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莉珍
摘 要:工学结合是高职中期实习的一门实践课程,“3+1”模式作为高职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工学结合创新模式,是一种校企深度合作的育人模式。“3+1”培养模式,即“3”包括1个基地、1个设计师联盟与1个公司联众模式,“1”指1个高职专业,即基地、设计师联盟、企业联众与专业协同育人,保证课程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将从“3+1”模式概念、定位、具体操作内容,以及从专业角度、课程角度、学生角度、企业角度、学校角度具体阐述“3+1”培养模式的实施成效与多赢态势,并对此模式提出思考与建议,从而进一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职;工业设计;“3+1”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105(2021)04-0013-05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of “3+1” Training Mode of Practical Course Combining Learning with Work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king Industrial Design Major as an Example
ZHENG Lizhen
(Zhejiang Industry and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Wenzhou 325003, China)
Abstract: The combination of learning and working is a practical course of mid-term internship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3+1” mode, as the innovation mode of the combination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industrial desig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a kind of educational mode of closely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3+1” training mode joins one base, one designer alliance and one company together. “1” refers to a higher vocational specialty, the joint effort ensures professional collaboration and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In order to further ensur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oughts and suggestions in terms of the concept, the positioning and the specific operation of “3+1” mode. It also elaborated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and multi-win trend of “3+1” training mod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majors, courses, students, enterprises and school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dustrial design; “3+1” mode
一、背景及問题分析
依据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浙工贸”)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全体学生将参加为时一学期的工学结合实践学习。工学结合(也称生产实践认知),是高职课程中为拓展学生专业真实岗位认知而安排学生下企业实习的一门课程,由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管理负责人共同联合制定学生实习方案。2018年至2020年,每年都有学生被派往浙江温州乐清工业设计基地,进行长达16周的工学结合活动。乐清市工业设计基地是一个互联网+工业科技设计综合服务平台,2017荣获浙江省级示范基地,2018年荣获浙江省级制造业示范“双创平台”。基地现已形成“工业设计在线研发+产业转换+商业资源+金融”构成的四级孵化培育体系、建成覆盖全网络全产业链的服务机构、引入注册单位55家,包括白色设计、瑞观、一诺等知名设计单位,为温州乐清当地正泰、人民、天正、德力西等知名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设计创新服务。浙工贸工业设计专业与乐清工业设计基地多年来一直保持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以往学生实习过程中,我们传统的培养模式是学生按照基地的任务分配,学生会进行阶段性的轮岗实习,谓之相对岗位实习;或者是学生被分配至单一岗位,一直实习至结束,谓之单一岗位实习。传统的轮岗实习与单岗实习,存在以下问题:
1)从实习时间上看,学生的生产认知实习周期整体为16周,但如果是轮岗实习,更多是体验式和认知式学习,不能深入进行系统化专业学习,时间偏少,但是单岗实习,学生觉得16周过长,无法感知相关、相近、相邻专业岗位的工作内容。
2)从实习内容上看,轮岗学习学到内容多,但属于散点式学习,浅尝辄止无法深入学习到更多岗位知识技能;单一岗位实习中学习的岗位内容比较单一,没有可调动性,如果岗位内容简单,学生则觉得学到太少,太费时。
3)从实习安排上看,工学结合是以企业为主,在不影响企业正常运作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进行岗位实习。因此,学生实习并不是企业重中之重的工作任务,而学院专业培养人才,是以育人为目标,一切以提高“育人质量”为最高目标,企业实践课程不像校内课程这么完全受学校掌控,需要校企配合,不断磨合,创新育人模式。
二、高职工业设计专业课程“3+1”培养模式具体实施方案
(一)“3+1”模式概念
何谓“3+1”培养模式?“3”即为1个基地,1个设计师联盟与1个公司联众模式,“1”指1个专业,“3+1”共构实践课程育人新模式。1个基地为乐清工业设计基地,基地中拥有多家设计公司,设计服务包括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平面设计、包装设计等领域。1个联盟,主要指设计师联盟,每个公司派出设计主力,如设计总监、设计骨干、一线设计师组成的联盟设计团队。针对学生实际情况,为学生量身打造课程内容,提供课程讲座服务。1个联众,就是基地中多家设计公司共同合作培养学生,提供设计资源、现实设计课题、设计信息、设计业务等,如此将工业设计基地的软、硬件统筹布局,形成“组合拳”,共同提高生产认知课程的教学质量。1个专业指工业设计专业,学校专业指导教师与基地管理负责人则共同跟踪,全程动态监控学生的实习过程,共同培养学生,取得学生有效学习、课程有效设置、专业有效提升、企业有效储备留人的多效共赢局面(图1)。
(二)“3+1”模式定位
针对传统工学结合中的轮岗制與单岗制,工业设计专业以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与企业想留住人才的双重目标为基础,本学期进行设计师联盟与公司联众的“3+1”培养模式。“3+1”模式是在传统生产认知课程组织上的一种“补充型”培养模式,它弥补了学生在生产认知过程中学习不到位或学习不全面的问题。“3+1”培养模式,在企业传统的轮岗模式与单岗模式基础上进行创新模式补充,即依托基地为主体,统筹基地中多家设计公司与公司内设计师群体力量,为学生量身打造一系列讲座式课程,并制定课程计划表来弥补传统培养模式的不足与弊端。
(三)“3+1”模式具体操作内容
1.“3+1”模式中,1个基地主体统筹布局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工业设计基地作为多年来高职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工学结合的实践基地,基地管理负责人与校内专业指导教师共同负责学生轮岗与单岗的工学结合模式,并全程进行动态监督。同时,基地作为主体统筹,资源互补,将学生安排在各个岗位实习的同时,开始制定设计师联盟计划与公司合众计划,制定一个星期为学生安排2-3个半天的讲座式培训等内容,来弥补学生传统工学结合模式中轮岗学习不深入 ,单岗学习过于单一化的不足问题,使专业工学结合模式更完善,更规范,更系统化。
2.“3+1”模式中,1个设计师联盟协同育人
1个设计师联盟,是由基地牵头的多家设计公司中派出最优秀的设计人员与设计主力,形成一个师资较强的一线设计师联盟,由这些设计师联盟中的成员根据基地前期与校内指导教师共同制定的实习计划与目标,共同开发专门适合学生专业的讲座式培训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面授,讲授内容都是设计师们多年工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与专业技能知识,含金量非常高。每次讲座培训完毕,都会在乐清工业设计基地的微信公众号上进行过程报道与总结。设计师联盟通过讲座式培训学生,强化学生专业技能与拓展学生专业认知,实现了与基地、设计师、学院共同协作育人的目标。
3.“3+1”模式中,1个联众公司集合育人
在乐清工业设计基地的统筹安排下,多家设计公司共同参与到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生产认知实习项目中来,形成多个公司联众,形成一个公司集合群,如本次参与进来的白色设计、瑞观设计、一诺工业设计公司等,公司将为这些学生提供自己单位以及其合作单位的现场实地参观、实体项目、公司场地、公司3D打印设备等,为学生工学结合实战学习提供更好的资源与环境,每家公司都有自身的独特优势与特质,1个联众的公司群将多个公司的优质资源向学生倾斜,学生在工学结合中将会学到更多贴近专业性、市场化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此种公司联众集体育人使校企合作更加紧密,突破了单家公司育人的局限性,让其育人形式更多元,育人内容更丰富,育人成果更有效。
