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专业学院”人才培养:政策逻辑、实施困境与对策建议

2021-03-22 02:59胡勇黄海琴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12期
关键词:高职扩招教学管理人才培养

胡勇 黄海琴

摘 要:高职专业学院试点是落实国家高职扩招战略的主要举措,推进高职专业学院试点是优化技能人才学历结构的内在要求,是化解中职学校进出两难的主动选择,更是缓和扩招与资源间矛盾的现实路径。针对高职专业学院试点在实施过程中的具体困难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职扩招;专业学院;教学管理;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2.043

高职专业学院试点是广东省创新提出一项自主招生试点项目,是根据全国教育大会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等文件精神,根据省内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出的战略举措。广东省为了进一步增加高等教育的在校生数量,2019 年将省内的部分公办高职院校,联合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家级、省级示范性或者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共同设立“高职专业学院试点班”。

高职专业学院试点招生人数数量较大,以汽车专业为例,近年来广东省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在校生人数较多,每年招生比较稳定。很多院校将汽车专业发展作为学校内涵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积极支持汽车专业开展人才培养改革实践。高职汽车专业群通过产教融合,构建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来培养复合型人才,实现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据广东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做好2019年高职专业学院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通知(粤教考函〔2019〕40号)》里的初步统计,关于汽车专业高职专业学院试点人才招生计划数达3130人,涉及中高职院校达40多所。高职专业学院试点作为高职扩招的新鲜产物,机遇与困难并存,值得深入研究。

1 推进高职专业学院试点的政策逻辑与意义

1.1 落实国家高职扩招战略的主要举措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高职院校还要继续在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上下苦功夫,健全保障机制在两年内继续扩招 200 万人。高职专业学院是高职扩招的主要手段和方式,主要通过开展自主招生试点,中高职两校协同育人,共同培养技能人才,高职专业学院试点班学生在完成规定的课程和要求后,由试点高职院校授予全日制专科学历。高职专业学院试点指导文件中,还特别指出要鼓励企业,参与到高职试点专业学院试点工作中,校企共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由于生源主要来自中职毕业学生,高职专业学院试点是中等职业教育基础上的延续,也是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提升。

1.2 优化技能人才学历结构的内在要求

根据技术培训的规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是长期的、系统的过程,绝不是短期的、可以速成的。技术技能人才在校生的系统培养,目前主要是依靠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来完成。从需求潜力来看,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近八亿五千万劳动者中,技能型劳动者仅有一亿七千多万,高技能人才更是寥寥无几。从供给层面来看,按照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趋势,人工智能时代对技术技能人才劳动者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也越来越大。高职专业学院试点作为高职扩招的重要抓手,承担着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同时也给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提供一种新的升学途径,高职专业学院试点可以对学生的关键技术和技能的培养继续发力,使学生能够在专业领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训练,掌握更扎实的专业技能,改善学生在中职三年因训练周期短导致技能水平不高这窘境,培养的学生心理、生理更加成熟,能更好的适应企业工作强度。不单于此,高职专业学院系统培养的毕业生,大大优化了社会上的技能人才的学历结构,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3 化解中职学校进出两难的主动选择

在生源方面,随着适龄人口的不断下降,加上高中教育的普及,中职学校能招录的初中毕业生越来越少趋于紧张,中职学校是否能撑到二胎政策所带来的人口红利时刻还未知晓。在就业方面,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面临的岗位机会少,且偏向基层和底层,薪资待遇不理想,社会地位不高,缺少尊重,学历层次低,年龄上刚成年甚至有的尚未成年,心智不成熟,职业发展限制多,后续发展动力不足。在社会认知方面,尽管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也越来越多,都难以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不高这一尴尬事实,职业教育任重道远。

1.4 缓和扩招与资源间矛盾的现实路径

职业教育虽然迎来发展大机遇,部分高职院校却面临着教学资源不足难题。高职扩招更加凸显教学资源制约职业教育发展这一问题。一是教学设施投入欠账多,按照高职的评估体系,每多招一名学生,吃住行学娱都要配套的设施。二是师资力量不足,教育部出台了《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6号),《规定》强调,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高校应当根据全日制在校生总数, 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公办高校要在编制内配足,且不得挪作他用;师资不足还体现在专业师资不足。三是课程建设严重滞后,国家从2010年就开展信息化大赛,旨在推动信息化教学改革,同时对线上课程资源的开发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却收效甚微,但是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一举推动线上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四是实训条件不足,大量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更新替代,对高职院校的实训条件提出新挑战。

