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刘基的经济思想

2021-03-19 20:40杨桦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经济思想刘基社会实践

杨桦

摘  要:本文从历史的视域,对刘基经济思想的成因和地位进行了分析,客观评价了其曾发挥的积极作用;认为刘基的经济思想比较集中地体现在《郁离子》一书中,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反应在其“盗天”说中。刘基经济思想的核心是重视农业生产,认为农业生产是国计民生不可须臾荒废的根本事业。对于与人民衣食相关的生产事业,刘基主张听民自为,反对国家实行垄断。他提出要发展生产,既要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要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刘基在经济方面还较多地论述了货币、田制、禁榷等各种问题。刘基的经济思想不仅停留在《郁离子》相关篇章中,更大量地体现在其辅佐朱元璋所推行的政令和所制定的政策、制度中。

关键词:刘基;经济思想;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F09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105(2021)04-0041-05

On Liu Ji's Economic Thought

YANG Hua

(Wenzhou Library, Wenzhou 325009,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auses and status of Liu Ji's economic thoughts from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and objectively evaluates the positive role he played. It is believed that Liu Ji's economic thoughts are more concentrated in the book Yu Li Zi. The main content of his economic thinking is reflected in his theory of “Stealing Heaven”. The core of Liu Ji's economic thinking is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believes tha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s a fundamental undertaking that must not be left to waste for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people's livelihood. Regarding the production undertakings related to the food and clothing of the people, Liu Ji advocated listening to the people and opposing the state's monopoly. He proposed to develop production, not only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but also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man. On the economic aspect, Liu Ji also discussed various issues such as currency, land system, and ban on negotiation. Liu Ji's economic thinking not only stays in the relevant chapters of Yu Li Zi, but also embodies in a large amount in the decree, policies and systems formulated by his assistant Zhu Yuanzhang.

Key Words: Liu Ji; economic thought ; social practice

劉基是对元明鼎革产生重要作用并对明清思想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而现有的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论著,均很少述及或割裂其平生投身社会变革的实践。为了客观评价其在历史上发挥的积极作用,本文拟就刘基经济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内涵以及它与明初和明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效作初步探讨。

一、刘基经济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刘基被世人称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伟人,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典型代表之一。刘基因其所经历的历史时代,属于元、明之际的人物。体现他各方面思想(尤其是经济)特色的著述大都完成于元末,而其完成毕生事功却集中于元末和明初。因此,笔者将其放在特定的时期,从思想成因和社会变革实践诸方面进行考量。

(一)刘基所立之功

刘基被时人推崇为江南人物之首,“诸葛孔明之俦”。[1]638他投效朱元璋后,朱也一再说他是“吾子房也”,[1]644赞其“学贯天人,资兼文武;其气刚正,其才宏博。……凡所建明,悉有成效”。刘基的“时务十八策”是朱元璋称帝建国的理论根据和战略蓝图。在为朱元璋削平群雄、灭元建明的大业筹策中,他也确实表现了堪同张良、诸葛亮相匹敌的智略。他为朱元璋制定了:先灭陈友谅,后取张士诚,然后北伐中原,直捣幽燕,推翻元政权,建立明统一王朝的战略决策。大明立国后,他怀“救时之政”的抱负,为朱明王朝制定了系列典章制度,勘定建设明皇城,制定《戊申大统历》,草创《大明律》,奏立《军卫法》以加强军队制度建设,复兴科举以辅弼明王朝人才培养和选拔,制定礼制、朝服制度,等等,为有明朝奠定制度基础。如果没有良好的运作框架,明王朝就不可能长治久安。可见,刘基是为明王朝确定立国大计、奠定基业的关键人物;是明王朝名符其实的总设计师。

(二)刘基经济思想形成的深刻历史背景

刘基的经济思想是在元王朝的衰乱和元末经济思想生成的深刻背景下形成的,它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元王朝统治的日益腐朽,对社会经济造成的破坏、凋残。面对这种状况,揭露元末经济凋敝和民生困苦的状况,并且探讨救治之策,自然成为应有之义。

2.当时有识之士都纷纷表示了对元政权的横征暴敛,对贵族、豪富残酷剥削、掠夺的遣责。忽必烈时期已因战争及对贵族的大量赐予而造成不断加剧的财政困难。元政府的财政困窘和对百姓掠夺的加重,是经济思想反映的又一重要内容。

