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礼燕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教师要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健全品格和扎实学习能力的人才,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语文的精华呈现出来,引导小学生深入了解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使小学生深入掌握语言文化的精髓,从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生本位 教学探索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8.021
语文教学一直都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过去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将重点放在对学生语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上,却忽视了学生自身的体验和兴趣,导致学生只接触到语文的表面,无法很好地利用所学到的语文知识。语文教学是实现智育、美育、德育等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形成开放的教育观,深入了解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成长需求,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质。
一、明确科学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展开具体教学设计的重要参考,在教学目标中渗透对学生主体能力的挖掘,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真正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中心。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设置科学、恰当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升,挖掘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层次性,满足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期待,增强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
比如,在教学《小马过河》这一内容时,笔者对教学目标做出了如下设计:目标一,学会课文上的十一个生字和词语,可以准确读出这些生字和词语,理解这些生字和词语的含义,并且规范自己的书写。目标二,认识“棚、驮、磨、坊、趟、筋、试”等七个生字,并且理解这些生字在课文当中的意思。目标三,观察课本上的图画,看清楚图画表达的意思,并且根据图画来阅读课文,深入了解课文当中的内容。目标四,可以比较流利地阅读课文,并且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课文的意思。
在设置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过程和方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确保教学目标的设置可以让学生有所提升,使学生真正得到成长。并且,教师还要保证目标具有可测性,对此,教师结合小学语文学科的特色,可以使用分类的方式来设计教学目标,例如针对记忆的目标,教师可以使用识别、列出、选择、说出等描述性的词语;针对理解的目标,教师可以使用解释、总结、举例等描述性的词语;针对应用的目标,教师可以使用展示、操作、使用等描述性的词语。这样,通过设计出符合小学生语文学习需求的教学目标,可以更好地体现教学的层次,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提问意识
良好的提问意识可以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获得不断提高,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提问意识,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此,课堂才是完整的,学生的内在潜能才能够不断被挖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教会学生提问题的方法,并且营造开放的教学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从而使学生的提问意识得到不断增强,最终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
比如,在教学《精卫填海》这一篇课文时,笔者将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并且向学生提出了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精卫为什么要填海?”“你认同精卫的做法吗?”第一个问题是让学生去挖掘课文的内容,第二个问题则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挖掘,使学生产生自己的想法,进而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在提出问题之后,笔者再让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合作讨论,对这些问题进行合理分析,并且总结出小组的观点,在课堂上表达出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最后,笔者再根据学生的答案进行全面的总结整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课文中精卫精神的感悟,使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
三、扩宽学生的阅读途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可以从阅读中不断汲取营养,促进学生的成长。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扩宽学生的阅读途径,根据小学生的成长需求来设计合理的阅读活动,使学生感受到阅读当中蕴藏的无穷魅力。结合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特征,教师要在教学中落实群文阅读的目标,并且根据学生的阶段性特点,合理开展创意性的阅读,让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来形成兴趣。
比如,在教学《宇宙生命之谜》这一内容时,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精神,笔者组织学生展开了一次群文阅读活动,将学生分成了不同的小组,并且给学生提供了《跨越百年的美丽》《千年梦圆在今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等材料,让学生合作阅读这些文本,探讨从中获得的启发。群文阅读与一般的文本阅读不同,一般不需要学生细读,从而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并且锻炼学生的思维灵敏度,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接触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本。再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文本中的留白进行想象,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四、提升课堂提问的启发性
学生是围绕问题来学习的,因此,课堂提问对学生的学习会起到关键性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向更深层的角度进行探究,从而获得进步。
比如,在教学《我的“长生果”》这一节课时,笔者在课堂导入的过程中,从题目的角度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向学生提出问题:题目中的“长生果”为什么要打双引号?你认为“长生果”应该具有什么作用呢?这些简单的问题可以引起学生无限的想象,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课文当中的关键词、故事线索、隐喻等来设计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探究中对文章的整体情感有全面的掌握,从而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有效提升。
五、增强阅读和写作的联系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相互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增强阅读和写作之间的联系,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进行写作,从而在增强学生阅读感悟的同时,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使学生真正掌握信息吸收和输出的有效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师可以使用续写、空白处填写、改写等读写结合的手段,逐漸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比如,在教学《海底世界》这一篇课文时,在课文的开头,作者直接向读者提出问题“你可知道大海的深处是怎样的吗?”然后在最后做出了回答“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样的写作体现了首尾呼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让学生运用从中学到的方法,结合自己熟悉的事物进行写作,将学到的写作方法应用到自己的文章中。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把握读写结合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写作、在写作中阅读,加深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素养。教师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觉运用阅读中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去进行巩固性学习,在写作当中获得语文水平的整体提升。
本文针对学生本位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展开了一系列探索。以学生为本的小学语文教学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使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必需的语文文化知识,而且可以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合作意识等的发展,从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转变思想观念,了解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和实际需求,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地调整教学活动,构建丰富多样的小学语文教学环境,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倪中华《基于学生主体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小学生作文辅导》2019年第2期。
[2] 强亚雄《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探讨》,《学周刊》2020年第19期。
[3] 宋珍珠《基于学生主体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策略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论文。
[4] 边兴臣《学生主体视角下的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探究》,《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年第13期。
3059501026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