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娟
摘 要:在新课改的过程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需要进一步做到与时俱进,把握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和标准,进而为创新和改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提供必要的支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情感朗读教学的有效性,通过有序推进情感朗读,为提升阅读质量提供必要的保障。在情感朗读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有效融入教学过程,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对于课文的内容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和认知,同时把握其中的思想感情和主旨要义,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情感朗读的主要问题及提升情感朗读有效性的实施策略等相关内容。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情感朗读 有效性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9.001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做好情感朗读教学工作,提升情感朗读的有效性,要充分确保学生在实际的朗读过程中融入自身的思想情感,获得相对应的情感熏陶,进而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其获得相对应的感悟,在思想认知,情感表达以及综合素质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据此,有必要重点探讨阅读教学中情感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升情感朗读有效性的实施策略等内容。
一、情感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于课堂朗读时间并没有高度重视和科学规划
在小学语文阅读情感朗读教学过程中,从根本上有效挖掘和利用课堂朗读时间,是其中的关键所在,也是基本前提。通过有效引导课堂情感朗读,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语言掌握能力。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情感朗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传授的是相对应的知识点和理论内容,在情感朗读时间安排方面不够科学合理,并没有针对相对应的情感朗读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对于课堂朗读时间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和安排。很多教师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往往为了相应的考试内容而进行朗读,由此导致课堂的朗读时间和成效在很大程度上有所降低。除此之外,在实际的课堂朗读过程中,并没有进行针对性地引导和完善,学生往往没有高度重视课堂朗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无法在课堂情感朗读的过程中学习知识,这对于学生情感朗读的效果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
2.语文教师在情感朗读方面缺乏足够的感染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想体现出良好的情感朗读效果,语文教师本身必须要具备应有的情感朗读能力,在情感朗读的教学引导方面充分具备应有的表达能力和感染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赋予情感朗读全新的生命力和活力,这样才能有效引导学生融入情感朗读的过程中来,使其积极性,主动性和朗读的兴趣,得到进一步的激发和调动,进而呈现出应有的情感朗读效果。但在相关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到,教师并不具备足够的情感朗读能力和相对应的感染性,作者在创作时都是以情感为基础而进行行文和运笔的,但教师并不能有效通过文章的情感脉络和情感朗读效果有效吸引和感染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无法充分感知和把握课文教学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对于课文的情感内涵没有产生深入的理解和认知。在实际的教学环节,教师往往缺乏足够的感染力和引导力,在针对情感朗读课文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无法体现出自身的引导性作用,这对于学生情感朗读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都会造成严重限制。
3.在情感朗读环节,学生之间缺乏深入交流和沟通
在情感朗读的过程中,要确保学生之间进行更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实现讨论和共享,这样才能体现出情感朗读的教学效果。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到,很多小学生往往对于情感朗读的具体内容缺乏足够的认知,无法带入感情进行相应朗读,甚至有些学生根本不能流畅朗读,学生之间无法进行全面细致地交流和沟通,也不能对于具体的思想内涵和情感意蕴进行相对应的表达和共享,这样会对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情感朗读的具体性、主动性以及时效性造成严重影响。因为有些学生无法掌握情感朗读的方法,没有相对应的技巧,对于情感朗读也不具备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意识,因此不愿意融入讨论交流过程中,这对于情感朗读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都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严重限制学生语文情感朗读能力的提升。
二、提升情感朗读有效性的策略
1.留出充分的朗读时间
对情感朗读教学而言,在具体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相对应的朗读教学,要充分认识到小学生认知基础不足,以及心理特征不确定等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针对情感朗读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和匹配,在针对情感朗读进行教学的工作中,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意识,在自主进行朗读的过程中,进一步把握相对应的朗读内容,突破重难点,体现出情感朗读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情感朗读技能得到显著提升。
2.教师要具备情感朗读的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针对语文教师而言,在情感朗读过程中要起到应有的示范带头作用,要具备应有的情感朗读教学能力和教学经验,充分掌握情感朗读节奏,对于实际教学时间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相对应的情感朗读和训练。要充分把握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教师进行针对性地引导和示范性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要富有感情,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使学生可以被充分吸引。同时在引导的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的错误或者读错音的问题进行纠正,使其在情感朗读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指引培养良好的语感,产生十分显著的情感认知,进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必要的保障。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作用之下积极有效地掌握新知识,改进自身存在的不足,充分体现出教师的引导性和示范性作用。
例如,在《和时间赛跑》的情感朗读教学过程中,针对这样的语句:“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爸爸以前和你一样小,现在再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能回来了,”在情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具备丰富的情感,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和引导示范,这样可以营造出相对应的情感氛围,让学生更有效地融入其中,感受时间的流逝,要珍惜身边人,这样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使其更充分理解课文的情感内涵,进而在教师的情感朗读引导和示范过程中进一步强化情感朗读效果,为学生情感感知能力的增强和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
3.有针对性地设置学习小组,强化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讨论
在实际的情感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情况,引导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在学习小组的划分过程中要设置相对应的教学任务和情感朗读要求,确保学生针对相应的教学内容能够进行讨论和分析,在情感朗读的过程中体现出情感朗读的作用和效能。进一步强化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在小组之间开展更切实可行的情感朗读,通过集中讨论和分组讨论等相关模式,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教师同时要采取更切实可行的鼓励方式,使学生的认知能力进一步增强,在情感表达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从上文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注重做好情感朗读教学工作是其中十分关键的内容,也是核心所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把握学生情感朗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切实认识到问题的根源,然后进一步提出和落实相对应的教学对策,进而使情感朗读教学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为学生情感朗读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吕珠源《追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朗读的有效性》,《学周刊》2016年第5期。
[2] 葛东民《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分析》,《学周刊》2015年第4期。
[3] 林加帅《探析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的策略》,《科教文汇》2016年第12期。
[4] 吕珠源《追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朗读的有效性》,《学周刊》2016年第10期。
[5] 王筱茁《插上情感的翅膀翱翔于美丽的语文天空——浅析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朗读水平》,《学周刊》2019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