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振 和学新
摘 要
学生礼仪是学生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学生礼仪的遵循对于形成良好的学习秩序、教育教学秩序、学校文明风貌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实教育教学中存在一些学生礼仪问题,特别是当代网络教育教学中,出现一些学生破坏教学秩序、不使用礼貌用语等比较常见的问题,需要加以研究并解决。从思想文化对伦理关系的解构这一视角分析,极端自由个体主义会造成主体行为迷失,弱化伦理关系;后现代解构主义对礼仪文化规定性的解构,弱化交往礼仪;传统文化及礼仪的式微,弱化师道尊严。这些都是导致学生礼仪问题的内在原因。对此,应加强他者伦理、底线伦理、责任伦理的教育建构。
关键词
教育教学 学生礼仪 伦理建构
学生礼仪对于教育教学秩序有着重要意义。学生礼仪教育是教育中容易被忽视的部分。现实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学生礼仪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加以研究和解决。笔者将学生礼仪作为研究问题,从伦理解构的原因分析与伦理建构的角度,进行新的探索。
一、教育教学中学生礼仪的意蕴
1.学生礼仪的内涵
早在《诗经》中已经出现“礼仪”二字:“献酬交错,礼仪卒度”。在古代,礼仪作单字解,即礼和仪单独理解。礼一般指礼节,是个人性的。仪指仪式,是集体性的。因为二者意义的一致性,都指称人的礼貌行为规范,也就常合体而用于书文表达中。
礼仪有很多不同的分类,中国古代礼仪发展到近现代,又融入了一些西方礼仪。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礼仪已经区分为用餐礼仪、交往礼仪、风俗礼仪、工作礼仪等名目繁多的类型。礼仪成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行为规范。
由此可以解释礼仪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交往中,出于对他人的尊重,而在言语、行为上形成的共同认可并遵循的规范。不同的交往行为主体,其身份、职业不同,礼仪规范自然不同。加之不同场合、文化、活动等的区分,礼仪也就呈现出名目繁多的类型。
进一步理解学生礼仪,就要考虑到这一礼仪规范的场合、行为主体的身份等。顾名思义,学生礼仪就是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认可并遵循的行为规范,一般发生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
2.学生礼仪的意义
(1)有利于同学之间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秩序。学生礼仪包括同学之间的交往规范。同学之间日常学习交往,遵循必要的礼仪规范,是尊重同学的体现,可以形成良好的彼此尊重的交往氛围,从而有利于建构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秩序。同学间践行良好礼仪,也能够形成一定的感召力即榜样示范,带动不注意言语行为礼仪的同学改善自己的行为。与此同时,遵循学生礼仪的学生,尊重别人实则也会形成个人的魅力,往往会拥有更好的同伴关系。好的同伴关系可能还会形成积极的非正式集体,这对于学校教育教学以及学生个体的成长都十分有利。
(2)有利于形成师生之间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学生礼仪从践行行为对象的另一主体来看,就是与教师的日常交往礼仪。学生践行良好的礼仪,是对教师的尊重,也是对教师教育教学的认可。学生尊师行为主要体现为学生与教师间的良好礼仪。学生对教师表现出好的礼仪,也是对教师喜爱的确证。教师作为教育者,获得学生喜爱,往往会增强其职业认同感、个体价值感。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遵循好的礼仪规范,是保障课堂秩序,使教学有序进行下去的重要前提条件。
(3)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文明风貌。学生礼仪是校园文明建设的重要催化剂和组成部分。学生遵循良好的礼仪,也是践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表现。礼仪现于言语行为,是学生道德品质的外化。好的礼仪规约且激励着学生践行好的道德行为,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这无疑对学校校园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于伦理解构的学生礼仪问题分析
