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颅骨修补术对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与炎症状态的影响

2021-03-23 08:20罗永林
关键词:脑外伤颅骨修补术

罗永林

(贵州省册亨县人民医院脑外科,贵州 黔西南 552200)

脑外伤是由于外力冲击而导致的患者颅骨、脑组织损伤,若不及时救治,可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去骨瓣减压术是救治颅脑外伤的主要手段,通过实施内外减压可达到缓解颅内高压的目的,但远期疗效不理想,仍需后续治疗。颅骨修补术是治疗脑外伤常用术式,但目前应用颅骨修补术时机存在争议,有研究指出,早期颅骨修补术可避免颅脑进一步损伤,可预防脑组织萎缩,避免脑组织移位,降低颅内压,促进脑组织恢复,帮助膨出脑组织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晚期行颅骨修补术由于头皮与瘢痕粘连较严重,强行剥离可使头皮张力变高,甚至使修补物外露,影响患者伤口愈合[1]。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颅骨修补术对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与炎症状态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贵州省册亨县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颅骨修补术不同时机分为A组(32例)、B组(28例)。A组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23~74岁,平均(41.64±6.32)岁;车祸15例,重物击打11例,高空坠落6例。B组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25~72岁,平均(42.13±5.82)岁;车祸12例,重物击打10例,高空坠落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2]中关于脑外伤的诊断标准者;CT、MRI等影像检查确诊者;均为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等。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及认知障碍、精神疾病者等。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A组患者在去骨瓣减压术术后2~4个月内进行颅骨修补术;B组患者在去骨瓣减压术术后4~6个月进行颅骨修补术。颅骨修补术具体方法如下:插管、全麻,手术切口仍为减压术中的切口,切开头皮后使用头皮夹止血;将颅骨缺损部分暴露后,游离皮瓣,保持硬脑膜完整,如出现破损后使用1号缝合线进行修补,并使用双极电凝止血;皮瓣剥离需超出骨窗1~1.5 cm,将术前计算机塑形的钛网吻合,使用三维成型钛网对颅骨缺损部位进行修补,使用配套钛合金钉固定,使用1号线悬吊硬脑膜于钛网上,术区止血、冲洗,将引流管留置于皮下,缝合头皮,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措施。两组患者均于颅脑修补术术后1个月进行疗效评估。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临床疗效:显效: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3]与治疗前比改善幅度>70%;有效: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改善幅度为40%~70%;无效: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改善幅度< 40%,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采用NIHSS评分与生活自理能力量表(BI)评分[4]评估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个月神经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NIHSS满分42分,评分越低神经功能越好;BI满分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自理能力越佳。③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抽取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④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并发症(切口感染、脑水肿、继发性癫痫)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例(%)]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A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临床指标 与术前比,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A组显著低于B组;而两组患者BI评分均显著升高,且A组显著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s, 分)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s, 分)

注:与术前比,*P<0.05。NIHSS:神经功能缺损量表;BI:生活自理能力量表。

组别 例数 NIHSS评分 BI评分术前 术后2个月 术前 术后2个月A 组 32 17.62±3.24 9.63±1.32*50.33±5.46 72.65±6.85*B 组 28 17.53±3.65 12.64±2.24*50.63±5.67 65.34±6.35*t值 0.101 6.435 0.209 4.266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2.3 炎症状态 与术前比,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WBC、PCT、CRP水平均显著降低,且A组显著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炎症状态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炎症状态比较(±s)

注:与术前比,*P<0.05。WBC:白细胞计数;PCT:降钙素原;CRP:C-反应蛋白。

组别 例数 WBC(×109/L) PCT(μg/L) CRP(mg/L)术前 术后1个月 术前 术后1个月 术前 术后1个月A 组 32 8.46±2.13 4.23±0.45* 10.32±1.23 1.22±0.12* 58.63±5.86 5.63±0.41*B 组 28 8.52±2.46 5.56±0.68* 10.45±1.32 2.45±0.35* 59.15±6.12 8.69±1.12*t值 0.101 9.037 0.395 18.683 0.336 14.406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2.4 并发症 A组患者切口感染、脑水肿、继发性癫痫各有1例;B组患者切口感染、脑水肿各有2例,继发性癫痫3例,A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38%,低于B组的2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25,P>0.05)。

2.5 影像学特征 A组脑外伤患者,男性,54岁,术前CT征象显示,右侧额颞顶区颅骨缺损,脑组织略膨出,见图1-A;经颅骨缺损修补术后,CT征象箭头处显示,脑室结构正常,脑组织复张良好,见图1-B。B组脑外伤患者,女性,46岁,术前CT征象显示,左侧额颞顶区颅骨缺损,脑室角变钝,脑组织略塌陷,见图2-A;经颅骨缺损修补术后,CT征象显示,脑室角变钝,脑组织复张良好,见图2-B。

图1 A组患者手术前后CT征象

图2 B组患者手术前后CT征象

3 讨论

脑外伤多与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因素相关,可造成颅内压升高,加剧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可有效降低颅内高压,暂时稳定患者的机体状态,但未能彻底处理颅脑损伤,后续仍需进行治疗。

颅骨修补术可保护患者颅内结构,可避免出现脑组织塌陷情况,而早期颅骨修复术可减轻大气压、头皮瘢痕组织及脑组织水肿导致对脑组织的直接压迫,改善颅内压,益于脑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益于恢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而晚期颅骨修补术由于颅骨长期缺损,加重头皮与假膜之间的粘连度,进而导致术中分离困难,可增加术后伤口延迟愈合风险,影响病情恢复[5-6]。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B组;A组术后2个月NIHSS评分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B组,而BI评分高于B组,表明早期颅骨修补术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增强疗效。

WBC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参与脑外伤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其水平升高表明患者术后应激反应较大,影响术后恢复;PCT、CRP均为多功能的炎性介质,水平升高会增强脑外伤组织炎症反应,加剧周围神经元损伤。而早期颅骨修补术可尽早恢复颅腔原有形态,利于尽早恢复患者颅腔的完整性,减轻术后应激反应,降低炎性反应;晚期颅骨修补术会措施最佳治疗时机,难以恢复颅脑的原有状态,可增加伤口愈合困难等风险[7-8]。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个月A组患者WBC、PCT、CRP水平低于B组,表明早期颅骨修复术可改善机体炎症状态。

综上,早期颅骨修补术可改善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同时减轻炎症反应与并发症,进而提升其生活自理能力,增强疗效,值得推广使用。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少,仍需扩大样本量进行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脑外伤颅骨修补术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关于小儿颅骨缺损修补的认识
改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56例临床疗效分析
When weird weather strikes 当怪天气来临时
脑外伤病人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More gum disease today than 2,000 years ago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嵌顿疝19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