4.“3+1”模式中,1个专业双元主体育人
高职工业设计专业在学生工学结合课程开展期间,校内专业与校外实践基地作为校企双元主体共同实施课程育人,双方共同制定课程目标、课程标准、课程计划等课程建设材料,校企融合背景下1个专业双元主体的共同参与为高职实践课程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5.“3+1”模式中的考核形式
“3+1”模式是在传统生产认识形式上的升级版,可操作性非常强。因此,在此模式的考核中,学生会得到多个内容的分值,比如统筹全局的基地管理负责人与学院指导老师会给过程性评分分值,设计师联盟中的设计师们会给每位学生专业技能分值,联众集合公司也会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表现给定相应分值。因此,本次生产认知的课程分值不是单项分值,而是多项分值构成,从校内指导教师、基地、设计师联盟、联众公司等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最终得到一个比较规范、较为准确、能够真实反映学生工学结合实际成效的分值,此考核形式比较全面、客观公正,能够真实反映工学结合的成效。
三、实施成效
高职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在生产认知实习过程中实施“3+1”模式,学生专业技能、知识拓展、岗位素质等方面的提升成效最后得到学生个人、基地各公司以及乐清工业设计基地的一致肯定,乐清工业设计基地和基地内公司都纷纷表示希望能够留住学生,留住人才,并建议参加工学结合的学生未来能与其毕业实习、毕业就业全程挂钩,从而取得多赢成效。
(一)从专业角度,开拓校企合作新模式,实现专业三全育人培养成效
传统培养模式仅仅是让学生了解与熟悉未来毕业岗位所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由于学生学习阶段还处在大二上学期,所具备的专业技能还不能完全胜任公司用人要求,仅仅是粗略的学习与认知。但“3+1”模式中,1个基地是工学结合校外环境创设,1个设计师联盟是工学结合校外师资队伍的创新,1个企业联众是校外协同育人单位的创新,以工业设计专业为主体单位,通过校外实习基地、设计师、企业、专业的三者合体对学生进行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通过基地各企业设计师联盟与各企业的联众,可以在短期内快速加强与提升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而这些知识技能在未来学生就业时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完全匹配,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本课程通过此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实现了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基地设计师联盟里的众多设计师与基地各联众企业将会带领学生进行市场实体项目操练与学习,此课程成果丰硕,学生所学即所得,在工学结合中完成的课程项目设计作品或被企业购买、或申请专利、或进行课赛融合参加比赛等等,课内成果转化形式多元,课程成果丰硕。“3+1”模式并不只有学生学习层面受益,它的创新模式会辐射本专业其它实践类课程,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与实际意义,以点带面的推动实践类专业课程成果市场化,不仅开启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新模式,也实现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二)从课程角度,开发实践课程资源,促进三教改革深度发展
“3+1”模式作为工学结合实践课程中的新模式,在课程教师、教材与教法上都会产生新的成果与课程资源。在教师方面,课程师资从传统校内指导教师与校外指导教师两人转变为一个校内教师与一个基地内众多设计师联盟共同组成师资团队,对学生进行精细化、实战性岗位技能与岗位素质培养,并且通过多个企业联众来保证校外设计师师资的稳定性,因为设计师来自于企业,将基地、设计师与企业三者合一,三者相互关联,紧密团结就保证了工学结合主要师资的稳定性,也促进了校企师资互融,为未来校企师资互聘提供有效路径;在教材上,工学结合课程作为一门实践类课程,通过校企合作,可以通过学生在此时间内完成的实体项目与设计作品,共同开发活页式教材与工作手册式教材,深度挖掘课程资源;在教法方面,工学结合“3+1”模式突破传统学生在单一岗位或轮岗岗位上带来的弊端,学习认知表现为简单的“粗而广”,通过企业众多设计师联盟给学生带来一线的工作技术技能、行业市场前沿趋势与专业知识等,学习认知表现为“精而深”,教学形式与方法也比较灵活多样,不再是课堂教学,而是在岗位实习期间兼顾并行给学生进行讲座式、讨论式、参观式等教学。通过新模式促进教师、教材与教法改革,实现育人质量的提升。
