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千年的瓷器底蕴奠定了景德镇陶瓷艺术水平及其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但在陶瓷产业变革进程中,景德镇日用陶瓷陷入模式化,未能充分发挥当地相关陶瓷的艺术元素,缺乏树立强有力的日用陶瓷品牌,使得其销量和地位在当今時代的优势不明显。
关键词:景德镇;日用陶瓷;民窑青花
当下根植于本土文化的回归和重视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给景德镇日用陶瓷产业带来新格局;景德镇民窑青花与现代陶艺存在许多相似的发展契机,它不仅融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和优秀的绘画纹样,还符合现代审美的市场需求,将它应用于现代景德镇日用陶瓷中,将给景德镇日用陶瓷的发展带来新的思考。 民窑青花在长期的艺术积累中扎根于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土壤中,将中国写意文化吸收、传承并转换为中国陶瓷艺术的璀璨明珠,以其独有的绘画风格为后期的陶瓷艺术带来了全新的面貌,我们应该把这民族性的文脉传承发扬下去,让它变为世界性的遗产。因此,景德镇日用青花陶瓷的发展要立足于本土,着眼于世界,寻找自身的本土性和文化价值,用属于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化形态去与面对西方,借鉴民窑青花绘画的艺术风格及特点,以日用陶瓷为载体,传递出中国优良的文化艺术传统,赋予当代中国陶瓷新的内涵。
1 景德镇日用青花瓷绘应关注平民化消费市场
陶瓷最早的出现是先人们因生活所需要而发明的,从早期盛水、煮实物之类的日常器皿进化发展成供人们赏玩的艺术品,尤其是当今社会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社会的需求更多的关注于文化精神心理上的层面,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对于日用陶瓷,人们已不仅仅满足其功能性,而更为注重人文精神文化上的需要,侧重于陶瓷的审美趣味,目前,国内外日用陶瓷现状和发展有三大趋势:一是质高地产的产品走向,要求陶瓷产品越来越高。二是实用性与欣赏性的结合,加快了日用陶瓷艺术化的步伐。三是家用餐具瓷器营销势头越来越旺。日用陶瓷集实用功能和审美情趣的双重功效于一体,不难看出,在未来陶瓷产业的发展中日用陶瓷具备更大的市场潜力,国外日用陶瓷品早在多年前就完全脱离了“锅碗瓢勺”的概念,在外国人眼中里,日用陶瓷不仅是日常的生活用品而被看作是生活家居装饰品中的重要部分,甚至有的作为一种附加值很高的艺术品来出售。目前,国内的日用陶瓷产品设计艺术性不强,长期以来更侧重于产品的功能性,日用瓷器的生产略显薄弱。景德镇陈设艺术瓷的创作与生产有着丰富的经验,如果能够把普通老百姓的需求作为市场,提炼陈设艺术瓷造型、工艺、装饰、风格等方面的造诣,将对景德镇日用青花陶瓷生产艺术化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应用作用的。面对激烈的陶瓷市场竞争,景德镇陶瓷要想占领一席之地,必须发挥自己特有的优势。青花作为“瓷都明珠”位于景德镇的四大传统日用瓷产品首,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是其它产瓷区不可比拟的。民窑青花具有深厚的陶瓷文化,根植于民众之间,作为寻常百姓的日用品,以实用功能为首要目的,贴近人们的生活,生活青花瓷的用料融合与釉质中,在洁白光滑的吃面上蓝白相应,浑然一体,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审美,与我国民间流传的蓝色印花布意义一样,都反应出人们对净力、朴素的色彩的喜好。瓷器表面洁净清雅,且不怕食品酸碱的腐蚀,便于清洗,能永不褪色的特点,这是青花瓷器作为日用器皿的独特长处,作为日用饮食器皿,从色彩的使用上瓷质细白给人以洁净卫生的美,在科学发达的今天,虽然出现许许多多性能优良的材料,但白瓷在餐饮器皿上的普及性和独特地位从未被其他材料替代过,青花装饰于白瓷,但又不限于白瓷的单调,幽箐拙朴实的蓝色点于白底之上,更加增添了白色瓷器的美感和艺术审美情趣,蓝与白的契合,给人以大自然的向往,使人联想到潺潺流水的蓝天碧水之美,青花带给人愉悦的美感而实用功能是日用陶瓷的基础,审美情趣则是其灵魂。而在当今景德镇日用瓷的生产中,强调日用产品的功能性、实用性是求真务实的必要做法,日用陶瓷作为千家百户的日常器皿,将青花附于日用陶器的装饰上,不仅带来艺术的美感,更展示了传统陶瓷绘画日益通俗化和大众化的过程,强调陶瓷文化的普及意义,在发挥传统的基础上,突出青花日用瓷的生产优势,推陈出新,并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和出口规模,是推动景德镇日用青花陶瓷实现文化的有效途径。
