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尚森
(阜阳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阜阳236037)
公共文化服务是指:“在政府主导下,以税收和财政投入方式为主向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及服务的过程”[1]. 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城市、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即“健全城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这就说明当前我国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在振兴中华战略中具有重要作用,公共武术文化服务是在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上提出的新概念,武术作为中华民族国粹,流传千年,是一项非常有魅力、有竞争力的世界性运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扩大. 武术也不断走出国门一展风采,对发展同各国人民的友谊、促进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皖北,安徽省北部的简称,皖北地区崇尚武术,曾经拳种林立、门派较多,但是最近受现代化进程影响,传统武术文化正逐渐被世人遗忘[3],城市公共武术文化服务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情况尚不明确,因此研究皖北城市公共武术文化服务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宿州、淮北、蚌埠、阜阳、淮南和亳州6个地区进行调查,指出皖北城市公共武术文化服务现状,提出建议,为安徽省乃至全国公共武术文化服务提供参考.
阅读10余篇相关书籍,收集宿州、淮北、蚌埠、阜阳、淮南和亳州6个地区的地方日志,查阅相关书籍资料,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多次拜访皖北地区的武术名家以及相关体育部门,多方位了解皖北地区武术文化公共服务相关问题,为本课题的研究积累资料,征询专家意见,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宝贵意见和建议.
为保证问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在形成正式问卷前对问卷进行试测,信度值大于0.7,则可以继续进行统计分析.
通过比较总结提取调查问卷中有效数据,对调查数据运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课题组收集整理大量数据,选择访谈等多种方式在皖北地区各个县市对30位居民展开访谈交流,初步设计《皖北城市公共武术文化服务构成因素预测表》,主要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皖北城市公共武术文化服务设施供给情况;第二部分是皖北城市公共武术文化活动供给情况. 选择李特量表5点计分方式,其中1~5分分别对应的是“非常不相符”至“非常相符”.
调查问卷样本确定后,通过探索性与验证性因素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确定皖北城市公共武术文化服务的组成要素. 在皖北主要城市阜阳、淮南、蚌埠3个地区,以随机的方式对300个受访者展开调研活动,主要调查现场包括老年人活动中心、公园、公众健身广场等区域,问卷调查选择现场直接发放、填写、回收的操作模式,其中有效问卷291份,有效回收率是97%.
通过SPSS 23.0软件给调查问卷展开信度检验,调查问卷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Alpha=0.903>0.9,这就说明该问卷有着较大的信度. 然后再进行KMO球形检验分析以及Bartlett检验分析等,其中KMO的参量值为0.912>0.9,Bartlett的参量值Sig.=0.000<0.001,说明在整个调查问卷中存在共同因子,能够展开因子分析活动,重点选择主成分分析方式进行提取操作.
表1 皖北城市公共武术文化服务构成因素与系数
因子1包含武术文化广场、武术名人博物馆、老年人活动中心、高校武术馆4个项目,相关指标可以反馈武术文化设施情况,因此,将其命名为“武术文化设施服务”.
因子2包含武术文艺汇演、武术文化节2个项目,相关指标可以反馈武术文化活动情况,因此将其命名为“武术文化活动服务”.
由表2知,Cronbach′s alpha 值为0.907,代表结果的可信度为90.7%. 信度系数在0.9以上,则说明信度非常好;如果在0.8以上,则说明可以接受;在0.7以下,则说明应该放弃. 本文信度系数为0.907,表明存在较高信度,因此可以继续进行统计分析.
表2 公共武术文化服务构成要素可靠性统计
通过AMO23.0 对问卷调研量表展开验证性因子分析,了解问卷调研表对应的结构效度情况. 参考Hu与Bentler的倡议,选择CFI分析模式(即比较拟合程度指标)和标准化假设模型SRMR(即整体残差值)对模型拟合度进行判断. 通常情况下,CFI>0.9,SRMR<0.05,则表明模型和数据间存在较为理想的拟合度. 通过软件分析得知,本文的问卷调研表中CFI>0.9,SRMR<0.05,表明问卷调研表对应的结构效度情况趋于良好(见表3).
表3 预测问卷拟合指数
通过以上2方面的验证,《皖北城市公共武术文化服务构成因素预测表》完成编撰活动,总共涵盖上述的2个因子6个因素.
参考以上分析过程中设定的皖北城市公共武术文化服务的构成要素,选择李科特量表的5点计分方式,从1~5分分别对应的是“非常不符合”至“非常相符”. 最终确定《皖北城市公共武术文化服务构成因素评定表》. 该表主要涵盖受访群体的基础数据资源,分别是性别信息、年龄信息、职业信息以及所在区县信息等;其次是涵盖满意度评定表数据资源,这是要进行计分选择.
