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王曦,(1988-),女,汉族,本科,天津人,中级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液化天然气。
摘要:受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落实的推进以及我国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等因素的影响,液化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耗构成中的占比将不断攀升,我国液化天然气市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面临着飞速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在此宏观背景下,為顺应行业环境变化、抓住市场机遇,我国液化天然气行业及相关企业应及早布局、抓住机遇、做好积极应对。
关键词:碳中和;碳补偿;液化天然气
引言:随着国际社会对能源清洁性关注度的逐步提高,液化天然气的采购与消耗方式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液化天然气需求受各国净零排放目标、能源需求构成改变等因素的影响,将在2020年至2040年之间持续快速增长。据咨询机构预测,未来20年内,全球近一半的天然气需求增长量将来自亚洲地区。目前,亚洲地区市场的液化天然气进口量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20年,亚洲地区液化天然气进口量已占全球液化天然气进口量的71%。2020年,我国液化天然气进口量已达940亿方。2021年,全球最繁忙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航线为澳大利亚、美国和中东地区向亚洲国家的出口航线,仅澳大利亚出口到中国的液化天然气运输就累计了2,347,910亿立方海里。
近年来,澳大利亚、卡塔尔和非洲等液化天然气主要出口国供应量一致保持较为平稳的数量。2020年,受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供应量增加的影响,整个液化天然气市场规模有所增加。而近年来受到影响,部分液化天然气项目发生停工或延期导致建设进度晚于预期,使得全球液化天然气资源供应量较之前预测量有所缩减。根据壳牌2021年液化天然气展望报告预测,预计2025年左右出现液化天然气供需缺口,该供需缺口在200万吨/年-300万吨/年左右。同时,近年来触发的经济下滑导致全球液化天然气新项目投资决策陷入停滞。2020年全球仅墨西哥一个液化天然气项目进行了最终投资决策(FID)。贸易限制与禁令方面,受美国对俄罗斯制裁的影响,北溪II项目(NORD STREAM 2)的施工受到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液化天然气行业很可能发生供不应求的情况存在。
自2010年开始,我国天然气总需求整体保持快速增长、呈现直线上涨趋势。2010年,我国天然气消费总量为1,076亿立方米/年。而截止2020年,我国天然气消费总量已达到3,237亿立方米/年。随着天然气需求的快速增加,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已经从2013年的5.3%逐步增加到了2020年的8.7%。同时,天然气需求受国家政策、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较大。2020年,习总书记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正式宣布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3月15日,习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兑现“碳达峰、碳中和”承诺,这些因素都将导致天然气消费量将在未来进一步增加。因此,天然气以及去碳化天然气不可避免的成为了我国能源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完成“碳达峰、碳中和”承诺、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的有效途径。液化天然气作为我国天然气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主要的增量起源之一,我国液化天然气行业正面临历史性机遇。[1-3]
1 我国液化天然气行业发展趋势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天然气行业已经逐步形成了以国产气为主、进口气为重要补充的多气源供应结构。其中,国产气包括国产常规气、国产非常规气,进口气包括进口管道气、进口液化天然气。近几年,国产气增速放缓,增速速度略低于天然气消费增速,其在我国天然气供应总量占比从2015年的69%逐步下降至2020年58%。相较于国产气,进口管道气比重保持较为稳定,气源主要来自中亚、中缅以及俄罗斯。在国产气增速放缓以及进口管道气供应量较为稳定的情况下,进口液化天然气进口量飞速增长,成为主要增量气源。2020年我国进口液化天然气已占天然气供应总量的28%。由于国产气及进口管道气增量受多种因素限制等原因,未来我国天然气市场的增量将主要由液化天然气占据。
1.1 我国液化天然气行业发展特点
2020年我国天然气需求仍呈增长趋势,天然气年需求增长率在8%左右。[1]液化天然气作为我国天然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笔者认为未来我国液化天然气发展将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高增长需求。我国液化天然气进口量正在快速增长。2020年,我国是世界第二大LNG进口国,进口量为68.9MT,占全球进口量的19.3%。
