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洪雅方言看汉语尝试貌标记的变化

2021-03-19 06:19张耕
辞书研究 2021年2期

张耕

摘 要 尝试貌是表示动作尝试义的语法范畴。文章详细描写了四川洪雅方言三个尝试貌标记的用法,指出它们的功能区别在于: “下”、“□”[x223]可以创造谓语的尝试义,“看”只能标记谓语的尝试义,三者的句法性质则均属附缀(clitic)。由此,结合汉语史的研究,通过30种方言的比较,讨论汉语尝试貌标记的变化,认为洪雅方言代表了变化的中间过渡阶段。

关键词 洪雅方言 尝试貌 语义功能 附缀

一、 引言

貌(manner)是一种语法范畴,指表示动作方式、样态的形态或准形态手段。(刘丹青2017)456,474尝试貌即表示动作的尝试义,如普通话的“说说看”,便是用动词重叠并加助词“看”的形式来表达“说”的尝试义。以往的研究多称之为尝试体或尝试态。(吴福祥1995;蒋冀骋,龙国富2005;王玲玲2014;楚艳芳2014)这里的“态”实际也是指动态方式,并非作为语法范畴的“态”或“语态”(voice)。因为“语态”是关于小句论元结构的语法范畴,如被动态、致使态等,尝试态的意义所指显然与之不同,所以为避免混淆,本文暂不取“尝试态”的术语。又因为,严格意义上的“体”(aspect)是指时间进程中事件构成的方式(Comrie19763;戴耀晶19975),如完成体、持续体等,但尝试体的意义与时间进程的关系并不大,所以本文也不取“尝试体”的术语,而是称之为“尝试貌”。

四川西南部的洪雅方言,属于西南官话灌赤片岷江小片,表达尝试貌的标记比较特殊,使用了三个不同的语素: “下”、“□”[x223]、“看”,其分布与功能也各有区别。本文首先详细描写洪雅方言三个尝试貌标记的用法,分析它们的区别性功能;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汉语史研究成果,比较30种现代方言的共时情况,从而勾勒出汉语尝试貌标记的变化过程。洪雅方言是笔者的母语,本文的语料来自笔者的调查及内省。

二、 洪雅方言尝试貌的表达手段

洪雅方言的动词重叠式并不发达,不用“V(一)V”形式表示尝试义。洪雅方言表达尝试貌有三个标记: “下”[xɑ223]、“□”[x223]、“看”[kh223]。前二者并非同一语素的不同语音变体,洪雅方言的是古咸、山摄今读洪音字的韵母,如“憾”[x223]、“汉”[x223],而“下”是假摄二等字,主元音为ɑ,和ɑ在洪雅方言中是有音位区别的。并且,这三个标记的用法也均不相同,下面分别讨论。

(一) “下”

洪雅方言尝试貌标记“下”的基本用法,是附在动词、形容词后,表示试着做某种动作或试着达成某种状态,例如:

(1) 动词: 我看下。(我试着看看。)

(2) 形容词: 你还是谦虚下。(你还是试着谦虚点儿。)

但是,并非所有的动词、形容词均可使用尝试貌标记“下”:

(3) 动词: *我病下。(我试着病病。)

(4) 形容词: *你邋遢下。(你试着脏点儿。)

所以,第一个要考察的问题是: 尝试貌标记“下”选择动词、形容词的条件。

先看动词。马庆株(1992)根据[自主]语义特征将动词分为“自主/非自主动词”。我们认为,[自主]是影响尝试貌标记“下”选择动词的语义参数之一。自主动词可以加“下”表尝试,非自主动词不可以,例如:

(5) 自主: 你还是问下他。(你还是试着问问他。)

(6) 非自主: *你晓得下答案。(你试着知道答案。)

同理,例(3)不合法的原因也是: “病”是非自主动词。此外,[消极]是影响“下”选择动词的另一个语义参数,语义上消极的动词不可以加“下”表尝试,如例(7):

(7) *你耽搁下我的时间。(你试着耽误我的时间。)

总之,尝试貌标记“下”选择动词的语义特征条件是: [+自主,-消极]。

再看形容词。首先,语义上消极的形容词同样不能加“下”表尝试,如例(8):

(8) *你闷下蛮。(你试着笨点儿嘛。)

同理,例(4)不合法的原因也是: “邋遢”是语义消极的形容词。其次,形容詞还需要是指人的,即语义上要是人的性状,才能加“下”表尝试,反之则不行,例如:

(9) 指人: 你是男的,主动下蛮。(你是男人,试着主动点儿嘛。)

(10) 不指人: *茶的话,浓下。(茶的话,试着浓点儿。)

此外,袁毓林(1993)考察了“形容词+(一)点儿”祈使句式中形容词的语义允准条件,认为这里的形容词要具备[可控]的语义特征。洪雅方言的“形容词+下”同样常用于祈使句,也只有可控的形容词才能加“下”表尝试,反之则不行,例如:

(11) 可控: 你对他还是客气下。(你对他还是试着客气点儿。)

(12) 不可控: *今年子你要健康下。(今年你要试着健康点儿。)

总之,尝试貌标记“下”选择形容词的语义特征条件是: [+指人,+可控,-消极]。

第二个要考察的问题是: 尝试貌标记“下”与动词性短语的组合能力。首先,“下”与动宾短语搭配,直接附在动词后,而不能附在整个短语后,例如:

(13) 我想学下英语。(我想试着学学英语。)

(14) *我想学英语下。(我想试着学学英语。)

其次,“下”与动趋式、动结式短语搭配,附在整个短语后,而不能直接附在动词后,例如:

(15) 动趋式: 你把发票拿过来下。(你把发票试着拿过来。)

(16) 动趋式: *你把发票拿下过来。(你把发票试着拿过来。)

(17) 动结式: 你把话说清楚下。(你试着把话说清楚。)

(18) 动结式: *你把话说下清楚。(你试着把话说清楚。)

但是,“下”一般不与可能补语如“进得去”、状态补语如“跑得快”、程度补语如“好得很”等搭配使用。

第三个要考察的问题是: 尝试貌标记“下”使用时的句类环境。“下”最常用于祈使句,上述例句也大多是祈使句;一般不用于感叹句;可以用于疑问句,但实际上也是用疑问语气在表达祈使功能,例如:

(19) 你是不是该听下他的话?(=你应该试着听听他的话。)

(20) 难道你不该听下他的话?(=你应该试着听听他的话。)

“下”还可以用于陈述句,句子谓语可以是动词或兼语结构,例如:

(21) 动词: 我吃下你整的饭。(我试着吃吃你做的饭。)

(22) 兼语结构: 他不会做,我等他晓得下答案。(他不会做,我试着让他知道答案。)

第四个要考察的问题是: 尝试貌标记“下”的各种同源、相近形式,以及它们的区别。

其一是“一下”。“一下”的功能主要是表短时貌,但也可以表尝试貌,例如:

(23) 短时貌: 不着急,我看一下书再走。(不着急,我看一会儿书再走。)

(24) 尝试貌: 我想看一下这本书。(我想试着看看这本书。)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下”的功能主要是表尝试貌,但也可以表短时貌,例如:

(25) 不着急,我看下书再走。(不着急,我看会儿书再走。)

当地人的语感认为,“一下”更倾向于表短时,但偶尔也能表尝试;“下”更倾向于表尝试,但偶尔也能表短时。这可能是正在进行中的变化,“下”本身就来源于“一下”,尝试义也是短时义的语用推理。相较于短时义,尝试义与时量的关系疏远,可能是“下”删略数词“一”的一个动因。

其二是是否有儿尾,即“下儿”[·x]、“一下儿”[i35 ·x]。带儿尾的“下儿”“一下儿”只能严格地表短时貌,不能表尝试貌,可以用含尝试义的语境进行测试,例如:

(26) 短时貌: 我看下儿/一下儿书。(我看会儿/一会儿书。)

(27) 尝试貌: *你较[kɑu223]下儿/一下儿这把钥匙。(你试下/一下这把钥匙。)

其三是是否有子尾,即“下子”“一下子”。带子尾的“下子”“一下子”可以表短时貌,但用含尝试义的语境进行测试,可接受度相对较差,例如:

(28) 短时貌: 我看下子/一下子书。(我看会儿/一会儿书。)

(29) 尝试貌: ?你较下子/一下子这把钥匙。(你试下/一下这把钥匙。)

如例(27)、例(29),当地人都更倾向于直接用“下”,而不加儿尾、子尾。这也说明在洪雅方言中,“下”的地位是专职的尝试貌标记。

总之,洪雅方言“下”表尝试貌,是短时貌的语用推理规约化的结果,因动量小而推导出尝试义;但是,“下”的各种同源、相近形式,在从短时到尝试的演变路径上,却各有快慢,规约化程度也不相同,形成了如下等级序列:

下>一下>(一)下子>(一)下儿

发展最快、规约化程度最高的“下”是专职的尝试貌标记,主要表动作的尝试义;发展最慢的“(一)下儿”则没有表尝试义的用法,只能严格地表短时义;“一下”和“(一)下子”则处于中间,都能表短时义,而表尝试义时,“一下”的规约化程度高于“(一)下子”。

(二) “□”[x223]

洪雅方言尝试貌标记“□”[x223]的用法,首先是能直接附在动词、形容词后,表示试着做某种动作或试着达成某种状态,例如:

(30) 动词: 你说□[x223]。(你试着说说。)

(31) 形容词: 还早,耐心□[x223]。(还早,试着耐心点儿。)

与动宾短语搭配,既可以直接附在动词后,也可以附在整个短语后,例如:

(32) 我们看□[x223]电影。(我们试着看看电影。)

(33) 我们看电影□[x223]。(我们试着看看电影。)

与动趋式、动结式短语搭配时,附在整个短语后,而不能直接附在动词后,例如:

(34) 動趋式: 老师讲的记下来□[x223]。(老师讲的试着记下来。)

(35) 动趋式: *老师讲的记□[x223]下来。(老师讲的试着记下来。)

(36) 动结式: 你把桌子擦干净□[x223]。(你把桌子试着擦干净。)

(37) 动结式: *你把桌子擦□[x223]干净。(你把卫生试着擦干净。)

与“下”相同,“□”[x223]也不能与可能补语、状态补语、程度补语等搭配使用。其次,“□”[x223]可以与另一个尝试貌标记“下”共现,语序在“下”后,可以直接相接,也可以中间插入宾语,例如:

(38) 动词: 这个问题我也想下□[x223]。(这个问题我也试着想想。)

(39) 形容词: 下次上课你积极下□[x223]。(下次上课你试着积极点儿。)

(40) 动宾短语: 你还是劝下他□[x223]。(你还是试着劝劝他。)

但是,在共现时,“□”[x223]只能用于句末,不能用于句中,也不能在动趋式、动结式短语后共现,例如:

(41) *我也想下□[x223]这个问题。(我也试着想想这个问题。)

(42) 动趋式: *作业先交上去下□[x223]。(作业先试着交上去。)

(43) 动结式: *把葱子切碎下□[x223]。(把葱子试着切碎。)

由此可知,“□”[x223]与“下”共现时,其作用类似于句末语气词,但在“□”[x223]之后还可以再加其他语气词,例如:

(44) 陈述句: 我还说劝下他□[x223]的。(我还说试着劝劝他的。)

(45) 祈使句: 你劝下他□[x223]蛮。(你试着劝劝他嘛。)

(46) 疑问句: 你不劝下他□[x223]□[u44]?(你不试着劝劝他吗?)

此外,动词加“□”[x223],需满足[+自主,-消极]的语义允准条件;形容词加“□”[x223],需满足[+指人,+可控,-消极]的语义允准条件。这与尝试貌标记“下”的用法相同,这里不再赘述。同时,尝试貌标记“□”[x223]使用时的句类环境也与“下”相同,大多用于祈使句,也可用于疑问句、陈述句,但不用于感叹句。

(三) “看”

洪雅方言尝试貌的三个标记中,“看”的用法最为受限,首先不能直接附在动词、形容词后表尝试,这一点区别于“下”和“□”[x223]:

(47) 动词: *我问看。(我试着问问。)

(48) 形容词: *你还是谦虚看。(你还是试着谦虚点儿。)

也不能直接与动宾短语、动补短语直接搭配使用。如果这样用,“看”一般会被理解为实义动词,不具备尝试义:

(49) 动宾短语: 吃两天药看。(吃两天药再观察。)

(50) 动补短语: 你把那本书带过来看。(你把那本书带过来阅读。)

作为尝试貌标记的“看”,一般是与另一个尝试貌标记“下”共现,共同表尝试义。此时,“看”的位置是用于句末,例如:

(51) 动词: 那家的包子我吃下看。(那家的包子我试着吃吃。)

(52) 形容词: 下次上课你积极下看。(下次上课你试着积极点儿。)

(53) 动宾短语: 写下毛笔字看。(试着写写毛笔字。)

但一般不在动补短语后共现:

