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琳惠,吕剑平
(甘肃农业大学a.财经学院;b.甘肃省区域农业与产业组织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73007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正逐步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农业发展仍面临着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资源环境压力增大、农村人力资本匮乏、农业增产不增效等诸多问题。解决上述问题成为推进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自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以来,诸多学者从多个方面对其开展了探讨与研究。①高质量发展内涵方面。部分学者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出发[1,2],或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进行了阐释[3-5];其他学者从提升经济质量与经济效益方面作出了阐释[6,7]。②在农业高质量发展内涵方面。韩长赋[8]认为,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满足产品质量高、产业效益高、生产效率高、经营者素质高、国际竞争力高和农民收入高等“六高”要求;宋洪远[9]认为,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产品质量好、农业产业素质高、国际竞争力强、经营效益高、农民收入多、农村生态环境美;寇建平[10]认为,农业高质量发展要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发展质量与效益。③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评价体系构建及测度方法方面。辛岭与王济民[11]、辛岭与安晓宁[12]以农业现代化指标评价体系为基础,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并采用熵值法对2018 年我国31 个省份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发现东部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领先于中部与西部地区;黄修杰、蔡勋、储霞玲等[13]构建了产品质量、产业效益、生产效率、经营者素质、国际竞争力、农民收入、绿色发展等7 个维度23个指标的农业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16年省际数据分析了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情况,研究发现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偏低,呈现东高西低的趋势;张智、王美露、王宝振[14]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资源与要素利用水平、生产与经营管理水平、生产效果与效益水平、可持续发展潜力等5 个维度16 项指标构建了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采用灰色关联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山东省各地区农业发展质量总体水平不高。④在不同研究尺度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 度 方 面。主 要 有 国 际[15]、全 国[12,13,16]、中 部 地区[3]、辽宁[17]、山 东[14]、四 川[18]和 新 疆[19]等 层 面 的研究,研究尺度与指标评价体系各有不同。
纵观已有研究,鲜有学者从实证角度对甘肃省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研究。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地貌复杂多样、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是我国农业大省。2018 年末全省生产总值为8246.1 亿元,粮食种植面积264.5 万hm2,粮食产量1151.4 万t,同比上年增产4.1%,蔬菜产量1292.6 万t,同比上年增产6.6%,在全国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甘肃省在“2018 年农业质量年”和《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 年)》等相关政策指导下,不断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化增长动力、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走上“质量兴农”之路,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发展依然面临众多问题。如何有效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满足人们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实现农业大省跨向农业强省,成为甘肃省政府和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由于目前我国尚无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标准衡量体系,结合甘肃省农业生产实际状况,本文选择浙江省与甘肃省进行对比,分析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水平与所处阶段。本文以甘肃省为研究对象,尝试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体系,在运用熵值法测算该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借助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促进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实践参考。
何立峰[4]认为,高质量发展是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王永昌[6]认为,高质量发展是按照五大发展新理念,生产要素投入少、资源配置效率高、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可持续的发展。韩长赋[8]和宋洪远[9]从产业提质增效、生产效率、经营者素质、竞争力、农民收入和农村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界定了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高质量发展要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的发展质量与效益[10]。基于此,本文认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科技创新为增长动力,投入优良的物质装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进结构调整,促使农业协调发展,深化农村产业融合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依据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本文认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特征有:农业物质装备优良、农业生产效益提升、农业协调发展、农业绿色发展、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和农业科技持续创新。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方面,刘昭氵云、黄琬真、江金启从产业效益、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政策支持4 个方面构建了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17];刘涛、李继霞、霍静娟从新发展理念5 个层面设计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20]。本文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将农业产业融合与农业科技创新纳入考核指标,并根据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和地域特色,遵循科学性、客观性、全面性、可操作性与地区差异性原则,对指标体系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咨询了甘肃农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教授,最后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选取农业物质装备、农业生产效益、农业协调发展、农业绿色发展、农业产业融合和农业科技创新等6个一级指标,并进一步细化为20 个二级指标,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表1)。
6 项一级指标选取依据及代表意义为:①农业物质装备。优良的农业物质装备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农业高质量发展须采用现代化的设施与技术来武装农业,同时离不开财政资金的大力扶持。选取有效灌溉面积比重、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和财政资金保障水平来测度农业物质装备水平。②农业生产效益。产业效益提升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追求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的生产效益和比较利益有助于提高农户或企业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选取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反映农业生产效率,选取人均粮食产量、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恩格尔系数测度人民收入水平,共同反映农业生产效益。③农业协调发展。农业高质量发展需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考虑到甘肃省土地辽阔、草场资源丰富,畜牧业发展前景广阔,选取种植业结构协调度、畜牧业结构协调度和人均奶类产量反映农业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水平。④农业绿色发展。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践行方式,是提供优质农产品的有效保证。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实现农业绿色发展,选取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单位面积农药施用量和森林覆盖率反映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⑤农业产业融合。农业产业深度融合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农村产业多元融合能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繁荣,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选取农村土地流转比率、农户经营规模、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占比和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作为基础测度指标。⑥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持续创新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生产力,高素质的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农业须通过科学技术创新和高素质农业经营者为其发展注入活力。选取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农村居民比重反映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表1 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及权重