第二,全球化资源配置。近年来,我国液化天然气进口来源逐步多样化,目前主要进口来源有澳洲、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美国、埃及和尼日利亚等地。其中,澳洲进口量占29.67MT,马来西亚进口量占6.38MT,印度尼西亚进口量占5.37MT。
第三,储气能力提升。目前,我国天然气储气能力较欧美等国家较低,根据统计我国储气量在天然气总需求量中占比不到10%。考虑到资源供应安全等因素,我国将进一步加大储气设施的建设。储气能力的提升将进一步扩大我国液化天然气需求量。
第四,市场参与主体增加。终端用户、资源组合采购方逐步进入市场,市场活跃度有了很大提升,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整体来看,我国液化天然气市场正处于成长期,液化天然气行业竞争正在逐步加剧、市场容量进一步增加。
1.2 液化天然气对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作用
与煤炭、石油等传统化石燃料相比,液化天然气是较为清洁的一次能源,其碳排放量对环境影响较小。在可再生能源技术成熟之前,普遍认为液化天然气是减少碳排放的解决方案之一。2019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为97.2亿万吨,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约29.3%。其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排放来源首先是煤炭、其次是石油、再次是天然气以及其他排放。液化天然气作为更为清洁的能源,在代替煤炭和石油方面具有广阔的减排空间。以替代柴油为例,在同等热值条件下,1公斤液化天然气替代柴油能够实现0.2公斤碳减排量。即如果2020年我国柴油消费量14,048万吨全部替换为液化天然气的情况下,可以实现碳减排3,933万吨。因此,作为替代煤炭、石油等燃料的液化天然气消费量的增加能够有利于甚至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清洁能源中的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太阳能和风能,受限于应用范围、调峰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所占份额较为固定,无法在短期内满足大量的能源需求。而液化天然气作为具有灵活性特性的清洁能源,可以弥补可再生能源的季节性缺口,调节整体能源供应,保障供应安全,成为能源转型中实现低碳路线的主要力量。对于生物质能源方面,虽然生物质燃料制氢配合碳捕集封存(CCS)的负碳技术对于未来碳减排十分关键,但在碳捕集封存和脱碳技术尚未完善的阶段内,液化天然气仍会作为前期过程中的重要碳减排方式,使得碳达峰能够尽早或按时到达。此外,液化天然气能够帮助电气化难度较高的行业实现减排。
因此,液化天然气在碳减排过程中,尤其是碳减排的前期阶段将发挥关键作用,是实现“碳达峰”目标中短期解决方案之一,我国液化天然气需求将在短期内显著增长。但远期来看,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仍需要更加清洁的能源解决方案,液化天然气不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最终途径。
2 液化天然气实现净零排放的途径
12液化天然气作为较为清洁的一次能源,1公斤液化天然气能够产生56,368吉焦的热值,排放3.17公斤的二氧化碳。虽然液化天然气是较为清洁的能源,但在消费液化天然气的同时仍会产生一定的碳排放量。因此,从实现碳中和以及日益增加的脱碳需求来看,仍需着重研究液化天然气实现净零排放的途径。目前,液化天然气实现碳中和的途径包括碳补偿、碳捕捉、甲烷管理、电气化技术提升等方式。笔者主要以碳补偿方式(即碳中和液化天然气)为例分析液化天然气实现净零排放的途径。[4-5]
2.1 液化天然气碳排放与碳补偿
液化天然气产业链主要包括六个部分,即上游开采阶段、管道运输阶段、中游工厂处理阶段、海上运输阶段、终端再气化阶段和最终使用阶段。上述六部分的每个步骤中都会产生碳排放,但每个部分的碳排放份额并不一样。上游产业链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上游勘探开采部分,约占整个上游产业链碳排放总额的一半,产业链碳排放总额的八分之一。下游产业链的碳排放主要是伴随着天然气燃烧而产生的。根据国际液化天然气进口国集团(GIIGNL)统计分析,在液化天然气产业链中,碳排放主要集中在下游产业链部分的最终使用阶段,其碳排放量约占整个产业链总量的三分之二。其他碳排放量主要集中在中游工厂处理阶段和上游开采阶段,这两阶段碳排放总和约占产业链碳排放量的5%-10%。
目前,液化天然气碳补偿的主要方式是指碳中和液化天然气。碳中和是指在进行生命周期评估时,与产品取得、处理、生产、运输、储存和利用相关的碳排放已经减少或抵销。碳中和液化天然气是指整个液化天然气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已经通过其他形式的减碳方式进行了抵销,使得液化天然气的碳排放量为零,从而实现该液化天然气全生命周期的净零排放。[6-7]
2.2 碳中和液化天然气实践
自2019年下半年以来,亚太地区市场已经出现了多船碳中和液化天然气的交付。公开宣布的碳中和液化天然气交易包括:(1)壳牌与中海油在中国交付的碳中和液化天然气;(2)道达尔与中海油在中国交付的碳中和液化天然气;(3)壳牌与东京燃气在日本交付的碳中和液化天然气以及(4)卡塔尔石油公司与新加坡兰亭公司在新加坡交付的碳中和液化天然气。越来越多的液化天然气企业在亚洲市场中进行碳中和液化天然气实践。从市场活跃度来看,短期内碳中和液化天然气是液化天然气实现碳中和的一個重要且主要的途径。
