古人家里没猪娃,

这个家呀不像家。

我们有时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主探究,尝试编儿歌,做学习的主人。

看吧,儿歌的魅力可真不小,将儿歌合理、有效、创造性地运用于小学一年级课堂中,让学生学得扎实而又灵活、轻松而又愉快。

参考文献:

[1]陈国强:《小学语文教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版

[2]高玉凤。儿歌促进小学语文有效识字教学探究[J]中国培训,2016

猜你喜欢
儿歌行为习惯
关于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睡觉儿歌
儿歌中的数学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儿歌6首等
念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