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开放”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分析

2021-03-23 07:59张忠杰王曦婷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省域测度高质量

张忠杰,王曦婷

(兰州财经大学 统计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一、引言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然成为中国未来较长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指引和规划方向。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视域下,开放发展不仅是驱动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抓手,也是国内发展参与国际大循环的必由之路。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下,我国高度重视全面提升开放水平与质量,扩大开放领域,深化开放程度,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力争以高水平开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如何借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培育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现阶段中国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二、文献回顾

当前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与开放水平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开放对经济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开放发展的政策可以使开放地区的产业数量和质量取得较好的绩效,[2]进而利用扩散效应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增长,增强整个国家的竞争力。[3]“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更加强调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4]本文对开放发展相关研究文献做以下梳理:

一是关于我国开放发展模式的研究。张伦(1992)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目”字形的开放格局,[5]我国开放发展历经四个阶段:探索、快速发展、扩大开放以及深化改革和创新引领。[6]赵伟(2001)提出“二重开放”理论,认为应该从国际开放和区际开放两个方面考查区域开放。[7]刘乃全、贾彦利(2008)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采取了非均衡的区域发展战略,从而形成了由沿海到内陆递推的开放模式。[8]王宏淼(2008)认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的是“新重商主义”开放模式。[9]洪新银(2010)认为我国是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开放型经济,并提出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10]丁志杰(2011)将我国的开放模式概括为“以出口和吸收外资为主的开放模式”。[11]王必达、赵城(2020)在黄河流域开放发展方面提出“三重开放”模式,认为解决黄河流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应选择区内开放、区际开放和国际开放同时推进的开放模式。[12]

二是关于开放水平测度的研究。度量方法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狭义的测度方法,是用单一指标来衡量。以外贸依存度、[13][14]外资依存度、[15][16]国际贸易依存度[17][18]和综合依存度[19][20]等作为衡量指标。另一类是广义的测度方法,通过构建综合评价体系来衡量。如杨波(2004)运用客观赋权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法对山东省开放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21]赵伟、徐朝晖(2005)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基于“二重开放”视角对我国开放水平进行综合测度。[22]孙璟、刘文革(2014)建立指标体系,利用“专家法”确定权重来测算开放水平。[23]郭海玲(2015)基于“二重开放”的视角,运用组合权值法对2009~2013年保定市区域开放进行了测算。[24]赵康杰、刘育波(2020)基于“三重开放”视角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区域开放水平进行测度。[25]王必达、赵城(2020)基于“三重开放”的视角采用熵值法对黄河流域区域开放水平进行测度。[12]

三是关于开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总体认为,开放地区通过扩散效应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增长,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6][27]随洪光(2013)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15]田素华等(2019)研究认为“引进来”和“走出去”提升了中国经济质量。[28]孔群喜、王紫绮(2018)研究认为技术外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29]黄新飞、舒元(2010)研究认为贸易开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正向效应。[30]

当前在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开放不能只停留在“二重开放”下的区际开放和国际开放,而忽略区域内开放,否则不足以全方位地反映开放水平。开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对外开放领域,而缺乏对内,尤其是对区内开放的深入研究。如今,对内开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已经高于对外开放。[31]新发展格局下,开放发展应从对外开放向国内国际双循环方面转变,[32]研究开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要从国际国内综合全方位考量。王必达和赵城(2020)在黄河流域经济发展问题上提出“三重开放”模式,该模式正好与我国提出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相符合,开放的新发展格局是区内、区际和国际“三重开放”同时启动的开放,是全方位的开放,是以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黄群慧(2020)、迟福林(2020)、刘志彪和凌永辉(2020)等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新发展格局进行了详细的探讨,进一步研究了当前中国如何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形成国内国际经济良性循环新局面,进而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4][33][34]

综上所述,关于区域开放问题已有不少理论研究成果,但还存在以下不足:既有“三重开放”研究成果很少,缺乏对区域内开放问题的探讨;研究区域开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也主要集中在对外开放视角,缺乏对内开放相关的分析。基于以上不足,本文从以下方面进行补充:第一,对区域内开放问题进行深入探究。第二,运用“三重开放”综合视角研究区域开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本文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构建了“三重开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标评价体系,探讨“三重开放”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为缓解区域经济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和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建议。

三、“三重开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标评价体系

(一)“三重开放”指标评价体系

基于既有研究对区域“三重开放”发展模式的分析,考虑到指标选取的科学性、系统性以及测度结果的可行性,本文参考赵伟、徐朝晖(2005)、王必达和赵城(2020)等学者的研究,[12][22]建立了国际开放、区际开放和区内开放3个分项指标和22个基础指标的“三重开放”指标评价体系,具体见表1。

表1 “三重开放”指标评价体系

(二)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体系

本文借鉴任保平(2015)、魏敏、李书昊(2018)、张云云 (2019)、杨耀武和张平(2021)等学者的研究,[35-38]同时参考《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发展报告(2019):新时代下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中国经济报告(2020):大变局下的高质量发展》,建立了如下包括6个分项指标和28个基础指标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具体见表2。

表2 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体系

(三)测度方法与数据来源

1.测度方法

本文参考魏敏和李书昊(2018)研究,[36]采用熵权TOPSIS法分别测度了中国30个省域“三重开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为使数据类型统一,将所有的指标转化为极大型,将极小型指标Xij正向化处理:

