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紫砂泥绘作品“翔龙献瑞”的创作

2021-03-22 09:17李经强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1期
关键词:云雾紫砂绘制

李经强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中国的陶瓷行业更是一度兴旺发达,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遥遥领先于世界。中华文明早在半坡文化、红山文化、仰韶文化的远古时代就出现了带有陶瓷器物图案的装饰,在陶瓷上作画的艺术早早地就诞生于这一片伟大的土地上,从历代的陶瓷艺术创作当中,前人们总结经验,推陈出新,用陶瓷上种种不同的装饰表达出丰富多彩的人类情感,在这众多的陶瓷文艺创造当中,紫砂泥绘亦是其中非常出众的一员。

紫砂泥绘首先就很有自身的艺术特色,伴随着“陶都”宜兴整个紫砂行业的繁荣,泥绘装饰也就自然而然地崭露头角。用不同颜色的泥浆作画,用调配好的色泥堆绘,紫砂泥绘通过一双巧手可以刻画出种种生动形象的图像,配合泥绘本身的色彩、质感以及立体感,在表现传统吉祥图案时就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作品“翔龙献瑞”就是运用紫砂泥绘工艺来塑造的装饰主题,在表现传统文化意蕴上是相当成功的一次尝试,并由此总结出以下几个要点:

一、传统艺术形象所带有的抽像性

艺术性的塑造是需要张扬个性的,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必然具有鲜明的艺术语言,并以此产生观感,进而形成共鸣。所以在艺术形象和装饰的塑造上,将个性与共性统一就成为了一种十分必要的选择。紫砂壶艺术作品本身就带有古朴、典雅的形体气质,尤其是其中“古”的味道浓郁,这样一件东西作为泥绘装饰的载体,那装饰的形象塑造就要能够契入到形体之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出现的频率高,认识普遍的“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作品“翔龙献瑞”就是以龙作为吉祥瑞兽的形象来进行塑造的。

龙在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中早已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龙的图案在各种艺术创作中可谓数不胜数,在这些丰富多彩的龙的造型或装饰当中,根据人们的审美喜好,总结其所具有的种种特点,加以整合之后就衍变成了一个标准的文化符号。这个符号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不能够用现实的物理法则去约束,人的想象占据了其形象的大部分内容,在当代对于“龙”的塑造中,最成功的莫过于水墨动画当中所描绘的龙,其完全符合人们对龙的种种想象,随后它又是水墨风格这种典型的中国文化特色的形式,最后它还具有十足的动感,能够生动地表现出龙各种各样的形态,在作品“翔龙献瑞”的创作中,就以泥绘的形式重现了这种水墨风格的图像。

二、“翔龙献瑞”中的情景营造

紫砂泥绘中的形象抽象性在艺术化塑造中需要与具象进行统一,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所塑造的形象既给人一种熟悉的感受,同时还能够拥有后续想象的空间,进而让观众无穷无尽的想象力来构成艺术形象的主体,要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用紫砂泥绘的方式来营造一个特定的情景。

作品“翔龙献瑞”的形象主题是象征着祥瑞的龙腾云驾雾的景象,这一景象并非是通过龙的形象本身来实现的,而是借由龙周围的云雾、火焰表现出来的,虽然龙这一事物是抽象的存在,它可以具有种种奇妙的特性,但单独塑造龙是无法让人感知到这种独特的,所以就需要借助周围的环境来使人产生这样的感觉,云雾和火焰的存在就构成了画面之中的背景,水墨风格的云雾,采用泥绘结合描边的形式来进行绘制,螺旋状的线条是传统水墨动画中常见的用来表现云雾堆叠的方法,在这件作品上,利用泥绘可以“堆”的特性,结合云雾的线条可以塑造出更加明显的立体感,所以当龙的躯体从云雾当中穿过的时候,这种堆叠感对比就形成了情景中的前后左右,在云雾的旁边,用红色的色泥绘制出连缀的火焰则更突出了龙的实体,因为在现实中火焰是没有形体的,我们能看见火花但却无法触摸到它,在龙的身边萦绕火焰穿过氤氲,就非常地符合龙所生活的环境,这样一来就能够使泥绘的主题更为鲜明及合理,让人一看就能够接受。