3.对纸币及纸币贬值问题的探讨和议论。元代是历史上唯一把纸币作为全国范围主要流通货币的王朝。“纸币发行”成为元代经济思想中的一种较为丰富、颇有特色的内容。元世祖初期所发行的“中统钞”,币值较为稳定,后来就因多发纸币以应付财政需要而造成日益严重的“物重钞轻”之势。元末,针对纸币的严重贬值、民间拒用等情况,还出现了重新铸造金属货币的主张。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明代商品经济是元代的发展与继续。

二、刘基在社会嬗变中的经济思考

刘基是元末明初的著名政治家,他亲历两朝,投身社会变革,为朱元璋谋划制定了一系列大政、方针、制度、措施。他所奠定的基础,为明太祖及其继位者们所继承和发展,为确立朱明王朝的统治格局和规模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的经济思想比较集中地体现在《郁离子》一书中,全书共188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生各个方面。刘基也谈到自己当时隐居著书的动机是:“稽考先王之典,商度救时之政,明法度,肄礼乐,以待王者之兴。”[1]62这说明他在对元政权失望之时,仍时时企盼着能出现一个中兴元王朝或建立新王朝的“王者”,并为此著书立说作为此一“王者”兴邦立国的理论基础。刘基的经济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刘基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他的“盗天”说

刘基认为:“盗天”是人类社会获得财富的唯一途径。社会的贫富,国家的盛衰,关键就在于人们是否善于“盗天”。具体为:一是,所谓“盗天”,是指把自然存在的资源转变为人所占有的财物;二是,人的“盗天”,不只是取得现成的自然物,不只是“發其藏,取其物”,更主要的是依据自然条件、利用自然力及其作用的结果,以形成归属于自己的财物,即所谓“执其权,用其力,攘其功,而归诸己”。他说的“盗天”,实际上就是指的物质生产;三是,刘基不仅主张“盗天”,而且提倡“知盗”、“善盗”,即具有“盗天”的智慧、擅能“盗天”的技术。他认为善盗天是生产增长、百姓富裕的前提;四是,刘基说的“盗天”,主要是从富国的角度提出来的,是从宏观的国民经济意义上提出来的。他把伏羲、神农称作教民“盗天”的圣人,就充分表明了这一点;五是,刘基要求统治者作善于“盗天”的“圣人”,要求他们善于引导、鼓励百姓去从事开发、生产的活动,并且为此创设条件而不加以妨害。

总之,刘基提出了“人,天地之盗也”的命题。[1]31他认为,生产发展有着巨大的潜力,只要“善盗”,就能“操天地之心以作之君”,[1]31成为自然的主人。显然,刘基的“盗天地”就是合理组织和发展生产力,让自然界提供更多的物质财富为人类服务。刘基使用一个“盗”字,形象而独特地揭示出人与自然的关系,说明人只有付出智慧和劳动才能征服自然。

(二)农业生产是国计民生不可须臾荒废的根本事业

“耕,国之本也,其可废乎!”[1]15刘基劝喻统治者:对待老百姓,应当象菜农那样,及时施肥灌溉,精心管理。他认为只有轻敛薄赋,与民休息,才能国用充裕,长治久安。这是刘基经济思想的核心。

为了说明重农养民的重要性,刘基还通过灵丘丈人养蜂的寓言,进一步引申出“国不自富,民足则富”[1]15的道理。刘基把养蜂者与蜂比拟为国与民,说明“国以民为本”。因此,“国莫大于保民”,统治者应当节欲去奢,“不以欲妨民”,如果“掊克之吏进,则民夷而国伤”。[1]15这个思想对明初的社会经济生活曾产生过积极的影响。[2]

(三)反对国家实行垄断与人民衣食相关的生产事业

刘基认为凡属于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和流通,国家都不应垄断,而应让民间自由经营。在刘基之前,主张国家对经济事业采取垄断或放任政策者不乏其人。但象刘基那样,对于民生事业,把听民自为与国家必要的管理结合起来,以促进其发展的,却十分罕见。刘基这个思想比前人深刻多了,对后世具有一定启发意义。[3]

(四)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刘基认为“遏其人盗,而通其为天地之盗,斯可矣”。[1]15这表明他已经隐约感觉到,只有调整、改变不合理的生产关系,才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虽说他的表述还不够明确贴切,但却是前无古人的思想成果,值得珍视。

