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波
摘要: 随着社会以及企业对于综合性人才需求的不断提升,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由此诞生。这是产业链与教育链之间相互融合形成的一种新的协同育人的教学方式,可以依靠增多学生实践机会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业能力。本文围绕产教融合的作用、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培养人才的不足进行分析,然后围绕其中存在的不足针对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培养人才提出新的策略,如完善制度体系、强化产教融合顶层设计、校企协同育人、引入现代学徒制等策略,期望可以进一步促进职业院校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可造之材。
关键词: 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培养人才
引言:如今,职业教育应将重点放在发展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上。全球范围内,我国职业教育规模排在首位,每年会有上千万职业院校毕业生进入社会。职业教育改革正在有序推进,传统职业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社会发展,而是应该转变为技术技能类型。其既能够让技术性不强而难就业问题得到改善,又能够为企业输送更多优质人才,合理分配社会资源,给予学生和企业更多选择余地,进而加快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如今,我国正处于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期间,尚未构建出完善的相关制度,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1 产教融合在高等职业院校发展中的作用
为了适应当今社会人才市场对于职业院校人才所提出的实践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高要求,当前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开始衍生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即產教融合模式。与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产教融合办学模式改变了以往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实践的弊端,帮助学校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累积更多的素质实践技能。这些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进入社会之后,也可以更好地服务企业、服务社会,从而实现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最终目的。
1.1 产教融合有利于产业转型以及经济发展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国家也开始将新兴产业和制造业产业作为发展重点,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增加了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动力。在此期间,社会上对人才需求量也在急剧增加。我国各行业自2015年开始快速发展,其中增速最快的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达到了20%,排在第二位的是金融业,增速达到了15.5%。我国调整经济结构后,各行业产值明显提升,社会上对专业人才需求明显增加,高等职业院校尚未制定出如何应对这一变化的教育模式,以至于无法满足各行业人才需求。基于此,产教融合模式有效结合职业院校和企业,对人才进行针对性地培养。高等职业院校属于人才培养重要阵地,必须对教育理念进行更新,对教育模式进行优化,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并为各行业发展注入活力,进而助力行业发展。
1.2 产教融合是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首要任务
目前创建的一些新建专业,由于没有教学经验,对理论过于重视而忽略了与实践的结合,科学教育花费了高校大部分精力,并未重视技术学习,以至于社会上出现了一定规模的“毕业即失业”现象。基于此,高等职业院校需要进行转型,而目前最核心的任务就是实现产教融合,以与企业合作方式来把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而调整教育方向,为社会培养出“应用型”人才。现代职业教育中产教融合占据了重要位置,也能够有效整合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
1.3 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以产教融合为基础
应用型人才指的是素质高的综合性人才,拥有过硬的理论知识,也对涉及领域技术技能有非常广泛的了解。应用型人才能够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符,同时还能够进行良好的管理和服务等。高等职业院校要培养出此类人才,最重要的就是实现产教融合,在其引导下,构建出相对应的教育方案和教育模式,制定出培养人才路径,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式,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平台之一。
2 职业院校产教融合过程中培养人才存在的不足
随着当下高职院校生源不断扩招,社会也普遍面临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职业教育难以回避的问题。此外信息化时代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渐提升,而职业院校毕业生普遍存在专业技能较低、实践动手能力较差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从人才市场招聘到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近几年,我国各大职业院校已逐步开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目前已有部分学校进入到试点阶段。然而产教融合模式尚处于推进阶段,仍然有众多方面需要改善。
就企业而言,生存和发展均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与学校合作属于企业重要投资,但是无法确定回报。也就是说企业无法确定投资学校能够在此后获得多少盈利,因此有较高风险。基于此,企业与学校在商议合作模式时,企业就需要为学校提供一定的资源,因此就企业而言这项投资属于高风险项目。所以,产教融合模式与企业利益需求不符,众多企业并愿意投资此项目。
从学校角度分析,进行产教融合,学校同样需要为企业提供较多福利。学校发展同样需要考虑自身利益,假设企业与学校合作,要求其给予一定的支持,那么就职业院校而言便显得得不偿失。由此可见,学校要进行校企合作,要找到适合的合作对象难度较大,在推进产教融合模式时,最初往往会遇到一定的难题,很难进行深入合作。
