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昕
2017 年,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印发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计划》指出,传统手工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振兴传统手工艺,“有助于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文化生态,丰富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自信;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手工劳动的创造力, 发现手工劳动的创造性价值, 在全社会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有助于促进就业,实现精准扶贫,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强传统街区和村落活力”。 针对当前我国传统手工艺保护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本文以钱塘江流域传统手工艺为例,探讨挖掘和重塑传统手工艺的价值, 探索传统手工艺保护与发展的策略和路径,以期使其融入现代生活,重新焕发活力。
手工艺,是指通过技艺性、技巧性的手工劳动制作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工艺美术[1],是一种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及精神需要的造物艺术。 薄松年将民间美术分为10 大类,胡懿勋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将其划分为11 类,为传统手工艺的范围提供了参考[2]。 (表1)
钱塘江, 古称浙, 又名 “之江”“折江”“罗刹江”,其名最早见于《山海经》。其流域涉及浙江、江西、安徽、福建、上海4 省1 直辖市。钱塘江流域孕育了中华文明,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良好的区位条件、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目前,钱塘江流域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11 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95 项。其中,传统手工艺类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中国剪纸、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中国皮影戏、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等,均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表1 民间美术分类
钱塘江流域内各地区, 通过不断挖掘当地文化资源,积极保护、传承、利用、发展传统手工艺,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建设了一批文化场馆。 如中国丝绸博物馆、民艺博物馆、手工艺活态馆、龙泉青瓷博物馆、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等。
2.搭建传统手工艺展示和交流平台。 如手工艺品博览会、东阳木雕节、中华老字号博览会等展会,集中展示了各项成果,提升了传统手工艺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3.注重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培育和建设了一批特色文化小镇。 如龙泉青瓷小镇、安徽龙窑小镇、上海世界非遗文化城等,通过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实现传统手工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4.传统与现代融合发展。 各地区级政府积极承办传统手工艺品设计赛、市民手工艺文化节等,鼓励手工艺传承人和企业大胆创新, 通过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诠释,推动传统手工艺重返生活。
1.传统手工艺资源梳理不清
钱塘江流域,传统手工艺文化资源丰富,但是由于缺少对其做系统性、“摸底式”的调研和梳理,以致传统手工艺项目名录不完整、数据不清晰、资料不完善, 特别是一批面临衰亡的传统手工艺和隐性文化遗产未得到应有的科学的合理挖掘和保护。文化遗产梳理不清,会造成保护和传承弱化的局面,导致传统手工艺传承、发展丧失动力,文化产业、产品丧失特色。
2.传统手工艺制品市场萎靡
传统手工业如纺织业、榨油业、制糖业,因受到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冲击,社会需求量减少,市场竞争力变弱。 一些传统手工技艺由于制作难度高、周期长等因素,面临着后继无人、难以经营的问题,如余姚的土布制作技艺,市场前景堪忧,部分传统手工艺濒临消失,急需抢救性保护。
3.传统手工艺传承力量薄弱
钱塘江流域部分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 呈现青黄不接的局面,传承体系不完善,传承人年轻群体比重小。传统手工艺的传承,绝大多数依靠口传心授、以师带徒的方式,从而导致了技艺传承的困难。从经济层面上看,传统手工业产生的经济效益较低,很难形成产业链和产业群。
4.传统手工艺保护体系不完善
目前,传统手工艺保护和发展体系不够健全,相关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监督体系、评估体系,还需要各地区、各部门相互支持和配合,进一步完善。 要突破行政区域束缚,打破学科壁垒,推进传统手工艺文化遗产保护制度高水平建设, 提高传统手工艺活化的质量和效能。
5.传统手工艺产品创新不足
传统手工艺,是劳动人民融合地域文化、民族特色创造出的文明瑰宝,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独特性。钱塘江流域传统手工艺资源丰富,有巨大的发展潜能,但是对于这一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却缺少创新,忽视了文化产品中传递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导致当代文创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文创产品未能完整展现出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1.机遇
近年来,钱塘江流域发展迅速,不断呈现出新的面貌,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样板地、浙江实践的先行地之一。钱塘江流域得天独厚的文化遗产,是流域内经济发展、社会变革、文明演进的重要资源,蕴含着独特的地域文化价值, 是浙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钱塘江流域对外交流与开放程度相对较高, 为传统手工艺的活化利用提供了有利的成长环境。“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手工制造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便利和机遇。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 为传统手工艺展示提供了舞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文化产业高品质发展的时代背景, 也为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发展提供支撑。钱塘江传统手工艺,是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窗口”的有力抓手,是流域内文化资源和文化成果的集中展示, 已经迎来了新的时代和重大的发展机遇[3]。
2.传统手工艺“活化”的价值
