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表现,患者在临床上的常见症状有心慌、心悸以及停跳等,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该病的起源部位具有多样性,严重情况下会对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1]。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传统的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极容易致使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等不良症状,给患者临床治疗的顺利展开带来了严重阻碍[2]。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困难性大,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操作复杂,患者容易复发,基于此,选取更现代化更有效化的治疗方式具有积极意义。本次研究主要以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为中心,重点分析射频消融术治疗在其中的应用效果。
选取本院2019 年3 月—2020 年3 月收治的78 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39 例和观察组39 例。对照组有男20 例,女19 例,平均年龄为(44.74±5.33)岁;观察组有男21 例,女18 例,平均年龄为(44.21±5.76)岁。两组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经心电图或者是24 h 动态心电图检查证实为室性期前收缩患者;24 h 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为室性期前收缩次数不低于1 000次患者;年龄处于18~75岁的患者。排除标准:含有严重性脏器功能损害患者;严重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有精神障碍患者。本次研究已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1 对照组 该组患者行常规内科方法治疗: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常见的药物包括β 受体阻滞药、钙通道阻滞药等。
1.2.2 观察组 该组患者在常规内科方法治疗的基础上行射频消融术治疗:以三维标测为基础,应用温控射频导管展开射频消融治疗,将射频治疗温度参数设置为55~70℃,将射频功率参数设置为25~40 W,治疗终点为在行射频消融治疗以后患者的室性期前收缩完全消失。
评估两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对两组患者的心脏射血分数指标、红细胞压积指标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指标进行检测和记录,心脏射血分数与临床疗效成正比,红细胞压积指标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指标均与临床疗效成反比;评估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观察记录两组的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和生命体征稳定时间,展开组间对比;评估两组治疗效果,患者心悸、头昏、胸闷等症状有明显改善且检查结果为心功能和各项生命体征恢复至正常水平代表显效,患者心悸、头昏、胸闷等症状基本改善且检查结果为心功能和各项生命体征呈现出好转趋势代表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和心功能均为有所好转代表无效,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数据分析取SPSS 19.0软件,用()描述计量资料,行t检验;用(%)描述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 时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的心脏射血分数、红细胞压积指标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与对照组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4.34±1.33)d 相比,观察组(3.01±0.11)d 偏低且组间差异明显(t=6.224,P=0.000);与对照组生命体征稳定时间(3.53±1.24)d 相比,观察组(1.01±0.10)d 偏低且组间差异明显(t=12.650,P=0.000)。
39 例对照组中有18 例为显效,有13 例为有效,有8 例为无效,治疗有效率为79.49%;39 例观察组中有30 例为显效,有8 例为有效,有1 例为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7.44%;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偏高,组间差异明显(χ2=6.155,P=0.013)。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既可发生于正常人又可发作于出现病变的群体,对于正常人来说临床上致使该症状发生的常见原因主要有过度疲劳、精神紧张等[3],引起病变的常见因素有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冠心病、心肌病、二尖瓣脱垂、低血钾、奎尼丁或者是洋地黄中毒等[4]。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前期患者在临床上通常无明显症状,也不会出现任何不适反应[5],随着患者病情程度的加重,会逐渐表现出胸闷、头昏、心悸、乏力、出汗等症状,患者一旦未经由科学有效的临床治疗,则很有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或者是心绞痛等并发症,严重威胁到了患者的生命安全[6]。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临床治疗策略通常情况下会随着患者的基础性疾病、临床症状以及猝死风险概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7],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缓解,但是该治疗方式并不能够对患者发生猝死的风险进行显著降低,临床治疗的困难性比较高[8]。另外,在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可以对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改善,能够减少患者死亡现象的发生,但是该治疗方式的复发率比较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健康水平的提升形成了严重影响[9]。在我国医疗事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各项现代化的先进化的治疗技术和手段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之中,射频消融治疗也逐渐受到了众多医学者和专家的关注和重视,且长时间的临床实践表明,该方式在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中疗效显著[10]。对于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而言,大多数患者都不存在显著性的器质性心脏病,但是其中少部分风险性比较高的患者仍然有发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这一现象的可能性,且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在这一现象发生情况下,常规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难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而射频消融术的应用可以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明显改善[11],可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得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趋向于稳定,该治疗方式能够以患者动脉血管或者是静脉血管为途径将电极导管置入进患者心腔的指定位置或者是特定部位,将射频电流释放出来,从而促使患者的心内膜下心肌和局部心内膜心肌呈现出凝固型坏死现象,对快速心律失常的起源点和传导术进行阻断,以此来达到解除病变的最终目的[12]。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心脏射血分数指标、红细胞压积指标和LVEDD 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和生命体征稳定时间相比,观察组均明显偏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相比,观察组明显偏高(P<0.05)。说明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应用有利于优化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临床实效性和安全性更高。
表1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对比()
表1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对比()
综上所述,给予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射频消融术治疗有助于控制和改善患者病情,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具有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