三、作品“翔龙献瑞”主题的绘制

在这件作品上,龙的绘制是最为关键的,龙首部分是整个龙的形象最为显著的部分,所以要重点突出这个部位,用堆绘的技巧将这一步的泥料凸显出来,并在堆绘的泥料之上进行进一步的描绘,突出龙须的飘逸,密集的龙鬃则向后游摆,两颗大大的龙眼,外露的龙牙,硕大的龙角都构成了龙首的形象特点,在勾勒这些局部特点的时候,相互之间一层堆着一层,充满了线条灵动的感觉。龙的额头绘制成“驼头”的样式,在传统文化中,这样的额头象征着对抗干旱,要知道龙在神话传说中是执掌江河湖海的神灵,各地民间都有着向“龙王”祈雨的习俗。龙的角即“鹿角”,我们都知道鹿角中有鹿茸,这无论古今都是一味十分名贵的药材,所以长长的鹿角就象征着健康长寿,随着龙鬃向后延伸,同时龙的眼睛是“龟眼”,是传说中灵气的集合,龙的耳朵则绘制成“牛耳”,因为牛是勤劳善良的象征;龙爪的衍化自古以来有多种样式,常见有三爪龙、四爪龙和五爪龙,其中五爪金龙在古时被誉为天子的象征,是只有皇家才能专享的图案,黄色亦代表着神圣,在这件作品上由于创作主题并无这方面的侧重,所以选择了常见的“鹰爪”造型,前三后一的排列象征着翱翔和果敢,是龙赫赫声威的表征。

除了上述这些形象特征之外,“龙鳞”是构成龙的躯体最主要的成分,我们都知道“龙鳞”其实就源于“鱼鳞”,鱼的鳞片带有细密而规律的纹路,在绘制的时候要有充足的耐心,同时覆盖有鳞片的部位在形象塑造中亦有讲究,龙的腹部是没有鳞片覆盖的,所以龙鳞的位置也决定了龙的躯体所处的状态,由于作品“翔龙献瑞”中的龙是翱翔在天空之中的,所以它躯体的状态就决定了它的姿势,这直接影响了图案在茶壶壶面上的结构布局。

四、作品“翔龙献瑞”的文化内涵

中国人对外称自己为“龙的子孙”,这是因为龙的传说在中华大地上流传甚广,这种流传并非是简单的民间传说,而是在各种经史子集当中都有出现,《左传·昭公十七年》:“大皥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十二生肖中的十一种都是现实存在的动物,唯有其中的“辰龙”最为独特,《礼记·明堂位》中记有:“其勺,夏后氏以龙勺,殷以疏勺,周以蒲勺。”东汉古文大家郑玄就解释说:“龙,龙头也。”可见这种普遍性的认识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

同时,在古代有关于龙纹饰的器物也非常多,山西平阳陶寺文化遗址就发现了彩绘蟠龙陶盘,这与我们现在的紫砂泥绘就非常接近。更显著代表在于我们的汉字,甲骨文中的龙字是像龙形,后衍变成金文,再由金文变味篆体,直至繁体字定型为龙,辛字头变为立,巨口有牙成为月,龙身成右偏傍。 这个字又衍生出各种与龙相关的其他汉字,比如龙形的玉雕就是“珑”,在《说文》中就被解释为“祷旱玉”,这就与向龙身祈雨对应起来,这种文化上的层层嵌套,让龙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亦不会自相紊乱,并借由后世不断的抽象、简化,衍生出更多样的形象和内容。

总结:在紫砂泥绘创作中,应用“龙”的主题形象来对茶壶进行装饰,除了要处理好龙的形象之外,还需要引入特定的文化内涵,让装饰内容与塑造的情景能够相辅相成,利用传统文化主题中的抽象性以及现实中具体美感的融合,让吉祥的韵味能够伴随着古朴的紫砂器散发出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根植于传统文化上打开思路,在技法上加入新的形象设计理念,让紫砂泥绘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加多样,从而塑造出更多新颖且具有传统艺术风味的紫砂泥绘作品。

猜你喜欢
云雾紫砂绘制
云雾
拨云雾 识压强
绘制童话
云雾是山做的梦
无相
作品赏析
云雾是山做的梦
全球首张人类细胞蓝图绘制成功
刘少白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