1.教育教学中学生礼仪问题表征
现实教育教学中学生礼仪问题,主要表征为教育教学中,学生对教师的不尊重行为。尤其在盛行网络交流的时代,学生与教师通过网络媒介进行教育教学交往的过程中,学生表现出的礼仪问题又比现实面对面交往的问题更多。诸如,有的学生有事请教教师时,没有问候,也没有结语。来去像一阵风,來时无招呼,走时无再见;有的学生在网络教学中频繁刷屏,抑或线下教学中频繁接话打断;有的学生被教师问话的时候,不搭不理假装不在。更普遍的是,学生在与教师交往的过程中,吝啬使用“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在线上教学越来越普及、网络媒介的教育交往成为常态的当下,就更需要重视学生的礼仪问题。特别是现实中辱骂教师等行为失范问题,也时有发生,这就更要加以重视并去解决。
2.学生礼仪问题的原因分析
导致学生礼仪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包括学生自身的、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原因。比如学生自身不学无术,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具有良好礼仪、遵守文明规范的人。家庭中由于家庭关系不良、父母没有教育子女的意识等,而疏于对孩子礼仪规范的教育。笔者曾在调研中,访问过一些县域小学教师,他们表示有些家长几乎不过问孩子的教育,认为教育孩子就只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就学校来说,学校教育对于繁复的礼仪教育开展得少、浅,学生没有形成全面的礼仪认知。学生无所谓的交往行为反而成为“惯习”,反映到教育教学礼仪问题中。社会的原因就更复杂了,经济、文化、具体社会的一些相关问题,都可能成为引发学生礼仪问题的原因。
教育教学中的学生礼仪是在师生交往中发生的,可以说是一个交往关系问题,更确切地说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伦理关系问题。
(1)极端自由个体主义造成主体行为迷失,弱化伦理关系。西方近代以来,个体主义的自我认知探索,大踏步前行。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对主体我的彰显,莱布尼茨单子主义对于自我个体的引介,直接造就主体自我在理念上的确立[1]。主体自我的理念下,是长期以来自由主义价值观对于认识论的应用。其影响贯穿存在主义思想及至现代的反本质主义。在追寻自我、彰显个性的当代,演化出极端自由主义。极端自由主义秉持我行我素的处事法则,唯我独尊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行为表现,影响着人与人的交往礼仪。受此影响,有的学生认同主体超级自由生存而在的理念,转化为伦理关系中,我就是主体,我追求极端自由而表现出我行我素的行为。这就弱化了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更何况教育教学中的学生礼仪?
(2)后现代解构主义对礼仪文化规定性的解构,弱化交往礼仪。后现代主义几个核心的概念,诸如不确定、复杂、多元、解构等,是通过对传统本体论认知的批判而产生的。多元价值观,特别是解构主义对本质主义的反叛,实则就是对固定的认知、包括固定的程式抑或文化认知的化解[2]。通过解构分散出不同的认知即多元和反本质,一定程度上也消解着大家共同认可的礼仪文化。这直接反映到人们的日常交往行为中,原本“怎样都行”的方法范式[3],会转嫁到学生礼仪上。在教育教学中,学生可能觉得言语行为“怎么样都行”,无伤大雅,也就无所谓是否遵循良好的礼仪规范。
(3)传统文化及礼仪的式微,弱化师道尊严。我国古代十分重视教师地位,天地君亲师共同排列在一起,足见教师的重要性。我国古代也十分重视“严师”这一教师观,荀子曾指出:“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荀子·致士》)《学记》也指出:“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其中可见中国传统思想中对师道尊严的重视。然而,随着中国近现代文化思想的发展革新,某一特殊历史时段采取对传统文化完全否定的态度,主张全盘西化,对于繁文缛节大肆批判,致使传统文化思想包括礼仪在一定程度上断层。加之现当代不加选择的多元文化及其礼仪,有的对传统文化礼仪造成冲击,进一步弱化了师道尊严。诸如消极虚无主义无涉于何种原则规范,而对于礼仪规范的漠视;功利主义文化以逐利为目的,专注于有经济利益的文化而对礼仪规范搁置;多元流行主义之中的泛娱乐文化,对于礼仪文化的消解;等等[4]。这些削弱传统思想的影响力,构筑着人们不良的价值观,从而弱化师道尊严。而这对于成长中的学生,具有更强的塑形力。加上网络信息时代,各种传播途径大肆渲染传播,对学生的思想追求又产生着渗透影响。泛娱乐现象、审丑现象、异化个性张扬现象等,使学生没有礼仪观念,不懂得礼仪,也不会践行教育教学礼仪。与尊师相悖,教师身份的象征力被弱化,社会上出现一系列不尊师现象,包括教育教学中的学生礼仪,也被裹挟其中而遁迹。