(54) 动趋式: *把桌子抬起来下看。(把桌子试着抬起来。)

(55) 动结式: *空调温度调高下看。(空调温度试着调高点儿。)

句末的尝试貌标记“看”不能再进行其他句法操作,如不能再加“下”,否则将被解读为实义动词:

(56) 写下毛笔字看下。(試着写写毛笔字来看看。)

此外,尝试貌标记“看”不能与另一个尝试貌标记“□”[x223]共现。总之,尝试貌标记“看”必须与尝试貌标记“下”共现,“下”对动词、形容词、句类的限制也适用于“看”。

(四) 小结

虽然洪雅方言的“下”、“□”[x223]、“看”三个标记均表尝试貌,但在语义功能上还是有区别的。先对三个标记的用法做一小结,如表1所示:

由此可知,“下”和“□”[x223]均可独自加在谓语上,表示动作的尝试义;而“看”不能独立地表示动作的尝试义,其分布的环境必须是谓语已加尝试貌标记“下”。换言之,“看”的用法显示了一种逻辑蕴含关系: 凡是使用尝试貌标记“看”的句子,谓语必然已加尝试貌标记“下”。相对地,“下”和“□”[x223]的分布则不依赖其他标记。

语义功能上的区别便是: “下”和“□”[x223]表尝试义的功能较强,能够直接加在谓语上,使没有尝试义的谓语具备尝试义;“看”表尝试义的功能较弱,不能直接加在没有尝试义的谓语上,所标记的谓语已经具备了尝试义。因此,洪雅方言三个尝试貌标记的功能区别在于: “下”、“□”[x223]的语义功能是创造谓语的尝试义,“看”的语义功能是标记谓语的尝试义。

以上主要是对洪雅方言三个尝试貌标记的功能分析,最后还需说明,它们的句法性质均属附缀(clitic)。所谓附缀,是指“失去语音独立性、必须依附于一个独立的词,但句法上仍有词的地位(而非词内语素)的词”(刘丹青2017)547。下面参照Zwicky和Pullum(1983)以及Zwicky(1985)界定附缀的标准,并结合洪雅方言的情况,论证“下”、“□”[x223]、“看”的句法性质。

首先看“下”。一方面,由上文的描写可知,“下”有黏着性,一般依附于动词、形容词、动词性短语,位置相对固定,分布受限,不能独立出现,所以“下”不属于独立词。并且,连读变调的证据也支持这条结论。洪雅方言的去声字,在一个音系词中做前字时,一般要由223调变为24调,试比较:

(57) 问223-24下老师。

(58) 问223/223-24件事情。

(59) 问223路。

例(57)是动词“问”加尝试貌标记“下”,必须变调;例(58)是动词“问”加数量准宾语“(一)件”,可变调可不变调;例(59)是动词“问”加名词“路”,不能变调。附缀与宿主相结合,在韵律上会构成一个音系词,内部可能发生连读音变,而独立词相结合,不允许内部连读音变。(Zwicky1985)这里的“下”若还是独立的量词,那么“问”的变调情况至少应同例(58),是可选的,而非必须变调。所以,“下”不属于独立词。另一方面,词缀只能加在词上,而附缀既可以加在词上也可以加在短语上。(刘丹青2017)549“下”可以与短语结合,如附在动补短语后,所以“下”也不属于词缀。总之,洪雅方言的尝试貌标记“下”具备附缀的句法特征,不属于独立词或词缀,其句法性质应是附缀。

其次看“□”[x223]。与“下”相同,一方面,“□”[x223]有黏着性,分布受限,位置相对固定,不能独立出现。与动词宿主结合,同样也要发生连读变调,例如:

(60) 问223-24□[x223]老师。

所以,“□”[x223]不属于独立词。另一方面,“□”[x223]既可以加在动词上,也可以加在动词性短语上,所以也不属于词缀。总之,洪雅方言的尝试貌标记“□”[x223]具备附缀的句法特征,不属于独立词或词缀,其句法性质也应是附缀。

最后看“看”。一方面,“看”有黏着性,分布受限,位置也相对固定,只能用于句末,作为尝试貌标记也不能独立出现,所以不属于独立词。另一方面,“看”不能直接加在词上,所以也不属于词缀。总之,洪雅方言的尝试貌标记“看”具备附缀的句法特征,不属于独立词或词缀,其句法性质同样应是附缀。

