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城口县供销社发挥社有企业龙头带动作用,以基层组织为载体,搭建流通平台,促进农产品销售,帮助农户增收的做法,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以供实践参考。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农村流通服务载体。推进“三社”融合发展以来,城口县改造新建25个基层社,实现涉农乡镇全覆盖。制定《城口县农民合作社县级示范社创建评选办法》,清理“空壳社”“挂牌社”近300家,每年提升示范合作社30家以上,农村常住农户入社入会率达到84%。创建农村综合服务社85个,新建星级社14个,试点推进农村综合服务社、“村村旺”电商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超市“三合一”经营。东安镇供销社暨任河社区综合服务社通过开展快递代办、农产品购销、合作金融、日用品销售、农资配送等,2020年,收发快递8万余件,配送农资及日用百货30余万元,收购农产品480余万元,销售农产品600余万元,带动400余户农户增收。
培育龙头企业,增强农产品流通服务能力。依托社有企业林之汇贸易公司新建县域农产品集配中心,多方筹集资金800余万元,新建冷藏保鲜库、生鲜农产品农残快检实验室,购置标准化储存设施、专用物流配送车等设施设备。新建干制食用菌和干制蔬菜标准化生产线,变初级农产品为标准化产品,初步具备了县域优势农产品分级、分类、加工、包装、储运、物流等功能。县农产品集配中心利用基层网多面广优势,与全县18家农业龙头企业、3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个家庭农场建立紧密的产销合作关系,直接或间接带动1万余户农户增收,其中贫困户3000余户。
建立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打通农产品供需信息通道。与重庆市供销电商公司合作,依托城口县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建立“三社”融合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在全县204个村公共服务中心建立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点),以村为单位精准收集常住农户和各类市场主体生产、销售、信贷需求,通过农村综合服务社响应农户生产需求,通过县农产品集配中心响应市场主体农产品销售需求,通过县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响应农户及市场主体合作金融服务需求,构建县、乡、村综合信息服务一张网。平台已完成19690户常住农户注册,855户小微市场主体注册,迈出了农产品产销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第一步。
将社有企业林之汇贸易公司作为全县消费扶贫工作产销对接平台,线上线下开拓县内与县外市场。县内对接38所中小学和28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推进县内自产农产品地产地销,2020年,县内销售农产品1757万元;县外对接国家水利部、山东临沂、重庆市纪委、重庆市经信委、重庆市九龙坡区扶贫帮扶单位等400余家单位“以购代捐、定点采购”业务,2020年,县外销售农产品1546万元。线下,开展农超、商超对接和点对点配送服务,在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商圈开设了680余平米的“城口县大巴山美食体验馆”,在重庆市两江新区民心佳园小区开设了“城口扶贫超市”;线上,开设京东、淘宝店铺,积极对接扶贫832平台、中国社会扶贫网和电信、移动积分商城等10个线上平台,2020年,线上销售农产品680万元,其中,扶贫832平台销售金额445万元。先后邀请中央电视台7频道“每日农经”栏目组拍摄《城口乌天麻》,制作了城口特色农产品专题纪录片《背山》,衔接湖南电视台快乐大本营同步带货直播间推送城口老腊肉、城口核桃油等特色农产品。2020年,林之汇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000余万元,利润280余万元,上缴税金98万元。
城口县供销合作社抓住“城口老腊肉”全产业链建设机遇,组建了县社控股的混合所有制公司,采取“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按照“建一个仔猪繁育场、提升一个示范合作社、带动一个万头生猪养殖村、形成一套种养循环模式”的发展思路,采取“代养+分养”的管理办法,计划用5年时间,带动20~30个村发展黑猪20万头,生产优质生鲜猪肉产品和城口老腊肉系列产品1万吨,实现销售产值10亿元以上。
下一步,城口县供销合作社将积极抓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战略机遇,全面参与县域优势农产品产业链建设,支持农民合作社持续发展订单农产品基地,按照定点、定种、定质、定量、定价、定时“六定”方式发展高山土豆、竹笋等种植基地,发展城口山地鸡、三湾黑猪等养殖基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县域农产品供应的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同时,创造条件,支持基层社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开展代耕代种、病虫害统防统治、产品收储加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农业社会化生产服务,持续提高县域优势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2021年,城口县供销社将认真贯彻落实市总社各项工作部署,深入推进“三社”融合发展,一方面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提升农产品供给能力;一方面做强社有企业,健全完善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推动生产和流通共同发力。通过智能化、数字化赋能流通网络,不断提升流通效率,服务乡村产业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