按照目前高职专业学院的做法,高职院校将高职专业学院试点班的学生安排在對口中职学校学习,适当缓和了高职院校高职扩招与教学资源之间的矛盾。从师资上来看,由于中职生源不断萎缩,高职专业学院试点能给中职学校提供新的生源;从教学设备来看,高职和中职的教学条件差异不大,一些国家级、省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的设备还优于高职学校。

2 高职专业学院实施困境

2.1 摸着石头过大河

高职扩招来势凶猛,迅速掀起高潮。高职专业学院试点是高职扩招的主要形式,是保障高职扩招学生数量和质量的关键节点。但是由于高职专业学院自主招生试点刚刚开始,机制体制尚未建立健全,许多困难尚未遇到,对高职专业学院人才培养、教学标准、课程体系的研究还是一片空白;高职专业学院自主招生试点院校的专业在高职、中职、企业协同育人尚需进一步研究与实践,实施效果不能保证;高职专业学院自主招生试点将面临师资团队不强、试点中高职各自为政联合培养效果不好、实训条件限制等不同程度问题。

2.2 承包式教学管理

职业教育有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对应高中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对应高等教育。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职业教育出现了本科层次和即将出现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目前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序幕已经拉开,中高本三种职业教育有本质的差别。从目前来看,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管理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管理有一定差异,前者的较为保守、封闭,沿用高中教育的一些经验和方法进行管理,甚至有些地方的中职学校的教师职称评聘类型沿用普通中学的职称评聘;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较为包容、开放,体现了高职管理的职业属性,又充分吸收了大学的好的经验及做法。

目前高职专业学院试点普遍做法是将从对口中职招录的学生,安置在对口中职学校进行培养,完成培养计划、考核合格后颁发学历证书。这一种变通的做法把高职的学生放在中职培养,使得高职专业学院的教学和管理由高职院校和对接中职学校共同负责,由于大多数高职学校自顾不暇难以兼顾高职专业学院的教学与管理,仅在高职专业学院试点实施方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证书核发方面做了具体工作,实际上具体的教学管理工作主要由中职学校承担,中职学校就好似高职院校的包工头,承包了高职院校的高职专业学院试点学生的教学与管理。

2.3 缺失的大学氛围

高职专业学院试点的开展,为提高高职毛入学率、优化产业技能人才的学历结构、解决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的现实困难来说做出了贡献,值得肯定。也毫无疑问,高职专业试点学院的实施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育执行上,也严格遵循了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甚至比高职扩招的现代学徒制和高技能人才提升计划等类型的更有质量保证。尽管如此,高职专业学院试点的学生,极度渴望高职学校的校园文化,愿意到高职院校的新学习环境进一步完成学业。

就目前高职专业学院开展的现实情况来看,缺失的大学氛围是高职专业学院试点较为突出的问题。具体来说,高职专业学院试点的学生从中职毕业进入名义上的高职试点班,实际上仍然继续在中职学校进行继续学习,这些学生接触到的教师及教辅人员,仍然原来中职学校的,其教学理念、教学思维、教学方式和教学管理自然差别不大;其接触的学生群体仍然是中职的学生群体,并未接触到来自五湖四海的高职学生,视野并不开阔,人文环境并未理想;参加的学生社团组织也还是原来的社团组织,人员结构简单、文化差异不大、参照度不高;高职专业学院试点学生在科研活动中被忽略,参与项目申报、专业讲座等活动的机会严重偏少。这些因素方面导致高职专业学院试点的学生缺失常规的大学氛围熏陶,文化育人功能大打折扣。

3 高职扩招下高职专业学院实施的对策建议

3.1 整合资源,建设职业教育集团

为有效解决高职扩招下高职专业学院试点工作的困难,保障高职专业学院试点人才培养质量不下降,可以将区域内的中职、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整合,实行集团化办学,按照统一管理、统一招生、统一配置办学资源,按照统一的人才培养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调配师资、安排教学、学生管理及就业推荐工作。

例如,作为经济大省的广东省,为推动建设职教大省,省委省政府部署省属职业院校集团办学工作,为建设职业教育集团奉献了广东方案。制订了广东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和省属职业院校集团办学实施方案。例如,按照对口、就近的原则,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广职院)与广东省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省工贸学校)率先结队,率先在省赛职业院校中开展集团办学。在省工贸学校基础上设立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南海校区),并于2019年开始招收高职学生,所有工作由广职院统筹管理。