本次数据来自2018年安徽武术文化研究中心项目课题组,调查数据选择分层抽样研究手段对安徽省皖北片区1 802位城市居民调研数据. 确保受访群体的指向性,问卷发放地点为老年活动中心、公园、健身广场等公共区域,确保调查问卷的品质,主要选择经过培训的本科生展开问卷调研活动,问卷调研时间范畴是2018年6月至9月. 本调研组向皖北地区共发放问卷1 852份,回收1 822份,回收率98.4%,其中有效问卷1 802份,有效率98.9%,其中蚌埠、宿州有效问卷共598份,淮北、淮南有效问卷共612份,阜阳、亳州有效问卷共592份(见表4).
表4 样本城市居民的背景特征
由表4可知,在1 802位城市居民受访者中,来自蚌埠、宿州居民占33.2%,淮北、淮南居民占34%,阜阳、亳州居民占32.8%;从性别结构可以看出男性居民占58.8%,女性居民占41.2%,男性居民稍多于女性居民;从年龄分组可以看出30岁以下居民占4%,30~39岁居民占9%,40~49岁居民占22%,50~59岁居民占30%,60 岁以上居民占35%,可以看出30 岁以下居民人数最少,60 岁以上居民人数最多;从民族状况看,汉族占比89.3%,少数民族占比10.7%,以汉族受访居民为主;从婚姻状况看,92.5%居民已婚;从文化学历层次分析,初中及以下占比15.6%,高中占比42.3%,本科及以上占比42.1%,受访者学历以本科和高中为主. 整体而言,此次调研数据能有效科学地反映皖北地区样本差异性特征,符合统计学基本要求.
构建现代化城市公共武术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武术文化的传播与国际交流,符合党中央提出的“一带一路”政策[4]. 皖北地区武术文化氛围浓厚,但是现代化的公共武术文化服务设施欠缺,因此充分掌握皖北地区公共武术文化服务供给现状,对乃至全国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第一,考察皖北地区城市公共武术文化设施服务供给与利用率现状,通过对皖北地区1 802名城市居民就城市基本的五项基础设施供给进行问卷调查发现,首先城市建有武术文化广场占52.3%,武术名人博物馆占46.4%,老年人活动中心占72.8%,高校武术馆占54.6%,阅报栏占42.7%,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老年人活动中心所占比例最高,阅报栏所占比例最低,总体来看,皖北地区城市公共武术文化设施供给相对不足. 通过设施利用率可以看出,武术文化广场、老年人活动中心利用率最高,经常去分别占比15.4%、16.7%,偶尔去分别占比34.6%、26.7%,利用率最低的是高校武术馆和阅报栏,经常去分别占比11.3%、13.4%,可以看出,城市居民对武术文化广场和老年人活动中心较为喜欢,高校武术馆利用率相对较低,这可能与各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等方面有直接原因,同时阅报栏利用率也相对较低,现代社会,电子互联网发展迅速,对阅读报纸、书籍等传统阅读方式冲击较大,从另一方面可以看出,皖北地区城市居民对阅读型文化生活的参与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二,考察皖北地区城市公共武术文化活动的供给和参与情况,从表6可以看出当年有提供武术文艺汇演活动的居民有28.3%,有提供武术文化节活动的居民有19.4%,从供给情况可以看出,皖北地区城市武术文化活动供给严重不足,这可能与当地的经济发展、人们的认知水平等有关. 从参与情况可以看出,有参加过武术文艺汇演和武术文化节的居民分别占比55.5%、60.3%,从数据可以看出,城市居民对参加武术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很高,这与当地政府或者协会民间组织提供武术文化活动严重不足形成鲜明对比,需求大于供给.
本文以公共武术文化设施及公共武术文化活动为对象,考察居民的满意度状况,答案分别设置为“非常不满意”至“非常满意”并依次编码为“1~5”. 本文以因子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处理.
首先对公共武术文化设施满意度进行因子分析,如表7所示,5个选项的KMO 值为0.874,Bartlett 的检验显著性水平为0.000,说明5个选项之间的相关性较高,符合因子分析法的统计学规律.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经过最大方差旋转提取出公因子,各因子指数如表7所示,其累计贡献率达到85.658%.
表7 样本城市居民对公共武术文化设施满意度的因子分析
其次对公共武术文化活动满意度进行因子分析,如表8所示,2个选项的KMO 值为0.786,Bartlett 的检验显著性水平为0.000,说明2个选项之间的相关性较高,符合因子分析法的统计学规律. 同样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经过最大方差旋转提取出公因子,各因子指数如表8所示,其累计贡献率达到82.896%.
为更直观反映城市居民对公共武术文化设施服务满意度情况,将公共武术文化设施服务满意度因子和公共武术文化活动满意度因子分别转换为0~5之间的数值,以此进行满意度现状分析(见表9).