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认为,“只有工艺的存在我们才能生活”[4]。“活化”的内涵,一是赋予传统手工艺符合现代生活需求的使用功能, 二是发挥它在当代文化、精神、社会等方面的多重价值,这是对“活化”更深层次的要求。手工艺的“活化”,有三方面的价值:一是传承技艺和文化,丰富人们日常的文化生活;二是整合地域资源、文化资源和技术资源,形成产业链,在保留民族文化的同时,促进地域经济的发展; 三是不仅着眼于传统手工艺的保护,而且要促进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传统手工艺“活化”,应赋予其生活化的功能,使其重新回到大众的生活中去, 从而使文化遗产能够服务于现代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传统手工艺的 “活化”,可以增强人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塑造民族文化自信,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我国从单一制造到自主创造的转型, 从而满足大众对高品质生活的要求。
3.挑战
在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出现之前, 传统手工业和手工艺作坊有着良好的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高速发展, 传统手工艺市场受到日益严重的冲击。 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培养具有匠人精神的传承人,实现传统手工艺的创新发展,取得产业的良好效益,传播地方民俗风情、人文景观特色,是传统手工艺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同时,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文化产业市场及份额被大量外来文化产业及产品占据, 钱塘江流域作为对外展示和开放的“重要窗口”,如何在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处于领先位置,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是钱塘江流域传统手工艺发展的又一大挑战[5]。
1.原真性原则。这是对文化遗产的呈现与其文化意义之间的内部统一程度的度量。 坚持原真性的保护原则,有利于增进对传统手工艺的了解,并创新保护理论和保护实践。
2.整体性原则。传统手工艺的延续需要物质载体的支撑,在保护项目本身的同时,也要对其生存空间环境实施保护。
3.活态性原则。在对传统手工艺进行保护的过程中,要避免只将其做成静态的资料,注重赋予传统手工艺新的生命力, 让它像参天大树般开枝散叶、生生不息。
4.创新性原则。 创新,是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手段, 可为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保护传统手工艺,既要融入传统特色,又要顺应时代需求。
1.创建传统手工艺保护体系
明确钱塘江流域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对象及范围,完善传统手工艺保护体系,对流域内传统手工艺资源进行“摸底式”普查,梳理汇总钱塘江流域传统手工艺项目名录, 并不断地核对、 修订和完善。在此基础上,建立钱塘江流域传统手工艺数据库和现代化管理平台,收集有关手工艺品、材料、工具等物质文化遗产, 并对传统手工艺项目的全过程、载体、空间环境等信息进行数字化采集、制作、存储、展示及传播。
2.拓宽传统手工艺传播渠道
一方面, 通过互联网及数字媒体平台促进信息的高效传播,形成“互联网+传统手工艺”的推广模式。 如非遗大使李子柒通过短视频展示手工技艺,不仅拉近了观众与手工艺市场的距离,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延伸到了国际视域。 另一方面,通过建立传统手工艺博物馆、展示馆、研习基地、产业园区等,举办线下传统手工艺项目展演活动,营造社会文化氛围。 杭州的手工艺活态馆,将民间传统手工艺展演、教学、数字技术、文化体验等融为一体, 充分展现了传统手工艺的独特内涵,卓有成效,值得借鉴。
3.推动传统手工艺品牌建设
欧洲的高端品牌,如路易威登、古驰等,都有深厚的历史沉淀、 精湛的手工技艺和完整的产业链支撑。钱塘江流域不乏优秀的传统手工艺,但缺少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和产品。 我国新锐设计师蒋琼耳与法国爱马仕集团合作, 联袂推出了新品牌“上下”,通过多种形式和现代化的设计,打造出一个极具东方风格的精致品牌, 为传统手工艺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实现了文化传承和产业发展的双赢。因此,发展传统手工艺应选取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历史经典产业, 打造钱塘江流域传统手工艺特色品牌, 全面提升传统手工艺的文化价值和经济效益。
4.创新传统手工艺发展方式
过去传统手工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审美价值也发生了改变,传统手工艺的物用形态逐渐淡化。针对这一现象,要达到传统手工艺发展具有创新性的良好效果,应根植于现代生活需求, 协调好传统手工艺传承和创新之间的关系。如杭绣技艺与包具的结合,让传统杭绣重新焕发生机,通过新工艺、新材料、新形式,打造“走进生活、以人为本、用是核心”的传统手工艺品。
1.加大政策引领力度
贯彻实施党和国家有关传统手工艺的相关政策, 制订钱塘江流域传统手工艺发展政策和行动计划,形成统筹兼顾的文化建设政策体系,推动文化资源优化配置。同时,为传统手工艺提供品牌保护、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等法律途径,为传统手工艺的发展与传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注重守正传承, 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关系到区域文明保护与传承的关键, 也是文化遗产永续发展的基础。传统手工艺保护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专业性强,除了要建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外,还要有一支业务精、善管理、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可依托各大高校、产业机构,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接班人,充分发挥“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优势。
3.完善法律制度和成果监督
建立健全传统手工艺保护和发展管理制度,完善传统手工艺激励机制。加大立法力度,加强传统手工艺的成果监管。 加强对手工业投入产出效能、实施效果、服务效能等方面的监督评估,以法律、制度作为强力约束,让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传承、利用、发展工作有法可依。
4.增加资金投入
加大对钱塘江流域传统手工艺发展的资金投入,落实国家和省市相关配套优惠政策。鼓励传承人通过传承实践增加收入, 打造具有特色的传统手工艺文化品牌。积极拓展多元化投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加入投资建设。用好电商等新业态市场,与旅游等迅速增长的产业形成互动, 积极拓宽手工艺传播、推广渠道。
世代相传的传统手工艺承载着先人的造物智慧,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传统品牌和传统手工艺的发展, 要想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发展好传统手工艺,应协调好传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社会效益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坚持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为目标, 全面推动传统文化振兴和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传统手工艺的复兴与活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