2 景德镇日用青花瓷绘应发扬传统优势
国内市场出售的景德镇日用瓷往往千篇一律,缺乏自己的特色,而在市场运作中大量仿制和批量生产的背后导致了陶瓷原有生态的破坏,同质化产品的泛滥,是景德镇日用青花陶瓷发展的最大制约力。从根本上说,景德镇日用青花陶瓷企业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忽视,盲目效仿国外陶瓷风格,致使景德镇日用青花陶瓷失去了自身文化底蕴,在市场角逐中不具备竞争力。要想振兴景德镇日用青花陶瓷产业就必须增强创新意识。立足于自身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吸纳其他西方文化的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创造出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的陶瓷产品。如日本的日用陶瓷设计,其造型简洁大方,装饰质朴,简单中营造出平滑化的风格,与日本国民的审美需求和传统文化观念相契合;中国水墨写意画法作为中国画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代表着中国传统绘画精髓的特有形式,写意青花传承了中国水墨的笔墨情趣和构图布局的表现技法,运笔之间传递出笔墨相似性的共同之处,对景德镇日用瓷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1)青花”色白花青“的蓝白体系与中国水墨的“黑白体系”相互呼应,均以浓淡对比的单色绘画形式形成了中国水墨画区别于其他绘画体系的一个显著特征,[1]这种水墨所互相渗透的艺术效果成为中国绘画的精髓所在。民窑青花瓷绘传承着中国写意水墨,秉承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体现了最具代表性的民族特色文化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将其写意青花的绘画特点与日用陶瓷这两种艺术元素的交汇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2)青花与写意画中笔墨关系和水墨创作的技巧上的共通之处,表现出空间的虚实和层次关系,写意的少墨多白的布局和构图移植到日用陶瓷绘画中,我们可以通过留白,显示出晶莹剔透的瓷质,又可以满足生产过程中的快速特点来适应大批量生产,即提高了生产效率又丰富了人们的艺术审美,真正做到“瓷”与“绘”的完美结合。(3)青花与中国写意笔墨情趣大相径庭,追求行云流水间所发挥的画意和情境,笔墨情趣便成为画家主观精神的传达。民窑画工继承写意的造型手法,开创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它所造就出的传统文化,表现对生命,对自然的感悟和认识,那种受大众意识支配,为民众自己所拥有的本源属性,也恰恰造就出了民间艺术的独特个性和旺盛的生命力。现在人们的审美意识和精神追求虽然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民窑瓷绘的写意画法并不过时,从全国数以万计的书画爱好者身上不难看出,今天的人们仍欣赏笔墨趣味的,保留手绘品种,是有一定群众基础的。我们从当代部分优秀陶艺家的作品来看,这种传统已经被很好的继承了下来,景德镇日用青花陶瓷产业,如果把写意画表现在日用陶瓷的形态中,加强日用陶瓷中写意青花的绘画,将中国水墨和中国陶瓷两个特有的传统文化表符号融合创新,更具一番新的形象,不仅起到了中国传统绘画普及的作用,保持了中国原有的书画传统,体现出浓郁的中国风。因此,我们应该继承与发扬传统民窑青花中写意风格的特点,以民间艺术质朴,帅真的品格点为根本,对景德镇日用青花陶瓷进行艺术上的创新,这样才能更好的中国陶瓷和中国水墨的根脉很好的传承下去,把举世无双的青花艺术重新推向国际舞台。