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芳芳
摘 要:高校档案涵盖了高校的沿革、制度、教学、科研、师生管理等一系列信息,是最具有历史凭证价值、参考作用的资料。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高校历史发展经验的学习和借鉴,档案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最全面、最真实的记录。探讨档案在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上分为管理路径、成果路径、宣传路径,从这三个角度解读档案在校园文化内涵建设中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档案;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一、档案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校园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根基,关乎整个国家文化发展水平。校园干净、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是师生身心健康的必要“氧气”,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高校档案有着“存凭、留史、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学校最全面、最真实的记录,具有其他信息资源无法替代的作用,也决定了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1.立德树人作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校园文化为我们打造了立德树人的育人环境,它体现了高校的办学宗旨、群体意识、行为规范、价值观点,是教师在管理、教学、科研、思政等方面的成果浓缩,它也是一届又一届莘莘学子们的“精神食粮”,一所办学成功的高校都有它独特的校园文化底蕴。高校承担了“教书”和“育人”的职责,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未来的希望,在校园生活中所看到的、经历的、感知的,都会影响他们今后对社会的看法和前进的方向。如何做好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高质量的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具体体现,档案在校园文件建设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充分挖掘档案中有价值、有意义的文化储藏资源来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提高师生人文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去“乘风破浪”。
2.为高校持续发展提供素材
校园文化包括了校园景观、文化走廊、廉政园、科技馆等硬件内容,也包括了校纪校风、学风、师德师风等软件内容,这些文化的形成、延续都能从高校档案中体现,它们以文字、图片、声像、实物等形式留下了历史发展的痕迹,反映了一所学校综合的办学实力,呈现出师德教育、名师团队、专业特色、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等。结合高校自身特点,把校史、名人档案进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学校、了解学校,提高对学校的认同感和荣誉感,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看组织沿革、制度汇编,是领导们依法办学、从严治校的理论实践总结,也是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依据。而师生参与的各种文体、思政、党建活动,可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积累素材、夯实内涵基础。故档案是一所学校的成长史,起到了“今世可以知古,后世可以知今”——对师生起到以往鉴来的作用,为高校的快速、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二、档案服务校园文化的途径
档案服务校园文化建设有多个方面,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建设等。从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精品文创资源开发利用、新的传播媒介运用等角度来分析,可以将档案服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分为管理路径、成果路径和宣传路径等三个方面。
1.管理路径:
(1)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