转换公式:转换后的因子值=(原因子得分+X)*Y/20. 其中Y=99/(原因子得分最大值-原因子得分最小值),X=1/Y-原因子得分最小值.
表8 样本城市居民对公共武术文化活动满意度的因子分析
居民对城市公共武术文化设施供给的满意度调查情况,由表9可以看出,皖北地区公共武术文化设施满意度均分从高到低依次为阜阳(2.931)、蚌埠(2.738)、亳州(2.712)、淮北(2.680)、淮南(2.553)、宿州(2.363). 阜阳最高达到2.931,宿州最低2.363,阜阳比宿州高出0.568,从数据可以看出皖北地区公共武术文化设施满意度存在一定差异性,但是差距不大.
居民对城市公共武术文化活动满意度调查情况,由表9可以看出,皖北地区公共武术文化活动满意度均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蚌埠(2.914)、亳州(2.802)、阜阳(2.724)、宿州(2.538)、淮南(2.320)、淮北(2.115).其中蚌埠最高2.914,淮北最低2.115,蚌埠比淮北高出0.799.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皖北地区公共武术文化服务满意度整体一般,居民对城市公共武术文化设施较为满意,公共武术文化活动满意度需要提高. 从皖北地区公共武术文化服务供给满意度去看,各地方存在一定差异性,但差异性不大.
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地区等的城市居民对公共武术文化服务的满意度差异较大,从城市发展水平的满意度来看,城市较发达地区的满意度高于发展水平一般的地区;女性群体的整体满意度低于男性群体;不同文化水平的受访群体在公共武术文化服务满意度层面上没有产生较为明显的差异性现象;年龄段不超过60岁的群体对公共武术文化服务的综合满意度显著强于更高年龄的老龄群体.
表9 不同地区样本城市居民对公共武术文化服务供给满意度比较
结合以上统计信息可以看出,皖北城市居民公共武术文化设施服务满意度存在略小差距,按照各因素满意度的数值,各个因素满意度由高到低排列的次序依次为:高校武术馆、阅报栏、老年人活动中心、武术文化广场、武术名人博物馆;公共武术文化活动服务满意度的数值,由高到低依次为:武术文化节、武术文艺汇演(见表10). 可以从经济学角度解释武术文化服务供给,即公共武术文化服务的需求决定市场中的供给. 但又由于公共武术文化服务近似于公共物品,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与排他性,所以,并不能完全依照市场中的需求决定供给来研究,还需结合居民对现有公共武术文化服务满意度的情况再进一步分析.因此满意度作为公共武术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表10 皖北城市居民对公共武术文化服务满意度排名
表11 皖北不同地区对公共武术文化服务供给满意度综合排名
通过表11可以看出公共武术文化设施满意度排名按地区划分排名依次为:阜阳(1)、蚌埠(2)、亳州(3)、淮北(4)、淮南(5)、宿州(6);公共武术文化活动满意度排名按地区划分依次为:蚌埠(1)、亳州(2)、阜阳(3)、宿州(4)、淮南(5)、淮北(6). 皖北不同地区对公共武术文化服务供给满意度综合排名按照先后顺序依次为:蚌埠(1)、阜阳(2)、亳州(3),宿州、淮北、淮南排名第4.
通过以上数据综合分析,当前皖北城市居民对公共武术文化服务呈现出以下2大特点:第一,城市居民对公共武术文化服务满意度整体一般. 城市居民对公共武术文化设施投入更为满意,对公共武术文化活动满意度有待提高. 第二,从公共武术文化活动供给满意度去看,各地区城市差异不大;从公共武术文化设施供给满意度看,各地区城市差异较大,与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公共武术文化设施服务供给能力较强,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则供给能力较为薄弱.
1)皖北地区城市公共武术文化设施供给相对不足,通过利用率可以看出,城市居民对武术文化广场和老年人活动中心较为喜欢,高校武术馆利用率相对较低.
2)皖北地区城市居民对阅读型文化生活的参与有待进一步提高,皖北地区城市武术文化活动供给严重不足.
3)皖北地区城市居民对参加武术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较高,这与当地政府或者协会民间组织提供武术文化活动严重不足形成鲜明对比,需求远大于供给.
4)皖北地区公共武术文化设施供给满意度整体一般,各地区存在一定差异性,但是差距不大.
5)皖北地区城市公共武术文化活动供给满意度较低,有待提高.
1)政府加大对皖北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投资力度,完善皖北各地区城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支出制度.
2)创新皖北城市公共武术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相对于外部供给,城市居民自主供给更能契合自身需求.
3)引导居民积极成立各自组织,激发居民参与公共武术文化服务的主动性.
4)在制定政策或者举办活动过程中,注意尽可能照顾不同年龄、不同职业身份对公共武术文化的需求,尽可能实现差异化供给,提高居民对公共武术文化服务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