景德镇日用青花陶瓷的发展虽然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与国内外的日用陶瓷较之还是处于弱势,纵观国际日用陶瓷市场的流行趋势,要么走精美之路,要么走古朴、天然之路,面对全球文化大融合的背景,景德镇日用青花陶瓷的设计跟在流行后面追赶,芒然无措。现代的陶瓷艺术题材在信息资源共享的今天显得颇为丰富,随着陶瓷创作者们队伍的壮大,较之过去的民间艺人,现在从事陶瓷生产的工作者在文学修养、学术水平及审美意识等诸多方面都得到了全面提高,其创作水平也大大的提升,但是也有其相应局限的一面,由于创作者们缺少生活的实践,表现出的题材特色不鲜明,无法传达出中国陶瓷的丰富内涵。隋着市场的成熟,竞争的激烈,景德镇日用青花陶瓷主题不能墨守成规,靠着模仿和抄袭只会被甩在后面,必须在题材的选择上自主创新,找出自己独特的文化符号。景德镇日用青花陶瓷的发展,在题材的选择上需要选择有必要选择普遍受到社会各阶层认同的内容,特别注意在生活中去挖掘题材,寻求创作灵感。在传承转换自身文脉的机场上探究自身的文化根性,才能明确景德镇日用青花陶瓷发展的方向和未来。民窑青花装饰的传统题材多为包含吉祥寓意的内容,他独有的民间世俗文化,表达着来自百姓生活中万千生命力的美好事物,不仅为古人喜爱,也被人们普遍接受和认可。景德镇日用青花陶瓷沿袭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风俗为题材内容的传统,即有着独有的欣赏性,同时也迎合了现代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社会意识、文化氛围不同的今天,民间传统文化内涵逐渐淡化或遗失,挖掘整理陶瓷民间传说与故事,成为家喻户晓,人尽皆知,广为流传的文化素材,这有利于开启有益的思路,通过广泛的普及宣传,使得广大群众从魅力动人的传说与民间故事中,从历代先辈的感人事迹和创造的辉煌业绩中,以民间传说和故事的形式传播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并潜移默化的传承民间艺术。瓷都景德镇,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不仅是陶瓷的故里,更是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陶瓷文化蕴含着许多动人魅力的民间传说和故事,民间有“高岭土”“风火仙”“美人祭”“青花料姑娘”“玲珑姑娘”以及”太平窑“大龙岗”等许多魅力的传说与故事,有与传说相关的民间习俗,古遗址,古建筑;还有不少能工巧匠们的奇闻异事。这些都是千年陶瓷文化的营养积淀,是文化宝库中的颗颗珍珠,如果能将这些素材加以进一步加工整理,充实完善,然后以人或事为主线,把这些故事、人物、习俗、遗址像珍珠一样串联起来,为主题创作提供有机的养料。但是,景德镇日用青花陶瓷对民间传统装饰题材沿用的同时,也要注意不同时代背景下,人们对文化理解的差异,并不能按步就搬,只一味对传统题材进行复制,而是当把传统的图案进行转化,不能只注重主题装饰题材内涵寓意,而忽略了对形式的选择,做到继承中有发展,创新中有延续,才能为中国传统文化添加一剂防腐剂,真正的为景德镇日用青花陶瓷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推波助澜。
3 景德镇日用青花瓷绘应重视手绘艺术发展方向
欧洲的工业革命带动了全世界带机器化生产模式,陶瓷工业也在机器生产模式中改变了其发展的轨迹,机械生产给景德镇日用青花陶瓷的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它提高了制瓷的生产效率,节约了劳动成本,但同时也制约了景德镇日用青花陶瓷的个性发展,在机器化生产方式的背后导致产品都如出一辙,毫无特点。[2]在都市化的生活的今天,人们被现代技术所桎酷,近年来人们对手工产品的热情日益高涨,崇尚追求历史文明和对手工创造的回归所带来的自然天性。青花传统纯手工方式所表现自然,质朴的风格,适应当前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心理,使得它拥有了独特而广泛的欣赏人群。而民窑青花的手绘传统,凝聚了民间艺术的精华,它不同于官窑瓷绘的精雕细作,官窑瓷品每件瓷器有着[3]“须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的严格要求,这种追求繁缛的生产方式,虽阻滞了陶瓷生产的高效性,但是这种程式化的生产方式对民窑瓷品的生产具有深刻的影响。使得画工在不断重复性大量工作的锻炼中熟练了绘瓷手艺,并且积累了相当的绘画经验和表现力,具备提炼、归纳绘画语言的素质。