档案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促进校园文化的创新发展。信息化措施包括了电子档案的单套制管理、数字化档案室的建立、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复合型人才队伍配置等。档案收集方面,电子档案可以实现“收、藏、用”一体化运行,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单套制的管理模式则可以节省存储空间、提高工作效率。存储方面,数字化档案室的建立,提高设备的自动化水平、智能库房环境检测系统的运用,延长了档案的保存年限和运转质量,实现人机交互。大数据技术已经深入到了档案管理领域中,对档案进行数据化存储,扩大数据采集的范围,拓展学生信息面,不再仅仅局限于成绩单、信息表、证书等,将学生的性格、爱好以及心理评估进行采集存入到档案中,建立多层次、多元化、多维度的信息采集系统,将档案做到精细化。纵观当下单一的档案专业管理人才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档案管理的需求,必须融合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等多领域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够不断的与时俱进。种种信息化措施都在打破传统、以新的管理模式来适应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为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开辟新的路径。
(2)强化服务意识
提高档案服务意识,保质保量推进校园文化的每项工作建设。構建新的服务模式,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注重“人性化”服务。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要有发展的眼光,消除信息孤岛状态,与高校的各项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如对教师建立终身制个人档案,包括对教学、科研、竞赛、师德师风等方面荣誉、奖惩进行记录,为教师的职称、职务晋升提供科学、真实的参考依据。此外,完善学生档案管理,档案中不单单只存放录取名册和学籍卡,还应根据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细化学生档案,收集包括教学档案、健康档案、诚信档案等,对于国际留学生还应单独记录具有文化差异的特色档案。教学档案包括每个学期的成绩、学业评价、各类比赛、创新创业项目等,通过它可反映出学生的组织、创新能力,分析每个学期的学业情况查找存在的薄弱环节,列出整改意见、措施,并对每个整改项实时跟踪,毕业时给出总的学业评价,促使学生清楚的认识自己的不足,不断的进步,形成良好的学风。健康档案包括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追踪记录,实时动态分析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及时采取预防措施。诚信档案则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结果的具体体现,是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依据。针对档案数据中的“共性”问题,可为教育教学、管理方面修正制度、教学方案、考核目标等提供参考。档案还需要提高技术服务,信息化的档案管理需要配备具有技术含量的服务形式,档案数据库中的智能化快速抓取、数据的密级保护、异地查档等需要档案人员学习新知识,提高技能水平。
2.成果路径
(1)开发文创产品
开发文创产品,丰富校园文化。档案文创产品即是特色文化与创意相结合开发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是馆藏档案的衍生品。文创产品的开发宣传了档案本身的文化,树立独特的一校一品,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优质的档案利用服务。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着力构建以食品、药品为核心、以服务“大健康”产业为支撑的办学特色。学校的运行发展中无时无刻不体现这种特色,在“食品”宣传方面,食品学院推出师生共同制作的糕点,有蛋糕类的、酥饼、饮品等,每天下午进行售卖,物美价廉、保质保量吸引了广大师生的青睐;每逢佳节之际,还推出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新春大礼包等,是师生们引以为傲的走亲访友赠品礼,从礼盒的包装、产品的命名,都体现了该学院的“食品”加工特色。药学院、制药工程学院推出的“药”你美、“手”你健康等系列免洗洗手液、护手霜、唇膏、香皂等,在迎新生之际,赠予家长、师生,展现该院的“一技之长”。健康学院以“养生”“保健”为主题推出的推拿、针灸、香囊挂件等,都在展示“大健康”的办学特色。此外,以校园景观中知名的“凤凰台”、“风车”、“百草园”为原型设计了精致的书签、融入我校校训、Logo等图案制作的徽章也是极具校园特色,这些体现校园文化的文创品赠予参加校庆的校友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
(2)充实文化建设资源库
充实校史资料,丰富校史馆展览。甲子光阴,弦歌不辍,今年我校迎来建校60周年华诞,校友办工作人员进行校史的编写,档案查阅和收集范围从原先江苏食品工业学校、淮阴供销学校再到两校合并后的今天,一共有三个分册,记载了办学的风风雨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是校史编写最有力的佐证,综合档案室全力配合编写组核实史料,提供大事记素材等。此外,综合档案室应当充分利用珍贵、特色档案,尤其是实物档案;实物档案种类繁多,包括高校发展历程中取得的奖品、奖状、证书、牌匾、奖杯等,也包括了一些特殊的活动中存留的有纪念意义的画册、募捐签名的手绢、获赠的锦旗等,还包括校际、校企、个人交往馈赠的纪念品,这些实物档案背后或蕴藏着故事、地域气息,或记录了学校的一段发展历程,激活这些实物档案可增添校园文化气息,起到文化传承作用。如近些年在一带一路的倡导下,国际留学生增多,国际交流也变得频繁,校际之间互赠了不少具有文化特色的礼品。综合档案室可以举办不同主题的校际交流文化展,根据礼品的种类、形状定制展柜,贴上铭卡,写清某年某月、馈赠方和实物名称,其中对于稀少、特色的礼品还可以张贴科普小常识,让参观者看有所获,挖掘它们内在的文化价值,起到了宣扬校际交流文化、充当文化交流的使者的作用。让这些档案资源融入思政教育,让档案走进课堂,培养一批有信念、有理想的青年。此外,档案部门应与兄弟院校、地方档案馆等进行学术交流,资源共享,提取有用的资料为高校、地方建设服务,例如“大运河周边城市文化带建设”,所有档案部门应该挖掘馆藏素材充实大运河文化公园、文化馆建设等,集思广益、为地方的发展出谋划策。