具体来说,职业教育集团应在教学团队上发力,统筹集团内的师资,调配工作量,最大化发挥教学团队的效率,避免有的吃不饱、有的撑不住,工作量严重不均衡;中高职混合教学团队还能优势互补,中职学校老师技能强,高职学校老师理论科研强,由两者混合而成的教学团队,文武双全、理实兼备;在教学资源方面,由于中高职的专业相似度高,实习条件相对差异不大,教学设备上通用性强,因此整合后的教学资源,除了保障教学外,还可以加强社会培训等服务,充分发挥设备的作用,避免设备闲置使用率底下、重复建设的问题,还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补短板,拔长板,保障教学资源能满足教学需要。

3.2 推进合作,打造产教融合样板

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协作与支持,企业有技术和资源;企业发展、转型和升级,同样离不开职业院校的人才资源支持。如何把企业与学校之间的桥梁构建的畅通无阻尚需时日,但社会各界对于加强校企合作共同促进职业发展达成了共识。高职专业教育从中职算起到高职结束,一共有五年的培养时长,如没有很好的载体,三年与五年的区别仅限于课时量增加和课程数量的增加。对学生并无跨越性的培养价值。

推进校企合作,打造产教融合样本,对高职专业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一是加强在技术方面的合作,职业院校的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企业方面的技术人才有工程实践能力且对市场发展和技术动向有一定的把握,且有一定的经验,这两类人才的合作,既能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又能为职业教育提供教学素材,学校的科技成果还可以通过企业实现转化,企业可以通过教师节省科研人员和科研设备方面的投入。二是加强资源共享方面的合作,企业拥有学校无法比拟的优势,比如前沿技术、市场需求、工作订单和真实的工作任务和场景等,学校有培训师资、科研设備和场地等资源优势,能为企业培训所需的人才。三是加强在高职专业学院试点教育领域的合作,企业参与到高职专业学院试点中去,比如通过现代学徒制或者企业新型学徒制等方式参与高职专业学院试点,由于校企协同育人,经过五年长期的培养,高职专业学院试点的学生,其工作能力较强,企业较早的参与到协同育人中去,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较强,忠诚度较高,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会显著下降,且性价比高。

3.3 深化内涵,提质扩容适应改革

职业教育改革,应该不止在纸面上做文章,还应把文章写在内涵上。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早就被一体化教学所取代,对于教学改革,有很多研究理论在职业教育上进行实践,典型的为以学生为中心和成果導向理论,对职业教育改革指明方向。

高职专业学院试点要在内涵建设上下功夫,否则学生就选择参加3+证书考试到高职院校完成真正升学或直接参加工作。高职专业学院的教学应将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统一起来,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在新的教学理念、新的知识结构和新的教学环境上做文章,而不是把高职专业学院试点当成短期临时的工作。把中职专业课程的基本技能在高职阶段提升强化,推动学生在高职阶段持续学习融合了新技术的课程,真正解决五年的持续培养抵不过半年的学徒的尴尬局面。

高职专业学院试点还可在学徒制试点上下功夫。可以探索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等联合培养方式,因为中职学生有一定的基本技能,企业参与联合培养又解决了企业员工的问题,也解决了学校教学资源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周建松,陈正江.高职百万扩招的战略意义与实现路径——基于全纳教育视角的分析[J].江苏高教,2020,(2):113-119.

[2]李冲.扩招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的变化、挑战与对策[J].职业教育(下旬刊),2020,19(10):3-10.

[3]臧志军.从政策杠杆到关系嵌入:对高职扩招的初步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9,(15):7-10.

[4]曾珠,柏文涌.扩招百万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发展机遇、要求、难点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9,(21):5-12.

[5]王寿斌.200万扩招须切实构建4个平衡[N].中国教育报,2020-06-02(10).

[6]刘明.论高职院校百万扩招的战略意义与实现路径[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32):80-81.

[7]沈文秀,陈永平.高职扩招的高质量教学要求及策略[J].职教论坛,2020,36(10):52-57.

基金项目:2020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研究项目“高职扩招下粤港澳大湾区新商贸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2020GXJK598);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汽车专业‘高职专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重点课题(201907Z25)。

作者简介:胡勇(1987-),男,贵州绥阳人,硕士,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汽车技术;黄海琴(1989-),女,汉族,江西九江人,研究生,阳江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高职扩招教学管理人才培养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从政策杠杆到关系嵌入:对高职扩招的初步分析
推进高职扩招的几个关键着力点
中高职专业衔接的问题分析及实践路径
高职“扩招”“提质”一样都不能少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