从政府角度分析,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属于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政府尚未发布相应的法律法规,也就无法从法律上来对学校和企业利益进行保护,当然也无法保证学生利益。就目前实施的情况来看,校企合作只是在形式上进行,并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来对这一行为进行保障和规范,因此在推进期间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干扰,无法切实保障各方主体权益,因此推进过程受到了一定阻碍。
3 职业院校产教融合过程中培养人才的策略
3.1 完善相关制度体系,有效保障各参与主体的合法权益
如今,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在诸多方面存在不足,包括法律法规、管理体制和政策保障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政府发布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调整,为实现高校与企业进行良好的合作提供切实的法律保障。举例来说,要在各职业院校普及产教融合,国家发布了一系列相应的激励政策和法律法规,同时还配上了具体的执行方案。地方政府必须按照此规定执行,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政策进行完善,构建出具有针对性的校企合作模式,同时指导双方如何进行调整,切实保障产教融合模式能够有序推进。此外,地方政府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发布相应的利好政策,比如给予产教融合双方一定的现金奖励和税收优惠,进而激发学校和企业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与诸多内容范围存在联系,国家在发布相应的法律条款时,同样涉及了诸多产业教育融合内容。对此,在制定法律法规时需要与此进行结合,让产教融合期间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的保障。
3.2 有效发挥政府推动作用,强化产教融合顶层设计
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加快科学技术发展方面,产教融合能够产生重要作用。在统筹和协调教育事业方面,政府作为主要机构,需要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对顶层设计进行优化,促进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等主体实现共同发展。具体分析,第一,政府在产教融合方面必须占据主体地位,构建相关法律条款、组织管理机构和监管体系等等,构建信息共享机制和平台,为切实保障产教融合有序进行奠定基础。第二,政府需要发布相关法律文件,让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中去,也就是让企业和相关产于参与办学,同时将考核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加入企业参与产教融合情况这一内容。第三,政府构建相应的激励方案和优惠政策,对企业和行业参与产教融合提供动力。需要明确是的企业属于提供职业教育资源主体,也是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管理者,需要为发展职业院校教育和培养教育者准备一定的锻炼机会,為学生提供一定的实习和就业岗位。
3.3 激发企业参与积极性,充分发挥校企协同育人功能
企业经营和发展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职业院校教育宗旨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两者在本质上并不相同。我国目前正在进行产业结构改革和经济转型升级,企业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就必须配备一定的技术技能人才,而培养此类人才便是职业院校重要职责。要达到增加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热情,就需要让企业意识到其带来的此合作能够带来的益处,为最大化发挥校企合作优势,确保产教融合落实到实处,必定能够让企业和高校共同达成目标。第一,职业院校培养人才需要与社会发展和企业人才需求相符,为企业提供发展需求人才,从而切实提高企业竞争力。第二,企业对职业院校科研优势进行合理利用,有效结合理论与实践,才能够实现技术创新和生产,才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成经济效益。此外,产教融合能够快速转化科研成果,能够切实提升企业生产能力和创新水平。第三,产教融合能够让市场与职业院校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进一步提升开发相关课程和设置市场专业水平,以学生到企业实践方式,来进一步提升学生创新力和创新意识。
3.4 引入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校企合作模式下让师傅与老师取得联系,进而培养学生技能。现代学徒制能够解决工人工资收入、企业引进人才难、用工不稳定和职工自我价值评价等问题。现代学徒制属于系统性工程,企业必须参与人才职业教育整个过程,通过行业需求来对高校专业进行调整。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结合实际设置相对应的培养人才方案,有效衔接职业课程和标准。企业内部师傅进入到校园内,让学生能够学到在企业工作所需的岗位知识和相关技能,有效结合生产和教学,进一步提升职业人才综合素养。基于产教融合产生的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有着浓烈中国特色的全新教育办法,旨在实现校企共赢目标。学校教师进入到企业中开展技术研究,培养企业员工专业技能,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员工综合素养。所以,政府应给予进行产教融合中的企业和学校一定的支持,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切实保障产教融合模式下,学校和企业权利和义务。
4 结束语
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服务创新方面,产教融合有重要作用,也是一种全新的职业院校转型模式。产教融合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创新力和创造力,还能够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加快地区经济发展。此外,产教融合能够培养人才,进一步完善教育模式和管理体制,采用现代学徒制等方式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为助力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黄婷,戴国伟,李犇.“一带一路”视阈下产教融合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论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5):115-120.
[2] 耿晶晶.民办高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23):271-272.
[3] 彭慧.产教融合理念下的大学校企合作建设策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23):273-274.
[4] 池春阳.利益相关者视角下高职教育产教融合长效机制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33):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