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选
(甘肃省秦安县中医医院儿科,甘肃 秦安 741600)
小儿腹泻是婴幼儿的常见病,也是导致其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2 岁以下的婴幼儿是此病的主要发病人群。此病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此病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大便性状改变、排便次数增多及不同程度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或)酸碱失衡等。此病患儿的病情若持续加重,可能出现严重脱水、继发性感染、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1]。因此,临床上应对此病患儿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本文主要是研究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
选择我院儿科2019 年3 月至2020 年2 月收治的120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小儿腹泻的诊断标准;存在不同程度的大便性状改变、排便次数增多、脱水等临床表现;病历资料完整。其排除标准是:对本研究中所用的药物过敏;合并有其他严重的器质性疾病或先天性疾病;中途转院或病历资料缺失。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联合用药组(n=60)与蒙脱石散组(n=60)。在60 例蒙脱石散组患儿中,有女25 例(占41.67%),男35 例(占58.33%);其平均年龄和发病至入院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71±0.54)岁和(2.53±0.79)d ;其中,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患儿分别有27 例(占45%)和33 例(占55%)。在60 例联合用药组患儿中,有女23 例( 占38.33%), 男37 例( 占61.67%);其 平 均年龄和发病至入院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84±0.61)岁和(2.78±0.92)d;其中,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患儿分别有30 例(占50%)和30 例(占50%)。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的开展符合《赫尔辛宣言》的要求,已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且纳入对象的监护人均签署了自愿参与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
对两组患儿均进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营养支持及防治并发症等治疗,同时对感染性腹泻患儿进行抗感染治疗。在此基础上,用蒙脱石散(商品名为思密达,规格为3 g/ 袋)对蒙脱石散组患儿进行治疗,其用法是:口服,年龄<1 岁的患儿每天服3 g,分早、中、晚3次服用;年龄为1 ~2 岁的患儿每天服3 ~6 g,分早、中、晚3 次服用;年龄≥3 岁的患儿每天服6 ~9 g,分早、中、晚3 次服用。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其用法同上)对联合用药组患儿进行治疗。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商品名为金双歧,规格为0.5 g/片)的用法是:口服,年龄<1 岁的患儿每次服0.5 g,每天服2 ~3 次;年龄为1 ~2 岁的患儿每次服1 g,每天服2 ~3 次;年龄≥3 岁的患儿每次服1.5 g,每天服2 ~3 次。两组患儿均连续用药7 d。
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其止泻、大便性状恢复正常、腹痛消失和呕吐缓解的时间。用无效(治疗后患儿大便的性状和排便的次数均未得到改善)、好转(治疗后患儿大便的性状和排便的次数均明显改善)和显效(治疗后患儿大便的性状和排便的次数均恢复正常)评估两组患儿的疗效[2]。(总例数- 无效例数)/ 总例数×100%= 总有效率。
用SPSS 22.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 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蒙脱石散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67%(52/60),其中治疗效果为无效、好转和显效的患儿分别有8 例、30例和22 例。联合用药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33%(59/60),其中治疗效果为无效、好转和显效的患儿分别有1 例、26 例和33 例。联合用药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蒙脱石散组患儿,χ²=5.8859,P<0.05。
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患儿止泻、大便性状恢复正常、腹痛消失和呕吐缓解的时间均短于蒙脱石散组患儿,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的时间(d,± s)
表1 治疗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的时间(d,± s)
呕吐缓解的时间蒙脱石散组 60 4.80±1.42 4.45±1.47 2.74±0.63 2.24±0.71联合用药组 60 2.93±1.14 2.52±1.35 1.45±0.81 1.10±0.52 t 值 8.2660 7.7034 10.0697 9.9049 P 值 <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止泻的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正常的时间腹痛消失的时间
小儿腹泻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在我国,小儿腹泻的发病率仅次于小儿呼吸道感染。引起小儿腹泻的因素有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两大类。其中感染因素又可分为肠道内感染(包括肠道内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等)因素和肠道外感染(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中耳炎等)因素。非感染因素包括饮食不当、气候变化、食物过敏等。目前,临床上主要是对腹泻患儿进行抗感染(针对感染性腹泻患儿)、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营养支持及防治并发症等治疗。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的时间均优于蒙脱石散组患儿。这说明,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可取得较好的效果。蒙脱石散的主要成分是天然的蒙脱石粉(其中含有镁和铝)。蒙脱石粉在进入肠道后能将致病菌吸附固定在肠道表面,并促进其排出体外。另外,此药还可对肠黏膜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3]。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是由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长型双歧杆菌制成的一种微生态制剂。此药能调节肠道内微生态的平衡,抑制并清除肠道内的有害菌。有报道称,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不仅能快速帮助患儿止泻,还能避免因单用蒙脱石散而导致其出现大便干结的现象[4]。
综上所述,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较为理想,能快速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其病情。