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玲语花香”紫砂壶的清新之美

2021-03-22 09:17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1期
关键词:泥料紫砂壶花香

向 锋

在中国陶瓷艺术世界中,紫砂壶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作品,清代文学家李渔曾称:“茗注莫妙于砂壶,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此阳羡,是人而知之矣。”紫砂壶只能在宜兴诞生,宜兴又因紫砂壶而闻名,一句“是人而知之矣”点明了紫砂壶具有极高的知名度,随着时间的流逝,紫砂壶也越发芳香宜人,以极高的工艺水准、多样化的造型装饰与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底蕴成为中国传统陶瓷茶壶中的代表。

紫砂壶有独立呈现的,也有与茶杯、茶碟等共同构成一套组,展现了中国茶道文化的精致讲究。“玲语花香”就是一紫砂壶套组作品,不仅有茶壶、茶杯与茶碟,还有茶盘、花瓶,更显茶道文化之高雅气质。整套作品可用“清雅”二字概括,重视内在涵养,在外在表现上力图简约轻巧,对线面结构进行了精简,在一些细节部分又不乏精雕细刻,使作品简中有精,构成节奏感,以表现“玲语”之清脆,“花香”之悠扬。

整组作品都采用最富中国古典气息的棕红色泥料制成,鲜艳的色彩可展现花之生机,细腻的质感展现紫砂壶工艺的水平。作品整体颜色浓郁鲜亮,有健康积极的美感效果,明亮艳丽又不会过于艳俗,反映了紫砂泥料本身温润柔和的气质特点。紫砂泥源于自然,包含有一些杂质是正常现象,在制泥时就需要利用好这些杂质,使泥料表面细腻光滑,内部不乏纹理,有利于展现紫砂泥优越的自然品质,增强作品的自然气息。

茶壶是一套作品中的主体,担负着表现作品主题与艺术格调的任务。创作中主要运用了圆器、筋纹器与提梁三种基本造型对壶进行设计,一方面模仿了花之形态,以表现花香;另一方面则体现出对紫砂壶经典造型的继承。壶主体为圆形,形似碗状,顶部由圆形的壶盖嵌入壶身当中构成平整的表面,使壶体结构更加简约,顶部边缘形成的圆线可直观地展现出作品造型的标致。壶身打造得圆润饱满,以圆器珠圆玉润的特征为创作理念,外部线条自成一体,弧度美观,两侧线条对称,与壶身底部弧线承接形成两侧柔和的圆角,使底部虚实有度,空间感与立体感有所丰富。

创作中在壶身上运用了筋纹装饰,将壶身分为几个均匀的面,轻轻的凹纹在壶面上清晰柔和,每一瓣壶身都饱满丰润,组合起来就构成了一朵将要绽放的花朵,以生命力展现清新之美。在壶身顶部边缘,有精心设计的雕刻,具有镂空效果,直接“透视”至壶的内部。这样的“不完美”具有创新效果,茶香可从此散发出来,使壶笼罩在茶香之中,形成对主题“花香”的呼应。整个壶身仿花而作,既展现了自然花朵应有的生机与自信,又充分反映了紫砂壶线面结构的工整严谨与筋纹设计的特点。

壶嘴造型设计简单,镶嵌在壶身一侧,简约的风格与壶身保持一致,保证作品清新的气质。壶钮较为独特,是精雕细刻而成,如花朵的花蕊,使作品对花朵的模仿更加细致,增强作品中的工艺感。创作特别运用了提梁造型,用一圆环形的提梁连接在壶身两侧,提梁呈扁带形状,使用起来手感更佳。提梁与壶身组合使作品整体像一花篮,又像是玲兰花朵,使清新之美自有其丰富性,没有单调和乏味,才是花香悠扬。

与壶的造型设计相配合,四个小茶杯及一花瓶在造型上均比较圆润,只是在大小与高度上略有差异,其表面同样有筋纹装饰,构成了几朵小花,环绕着壶身,使香气更浓。杯身与瓶身上还有精美的雕刻,是花朵的图案,也是与壶身设计呼应的方式。正方形的茶碟与长方形的茶盘上也进行了装饰,茶盘之上的镂空设计与壶身相统一,都体现出作品完整统一的设计理念,以简约象征清新,是作品整体结构对清新美的追求。

“玲语花香”这一作品整齐但不单一,活泼又不喧嚣,创作中将这一主题看作是丰富性,通过运用各种传统造型与工艺技法组合的方式,既非常真实地对花朵进行了模仿,展现了紫砂壶工艺的精细,又有对整个自然生命力的关注,有整体有局部,才能使这清新之美是非常动感的,才能展现紫砂壶艺术的精细与鲜活。

结语:本文对“玲语花香”的泥料、造型等进行了分析,说明了作品独特的清新之美。创作体现出紫砂壶艺术对传统造型的关注,通过灵活的结合在展现自然美的同时揭示紫砂壶艺术的继承性。传统文化、艺术与大自然对紫砂壶艺术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玲语花香”就在这一基础上成型,展现着中国紫砂壶艺术悠久深厚又非常接地气的一面,这正是紫砂壶能够传播百年而不衰的关键。

猜你喜欢
泥料紫砂壶花香
得造花香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忆花香
浅谈紫砂壶手工成型中泥性的应用
谁的叫声会让一束花香听见
购买紫砂壶4忌
购买紫砂壶忌4
梦里依稀蛋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