这一方面促成了手工传统的规律化,使陶瓷绘画的创作有章可寻,这有利于工艺的传播及绘画的易复制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促成民窑青花的写意特点,巧借中国简笔写意画墨少白多的特点,既省工省料降低产品又从简化的装饰中呈现出独特的艺术美;景德镇日用青花陶瓷绘画完全可以利用写意青花省料又易于绘画的特点,提高其经济产能的同时又不失其艺术的美观性。写意青花作为商品,其功利性是与生俱来的,但是投机商人如果把这种为表现意境而有意空出的大面积“留白”当作偷工减料的致富捷径,起结果必然造成加工粗糙,流于形式,而使得写意陶瓷作品流为下品。因此,景德镇日用青花陶瓷的发展中,在借用写意青花的工艺简化性和易于传播性的特點上,必须正视其发展的原则,保证日用瓷产品的艺术质量,杜绝假意写意之名粗制滥造。近年来,一大批外地艺术家、教授、工艺大师涌入景德镇,当地陶瓷艺术家也走出工作室,走向市场,办起各有特色的作坊,专卖店,充分发挥个性,当代画家与景德镇当地陶瓷艺术家的互动,正是他们的努力和贡献们,才促进了景德镇陶瓷艺术市场的繁荣活跃,也大大提高了景德镇陶瓷绘画者的整体审美。[4]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经验证明,只要有文人画家参与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必将得到长足发展,从而使这门艺术得到质的飞跃。而现今景德镇陶瓷市场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峥嵘景象,景德镇日用青花陶瓷可以很好的利用当代画家画瓷现象的资源优势,倡导文人画家与景德镇当地陶瓷工合作。一方面,景德镇陶瓷工匠与画家的交流,使得画家与工匠间从“绘”和“瓷“的专业角度相互请教技法,画家可以更好对材料熟悉把握从而保证瓷绘制品的质地与质量。另一方面,文人及画家的参与,增强陶瓷绘画的文学艺术性、绘画艺术性和书法艺术性,增强了陶瓷绘画的艺术水平;从内容和形式上都能把握时代的脉搏,为景德镇日用青花陶瓷提供新鲜血液。[5]这种“画家”带“工匠”的模式,将扎根于本民族的艺术之中的陶瓷文化底蕴形成规律化和标准化的程式符号,使得更易被工匠们效仿和复制,在流水线式的批量生产中,缺不失艺术的风雅,以简化的工艺体现更多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这种复制不是单纯的依葫芦画瓢,而是劳逸结合的化弊为利,充分利用工匠和画家的各自优势,相互补充,依托当今写意特色的艺术成就与工艺相切入契机,为景德镇日用青花陶瓷从技术到技艺的发展都提升质的飞跃。
4 小结
虽然景德镇日用青花陶瓷的发展面临着许多严峻的问题,我们总是在不停的寻找景德镇日用青花陶瓷发展的出路,景德镇有着积淀千年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人力资源,其千年瓷都的美誉传颂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的支持手工艺列属于世界文化遗产,丰富的陶瓷产品,珍贵的文物古迹,独有的民间习俗,得天独厚的科研和教育资源等等众多优势都足以支撑景德镇日用青花陶瓷在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重现光辉。
参考文献
[1] 孔六庆:《中国陶瓷绘画艺术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M].
[2] 浩景苏《陶人新语》;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M].
[3] 熊廖:《中国陶瓷美术史》,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3年版.[M].
[4] 曹建文:《景德镇青花瓷器艺术发展史研究》,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M].
[5] 卢绪玲《中国陶瓷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观察与思考》第29期[J].
基金项目:文章属于江西省高校人文课题,课题编号[YS19111]
作者简介:熊樱,(1980-),女,籍贯:江西省南昌市,民族:汉族,职称:讲师,学历:硕士,研究方向: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