碳中和液化天然气作为一个新兴概念,在实际执行上有很多困难和待理清的步骤。首先,关于如何确定碳排放量。虽然液化天然气行业内已经开始逐渐开展碳中和液化天然气实践,但是目前在液化天然气行业内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明确的液化天然气碳排放量的统计方式、责任划分和验证方法,这就导致企业无法承诺其碳中和液化天然气具有公认性、企业与企业之间无法直接交易碳中和液化天然气。目前,企业之间只能暂时以合同约定的形式进行碳中和液化天然气实践。比如卖买双方按按比例或按交割方式约定共同或分别承担一船液化天然气的碳中和责任和费用。但上述约定是否能够在未来获得液化天然气最终消费国的碳减排认可仍是未知。其次,碳排放计算标准不明确。实现液化天然气的碳中和需要对液化天然气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进行计算。《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中的《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企业价值链(范围三)核算与报告标准(2011)》采用价值链或者全生命周期的方法进行温室气体核算,并对排放气体进行了前期加工、储运、使用等阶段区别的范围划分。但在实践经验中,由于范围划分存在阶段界限划分模糊等因素,同一产业链各个企业之间可能存在重复计算碳排放的问题,无法准确计算各个阶段碳排放量。因此,液化天然气行业急需一个成熟、公认、明确的能够量化液化天然气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各自碳排放量的计算标准。
3 结论及建议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制定和落实推进,对于液化天然气行业来讲是历史性的机遇。由于液化天然气将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液化天然气的供需缺口将很快到来,笔者就建议应从以下几方面抓住机遇,使得液化天然气扮演好在这一历史机遇中的角色。
3.1 及早进行液化天然气资源采购布局
液化天然气将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在碳达峰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因此,液化天然气的供需缺口将很快到来,应早布局资源采购,采购具有竞争力的稳定的液化天然气资源。
此外,液化天然气行业的采购方式和采购量会随着行业结构调整而有所变化。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建议采用长约为主、中短期现货为辅的采购策略打造资源结构。在进行资源配置的同时,着重考虑和关注提升液化天然气资源的抗风险能力。实现碳中和目标仍然需求更为清洁的能源方案。从长远来看,液化天然气的角色将由其他更为清洁的能源替代,因此需要不断调整长中短期采购策略和资源构成,打造合理配置的资源池,提升液化天然气资源抗风险能力。
3.2 加快设定和完善行业标准和法律法规
随着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不断推进,我国必然将不断完善碳排放计算方式、碳汇交易模式,落实碳排放责任承担主体,相关主管单位也将会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助力各行业碳达峰、碳中和专项工作的落实。
工信部在关于印发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中表示,已编制完成了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并要求各标准起草单位、行业协会、技术组织和主管单位等尽早安排,妥善落实。中国工业碳排放信息系统也于2021年12月23日正式上线,采集企业各级供应链、各环节排放信息,形成企业全生命周期排放数据。考虑到各个行业的规划计划和战略制定需求,接下来仍需进一步加快行业标准和法律法规的完善进度,这将有利于将我国液化天然气标准推广至亚太地区乃至国际市场,使得国内碳交易市场可以与国际碳交易市场无缝衔接,促进碳交易市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门金龙,纪红兵,蔡冲冲,熊碧波.LNG槽车瞬态泄漏特性及事故后果研究[J/OL].过程工程学报:1-10[2021-12-27].
[2] 彭益源,庞晨晨,张韦,陈永,范吉文,陶丽.进气掺氢对柴油-天然气双燃料燃烧特性的影响[J].车用发动机,2021(06):16-23+29.
[3] 刘协鲁,陈云龙,阮海龙,蔡家品,赵义,刘海龙,李春.保压取样技术应用现状综述[J].地质装备,2021,22(06):9-13.
[4] 郭潇潇,徐新德,甘军,熊小峰,汪紫菱,游君君.莺歌海盆地东斜坡超高压气田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差异与成因[J/OL].高校地质学报:1-10[2021-12-27].
[5] 卓越性能,智享测量:J22 TDLAS气体分析仪[J].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2021(06):21.
[6] 姚若军,高啸天.氢能产业链及氢能发电利用技术现状及展望[J].南方能源建设,2021,8(04):9-15.
[7] 柳玉鹏. 美国驶往亚洲的天然气船转向欧洲[N]. 环球时报,2021-12-24(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