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时代高中历史教学中同理心的应用价值

2021-03-21 10:30陈静程琳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同理心历史教学新课改

陈静 程琳

摘  要:自2004年新课改以来,高中历史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高中历史课堂仍缺乏历史的温度,严重制约着历史课程教育价值的实现。本文拟从“同理心”培养的角度探讨“以人为中心”高中历史课堂的构建,以回归教育的本质。

关键词:同理心;新课改;历史教学

钱穆先生曾言,我们对待历史应该存有一种“温情与敬意”。然而自2004年新课改以来,高中历史教学虽然取得了诸多显著的改革成效,但传统的课堂却依旧缺乏历史应有的温度,这必然严重制约着历史课程教育价值的实现。那应该如何更好地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价值,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重任呢?本文拟从“历史同理心”培养的角度来探讨“以人为中心”的高中历史课堂的构建,以期回归历史教育的本质——助力人的长远成长。

一、新时期高中历史教学应聚焦人的成长

早在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就曾提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学会改变”这五大支柱将成为21世纪社会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的全新教育目标。由此,新世纪人的培养这一世纪问题逐渐成为了各国政府及教育行业关注的热点。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明确强调了教育的本质功能和真正价值。为贯彻十八大精神,2013年教育部启动高中课程方案修订工作,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首要环节。而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6年9月,教育部发表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指出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18个基本要点。

在我国核心素养框架结构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珍爱生命、健全人格、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这些基本要点占到核心素养基本要点的一半左右。而历史学科的人文价值,是为历史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提供一种人文情怀,使人有独立的人格意志,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有健全的判断能力和价值取向,有高尚的趣味和情操,有良好的修养和同情心,对个人家庭、国家、天下有一种责任感,对人类的命运有一种担待。[]

那么,如何在高中历史的教育教学中达成立德树人、人文素质教育功能的目的呢?笔者认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需要给学生有更多的情感体验,历史学科追求的不仅仅是科学研究之“真”,更应探求“人之为人”的终极目标与追求,而历史认知同理心的培养就是实现这一目标与追寻的路径之一。

二、同理心的内涵与教育价值

同理心(empathy)是心理学上的一个定义,源于1872年德国哲学家罗伯特·菲舍尔提到的“Einfuhling”一词,最初被用于描述个体对艺术作品的共鸣。1909年英籍美国构造心理学家爱德华·铁钦纳首次将“Einfuhling”一词翻译成“empathy”,意为“感受到”(feelinginto)。一般来讲,同理心指个体感知他人心理状态的敏感性,包括被他人状态感染、体验到与他人相同的状态、评估状态产生的原因、理解他人的想法等一系列心理过程。国内对“empathy”的中文译名除了“同理心”之外,还包括“移情”、“同感”、“共感”、“共情”等词,类似于我们日常说的心理换位、将心比心,即指通过“感情移入”,设身处地的对他人的情绪和情感的认知、觉知、把握与理解。

我们知道,人作为一个社会性物种,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人类社会平稳发展的基础,而同理心则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同理心一词虽然属于舶来品,但我们其实并不陌生。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本质就是一种“人”学,其核心就是在解决什么是理想的人?人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实现自我等问题,由此形成了一套由道德修养培养理想人格,进而在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的理论学说,即修身成德之学。如孔子就指出人与人相处的重要原则是施“仁”,而行仁的方式有多种,其中以“忠”“恕”最为重要。

2020年突如其来的这场疫病带给我们诸多的启示。英国女王在4月5日的抗疫演讲中曾多次谈及同理心对于全国乃至全球人民携手抗疫的重要性。

由此可见,同理心的培养不仅具有极大的现实价值更具有时代的紧迫性。然而传统的同理心培养主要聚焦于心理学范畴和医学领域的应用,思路狭窄,路径单一,效果普及较为有限。为此,笔者认为可以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人文优势,依托丰富的人文素材,将同理心的培养融合进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之中,水乳交融,美美与共,进而将传统文化中修身成德的思想根植于学生心灵深处,使其形成文化自觉与良好修养,在审视历史的过程中,再關怀别人生命的视角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启迪自己,关爱他人,同理共情,最终成长为一个于国于家都有价值的人。

参考文献:

[1]王承吉.中学历史教学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薛伟强、范红军、陈志刚.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3]郑林.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历史学科能力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27—56.

[4]赵亚夫.中学历史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13—16.

(作者单位:重庆市第七中学校   重庆市南开中学校,重庆   400030)

猜你喜欢
同理心历史教学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我的第一堂“同理心”之课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浅淡“同理心”在高职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爆款青春剧 玩的就是“同理心”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