Yij=max(Xij)-Xij,

Xij为极小型指标,i=1,2…,n;j=1,2…,m

其中,i表示省份,j表示指标,Xij和Yij分别表示原始的和正向化后的测度标,max(Xij)表示Xij的最大值。

第二步,为消除不同测度指标在数量级和量纲方面的不一致,对正向化后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公式为:

其中,Zij表示标准化之后的测度指标。

第三步,对标准化后的数据归一化处理,公式为:

其中,Aij表示归一化之后的测度指标。

第四步,用归一化后的测度指标计算测度体系中的各测度指标的信息熵Ej,计算公式如下:

第五步,计算权重Wj

其中,Dj=1-Ej,为信息熵冗余度。

第六步,根据归一化数据和权重矩阵测度各省份体系的综合水平得分Si:

其中,Si的值越大说明省份i的体系综合发展水平越优;反之,则越差。

2.数据来源与说明

本文所采用的原始数据来自2009~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以及历年各省统计年鉴,个别年份缺失数据用插补法补齐。数据暂未包括港澳台地区和西藏地区。

此处对部分指标数据作出说明:全要素生产率采用DEA-Malmqusit算法对数据进行估算。资本存量的计算参考单豪杰(2008)的研究方法,[39]使用永续盘存法,并以2009年为基期,计算2009~2019年地区物质资本存量,经济折旧率取10.96%。区际贸易潜力以洪占卿等(2012)构建的省级贸易潜力指数衡量。[40]

四、“三重开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

(一)省域“三重开放”发展水平测度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给出2009、2015和2019年中国各省域经济“三重开放”水平,具体计算结果见表3和表4。

表3 2009、2015和2019年中国30个省域经济“三重开放”水平

表4 2009、2015和2019年东中西部经济“三重开放”水平

通过对中国各省域“三重开放”水平测度结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中国30个省域“三重开放”不充分不均衡,大致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区域特征,开放水平的东西分化问题突出。第二,区域“三重开放”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低开放水平集中在0.1左右,比较集中;高开放水平集中在0.3左右,且分布趋于分散。第三,区域“三重开放”水平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二)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给出2009、2015和2019年中国各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具体计算结果见表5和表6。

表5 2009、2015和2019年中国30个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表6 2009、2015和2019年东中西部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通过对中国各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可以得出:中国30个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分布不充分不均衡,大致呈现“东高、中平、西低”的区域特征;2009~2018年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不断提升。

五、区域“三重开放”水平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构建

本文参考田茂再(2017)和Usman Muhammad(2021)的研究,[41][42]运用面板数据的分位数回归,检验不同分位数下“三重开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

其中,i表示截面单位,t表示时期,yit表示第i个个体在t时刻的观测值,xit表示第i个个体在t时刻d维的解释变量的观测值,β表示d维的未知参数待估计值,αi表示i个个体的随机效应,εit为随机误差。这个模型等价于:

(二)数据说明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为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核心解释变量为“三重开放”水平;参考毛其淋(2012)和赵康杰等(2020)的研究选择控制变量为:工业化水平,用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衡量;政府干预,用地方政府一般财政支出占GDP比重衡量。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见表7。

表7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三)回归结果分析

首先对数据进行hausman检验分析,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建立固定效应的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FEQR),分位点分别选取0.10、0.25、0.50、0.75、0.90,计量结果见表8。

表8 面板分位数回归结果

从回归结果可以得出:第一,不同分位点下,“三重开放”水平的系数都为正数,说明开放水平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的影响效应。第二,从系数值来看,分位点从0.1增加到0.9,系数也呈现递增趋势,高开放水平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强于低开放水平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说明开放水平越高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越大。第三,从显著性来看,除0.1分位点上开放水平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不显著,其余不同分位点上开放水平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存在显著影响,表明开放水平只有达到一定的“门槛值”才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第四,工业化水平不显著可能是因为我国工业化水平还不高,产业转型升级还有待提高,因此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不明显;政府干预不显著可能是由于市场在我国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不明显所致。

六、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通过对中国30个省域“三重开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中国30个省域“三重开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均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区域特征,且东西分化问题突出;第二,区域“三重开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存在较大差异,低水平集中在0.1左右,比较集中,高水平集中在0.3左右,且分布趋于分散;第三,区域“三重开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运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研究了“三重开放”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分位点下开放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影响效应,且随着分位数的增大对应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同时高开放水平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强于低开放水平。由此说明经济开放度高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从中受益更大,开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此外,“三重开放”水平只有达到一定的“门槛值”才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显著提升作用,这说明“三重开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质性影响需要一定的开放水平做支撑。

(二)建议

首先,深化省域内开放,弥补省域内开放的不足。区内开放水平较高的地区继续深化全方位开放的发展模式;开放水平较低的地区,当地政府应在政策上加大力度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实施相应的减税补助政策,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解决经济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进而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其次,扩大区际开放,破解区际开放的不充分不平衡问题,完善区域协作机制,有效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各地区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统筹规划各区域资源,加速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产业间的联系,通过开放贸易诱发体制改革,破除阻碍商品、要素流动的行政壁垒,使各区域市场主体在国内市场规模经济效益中获益。另一方面,凝聚各区域共识,有效协调区域间的利益关系。

再者,积极主动融入全球价值链,不断深化国际开放。各区域充分利用“一带一路”优势,构建更加开放的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同时,对外贸易模式应向“优进优出”转变,积极推进对外贸易发展模式从“量”向“质”升级,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省域测度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Rn上的测度双K-框架
平面上两个数字集生成的一类Moran测度的谱性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我国要素价格扭曲程度的测度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江西省初步建成教育省域网骨干网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几何概型中的测度
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