(五)刘基在货币问题上的论点

刘基认为,货币没有真实价值,靠国家“主权”、“威令”的强制力量才得以推行,这是一种名目主义的货币论。刘基的这个思想,与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国定货币说”十分相似,虽然两者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是完全不同的。刘基的思想却几乎早了五百年。[4]

对于货币,他把当时货币流通中出现壅滞不通的原因归之于国家权力、威信的下降。刘基这里讲的“币”,是指元代的纸币。纸币的流通,是以国家的权力为条件的;国家纸币的正常流通是以政权的稳固为前提条件,刘基是正确地认识到了这一点的。

此外,刘基在经济方面还较多地论述了田制、禁榷等各种问题。

三、刘基对大明王朝经济发展的历史贡献

刘基的经济思想不仅停留在《郁离子》相关篇章中,更大量地体现在其辅佐朱元璋所推行的政令和所制定的政策、制度中。

(一)刘基一生的终极目标在于事功勋业

刘基不仅在明朝建立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奠定有明一代治国基础方面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他对朱明王朝的贡献主要有:营建新都、制定律历、复兴科举、首倡军卫、纠劾百司、整肃纪纲、敷陈王道等等。[5]有专家认为,刘基是“寿终正寝”,他既保全了名节,也得到了善终,是洪武功臣中为数极少的一个。[3]回顾刘基一生,明太祖及其后人,还是感念他为朱明王朝所做的丰功伟绩;朱明王朝的历代皇帝,对刘基的功绩始终抱持感念之心。这一切皆佐证了刘基有功于朱明王朝。

(二)刘基的为政理念和施政成效

刘基在《官箴》中明确提出自己以民为本、关注民生、为民请命的从政理念。这体现了他施仁心、行仁政的德治理念。关注民生乃是施政的基本出发点。对于治国之道,他说:“治乱,政也;纪纲,脉也;道德、政刑,方与法也;人才,药也。”[1]5刘基提出了国家治乱的四大要素:纪纲、道德、政刑、人才。在他看来,治理国家的“行法之道”就在于“本之于德政,辅之以威刑”。[1]5

明朝无论在农业、手工业生产和科学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朱元璋崇尚俭朴,国用简约,《明史》称他“立法多右贫抑富”,“晚岁忧民益切”。随着经济恢复,国库充实,朱元璋几乎年年有减免租税的诏令。明中期以后,商品经济在全国范围内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江南地区市镇经济更为兴盛,市民力量不断壮大,在一些手工业行业中,也稀疏的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建国时一片残破的明朝,到洪武二十七年时,耕地已经突破850万顷,税粮收入突破3200万石,远超宋元时期最高值2倍多。到明代中期时,明朝的粮食亩产量,已比宋元时期高近百分之五十,新型耕作技术大量推广,平均每个粮农可以养活8个人口。富足的农业生产,撑起了明朝三个世纪的辉煌,这一切皆肇基于洪武之制。

(三)构建了完善的封建体制和机制

14世纪中叶,朱元璋在组建明政权的过程中,利用革胡俗、“复汉官之威仪”的机会,曾笼络了大批的名士大儒,为其出谋划策,建立各种制度,制订各项政策,完全按照自然经济的模式,建立了一个非常典型的封建专制主义政权。皇帝至高无上,“万机独断”,皇权恶性膨胀至极限,使封建的政治制度达到了十分完备的程度。可以说,凡是我国古代有利于统治阶级的制度和统治手段,朱元璋都予以博取利用。总之,这套制度,是刘基等谋臣们总结了历代封建统治的经验,在我国政治制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有人称这一套制度为“成熟的专制政治”。[4]而且,朱元璋又对他的后裔立了一条死规矩:“后世有言更祖制者,以奸臣论”。因此,明朝的后继者,谁也不敢更改,只是不断增添新内容。所以,在明朝后期,有人认为本朝的统治严密到了骇人的程度,以至于任何力量,都不足以动摇君权的威势。客观而言,这个政权在元末农民起义后,对于国家的统一及封建社会经济的恢复等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无庸讳言,从历史发展的层面考量,这套制度对以后的社会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四)明初的经济发展充分反映了施政导向的正确

刘基主张农为国之本,同时认为农业是人类向大自然获取财富的源头,提出人们要遵循“天地之盗”的原理,让人与自然呈现良性循环互动。提出了轻敛薄赋、重民养民,以及农业生产应遵循国家管理与听民自为相结合,这些都是“天地之盗”思想具体体现。[3]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在漫长的封建统治时期,主要是以发展农业为主导的经济模式,因此,耕地就成了衡量历朝经济发展的带有综合性的主要指标,如表1所示。

