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西地酸乳膏联合红蓝光治疗Ⅰ、Ⅱ度寻常型痤疮的效果研究

2021-03-22 04:36刘丽云陈彩虹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丙酸乳膏痤疮

刘丽云 陈彩虹

痤疮属于临床常见的皮肤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病变部位在皮脂腺、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研究指出,痤疮的发病与皮脂腺分泌增加、毛囊皮脂腺开口处过度角化及痤疮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等微生物感染等因素有关[1-3]。痤疮多发作在青春期男女,常以轻、中度寻常痤疮为主。痤疮多发作于额面颊、下颌及胸背部,常会对患者的外貌产生影响。临床多以西药治疗的方法为主,夫西地酸乳膏属于梭链孢酸类的抗生素,在治疗痤疮方面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研究结果指出,单一的夫西地酸乳膏外用常难以得到理想的效果[4]。近年来,药物治疗联合红蓝光局部照射在临床应用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5]。但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部分患者对红蓝光疗效存疑,本次笔者所在医院就夫西地酸乳膏联合红蓝光对Ⅰ、Ⅱ度寻常型痤疮的疗效进行观察研究,现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Ⅰ、Ⅱ度寻常型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按照国际改良痤疮分级法分级标准,Ⅰ级(轻度):粉刺为主,少量丘疹、脓疱,病灶数<30个;Ⅱ级为中度:有粉刺与中等数量丘疹、脓包,病灶数≥31个且<50个[6]。纳入标准:符合上述Ⅰ、Ⅱ度寻常痤疮诊断标准;2周内未使用过相关治疗药物;凝血功能正常。排除标准:内分泌疾病;肝肾功能异常;难以积极配合治疗;严重痤疮;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夫西地酸乳膏过敏;皮损部位同时存在其他不适宜红蓝光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研究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15~25岁,平均(22.79±4.75)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3.23±0.67)年;其中Ⅰ度21例,Ⅱ度29例。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13~27岁,平均(21.95±5.13)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3.73±0.53)年;其中Ⅰ度23例,Ⅱ度2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均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进行,且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单纯夫西地酸乳膏进行治疗,将浓度为2%夫西地酸乳膏(香港澳美制药厂;国药准字HC20150043;规格5 g:0.1 g),在患处局部涂抹均匀,2~3次/d,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月。

研究组在对照组疗法的基础上联合红蓝光照射进行治疗,选择型号为BH-ILB红蓝光治疗仪(威海市博华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产品编号:170651),调节为红蓝光混合模式。波长设置:红光为630 nm,蓝光为415 mm。温水将照射部位洗净,用热毛巾擦拭后戴上专用眼罩。照射距离:10~15 cm处,照射时间:15~20 min,2次/周,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月。嘱咐患者照射前避免服用光敏性药物,照射后4 h内避免暴晒。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两组治疗前与治疗2周、1个月、2个月后面部皮损情况进行评分,具体标准如下:皮损个数≤5个评1分;皮损个数6~10个评2分;皮损个数11~20个评3分;皮损个数21~30个评4分;皮损个数>30个评5分。

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具体标准如下:痊愈,患者面部痤疮处皮肤损害减轻情况≥90%;显效:患者面部痤疮处皮肤损害减轻情况≥60%且<90%;有效:患者面部痤疮处皮肤损害减轻情况≥20%且<59%;无效:患者面部痤疮处皮肤损害减轻情况<2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4]。

对两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主要对患者红斑、干燥、脱屑、瘙痒、疼痛等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及分析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面部皮损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面部皮损情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2周、1个月、2个月后面部皮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面部皮损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面部皮损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2周后 治疗1个月后 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n=50) 4.61±1.12 2.39±0.75 0.92±0.08 0.18±0.03对照组(n=50) 3.93±1.28 3.84±1.01 2.59±0.14 1.07±0.05 t值 0.791 5.732 8.011 5.022 P值 0.502 0.043 0.022 0.041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3 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与对照组(4.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痤疮有多种发病因素,其中一个重要的引发原因是痤疮丙酸杆菌[3,6]。痤疮丙酸杆菌不仅能够对毛囊炎症反应有直接刺激作用,通过脂酶分解甘油三酯成游离脂肪酸及甘油,刺激毛囊及毛囊周围产生炎症反应;同时,还可以诱导细胞表达趋化因子、反氧自由基、IL-1α等引起炎症反应,刺激中性粒细胞释放水解酶,水解酶会直接导致毛囊壁的破裂,导致痤疮的形成[6]。因此,消除致病菌及炎症反应是临床治疗痤疮的关键。一方面,夫西地酸属于梭链孢酸类抗菌药物,通过干扰EF-G,从而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而达到杀表皮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等作用,尤其对表皮葡萄球菌作用较强;另一方面,夫西地酸是一种有类似甾族化合物结构的抗生素,通过夫西地酸的免疫调节抗炎作用能够有效消除炎性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渗出、变性与坏死[4,7-8]。同时,夫西地酸对组织和体液的穿透力极强,易于透过皮肤,渗透入感染灶内部,患者也能耐受较少出现过敏等不良反应,其独特的抗菌机制和低耐药率使它的抗感染活力持久稳定[7]。波长峰值为415 nm的蓝光将粪卟啉激活,产生光毒反应,杀死并清除痤疮丙酸杆菌[8],同时蓝光还可通过诱导细胞膜渗透性改变,使痤疮丙酸杆菌细胞内pH值改变,从而杀灭细菌[9]。亦有学者研究表明,红蓝联合光治疗痤疮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蓝光、红光[10]。因此,对于痤疮的非炎性损伤与炎性损伤的治疗,红光和蓝光联合使用有一定的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给予夫西地酸乳膏联合红蓝光治疗的Ⅰ、Ⅱ度寻常型痤疮治疗2周、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后面部皮损评分均低于单纯夫西地酸乳膏治疗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单纯夫西地酸乳膏治疗的患者(7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夫西地酸乳膏联合红蓝光治疗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与单纯夫西地酸乳膏治疗的患者(4.00%)相比无明显差异。由此可知,夫西地酸乳膏联合红蓝光在治疗Ⅰ、Ⅱ度寻常型痤疮患者的方面有较为显著的作用,这可能是由于红蓝光照射是一种较为新颖的临床治疗痤疮方法。波长峰值为630 nm红光主要通过光调作用产生抗炎和促进修复的作用,减轻痤疮的形成[11-12]。

综上所述,夫西地酸乳膏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达州地区Ⅰ、Ⅱ度寻常型痤疮患者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夫西地酸乳膏治疗的效果,且治疗后皮损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单纯夫西地酸乳膏治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丙酸乳膏痤疮
疤痕止痒软化乳膏在瘢痕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丙酸氟替卡松、孟鲁司特、地氯雷他定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脉冲染料激光仪联合疤痕止痒软化乳膏治疗增生性瘢痕
红蓝光祛痘仪联合复合酸焕肤凝露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
正丁醇/丙酸与腐殖酸相互作用的NMR研究
卤米松乳膏联合维生素E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分析
布替萘芬乳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分析
丙酸盐对厌氧氨氧化除氮性能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饲料中丙酸、丙酸盐的测定方法改进研究*
为什么有些人会得严重痤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