(三)從学生角度,提升学生专业水平与素养,强化人才培养目标
体验式轮岗与深入式单岗的传统工学结合模式,让学生都觉得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轮岗式工学结合学生觉得只有体验,学习不够深入,有些岗位也存在着与专业关联性不密切的问题,单岗式工学结合则岗位需求比较单一,学生想接触更多专业类的专业岗位技能与专业知识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3+1”模式则在传统校企培养模式上进行升级,由基地管理层负责统筹各平台资源为学生提供专业育人服务,由各设计师进行专门讲座学习,针对岗位的课程学习,一星期安排两次专门时间进行针对性的技能培养,再运用各企业联合的资源提供专业参观、专业信息分享、公司设计实例介绍等,让学生更大层面的拓展认知学习与技能学习,从而进一步强化人才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四)从企业角度,企业培养设计人才,留住人才为企业所用
传统模式的工学结合,企业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专业素养的了解不是非常全面,企业也想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所以大二的工学结合是企业对学生深入了解的一个很好的机会,企业愿意留住好的学生,并为他们提供大三的毕业实习,甚至是未来就业应聘的机会。“3+1”模式可以让各企业的设计师、企业人员对工学结合学生有更多的接触,在专业层面对学生水平有更多了解。企业设计现场讲座,各企业的育人课程安排,让企业对这些未来的学生有了更多期待,也能做到“人尽其才,为其所用”。在大二阶段就开始物色与培养学生,更有可操作性,实现校企合作更加紧密持久,最后取得双赢成效。
(五)从学校角度,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提高学校育人质量
学校以育人为主,企业以用人为主,工学结合是企业将“育人与用人”灵活结合的一种校企合作模式,“3+1”模式让更多企业与企业设计人员参与到高职工学结合课程中来,多触角多方向下协同育人,为企业培养实用性人才,是持续深入产教融合的工学结合创新模式。聚焦企业技能人才与企业资源为学生量身打造课程,各设计公司一线优秀设计骨干面授课程,讲座式授课,亲自演示与操练,让学生实景学习,真实感受专业岗位技能的内容,实现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最终育人目标。
四、思考与建议
生产认知实习是一门实践类课程,实习质量高低与学生未来择业观的形成、专业成就感、专业自信等都有着密切关联。因此,这门课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真实专业岗位,深入了解专业所对应的岗位技能与岗位需求,课程的作用与意义不容小觑。
(一)“3+1”模式课程标准化,课程内容精细化
“3+1”模式中设计师联盟制定的相关培训课程标准化,让其内容更科学更完善,还可以在培训过程中设置更多实操,让学生真实应对产品设计,然后由多位设计师同时对每位学生进行考核,让学生真实了解企业设计师对其自身评估,也深刻认识自己的专业不足和真实技能水平,此外应反复调整课程实习内容,使其更加精细化。
(二)“3+1”模式操作灵活多样,形成联众效应
“3+1”模式看似是一个基地中拥有多家设计公司才可以进行此模式的运作与实施。但是由点及面,我们在平时学生生产认知实习过程中,在各专业对接多家公司时,也可以自发由多家公司形成一个类似“基地”的集群,然后再把这个“3+1”模式进行试行,相信会让更多学生的实习成效有明显提升,因为它不是一家公司育人的成果,而是多家公司共同育人的联众效应。
(三)“3+1”模式需要多动作驱动,促进校企双赢
“3+1”模式对基地公司和设计师来说,需要付出更多的资源与人力,如何调动多家联众公司与设计师联盟的积极性,需要更多思考,形成多方共赢成效,比如在大二生产认知结束与公司签定未来意向就业书,或者给设计师联盟中的设计师颁发兼职教师荣誉证书等,通过荣誉、人才等优势来吸引更多公司与设计师的加入,当然还可以拓展与探索更多的共赢途径,来实现深度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 童长仁,李明周,徐志峰.开放式冶金过程仿真平台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1,32(2):61-63.
[2] 刘军.基于工学结合的中职教育管理创新探究[J].消费导刊,2020,(43):120.
[3] 卢薇.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J].消费导刊,2020,(39):101.
[4] 熊倚,李尚群.面向智能化时代的职业教育课程转向[J].职教论坛,2018(2):54-57.
[5] 陈星毅,张伟杰.基于现代学徒制的CDIO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4):35-39.
(责任编辑:张云帆)
3570501908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