三、 汉语尝试貌标记的变化

汉语史的研究已经表明,“看”是汉语固有的尝试貌标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产生,经发展、成熟后一直沿用至今;但是,宋元之后,动词重叠式“V(一)V”兴起,分担了“看”的语义功能,“看”的使用减少,在一些方言中最终消失。(吴福祥1995;蒋冀骋,龙国富2005;楚艳芳2014)实际上,分担“看”的语义功能的,不只是“V(一)V”,还有“V(一)下(子/儿)”。(王玲玲2014)张伯江、方梅(1996)147也指出,汉语的现代方言表达尝试范畴有多种形式,这些形式都是“历史上某种用法的投射”。而本文所要考察的问题是: 汉语尝试貌标记“看”的语义功能是如何被分担的,在现代方言中的表现又有何不同,共时层面所“投射”的各种形式反映了怎样的历时变化过程。

尝试貌标记“看”在产生不久,就已具备了“V看”“VO看”“VC看”等表达形式。(吴福祥1995;蒋冀骋,龙国富2005)此时,“看”是能够直接加在谓语上表尝试义的,其语义功能便是使没有尝试义的谓语具备尝试义,即创造谓语的尝试义。能否直接加于谓语,不依靠其他形式表尝试义,如“V(一)V”“V(一)下(子/儿)”等,是界定“看”的语义功能的重要标准。并且,这也是一条比较不同方言“看”的用法的较为可行的工作方法,因为这是语义功能在句法形式上的外在表现,可操作性及可证伪性较强。为论述方便,以下将未使用“V(一)V”“V(一)下(子/儿)”等形式的谓语,称作零形式谓语。

我们调查了前人发表的30种汉语方言的材料,尝试貌的表达手段可总结如表2所示,各方言点的材料来源在表2中最后一列注明。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大部分汉语方言都用“看”做尝试貌标记,但在东南、西南等少数地区也用“望”“瞧”“添”“起”等做尝试貌标记。(曹志耘2008)91因为这些标记的产生时期与“看”并不一致,所以本文暂不讨论。

可以看出,现代汉语方言尝试貌标记“看”的使用情况,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包括成都、上海等地,“看”可以直接加于零形式謂语,表示动作的尝试貌,其功能即创造谓语的尝试义。第二种类型,包括利辛、歙县等地,“看”不能直接加于零形式谓语,独立地表尝试貌,而是依赖“V(一)V”“V(一)下(子/儿)”等形式,与其共同表尝试貌;而实际上,“V(一)V”“V(一)下(子/儿)”等形式已经具备了表尝试貌的可能,这里“看”的功能即标记谓语的尝试义。第三种类型,包括佳县、平遥等地,不使用“看”作为尝试貌标记,表达尝试貌的手段是“V(一)V”或“V(一)下(子/儿)”等形式。

“看”本是汉语固有的尝试貌标记,具备直接创造谓语尝试义的功能。而“V(一)V”“V(一)下(子/儿)”等,原本都是短时貌的表达形式。但近代以来,短时貌表达形式的用法扩张到了尝试貌,绝大部分汉语方言都可以用短时貌的表达形式兼表尝试貌,相对地,原来尝试貌的专职标记“看”的使用空间则逐渐减小。汉语尝试貌标记“看”的变化,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阶段:

创造谓语的尝试义(强标记)→标记谓语的尝试义(弱标记)→消失

本文主要讨论的洪雅方言便是上述第二种类型的方言,代表了尝试貌标记“看”作为弱标记的中间过渡阶段,其两极则分别是尝试貌标记“看”作为强标记的上述第一种类型的方言,以及尝试貌标记“看”已经消失的上述第三种类型的方言。