三、学生礼仪问题的伦理建构
1.加强他者伦理教育的建构
针对极端个人自由主义造成的唯我独尊、我为主体而漠视他者、不顾及他者感受的问题,学校应加强他者伦理教育,矫正极端自由的认知跟追求异化的个性行为。他者伦理思想就是对主体我张狂而迷失、视他人全为客物存在的批判、纠偏。列为纳斯指出所有人之间是伦理关系的存在,人的降生到来即作为他者面向主体我,而他者的生命在列为纳斯看来是比我重要的,所以主体我不会消解他者,而是面向他者,终极为他[5]。学校应以他者伦理思想教育学生,扭转其价值观,并辅之以“学会关心”他人、顾及别人感受的主题教育,组织对不良交往礼仪行为开展批判反思教育,从而树立学生的他者意识。这有助于学生行为的发端,构筑起一根他者伦理之弦即头脑中的潜意识,也就培养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进而改善教育教学中的学生礼仪问题。
2.加强底线伦理教育的建构
对于后现代解构主义带来的怎么样都行,及其演化为个体的自以为是、我行我素,可以通过底线伦理教育加以规约。人之交往处事,底线伦理是最基本的行为规范要求,是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何怀宏指出,底线伦理有两个基本属性,即普遍主义的义务论和强调道德义务的义务论。这与美国法学家富勒解释的义务的道德相一致[6]。
教育作为特殊而又崇高的社会结构,以人为对象、育人为目的。教育中的道德礼仪规范理应是基本的,教育教学中师生间的交往,形之于师生的伦理关系,带有底线伦理的色彩。如此,行之于教育教学中的学生礼仪,也应当是基本的伦理行为规范。学校应加强底线伦理的研究及教育,把学生礼仪归为基本道德义务。同时,细化学生礼仪守则,像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一样,从言语、肢体等行为制定出必要的规范,并教育学生严格遵循。例如网络教学礼仪规范,要规定如何遵守教学秩序、注意教育教学沟通的用语等。
3.加强责任伦理教育的建构
针对传统文化式微,以及多元文化泛滥而带来的问题,学校可以加强责任伦理教育,以引领、规范学生礼仪。责任伦理重视人的“类本质”特征,强调人之为人在于能够超越物的孤立性而建立与他人、他物的一体性关系,因此责任伦理也以人的关系性存在为基调,要求个体为人处世要注重关系规范、遵守身份责任[7]。责任伦理将个体置于人类存在的关系性共同体中,处于不同共同体的个体自带有不同的身份,应当为所充當的身份担负责任和义务,以有利于共同体良性发展。这也凸显出责任伦理是一种境遇伦理,境遇伦理突破传统的律法伦理规范,讲求推理式的、开放式的、结合具体境遇反思人的道德问题,进而建立随境遇而变的伦理规范解决人的道德问题[8]。
基于此分析,学校开展责任伦理教育一方面要把学生置于共同体关系下来考虑,面向集体可接受且有利于共同体良性发展的需要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像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用于教育学生,可以涤清不良文化及价值观,从而树立学生正向的道德文明风尚。另一方面,学校进行责任伦理教育更要结合学生出现道德问题的具体境遇,通过思考特定境遇下学生缘何会出现一些道德问题,又在基于这种境遇采取必要措施加以纠正的基础上,教育学生处于不同的境遇就意味着担当某一身份,就要承担起应有的身份责任和义务,借以明确学生境遇身份、形成责任意识、建立境遇规范、引入境遇督导等纠正学生的不良礼仪。
参考文献
[1] 郑辟瑞.交互主体性与自然化的欲望——对胡塞尔《笛卡尔式的沉思》“第五沉思”的一种解读[J].哲学研究,2018(01):99-105.
[2] 王坤.文学实践与反本质主义和本体论学理问题——西方文论学理研究之二[J].学术研究,2018(03):146-154.
[3] 吴琼.费耶阿本德多元方法论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148-153.
[4] 杨晓奇.教学“泛娱乐化”:隐忧与化解[J].教育学报,2020(02):59-65.
[5] 班振,朱成科.他者伦理视角下师生关系的审视与样态重构[J].教育导刊,2017(02):14-17.
[6] 何怀宏.底线伦理的概念、含义与方法[J].道德与文明,2010(01):17-21.
[7] 路强.他者、责任与超越的共同体——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伦理审思[J].学习与探索,2020(09):24-30.
[8] 曹刚.责任伦理:一种新的道德思维[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02):70-76.
【责任编辑 郑雪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