本文数据来源于2010—2019 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甘肃发展年鉴》和《甘肃农村年鉴》(2010—2017)、历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对于存在个别数据缺失情况,通过原始数据科学计算与整理等途径进行补充。
本文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加权函数法计算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得分,并借助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分析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具体方法和步骤如下:
第一步,采用极值法进行标准化处理。首先获得评价矩阵,然后采用公式(1)将评价矩阵标准化,记为R =(rij)m×n。
第二步,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在对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时需先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借鉴已有研究[21-23],同时为提高指标权重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本文采用熵值法确定权重。
首先,计算第i年第j项指标的比重Pij:
式中,Hj为第j 项指标的差异系数。Hj越大,此项指标权重就越大。
式中,Kij为第i年第j 项指标的偏离度,指具体指标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之间的差距;Uij为因子贡献度,指具体指标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影响程度。
根据公式(7)—(10)可计算得到各指标障碍度,值越大,表示对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总目标的阻力越大。
利用公式(1)—(6)计算得到2009—2018 年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得分(表2)。从表2 可见,2009—2018 年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虽然有小幅波动,但是整体呈增长态势。综合得分从2009年的0.3013 增加到2018 年0.4868,提高了61.57个百分点。具体来看,2009—2016 年逐年上升,2017 年略有下降,之后又快速回升,2018 年达到近十年该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的峰值。由此可见,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态势良好,主要得益于近年来全省不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化增长动力、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为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6 个方面来看,截至2018 年底,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得分最高的是农业产业融合水平(0.1493),农业协调发展水平(0.1398)与农业生产效益水平(0. 1077)次之,农业绿色发展水平(0.0404)和农业物质装备水平(0.0342)居后,农业科技创新水平(0.0154)得分最低。由此可知,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虽然整体提高,但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6 个方面发展各有差异,协调性不高。
表2 2009—2018年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得分
从图1 可见,2009—2018 年,浙江省和全国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均高于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2018 年浙江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得分由2009 年的0.5003 增加到2018 年的0.7034;全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得分由2009 年的0.3713 增加到2018年的0.5377;2018 年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得分为0.4868,仅接近于2016 年全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参考已有研究,甘肃省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也明显滞后。2016 年,浙江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达到39.987,甘肃省为26.788[13];2017 年,浙江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达到0.53,甘肃省的则为0.32,全国平均水平为0.44[12];2018 年,甘肃省农业发展质量指数为0.322,未达到高质量水平[24]。由此可得,甘肃省农业发展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不高,处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较低水平。
图1 2009—2018 年甘肃省、浙江省和全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得分
从农业物质装备方面看,甘肃省农业投入不断提高,由2009 年的0.0002 上升到2018 年的0.0342,增加了约171 倍。农业物质装备水平虽然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仍处于较低水平。就具体指标而言,有效灌溉面积比重和财政资金保障水平不断提升。2015 年,原农业部印发《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的意见》,力争2020 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以上,其中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以上,而2018 年甘肃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仅为55.9%,与《意见》提出的目标值有较大差距。这可能是由于甘肃省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25],地貌复杂多样、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薄弱、机械化推广困难,导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不高。
从农业生产效益方面看,甘肃省农业生产效益水平呈波动上升的趋势,由2009 年的0.0401 增长到2018 年的0.1077。2009—2013 年发展较快,2017年有小幅下降,之后又快速提升。就具体指标来看,2018年,甘肃省人均粮食产量为335.10kg,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804.00 元,均达到研究期间的峰值;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29.73%,土地生产率则提高到13019.64 元/hm2,劳动生产率增加到14750.36 元/人。究其原因,2017 年甘肃省农业生产受种植业结构调整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同时部分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引发暴洪、泥石流,对全省农业生产造成了重大损失。2017 年之后迅速回升,这可能主要得益于《甘肃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的出台,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粮食总产量达到1141.8 万t,特色农畜产品大幅度增长。
从农业协调发展方面看,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由2009 年的0.0824 上升到2018 年的0.1398,整体呈上升态势,期间有小幅波动。2018 年,甘肃省种植业结构协调度为29.9,畜牧业结构协调度由2009 年的7.15 上升到2018 年的49.98,人均奶类产量为15.4kg。这充分说明2009—2018 年甘肃省农业协调发展水平提升较快,与该省致力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密不可分。在2015 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农业协调发展水平进入发展新阶段,甘肃省大力推进种植业与畜牧业结构调整、优化生产布局、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农业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农业绿色发展方面看,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一直在0.0188—0.0404 之间波动,总体呈增长的趋势。2018 年,单位面积农药施用量下降到0.079t,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由2009 年的0.1863t下降到2018年的0.1547t,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3.77%,说明甘肃省农业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由此发现,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同时,离不开甘肃省政府严格监管农药、肥料等投入品,持续推进循环生态农业建设,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截至2018 年底,甘肃省十大生态产业完成增加值1511.3 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8.3%,增长了6.7%。由图2 可知,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仍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有待提升,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
图2 2009—2018 年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一级指标发展水平