纵观明朝的耕地数据是逐渐增加,呈上升趋势的。据《明史》记载统计,洪武朝自然灾害频乃,几乎无年不灾,共发生水灾15次、饥荒13次、黄河决口10次、旱灾6次、震灾2次、潮灾2次、蝗灾2次、雨雹1次等。针对这些灾害的发生,明政府极为重视免租赈灾措施。就是在这种种不利的情况下,明初一边抓恢复生产,一边促经济发展。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以明初兴修水利为例,朱元璋命所在官吏陈奏有关水利事宜,并分派官员督修水利。据洪武二十八年(1395)统计,全国各处所开塘堰40 987处,浚河4 162处,修建陂渠堤岸5 048处。明成祖时继续兴修水利,不仅沟通了南北大运河,而且使许多农田获得灌溉上的便利。从洪武二十四年(1391)至万历三十年(1602),经过210年的时间,全国耕地净增7 744 202.81顷,耕地面积扩大3倍多。这样的耕地增长速度,在我国封建社会中绝不多见。史料反映:明朝按田亩征粮,洪武年间法制极严,《明史·食货三》称“额外科一钱、役一夫者,罪流徒”。由于明代的税粮是按田亩征收,而不是按户口摊派,因此,计算税粮征收额的高低,以户口数作比较是不能说明问题的,而应以垦田(耕地)数作比较。研究表明,历代的垦田数与户口数的峰值年份大多相同或相近,国家掌握户口最多的时候,也即掌握田亩最多的时期。可见明朝经济发展的特点是洪武时期起点很高,所谓“起点即顶点”是明朝经济——主要是农业经济的特点,与垦田数直接有关的户口数、税粮数,都在洪武时期达到高峰;除工商业是尾随于农业而发展的,洪武年间的数据不及后继以外,其余各项经济数据几乎都以洪武期间为最高。后继的建文、成祖、仁宗、宣宗,虽都重视生产,但其经济纪录,除工商业外,都不及洪武时期。户口数、税粮数、垦田数,都以洪武时期为最高,其他经济工作几乎也以洪武时期成绩为最佳。造成明初经济的这一特殊现象,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朱元璋及其谋臣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封建王朝都重视发展生产;二是朱元璋及其谋臣们制定了完备的法律、政令机制,对豪强地主枉法兼并的打击,比历史上任何一个封建王朝都严厉。

综上所述,由于明初是小农经济的重要恢复期,明政府制定政策和制度的出发点是恢复和重建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经济格局,因而考察明初经济发展更应着重考察该时期恢复经济的各项政策,以及其背后凸现的政府意图和与前朝的继承关系。洪武时期所取得的丰硕的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充分反映了刘基经济思想在实践中得到了实证和校验,也为朱明王朝长治久安奠定了执政之基。历史证明:刘基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理论思想家,而且也是一位历史变革的亲历者和积极参与者,更是一位划时代的成功的社会实践者。

参考文献:

[1] 刘基.刘基集[M].林家骊,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

[2] 吴申元.刘基经济思想浅论[J].浙江学刊,1983(2):49-50.

[3] 俞美玉.论刘伯温农业思想[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4):80-84

[4] 蒋伟煌.论刘基《郁离子》中的经济思想[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92-96.

[5] 周群.刘基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84-91.

[6] 郝兆矩.刘伯温评传[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189.

[7] 田培栋.明代社会经济史研究[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2.

[8] 周良霄,顾菊英.元代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9] 学有高岩.元代农民之生活[M].黄现璠,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

[10] 儒林.元史讲座[M].北京:北京出版社,2020.

[11] 吴晗.朱元璋传[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6.

[12] 吴晗.明史简述[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3] 程念祺.明帝国衰亡史[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14] 梁方仲.中国经济史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5] 叶世昌.中国经济思想简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16] 赵靖.中国经济思想通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7] 董庆铮,孙翊刚.中国赋税史[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

[18] 董楚平.农民战争与平均主义[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

(责任編辑:张宏敏)

猜你喜欢
经济思想刘基社会实践
缔造明朝的传奇军师
元代畜牧业经济思想的探析
2015习近平经济思想新境界
刘基的隐与显
刘基的识人之智与自知之明
刘基至正六年干谒事迹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