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诗词与小学美术教学的融合策略

2021-03-21 21:26巢佳丽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27期
关键词:古诗古诗词绘画

巢佳丽

摘 要:中国绘画与诗歌常常结合在一起,诗画合一是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诗画合一不仅有利于推动传统绘画的发展,而且是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真诚致敬,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融入古诗词是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将浅谈如何把古诗词更好地融入小學美术课堂中去,从而提高小学生的美术素养。

关键词:古诗词 小学美术 融合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7.035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历经千年传颂,成为我国文化长廊色彩上的亮丽一笔。古诗词中体现了我国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当古诗词与绘画相融合时,更加能够展现出我国传统审美。把古诗词融入小学美术课堂中,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传承,让学生在小学美术课堂里学习古诗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夯实学生的美术底蕴。因此,本文将从进行古诗词与美术之间融合策略以及文化传承出发,采取措施促进古诗词融入小学美术课堂。

一、古诗词的巧妙引入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导入环节中,教师要注重对古诗词的引入工作,良好的课堂导入有利于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开始正式上课前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起他们的兴趣,那么他们就会很快地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从而更好地投入到课堂当中去。教师在选择引入古诗词时最好选择一些耳熟能详的、小学生比较熟悉的古诗词,并且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古诗词相关的视频和图片,教师用这种方法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能够快速地投入到课堂当中。多媒体的运用有利于古诗词融入美术课堂中。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更加直接、生动的表现形式,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比如在课堂上教师播放视频和音频,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和学生进行互动。教师运用这样的方式将古诗词引入有利于营造诗画合一的情境,渲染课堂的氛围,让学生先从感官上投入其中。比如在学习《水墨改画》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洛神赋图》,让学生观察图中的柳树。柳树是古人画作中的重要因素,此时可以引入与柳树有关的古诗,如“拂堤杨柳醉春烟”“二月春风似剪刀”等,然后再带领学生去欣赏绘画,这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绘画作品的印象。

二、引导学生进行诗画创作

古诗词融入小学美术课堂,一方面可以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引导学生借助诗词进行绘画,这是一个很好的提高学生绘画水平的方式。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先设计出一个符合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案,鼓励学生运用已知的绘画知识,以古诗词的内容为基调,进行绘画创作。这种教学模式需要学生把古诗词和美术知识结合起来,考虑到小学生的绘画水平不高,教师可以适时地提供帮助,引导学生去寻找灵感,运用自己的知识绘画出与古诗词融合的意境。教师应当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的绘画热情,进行自主创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古诗词,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教师借鉴古诗词的特色,进行深入研究并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素养。

三、结合传统文化,融入古诗绘画

古诗所能够折射出来的文化更是浩如繁星,其中大部分传统文化都潜藏着美术的影子。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遴选出符合小学生审美能力的作品,使学生体验时代各异的历史文化、艺术,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输历史文化内涵,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民族认同感。例如教师可以以“妙迹蔡侯施,芳名左伯驰。云飞锦绮落,花发缥红披”这首诗为例,为学生讲解我国纸的起源发展,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纸”的形态也有着不同的特点,结合着优秀的绘画作品以及古诗向学生呈现出纸所承载的意义。优秀的艺术作品也能够使学生与传统文化进行精神层面的交流,能够熏陶学生对美认知,学生也能从中汲取古诗当中传统文化的精髓。

四、进行诗词绘画的拓展

小学美术教学应当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然后再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拓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挖掘学生的美术潜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和运用相关美术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平时注意有关美术的内容,寻找生活中与美术的联系,让学生明白美术就在我们身边,而不是一个脱离生活的学科。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处处发现美术的身影。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为学生布置一些绘画作业,要求学生以古诗词为切入点进行绘画创作,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古诗词中拓宽眼界,为绘画创作注入新的生命与活力。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丰富课堂的形式和内容,而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发挥创造力,提高美术素养。古诗词中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对后世产生着深远影响,将古诗词融入小学美术教育中,有利于文化的传承。这样极为有效地避免学生受外来文化的影响,造成对我国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刻,从而在绘画主题上有着错误的认知。

五、拓展教学渠道

在新时期,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包括小学美术在内的每一个学科的重要发展趋势。我们能看到,在多媒体、微课以及网络等众多信息手段的支持下,传统课堂也开始变得有声有色起来,对此,为了更好地推进古诗与美术之间的融合,我们也要立足信息化的时代教育发展背景,打造一个视听一体化的传统特色美术讲堂,让小学生能够在自己喜欢且熟悉的教辅手段支持下,更好地感受其中的艺术特色,获得更多学习收益。例如,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依托多媒体之便,将传颂至今的古诗词引入到美术讲堂,并结合其中的意境来选择视频进行播放,在引导学生对于其中的知识内容进行学习,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民间美术的精彩与魅力。例如,在学习有关皮影戏相关的知识时,可以为学生引入古诗“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囊徘徊知逼真”,并且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段皮影戏,让学生在视听结合的环境中去体会这一首古诗以及背后的魅力,并且通过微课来展示皮影的制作步骤以及过程等内容,从而将学生的兴趣引向与美术实际之上,将小学美术教学与古诗词进行结合,充分激起他们的美术实践和艺术创作热情。

六、完善课外延伸

古诗词与美术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由于内容限制,所能够在课堂上展示的内容却非常稀少,只能够选择性的为学生进行展示。所以教师不能够只在课堂上将古诗词与美术之间进行融合,这样很难满足小学生对文化与艺术的学习需求。所以这就需要教师能够以传统的美术绘画作为基础,同时围绕古诗词这一核心内容进行拓展延伸,让丰富的文化内容来填充学生的课外生活,这样实现了古诗、美术二者的完美融合,从而使中国优秀的古诗词文化走入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在继承中逐步将其内涵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例如,在学习有关“水墨画”之后,利用网络平台,当地博物馆等场地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优秀的山水画,让学生近距离欣赏,正如“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在我国传统绘画当中,诗词与绘画本就是相辅相成的,引导学生从美术的角度去观赏,使学生领略中国山水画诗韵之美,通过不断地拓展,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审美能力,感受诗画结合古诗的魅力。在小学美术的实际开展过程中,随着学生审美能力以及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教师可以让学生以美术与古诗的双重角度去观察生活。我国古诗词的发展和形成凝聚着历代先贤的心血,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瑰宝,通过诗画结合的教学方式来不断创新课堂内容,实现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这是当代美术教师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

总而言之,把古诗词融入小学美术课堂中十分必要,教师需要认识到古诗词对美术的重要性。小学美术教师立足于小学生的特点,对美术课堂进行有效设计,将古诗词融入课堂中,带领学生一起创作和练习,这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小学美术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也能够增强学生的艺术品位。

参考文献:

[1] 洪雪婷《传统文化融合于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华夏教师》2019年第30期。

[2] 赖小琳《试谈古体诗词蕴含的绘画性》,《文学教育》2015年第12期。

[3] 黄武全《巧借语文学科特点  引导学生学习美术》,《美术教育研究》2012年第20期。

[4] 关静《浅谈诗画结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

2875500783202

猜你喜欢
古诗古诗词绘画
踏青古诗词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