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庆田(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济南 271100)
金匮肾气丸一名的本意是《金匮要略》中记载的“肾气丸”,但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应用的中成药“金匮肾气丸”是在《金匮要略》记载的“肾气丸”基础上加入牛膝(去头)、盐车前子而成,其药物组成为十味,与《严氏济生方》中记载的“加味肾气丸”相同[1]。中成药“金匮肾气丸”目前的组方现状虽然已被很多医家重视,但一直没有被临床医师广泛认知 , 调查显示[2],78.6 % 的被调查者对目前中成药金匮肾气丸药物组成现状不知晓。笔者在检索关于金匮肾气丸的学术论文时发现,很多学者对目前中成药金匮肾气丸为十味组成的现状不知晓,有两项研究分别明确应用了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产品批号12030553)[3]和河南宛西制药厂(产品批号120206)[4]生产的金匮肾气丸,其组成均为十味组成,但是作者在描述和分析金匮肾气丸时却认为是八味组成。这些问题的出现,与中成药“金匮肾气丸”名实不符有关。纵观历代医籍,“金匮肾气丸”有八味和十味不同组成的记载,横看当前中成药金匮肾气丸在世界各地的生产和应用,亦呈现药物组成不同的现象,今略述之。
明末清初喻嘉言在《医门法律·消渴门诸方》中较早记载“金匮肾气丸”之名,宗仲景法度,为八味组成金匮肾气丸[5]。清乾隆时期黄元御著《长沙药解》,“取仲景方药笺疏之”[6],根据其来源于《伤寒论》还是《金匮要略》,在仲景方前分别冠以“伤寒”或“金匮”字样,这是明确说明“金匮肾气丸”命名依据的较早记载。清代吴仪洛鉴于当时十味组成金匮肾气丸盛行的现状,在《成方切用·卷七下·加味肾气丸》题解中强调“金匮肾气丸即桂附八味丸,治妇人转胞,无车前、牛膝”[7]。但“金匮肾气丸”药物组成为十味的记载也很多。元代朱震亨在《丹溪心法·补损五十一》中最早记载“金匮肾气丸”之名,云:“金匮肾气丸即六味地黄丸。”明代程用光、方广注解曰:“加桂、附、车前、牛膝,是金匮肾气丸,此方名曰老六味丸。”[8]可见,金匮肾气丸药物组成的早期记载有六味和十味之不同,比较混乱。明代赵献可《医贯·气虚中满论》记载的金匮肾气丸为十味组成,云:“方见《金匮要略》,故名金匮肾气丸。”[9]清代鲍相璈《验方新编·卷十一》收录的金匮肾气丸亦为十味组成,认为“此仲景神方也”[10]。另外,陈士铎《辨证录·中满门》[11]、王子接《绛雪园古方选注·内科丸方》[12]、程国彭《医学心悟·水肿》[13]、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治喘方二十四》[14]等名家著作中记载的金匮肾气丸均为十味组成。
综上可见,历代医家对金匮肾气丸药物组成记载虽不同,但是都对本方源于仲景,出自《金匮要略》有共同见解,很多医家传承十味组成金匮肾气丸,显然是传抄有误,与宋代严用和在《济生方·水肿门》中记载的“加味肾气丸”混淆了。
新中国成立以来,1963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次收录中成药金匮肾气丸,沿用了《金匮要略》中肾气丸的八味药物组成: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泽泻、肉桂、制附子[15]。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收录的金匮肾气丸,在此前八味基础上加入了牛膝(去头)、盐车前子[16],由此,中成药金匮肾气丸变身为十味组成。
因为其严谨的组方法度和良好的临床疗效,金匮肾气丸为历代医家所推崇,近当代应用更加广泛,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备受青睐。目前,香港位元堂生产的金匮肾气丸药物组成为: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茯苓、泽泻、车前子、炒牛膝,没有桂枝和附子。而北京同仁堂生产的金匮肾气丸香港版药物组成为: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茯苓、泽泻等,仅标示六味。日本和澳大利亚销售的金匮肾气丸,同为从中国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进口,却出现药物组成不同的现象。日本的金匮肾气丸组成为: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桂皮、附子;而澳大利亚的组成为: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茯苓、泽泻、桂枝、半夏,没有附子,代之以半夏。欧州、美国大多是中医师从中国大陆定制,多宗仲景,应用八味组成的金匮肾气丸,但是也有例外,比如有一款中国华宝堂生产进入美国市场的中成药“金匮肾气丸”,其药物组成为9味: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茯苓、泽泻、山药、肉桂、车前子、牛膝。部分国家和地区应用中成药“金匮肾气丸”药物组成情况统计见表1。
表1 部分国家和地区应用中成药“金匮肾气丸”药物组成情况统计表
综上所述,中成药金匮肾气丸作为一首经典名方,历代医家对其药物组成记载不一致,当前世界各地药物组成不统一。笔者认为,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制定的《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技术指导原则》[17],应当重视中成药金匮肾气丸药物组成混乱的现状,尊重其来源于《金匮要略》的事实,恢复其八味组成的本来面目,使其名实相符,以推动和引领中医药文化在国内和国际上的传承、发展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