3.传播路径
(1)“互联网+”新媒体
“互联网+”时代下,各行各业发展都离不开信息技术,高等教育也随之迎来新的变革,校园文化的形成、发展、传播以一种新的形态服务高等教育。新媒体所创设的话语语境进一步提升了校园文化传播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新媒体打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使高校中的校史馆、科技馆、文化长廊等“活”了起来,形成“校史简介”、“科技宣传”、“文化墙”等主题,以图片、小视频、快闪等形式输出校园文化。90后、00后新生代的崛起,加入有趣的元素、“懂自懂”的梗,使原先枯燥乏味的文字变得有“味道”、好吸收。例如某知名大IP的动漫剧中插播了“非遗小课堂”,用剧中男主的原音进行宣讲,吸引了满屏的弹幕讨论,刷剧的同时又了解了非遗文化。在多元的价值文化体系中,互联网与新媒体融合,也快速打破了校园象牙塔的“围墙”,多元信息遍布校园各个角落,有网便知世界。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给校园文化传播带来的便捷,对于讲究时效性的文化内容宣传时要借助众多的互联网工具快速的传播扩散出去,要打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环境;同时也要注意新型的传播秩序带来相关的问题,学生时代未有社会经验和辨别是非能力,学生容易被各种信息左右思想,影响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进年来因网络受害的案例比比皆是。故在利用互联网的同时也要加强网络的管理,对校园的网络宣传平台实施严格把关、监控、对发出的每一条信息进行审核,起到舆论监督与导向作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2)注重资源整合
各类载体为校园文化传播提供了共享、互动的渠道。高校的宣传平台除了官网、官微以外,还有qq、微信、抖音等多个公众平台,文化传播应充分利用各个宣传渠道同时发力,增加影响力和传播力。以我校疫情期间“雪山顶上找信号的女孩”热点为例,讲述一名藏族女生家住雪山脚下,因没有信号上网课,徒步半小时到雪山顶上找信号学习的新闻事件,第一时间我校的官网和官微同时报道了这一则新闻,随后被师生在朋友圈中转发,后被多家媒体报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刊登《00后女生雪山顶上找网课续:信号问题将解决》,《超硬核!雪山顶找信号的女孩,可以在家上网课了!这台基站专为她而建》,中国青年报头版报道我校关爱行动后续《95后藏族女孩不用爬雪山找信號上课了》、《雪山找网藏族女孩已能在家上网课》等,此文视频播放量超过2000万,点赞数超过150万,抖音上更是持续多天的热搜。多个宣传渠道同时发力形成了一呼百应的效果,评论中满满的正能量,让在家中“葛优躺”、整天刷手机的“网课学困生”自惭形秽,中学生更是以这位小姐姐为榜样,展现在校大学生刻苦、勤奋的优秀品质。注重宣传资源的有力整合,合理利用宣传媒体,宣扬正能量,让更多的人感受温暖、备受鼓舞,也是文化宣传的目的所在。
三、结束语
加强文化建设是提高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等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大到中国文化,小到校园文化亦是如此。通过对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促进高校用长远的、发展的、辨证的视角看待学校走过的路、要走的路,重新审视学校的办学理念、制度汇编和校风校训,总结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去芜存菁,向着崭新的目标再腾飞。同时档案资源可以充分凝练、展示优秀的校园文化,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助力高校文化传承,建构广大师生对文化的历史认同感,参与当代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向社会输出正能量,也激励一届又一届的师生去拼搏、去实现自我价值,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樊杨梅.信息化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新媒体路径探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
[2]孟祥富.大数据环境下的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探讨[J].档案管理,2019
[3]孙 律.校史资源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9
[4]蒲婧翔.高校档案在高校文化传承中的价值实现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8
[5]赵 宝,徐 宁,杜 蕾.新媒体时代高校正能量文化的传播路径[J].青年记者,2018
[6]张俊英.发挥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J].职大学报,2019
[7]陈 红,冶 军.高校档案文化建设的创新[J].山西档案,2018
[8]汪 波,张红艳.“双一流”背景下高校档案文化建设的思考[J].四川档案,2018
[9]于利梅.高校档案文化建设的制度路径[J].兰台世界,2018
[10]樊 英.增强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档案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8
(作者单位: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