从农业产业融合方面看,发展程度处于较高水平,由2009 年的0.1129 上升到2018 年的0.1493。2018年,农业产业融合水平是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的9.69 倍、农业物质装备水平的4.36 倍、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3.69 倍。就具体指标而言,2018 年,农村土地流转比率上涨到26.9%,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增加到52.5%。由此可知,甘肃省农业产业融合水平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截止2017 年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104 家,其中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448家、家庭农场8230 家、农民合作社81912 家,农民合作社入社成员170 余万人,带动农户268 万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农业产业融合水平稳步提升。
从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看,由2009 年的0.0391下降到2018 年的0.0154,2009—2012 年有小范围波动,2013 年骤降,2014 年之后平稳发展。具体看,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逐年上升,由2009 年的47.09%增加到55%以上,但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发生下降。究其原因:一是同时期内全国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农村居民比重由2009 年的16.71%下降到13%;二是甘肃省乡村人口数由2009 年的1720.73 万人下降到2018 年的1379.55 万人,农村人口比重下降;三是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民逃离农村,人力资本大量流失。分析表明,甘肃省农业发展中人力资本不足,是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急需提升的短板,应加大教育投入,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
本文采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计算了2009 年、2013年和2018 年3 个时段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一级指标的障碍度(图3)。从图3 可见,2009年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障碍因子排序依次为农业产业融合、农业生产效益、农业协调发展、农业物质装备和农业科技创新。此阶段农业高质量发展的5 项一级指标障碍度均不低于15%,障碍因子较为分散,说明该阶段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各方面均处于较低水平。2013 年,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一级指标障碍度排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农业绿色发展与农业科技创新障碍度较大,其他依次为农业产业融合、农业生产效益、农业物质装备和农业协调发展。2018 年,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障碍因子明显集中,农业科技创新成为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最大障碍因子,障碍度为32.15%,与农业绿色发展的障碍度共高达62.37%,其他的一级指标障碍度均在下降。因此,现阶段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应更加关注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图3 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一级指标的障碍度
为进一步明确制约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短板,本文对2009 年、2013 年和2018 年3 个时段各项具体指标的障碍度进行了计算,并将障碍度排名前十的指标进行了排序,结果见表3。从表3 可见,2009年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中最大障碍因子是森林覆盖率,障碍度为14.72%,前十位的障碍度总计达到77.21%,第十位指标为人均粮食产量,障碍度达到5.48%;2013 年最大障碍因子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农村居民比重,障碍度为17.30%,前十位的障碍度总计达到70.07%,单位面积农药施用量排名最后,障碍度为3.34%;2018 年最大障碍因子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农村居民比重,障碍度增长到32.15%,前十位的障碍度总计达到95.36%。由此可知,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障碍因子逐渐聚集,人力资本不足导致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低下,进一步严重制约着农业高质量发展。
从表3 还可知,各具体指标障碍度在2009 年、2013 年和2018 年互有差异。2018 年影响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障碍因子排名前三位的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居民比重、森林覆盖率和人均粮食产量。障碍度最大的是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居民比重(32.15%),可能的原因是:甘肃省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低,大多在初中及以下,同时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力资本内生性不足与大量外流现象并存,严重阻碍了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26]。第二位是森林覆盖率(25.14%),说明生态环境问题是甘肃省发展面临的硬性障碍,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严重、森林覆盖率较低,应坚决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坚持“绿色兴农”。第三位是人均粮食产量(8.50%),这可能是由于2018 年甘肃省农业生产受暴洪、泥石流的影响,对农业生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因此,应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投入力度,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进一步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表3 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主要障碍因子
本文通过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与浙江省和全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对比,对甘肃省2009—2018 年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为明确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借助障碍因子诊断模型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2009—2018 年,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虽然有小幅波动,但是整体呈增长态势,说明甘肃省农业发展质量显著提高,但与浙江和全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相比,仍处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初级阶段。②2009—2018 年,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益水平平稳增长,农业协调发展水平和农业产业融合水平波动上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一直在0.0188—0.0404 之间波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水平由2009 年的0.0391 下降到2018 年的0.0154,农业绿色发展和农业科技创新是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主要短板。③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障碍因子依次为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绿色发展、农业产业融合、农业生产效益、农业物质装备和农业协调发展,农业科技创新的障碍度高达32.15%。从具体指标分析可知,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居民比重、森林覆盖率和人均粮食产量是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障碍因子。可见,人力资本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制约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人力资本和生态环境保护是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应持续注重的两大方面。基于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①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财政支农力度,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并逐步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完善“三品一标”认证制度,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民职业素养,切实提高农民收益,实现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②优质的人力资本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甘肃省应不断加强农业人才的培养和农业团队的建设,积极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同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深化农村产业深度融合,激发内生活力,聚人引才,实现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③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甘肃省应进一步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积极构建生态补偿机制,合理开发与利用农业资源,实现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