而洪雅方言的特殊之处在于: 虽然“看”已不是强标记,但有另一语素“□”[x223]充任强标记。结合上文对洪雅方言尝试貌标记用法的描写,以及汉语史的研究,可以对“□”[x223]的来源做出解释。从语音形式上看,“□”[x223]的来源可以有两种解释: 其一是“下”[xɑ223]和“看”[kh223]的合音,其二是“看”[kh223]的声母弱化。但在句法上,第一种解释有不少问题: 一则“□”[x223]可以用于动、宾之间,但“下看”不行;二则“□”[x223]还可以附在动宾短语之后,但“下”只能用于动、宾之间,而“看”又必须用于句末;三则“□”[x223]可以附在动补短语之后,但“下看”不行;四则“□”[x223]还可以与“下”共现。相比之下,第二种解释更为合理。历史上,尝试貌标记“看”最初的用法就是直接加于谓语,宋元之后“V(一)V”“V(一)下(子/儿)”等形式的兴起,使得“看”的功能被分担,其命运在不同方言中有不同走向,有的继续保留,有的最终消失。而在洪雅方言中,“看”的发展则出现了“裂变”: 强标记的功能仍然保留,但在语音上声母弱化,变为了独立的标记“□”[x223],其用法也有进一步的发展,可以用于动宾之间;而“看”本身的使用空间则逐渐减小,用法上受限,功能上退化为了弱标记。“看”和“□”[x223]虽然在历史上很可能有源流关系,但在共时层面,显然已是两个独立的语素,作为尝试貌标记的分布与功能也均有区别。

附 注

[1]仅加在动趋式短语后。

[2]仅加在数量准宾语或介词结构补语后。

[3]“看”还可以与“V(一)个”共现。

参考文献

1. 曹志耘.汉语方言地图集·语法卷.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8.

2. 陈满华.安仁方言的结构助词和动态助词.∥胡明扬主编.汉语方言体貌论文集.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107-135.

3. 楚艳芳.汉语尝试态助词“看”的产生过程.宁夏大学学报,2014(3).

4. 戴耀晶.现代汉语时体系统研究.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5. 郭辉,郭迪迪.淮北方言的体貌系统.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4).

6. 郭骏.溧水方言“VVVV”式的考察.南京社会科学,2005(2).

7. 侯超.皖北中原官话语法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8. 侯精一.平遥方言的重叠式.语文研究,1988(4).

9. 胡明扬.海盐方言的动态范畴.∥胡明扬主编.汉语方言体貌论文集.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1-14.

10. 黄伯荣.汉语方言语法类编.青岛: 青岛出版社,1996.

11. 黄美新.勾漏粤语与壮语尝试体和尝试貌的比较研究.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3).

12. 蒋冀骋,龙国富.中古译经中表尝试态语气的“看”及其历时考察.语言研究,2005(4).

13. 李启群.吉首方言的重叠式.吉首大学学报,1994(3).

14. 刘丹青.语法调查研究手册(第2版).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15. 刘伶.敦煌方言志.兰州: 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

16. 罗芬芳.修水赣方言动词的体.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

17. 罗昕如.新化方言的动态助词.娄底师专学报,2000(1).

18. 马庆株.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北京: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19. 饶长溶.长汀方言动词的体貌.∥胡明扬主编.汉语方言体貌论文集.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240-254.

20. 阮桂君.宁波话语助词“看”.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5(6).

21. 汪平.湖北省西南官话的重叠式.方言,1987(1).

22. 王玲玲.从方言特征的地理分布看汉语VV式的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4(3).

23. 吴福祥.尝试态助词“看”的历史考察.语言研究,1995(2).

24. 伍和忠.荔浦方言的“V一下子”与“V一下子看”.广西社会科学,2002(2).

25. 向道华.镇龙方言尝试态助词“看”及相关问题.外交学院学报,2002(3).

26. 项梦冰.连城客家话语法研究.北京: 語文出版社,1997.

27. 邢向东.陕北晋语语法比较研究.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6.

28. 许宝华,汤珍珠.上海市区方言志.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29. 杨静.安康城区方言的重叠式.语言科学,2008(2).

30. 杨凯.鄂东方言的“体”助词.湖北社会科学,2011(2).

31. 尹雯.临夏方言动词的“体”.甘肃高师学报,2011(4).

32. 袁毓林.现代汉语祈使句研究.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3. 张伯江,方梅.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34. 张惠泉.贵阳方言动词的重叠式.方言,1987(2).

35. 张一舟,张清源,邓英树.成都方言语法研究.成都: 巴蜀书社,2001.

36. 赵怀印.霍邱方言中的一种动词重叠句.方言,1995(3).

37. 赵日新.汉语方言特殊语法现象小札.方言,2002(2).

38. 郑懿德.福州方言时体系统概略.∥胡明扬主编.汉语方言体貌论文集.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184-204.

39. Comrie B. Aspect.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6.

40. Zwicky A. Clitics and Particles. Language, 1985, 61(2).

41. Zwicky A, Pullum G. Cliticization Vs. Inflection:English nt. Language, 1983,59(3).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上海 200433)

(责任编辑 马 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